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黏性土水平基床比例系数m的反演取值及工程验证
1
作者 顾晓强 周赫宸 +3 位作者 何平 张中杰 徐中华 王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9-1209,共11页
水平基床比例系数m是弹性地基梁法计算基坑变形的最关键参数,然而既有规范提供的m取值范围大,且尚未合理反映土体力学特性和基坑尺寸的影响。讨论了现有不同规范中m值规定的差异和不足,指出比例系数m本质上是一个简化的工程土体变形计... 水平基床比例系数m是弹性地基梁法计算基坑变形的最关键参数,然而既有规范提供的m取值范围大,且尚未合理反映土体力学特性和基坑尺寸的影响。讨论了现有不同规范中m值规定的差异和不足,指出比例系数m本质上是一个简化的工程土体变形计算参数。对于基坑工程,m应当与土性参数、基坑开挖深度及宽度等相关。基于土体小应变硬化模型及合理的参数取值方法,通过数值计算获取了大量基坑算例的变形数据,再通过反分析建立了一套考虑土体参数(初始孔隙比)、基坑开挖深度及宽度的上海黏性土m值的实用取值方法。基于该取值方法,采用弹性地基梁法计算了上海地区25个实际基坑工程围护结构的变形。结果表明,基坑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平均误差为2.6%。该方法解决了上海地区实际基坑工程中黏性土m值如何准确且快速取值的难题,也为其他地区建立类似取值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变形 弹性地基梁法 水平基床比例系数m 取值方法 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沉积软土中旁压试验成果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超 汪稔 孟庆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75-279,共5页
运用旁压仪在长江入海口进行原位试验,获得了旁压试验各参数的变化规律。旁压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压力P0与土层随深度而线性增加;而临塑压力Pf、极限压力Pl和旁压模量Em等试验参数受到土层性质影响十分显著,各参数在土层中变化趋势基本相... 运用旁压仪在长江入海口进行原位试验,获得了旁压试验各参数的变化规律。旁压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压力P0与土层随深度而线性增加;而临塑压力Pf、极限压力Pl和旁压模量Em等试验参数受到土层性质影响十分显著,各参数在土层中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总体趋势为:淤泥质黏土<黏土<粉质黏土<黏质粉土<粉砂;但同一土层中,各试验参数随深度呈线性增大。旁压试验在确定侧向基床反力系数Kh时土体处于似弹性阶段,水平变形约5~8 mm,同时受到排水条件的影响,导致计算的Kh值与规范参考值存在一定差异,在使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压试验 强度参数 旁压模量Em 侧向基床反力系数k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铲侧胀试验在滨海沉积软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超 汪稔 +1 位作者 傅志斌 孟庆山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82,共4页
通过运用扁铲侧胀仪(DMT)在长江入海口滨海沉积软土中进行的原位测试,获得滨海沉积软土中扁铲侧胀试验各指标参数的变化规律。扁铲侧胀试验与静力触探试验结果一致,试验结果可靠,且扁铲侧胀试验可以快速地获取侧向基床反力系数KH,为桩... 通过运用扁铲侧胀仪(DMT)在长江入海口滨海沉积软土中进行的原位测试,获得滨海沉积软土中扁铲侧胀试验各指标参数的变化规律。扁铲侧胀试验与静力触探试验结果一致,试验结果可靠,且扁铲侧胀试验可以快速地获取侧向基床反力系数KH,为桩基础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对比旁压试验结果,扁铲侧胀试验得到的KH值常常偏大。在粘土层、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粘质粉土、淤泥质粘土等土层中KH与真实值相差较小,可以使用,但实际应用中应同时结合规范使用;而在砂质粉土和粉砂等土层中KH与真实值相差较大,不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铲侧胀试验(DMT) 侧向基床反力系数kh 旁压试验 静力触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扁铲侧胀试验求解侧向基床反力系数 被引量:40
4
作者 唐世栋 林华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2-696,共5页
侧向基床反力系数Kh是水平受荷桩、基坑围护和隧道支护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从扁铲侧胀仪的工作机理出发,推导出侧向基床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并考虑了基础宽度、加荷速率、基础形状及刚柔性等因素的影响。利用上海地区的扁铲侧胀试验资... 侧向基床反力系数Kh是水平受荷桩、基坑围护和隧道支护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从扁铲侧胀仪的工作机理出发,推导出侧向基床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并考虑了基础宽度、加荷速率、基础形状及刚柔性等因素的影响。利用上海地区的扁铲侧胀试验资料,按本文公式进行计算,结果与规范推荐值相当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基床反力系数 扁铲侧胀试验 基坑围护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软土层侧向基床反力系数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林华国 唐世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5-499,共5页
根据38个扁铲侧胀试验孔近4000份数据的实测资料求得上海地区软土层的侧向基床反力系数值Kh,分析和归纳出各土层Kh值的范围及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并将计算值与规范参考值作比较。这些结果可为上海地区水平受荷桩、基坑工程和隧道工程的... 根据38个扁铲侧胀试验孔近4000份数据的实测资料求得上海地区软土层的侧向基床反力系数值Kh,分析和归纳出各土层Kh值的范围及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并将计算值与规范参考值作比较。这些结果可为上海地区水平受荷桩、基坑工程和隧道工程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铲侧胀试验 侧向基床反力系数 侧向基床反力系数比例系数 材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区考虑软土流变特性的水平向基床系数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春波 丁文其 +1 位作者 田娇 唐志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07-611,共5页
无锡地区土层大部为软土,土体流变性较强,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压力及围护结构变形受时间、空间影响显著;基于室内不同应力路径粉质黏土流变试验结果,得出无锡地区粉质黏土的流变特性符合Kelvin三参数流变模型;以Kelvin模型为基础... 无锡地区土层大部为软土,土体流变性较强,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压力及围护结构变形受时间、空间影响显著;基于室内不同应力路径粉质黏土流变试验结果,得出无锡地区粉质黏土的流变特性符合Kelvin三参数流变模型;以Kelvin模型为基础提出考虑软土流变特性的水平向基床系数的三参数修正模型;通过实测地连墙位移值反演水平向基床系数,反演分析表明水平向基床系数随施工工期的增加而变小,随土层埋深的增加而变大,最终趋于稳定值;并根据反演的水平向基床系数,确定三参数修正模型各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到无锡地区粉质黏土考虑流变特性的水平向基床系数修正公式,为深基坑的设计计算分析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地区 粉质黏土 流变特性 三参数模型 反分析 水平向基床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支护结构—土非线性共同作用弹性地基反力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邓子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2,共5页
为使深基坑支护设计考虑支护结构-土的非线性共同作用,将地基土的水平基床系数视为深度和围护墙位移的非线性函数,建立作用于围护墙上的土压力增量的计算模型。进而根据一般弹性地基梁的挠曲微分方程,推导出考虑非线性共同作用的弹性地... 为使深基坑支护设计考虑支护结构-土的非线性共同作用,将地基土的水平基床系数视为深度和围护墙位移的非线性函数,建立作用于围护墙上的土压力增量的计算模型。进而根据一般弹性地基梁的挠曲微分方程,推导出考虑非线性共同作用的弹性地基梁的挠曲微分方程,并在分析深基坑开挖与回筑全过程中各工况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征的基础上,给出非线性共同作用弹性地基反力法的计算模型与求解方法。工程算例表明,该方法比现行规程设计方法得到的围护墙计算位移更接近实测位移,且计算参数的确定更为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非性线共同作用 弹性地基反力法 水平基床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压试验确定水平基床系数方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涂启柱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26,共7页
研究目的:水平基床系数是地下工程设计的重要岩土工程参数,决定地下工程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旁压试验是一种先进的原位测试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广泛。通过本文研究,拟建立旁压试验确定水平基床系数的方法,并通过对比试验... 研究目的:水平基床系数是地下工程设计的重要岩土工程参数,决定地下工程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旁压试验是一种先进的原位测试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广泛。通过本文研究,拟建立旁压试验确定水平基床系数的方法,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建立旁压试验确定水平基床系数与静力触探贯入阻力的经验关系。研究结论:(1)本文建立的旁压试验确定水平基床系数方法考虑了基础尺寸的影响,试验结果与"梅纳法"和"日本法"较为接近;(2)规范经验值与本文建立的方法、"梅纳法"及"日本法"的试验结果相比显著偏小;(3)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旁压试验确定水平基床系数与静力触探贯入阻力的经验关系式:黏性土,K_(h1)=12. 84p_s^(1. 61);砂性土,K_(h1)=6. 58q_c;(4)本研究成果可为地下工程勘察与设计提供借鉴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旁压试验 水平基床系数 静力触探 贯入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