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监测信号边际谱和双谱特征融合的孔系钻削质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友行 谢赛元 +1 位作者 谢奇 周后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45,共6页
从钻削监测信号数据中挖掘与加工质量相关的信息,可有效实现孔系钻削质量检测。提出一种基于融合钻削过程三向加速度振动和声发射监测信号时频特征的孔系钻削质量一致性评估方法。首先采用振动传感器和声发射传感器监控孔系钻削过程;然... 从钻削监测信号数据中挖掘与加工质量相关的信息,可有效实现孔系钻削质量检测。提出一种基于融合钻削过程三向加速度振动和声发射监测信号时频特征的孔系钻削质量一致性评估方法。首先采用振动传感器和声发射传感器监控孔系钻削过程;然后对各钻孔监测信号进行Hilbert-Huang变换和高阶谱分析,提取各孔监测信号的边际谱和双谱特征;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特征降维,特征融合聚类分析,直观获得各钻孔钻削过程监测信号时频特征波动状况。基于钻削过程质量波动与监测信号边际谱的频率能量特征和双谱特征数值变化的耦合关系,并与孔系钻削加工人工质量检测对比表明:融合孔系钻削监测信号边际谱特征和双谱特征进行数据聚类研究可有效进行孔系加工质量的一致性检测,快速分析和识别质量异常钻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系钻削 质量一致性检测 边际谱 双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孔质量的CFRP/Al叠层钻扩工艺余量的分配 被引量:3
2
作者 廖其刚 刘钢 安庆龙 《工具技术》 2018年第11期44-47,共4页
碳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即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在加工过程中常常出现纤维拔出、内部脱粘和分层等现象,降低加工质量和疲劳强度。本文从CFRP/Al叠层材料钻削的制孔质... 碳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即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在加工过程中常常出现纤维拔出、内部脱粘和分层等现象,降低加工质量和疲劳强度。本文从CFRP/Al叠层材料钻削的制孔质量出发,提出CFRP分层临界轴向力与Al出口极限毛刺高度的评判标准,并对CFRP/Al叠层钻扩铰工艺中的余量进行分配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Al叠层 制孔质量 临界轴向力 毛刺高度 余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DB型调整板几何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3
作者 王昊 芦凯旋 +4 位作者 李亚亮 刘浩宇 宰红斌 菅瑞琴 王晋强 《农村电气化》 2023年第5期75-78,共4页
输电线路中最常用的弧垂调整方法为人工调节DB型调整板连接孔的位置,其存在安全风险高、作业效率低的特点。通过研究DB型调整板连接孔尺寸和相对位置,在满足孔边距和材料强度、厚度的条件下,创建调整板象限几何设计方法,设计出便于人工... 输电线路中最常用的弧垂调整方法为人工调节DB型调整板连接孔的位置,其存在安全风险高、作业效率低的特点。通过研究DB型调整板连接孔尺寸和相对位置,在满足孔边距和材料强度、厚度的条件下,创建调整板象限几何设计方法,设计出便于人工调节、节省金具用料、作业安全可靠的调整孔连接方式,通过数学推导唯一确定调整板尺寸,得出符合设计规范的最优解。同时,为了实现安全、高效的目标,依据调整板的特性反复试验,创造性地提出一体化保护的设计理念,发明调整弧垂自带后备保护调整板,实现自带后备保护调整弧垂和快速高效调整线长,并由电力工业电力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符合行业使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调整板 孔边距 几何作图 自带后备保护 调整线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沙永乐蓝洞成因机制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高金尉 付腾飞 +2 位作者 赵明辉 张汉羽 田丽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海洋蓝洞保留了原始的水体、沉积物、化石残骸和完整的生物骨骼,是重要的自然遗产和地质奇观,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三沙永乐蓝洞是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最深海洋蓝洞,有着独特的洞体结构和水体化学特征,但其成因仍是未解之谜。本文结合... 海洋蓝洞保留了原始的水体、沉积物、化石残骸和完整的生物骨骼,是重要的自然遗产和地质奇观,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三沙永乐蓝洞是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最深海洋蓝洞,有着独特的洞体结构和水体化学特征,但其成因仍是未解之谜。本文结合南海的构造演化,分析了永乐环礁碳酸盐岩台地的发育历史,认为永乐环礁的形成以加积和退积为主,其台地边缘属于陡崖型台地斜坡,有利于发育断层/裂缝;永乐环礁之上钻井岩心的氧同位素数据表明,永乐环礁在14.75~168.60m的深度范围内发生了地下水溶蚀作用,这与实际观测到的158m深洞体转折处之上发生的洞穴垮塌作用相符。通过综合对比分析认为,三沙永乐蓝洞的形成是断层/裂缝溶蚀机制与深部洞穴垮塌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地下水(淡水、海水)首先沿着台地边缘发育的断层/裂缝进行溶蚀,在158m以上通过洞穴垮塌作用形成了近垂直的洞穴,而在158m以下则沿着断层/裂缝继续向下溶蚀形成了略倾斜的深部洞穴结构,最终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淹没而形成了蓝洞。本研究可为未来寻找更多海洋蓝洞提供重要的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碳酸盐岩台地 三沙永乐蓝洞 洞体转折 地下水溶蚀 台地边缘断层/裂缝 深部洞穴垮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斜校正最佳方案的研究
5
作者 符恩荣 蒋福兴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62-66,共5页
本文运用赤平投影方法研究了孔斜校正最佳投影方向和最佳作图方法,从而提高了孔斜校正的精度和可靠性。
关键词 钻孔 校正 钻探 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