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史墙盘》《逨盘》的历史叙事成就
1
作者 许兆昌 徐星华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7,共9页
西周铜器铭文《史墙盘》《逨盘》是迄今所见中国古代最早的述史作品。其王朝史叙事与家族史叙事具有连贯性,不仅将中国早期史学出现连贯性历史叙事的时间由春秋末期上溯至西周中期,而且其前后叙事所呈现的长达数百年的历史纵深体现出中... 西周铜器铭文《史墙盘》《逨盘》是迄今所见中国古代最早的述史作品。其王朝史叙事与家族史叙事具有连贯性,不仅将中国早期史学出现连贯性历史叙事的时间由春秋末期上溯至西周中期,而且其前后叙事所呈现的长达数百年的历史纵深体现出中国早期史家在连贯性历史叙事方面,很早就形成了宏大格局。《史墙盘》《逨盘》在提供两篇首尾完整的王朝史和家族史作品的同时,还分别开创了王朝史、家族史分述与合述的两种叙事模式。这种述史实践的多样性尝试,反映出中国早期史家在历史叙事领域极富创造精神。此外,《史墙盘》《逨盘》家史、国史并述的叙事结构,借由周之史官传统对秦汉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两篇述史铭文体现了沟通历史与现实的“通史”意识,是传统史学的重要学术遗产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铭文 历史叙事 王朝史 家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初步研究
2
作者 冯锴 李阳 +1 位作者 蒋文孝 王添瑞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2,共11页
本文在广泛梳理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类别与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认为骆驼题材文物的出现年代、分布范围和造型风格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骆驼题材文物在内地的出现和发展,深受我国北方人群的影响,显示出较为活跃的农牧互动。秦... 本文在广泛梳理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类别与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认为骆驼题材文物的出现年代、分布范围和造型风格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骆驼题材文物在内地的出现和发展,深受我国北方人群的影响,显示出较为活跃的农牧互动。秦始皇帝陵陵西大墓M1新发现的单体金、银骆驼塑像写实逼真的艺术形式,是我国骆驼题材文物中的特例,但在中亚、西亚艺术品中有迹可循,它可能是舶来品,也可能是在西方艺术影响之下本土创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秦汉时期 骆驼题材文物 农牧互动 中西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沣镐遗址全新世土壤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群英 黄春长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0-315,共6页
根据西安西部西周沣镐遗址附近全新世土壤剖面磁化率、全铁、有机碳、Rb和Sr等指标的测定分析 ,揭示了与全新世环境变化相对应的成壤过程 ,阐明西周时代土壤和土地资源状况及人类耕作对成壤过程影响。认为全新世早期气候较温和干燥 ,风... 根据西安西部西周沣镐遗址附近全新世土壤剖面磁化率、全铁、有机碳、Rb和Sr等指标的测定分析 ,揭示了与全新世环境变化相对应的成壤过程 ,阐明西周时代土壤和土地资源状况及人类耕作对成壤过程影响。认为全新世早期气候较温和干燥 ,风尘堆积速率降低 ,有一定生物风化成壤作用 ,土壤发育表现为边沉积边成壤 ;全新世中期气候温暖湿润 ,生物风化成壤作用大于风尘堆积作用 ,随着沉积和成壤继续 ,土壤层深厚 ,形成古土壤层 (S0 ) ;全新世晚期气候恶化 ,沙尘暴频繁发生 ,风尘堆积作用大于风化成壤作用 ,形成现代黄土层 (L0 )覆盖了土壤 (S0 ) ,使之成为埋藏古土壤。西周时期 (30 0 0~ 2 72 0aB .P .)气候干旱使环境资源恶化 ,土壤退化严重 ,当时的耕作层和古地面位于相当于黄土 (L0 )下部、古土壤 (S0 )顶界以上 10cm的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时代 沣镐遗址 农耕土壤 全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墓葬出土纺织纤维的微观形态结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南普恒 金普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对山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上残留纺织纤维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显微分析,结合现代纺织学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出土纺织纤维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分为苎麻和大麻两类,说明西周时期山西... 利用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对山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上残留纺织纤维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显微分析,结合现代纺织学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出土纺织纤维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分为苎麻和大麻两类,说明西周时期山西南部地区已经采用苎麻、大麻纤维作为纺织原料编制织物。研究结果也表明,显微分析技术非常适合古墓葬出土少量甚至微量纺织品的分析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墓葬 西周 纺织纤维 扫描电镜 偏光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从甲骨文到今文尚书的动宾结构模式化及其发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马清华 李为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8-158,共11页
甲骨文动宾结构有动宾和宾动两式,宾语后置是其基本语序倾向。卜辞宾语不同的前置方式起于不同的动因,有标记前置主要归因于强调需要,无标记前置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原始语言较低的句法模式化水平。甲骨文宾语中占最大规模的不是客体宾语... 甲骨文动宾结构有动宾和宾动两式,宾语后置是其基本语序倾向。卜辞宾语不同的前置方式起于不同的动因,有标记前置主要归因于强调需要,无标记前置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原始语言较低的句法模式化水平。甲骨文宾语中占最大规模的不是客体宾语,而是附加体宾语,这是该时期宾语的典型特征,但西周汉语里客体已取代附加体在宾语中的典型地位。不过,西周汉语和尚书语言双宾语结构的语序仍有模式化水平较低的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西周金文 今文尚书 动宾结构 模式化水平 标记化水平 非定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时期三类不同性质的射礼及其演变 被引量:29
6
作者 胡新生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2-117,共6页
西周金文所反映的射礼包括三类性质不同的活动 ,即军事性的射术训练、宗教性的射牲仪式和娱乐性的集体游艺活动。这三类射礼各自沿着不同的道路向前发展 ,其中与饮宴、乐舞相结合的娱乐性射礼为东周时代更加复杂规范的乡射、大射、燕射... 西周金文所反映的射礼包括三类性质不同的活动 ,即军事性的射术训练、宗教性的射牲仪式和娱乐性的集体游艺活动。这三类射礼各自沿着不同的道路向前发展 ,其中与饮宴、乐舞相结合的娱乐性射礼为东周时代更加复杂规范的乡射、大射、燕射、宾射诸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往的研究者对西周射礼的性质差异未作细致分辨 ,有些看法如西周已没有“贯革之射”,《仪礼》所记射礼属于军礼 ,西周存在“射鱼”之礼等等 ,都不尽符合史实 ,应予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时代 射礼 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考证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次沅 周晓陆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48-54,共7页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是《竹书纪年》中的记载。“日食说”提出后,它成为西周年代学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文章考察了这条记录在古书中的各种来源;讨论了它作为天象记录的可靠性;评述了近人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并提出进一步...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是《竹书纪年》中的记载。“日食说”提出后,它成为西周年代学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文章考察了这条记录在古书中的各种来源;讨论了它作为天象记录的可靠性;评述了近人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案。对于“郑”的地望,文章在简述前人的工作后提出它与“日食说”有关的种种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史 年代学 日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树民 《河北学刊》 2002年第1期146-147,共2页
我国古代历史上统称是夏、商、周三代 ,有些古籍又称为虞、夏、商、周四代。作为虞氏的世系 ,现在可考的有幕等十五个名号 ,而不止是尧舜禅让中的舜一代五十年 ,是古代史上实际存在很长时期的一个朝代 ,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上古史 夏代 商代 周代 有虞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寓周隋的南朝士人交往图卷——新出隋开皇八年《朱干墓志》笺证 被引量:9
9
作者 周晓薇 王其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92,共10页
吴郡钱塘朱氏是南朝齐梁间文学世家,其后裔在进入北周后竟不为史载。新出土的隋代《朱干墓志》所揭示的正是朱氏一族在周隋间的政治与文化生活轨迹,并为其家族世系的链接补备了重要阙环。由于墓志的序和铭是出自南朝文学领袖明克让与庾... 吴郡钱塘朱氏是南朝齐梁间文学世家,其后裔在进入北周后竟不为史载。新出土的隋代《朱干墓志》所揭示的正是朱氏一族在周隋间的政治与文化生活轨迹,并为其家族世系的链接补备了重要阙环。由于墓志的序和铭是出自南朝文学领袖明克让与庾信之手,故对于补备他们的遗文和研讨入北的南朝士人交往关系保存了珍贵史料。其中所揭示的丰富的南朝士人行迹与文化传承,也为进一步探究周隋间的政治文化倾向特别是文化理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干墓志 北周史 隋史 南朝士人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代射箭教育探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姜广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38,共4页
探析了我国周代射箭教育成功的原因:先进的射箭教育思想、正确的射箭价值观及优良的社会教育环境、完善的射箭教育制度、周全的射箭规则礼仪教育。周代射箭教育给当代学校育人、社会育人、制度构建与执行、文化引领方面诸多启示。
关键词 体育史 射箭教育 礼仪文化 周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 被引量:30
11
作者 吴振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4-88,共5页
首次刊布的这篇西周青铜簋铭,器主名“爯”,计49字,时代约在西周中期。铭文的主要内容虽为器主的祈愿之辞,然关系到西周思想文化、家族形态、语言文字等一系列有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 爯簋 西周金文 古文字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地区发现的西周火葬墓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志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81,共5页
2001年陕西华县东阳墓地发掘中,发现2座西周时期的火葬墓,周原扶风黄堆和最近发现的周公庙32号墓,也都发现有火烧现象,说明在周人统治的近畿或中心地区,也有火葬的习俗。据此,对关中地区西周火葬墓的形式、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 2001年陕西华县东阳墓地发掘中,发现2座西周时期的火葬墓,周原扶风黄堆和最近发现的周公庙32号墓,也都发现有火烧现象,说明在周人统治的近畿或中心地区,也有火葬的习俗。据此,对关中地区西周火葬墓的形式、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火葬墓的存在是一种处理意外死亡、具有较高地位死者的葬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西周 火葬墓 等级 凶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出金文与西周曾侯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运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22,共5页
姬姓曾国不见于传世文献,研究姬姓曾国历史难,研究西周姬姓曾国更难。新出金文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据此,探讨了西周初年曾国的开国史,西周时代曾侯世系。考证第二位曾侯或当名"周",第三位曾侯名字应为犭立(戾)。对曾侯仲子游... 姬姓曾国不见于传世文献,研究姬姓曾国历史难,研究西周姬姓曾国更难。新出金文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据此,探讨了西周初年曾国的开国史,西周时代曾侯世系。考证第二位曾侯或当名"周",第三位曾侯名字应为犭立(戾)。对曾侯仲子游父及曾侯絴伯的关系及世系进行了审慎地推论,使西周时代曾国的世系及相关历史线索有较清晰地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金文 曾国 曾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金文与军制新探——兼说西周到战国车制的演变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7,共13页
西周时代军队的最大编制是"师"而不是"军",每师编制2 500人,"西(宗周)六师"共有1.5万士卒,"殷(成周)八师"有2万士卒,合计3.5万士卒。前贤所说一师等于一军,有1.25万人;或言一师有3 000人,都是... 西周时代军队的最大编制是"师"而不是"军",每师编制2 500人,"西(宗周)六师"共有1.5万士卒,"殷(成周)八师"有2万士卒,合计3.5万士卒。前贤所说一师等于一军,有1.25万人;或言一师有3 000人,都是不对的。西周基层是兵民合一制的"伍""两""卒""旅",分别是5人、25人、100人和500人。前两者见于西周金文,后两者见于《左传》。西周军制和西周车制是吻合的:两辆车合为25人的"两",一辆车为主车,其车有10个步卒,车上有3个甲兵,一为御夫,一为车右,一为指挥者;另一辆车为副车,其上有2个甲兵,为御夫和车右。军车共有3 000乘,其中包括虎臣所属的禁卫军共计甲兵步卒3.75万人。这个数字加上虎贲的数量,应与西周金文中"西六师""殷八师"的数量是基本相合的。前贤所说一乘有30人或75人的说法都是不合西周车制的。春秋中期才出现一乘配备30人或33人的车制,至春秋晚期才出现一乘配备75人以及100人的重车车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军制 车制 西六师 殷八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西周金文看西周宗庙“图室”与早期军事地图及方国疆域图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8,共8页
顾炎武曾以为宗庙设立神像是战国才产生的现象,是不对的。从西周金文中看,西周时周王朝宗庙中有"图室"。这表明至少从西周开始,已经在周王宗庙中设立专门的"图室"绘制先王先公的图像来进行祭祀和悼念。商末西周初... 顾炎武曾以为宗庙设立神像是战国才产生的现象,是不对的。从西周金文中看,西周时周王朝宗庙中有"图室"。这表明至少从西周开始,已经在周王宗庙中设立专门的"图室"绘制先王先公的图像来进行祭祀和悼念。商末西周初年已有用于战争的军事地图,周初已有"东国"疆域图,也有用于土田划定的方国疆域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金文 图室 先祖画像 军事地图 方国疆域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早期说新证——兼论国家审计产生于国家治理的需要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孝林 李歆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我国审计产生时代有四种观点,流行西周说。当时审计制度已达相当高度,其前必然经历漫长的发展阶段。外国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早期,一般是监审合一,或称监督官。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的会计,进一步发展,为审计产生提供可能... 我国审计产生时代有四种观点,流行西周说。当时审计制度已达相当高度,其前必然经历漫长的发展阶段。外国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早期,一般是监审合一,或称监督官。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的会计,进一步发展,为审计产生提供可能。我国夏代,"公家有三十年之积","贡赋备矣"。禹"三载考功",黄帝时期,已置左右大监,夏代必然延续。由此可证,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早期。中外史料证明国家审计产生于国家治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史学 西周审计制度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审计起源 上计制度 简牍经济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周■攸比鼎铭与周代官员遴选奖惩制度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75,共6页
西周时期是以射箭技能作为卿、大夫、士和候选官员的条件和标准,也作为晋升诸侯级别的重要条件,这在周代礼书中有明确的记述。西周叔夨方鼎铭等金文资料,证明了周天子的确是十分重视辟雍和射宫的射艺比赛;攸比鼎铭"射分田邑"... 西周时期是以射箭技能作为卿、大夫、士和候选官员的条件和标准,也作为晋升诸侯级别的重要条件,这在周代礼书中有明确的记述。西周叔夨方鼎铭等金文资料,证明了周天子的确是十分重视辟雍和射宫的射艺比赛;攸比鼎铭"射分田邑"等金文资料,证明了土地夺封和改封射艺中是一项重要的奖惩条件,"射为诸侯"是有一定根据的,不过它是渐进型的,而非一次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史 官员选拔制度 金文 胖攸比鼎铭 射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史辨的评价及其相关问题——林甘泉先生访问记 被引量:8
18
作者 沈颂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4,共6页
解放以后对“古史辨”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 ,这与当时的政治气氛有关 ,但总的来说评价还是比较积极的。胡绳 195 7年说“古史辨”的“疑古精神是当时反封建思潮的一个侧面”,1993年又说顾颉刚是“马克思主义的朋友”,评价很高。“古史辨... 解放以后对“古史辨”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 ,这与当时的政治气氛有关 ,但总的来说评价还是比较积极的。胡绳 195 7年说“古史辨”的“疑古精神是当时反封建思潮的一个侧面”,1993年又说顾颉刚是“马克思主义的朋友”,评价很高。“古史辨”在思想启蒙方面有积极意义 ,是思想解放的一个环节 ,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古史辨”所受到的诟病是说它把古史砍掉几千年 ,这其实是误解。说它是“民族虚无主义”也不对。“古史辨”疑古所疑的主要是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 ,并不是对一切古史都怀疑。“古史辨”之前已有疑古 ,之后也应该有疑古精神。不能把信古、疑古、释古截然分开和绝对化 ,中国古代史研究也不是这三个阶段的问题。“走出疑古时代”的提法不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古史辨 走出疑古时代 夏商周断代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礼》中版图文书制度与人口、土地资源管理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瑞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3,共6页
在我国周代的版图文书中,包含了大量的人口、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通过《周礼》中版图文书制度研究这一视角,展示了奴隶制社会周代人口、土地资源管理状况的一个侧面,为完善先秦文书制度的研究、为补充先秦人口、土地资料管理的研... 在我国周代的版图文书中,包含了大量的人口、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通过《周礼》中版图文书制度研究这一视角,展示了奴隶制社会周代人口、土地资源管理状况的一个侧面,为完善先秦文书制度的研究、为补充先秦人口、土地资料管理的研究提供一点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史 周代 版图文书 文书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都城体系的演变与岐周的圣都地位 被引量:3
20
作者 潘明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90,共6页
从都城体系的角度研究都城政治地位的变化是古都研究中必须的手段。在都城体系中,有圣都与俗都、主都与陪都等都城关系。西周的都城体系中有三个都城:岐周、宗周、成周。岐周是西周的圣都,宗周是西周的主都,成周是西周的陪都。作为周的&... 从都城体系的角度研究都城政治地位的变化是古都研究中必须的手段。在都城体系中,有圣都与俗都、主都与陪都等都城关系。西周的都城体系中有三个都城:岐周、宗周、成周。岐周是西周的圣都,宗周是西周的主都,成周是西周的陪都。作为周的"圣都",岐周是国家重要的祭祀中心,它不仅是周族发迹的地方,而且承担着高规格的祭祀活动,拥有大规模的宗庙建筑,这些远非"俗都"宗周可比。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都城地位也在变化,岐周在西周中晚期逐渐丧失了圣都的政治地位。西周的都城体系和圣都制度对后世各政权的都城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都城 都城体系 圣都 俗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