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该在何种意义上谈论“民族哲学”? 被引量:4
1
作者 萧洪恩 王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5-81,共7页
"民族哲学"并不是首先出现在东欧剧变以后的哲学概念,而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中国哲学界产生的哲学话语系统;英语世界很少谈论"民族哲学"并不能成为否认其存在的理由。"哲学的民族性"是哲学史研究所关... "民族哲学"并不是首先出现在东欧剧变以后的哲学概念,而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中国哲学界产生的哲学话语系统;英语世界很少谈论"民族哲学"并不能成为否认其存在的理由。"哲学的民族性"是哲学史研究所关注的重要特性。哲学作为思维成果存在于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中,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抽象的单数意义上的哲学。黑格尔哲学就是特定民族(德意志民族)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走向世界中心时形成的"民族哲学"。中国的"民族哲学"的研究,既是历史(哲学史)的研究,更是面向未来的哲学研究。这种研究的根本价值正在于通过民族精神的揭示以培育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哲学 中华民族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学怎样“入史”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国恩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83-85,共3页
少数民族文学早已进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在的问题只是怎样"入史"。怎样入史?一是要做好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工作,扩大其在全国的影响;二是要坚持文学的国家水平标准,准确地反映各民族文学的创作成就;三是要采取融入的方针... 少数民族文学早已进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在的问题只是怎样"入史"。怎样入史?一是要做好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工作,扩大其在全国的影响;二是要坚持文学的国家水平标准,准确地反映各民族文学的创作成就;三是要采取融入的方针,从不同民族文学的交流和融合的高度来把握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四是可以撰写单独的少数民族文学史,或者是单一少数民族的文学史,在高校开设少数民族文学专题课。真正的民族平等是基于民族自信的平等,处理少数民族文学入史的问题,也应提倡这样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的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概论 被引量:3
3
作者 伍雄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64,共13页
本文总结中国哲学史及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研究的历史经验,进而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哲学思想及其关系,做系统、深入的理论辨析与研究,据此提出,"民族的哲学思想"与"民族的哲学思想史"概念,并认为哲学思想史有... 本文总结中国哲学史及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研究的历史经验,进而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哲学思想及其关系,做系统、深入的理论辨析与研究,据此提出,"民族的哲学思想"与"民族的哲学思想史"概念,并认为哲学思想史有别于哲学学说史,民族的哲学思想史有别于科学认识的哲学史和意识形态的哲学史。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建立自己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是中华民族哲学思想史的有机部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结构,即是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历史、逻辑的结构和叙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的哲学思想史 中华民族哲学思想史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 民族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合法性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6
4
作者 萧洪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6-121,共6页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存在性问题即已凸显。通过对30多年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出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存在性问题的类型为接受汉族哲学说、中国哲学融合说或代表说、中国哲学多元一体说三种;根据思考中国少数民族哲学...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存在性问题即已凸显。通过对30多年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出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存在性问题的类型为接受汉族哲学说、中国哲学融合说或代表说、中国哲学多元一体说三种;根据思考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存在性问题的形式,又归结为四类解决方案,即范式说、阶段说、层次说、广狭义说;在确认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存在性的根据问题上,总结了实践论证说、文化核心论证说、哲学事实论证说、哲学产生条件论证说、发展水平说、存在形式说、社会贡献说、文明生活必须品说等,认为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理论问题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 哲学合法性问题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珞珈中国哲学传统与《土家族哲学通史》的研究与写作
5
作者 田文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28-132,共5页
萧洪恩教授的《土家族哲学通史》自2009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书蓬勃大气地揭示了一个内陆腹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变迁的灵动历程,向世人生动地展现了土家族特有的世界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倾注了一个土家族学者对... 萧洪恩教授的《土家族哲学通史》自2009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书蓬勃大气地揭示了一个内陆腹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变迁的灵动历程,向世人生动地展现了土家族特有的世界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倾注了一个土家族学者对于自己民族与民族文化的挚爱之情。这部著作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研究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及其多层面的学术意义与理论价值均值得重视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哲学 土家族哲学通史 珞珈中国哲学传统 历史观 民族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民族史研究的成就和特点 被引量:6
6
作者 史金波 关志国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5,共1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民族史学界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建立起中国民族史学理论体系,开展了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各类民族史的编纂。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民族史研究蓬勃发展,成果颇丰,出现了新的理论模式,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民族史学界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建立起中国民族史学理论体系,开展了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各类民族史的编纂。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民族史研究蓬勃发展,成果颇丰,出现了新的理论模式,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成绩显著。进入21世纪,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中华民族史研究更加深化,多种民族史研究呈现更加繁荣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史 史学理论 中华民族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民族哲学的意义——兼答李河之问 被引量:6
7
作者 伍雄武 朱晓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4-74,共11页
如何认识民族哲学及哲学的民族性,这是20世纪以来重要的学术问题。李河就此提问:民族哲学有何意义?他着眼于思维形式来回答,并据此而否定民族哲学和哲学的民族性。此论十分片面。从思维内容来看,"民族哲学"是科学哲学的一个... 如何认识民族哲学及哲学的民族性,这是20世纪以来重要的学术问题。李河就此提问:民族哲学有何意义?他着眼于思维形式来回答,并据此而否定民族哲学和哲学的民族性。此论十分片面。从思维内容来看,"民族哲学"是科学哲学的一个学科门类,而"民族的哲学"属哲学、哲学史学科,是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生命历程的反思与自觉,是对民族精神、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其重要的学术意义不容否定;哲学源于科学认识,也是对民族文化的结晶,故而不可避免地有民族性。中国哲学史是"中国的"哲学史、中华民族的哲学史,而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根本结构和本质特征在于"多元一体",因此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的有机部分,它从"多元一体"的理念出发,既研究各民族的个性、"多元"性,更从这种个性和"多元"性中阐明和认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民族精神的共性、"一体"性。这符合认识过程从个性到共性的辩证规律。因此,据"多元一体"理念以研究少数民族哲学史,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李河认为,在中国以至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中谈论民族哲学都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只有负面的政治意义。此说不懂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本质、结构,不理解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片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民族哲学 民族的哲学 中国哲学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土家族哲学通史》
8
作者 田敏 高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38-141,共4页
《土家族哲学通史》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具有严肃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这就是从选题到研究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中,甚至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并且显示一种哲学发展的人类学意义。该书以中国哲学发展... 《土家族哲学通史》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具有严肃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这就是从选题到研究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中,甚至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并且显示一种哲学发展的人类学意义。该书以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宏观背景,从土家族精神传统的生成切入,并从历史观、文化观、政治哲学等层面系统、深入地揭示土家族哲学从远古到20世纪的历史发展,具有明显的前沿性特点。该书特别重视研究民族哲学的方法论问题,因而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 《土家族哲学通史》 哲学研究 问题意识 历史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