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建设的时代价值、困境审视与行动路径
1
作者 王智超 青晨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111,共12页
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我国教育管理学科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教育管理学科应遵循国家立场,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职业化、专业化的教育管理人才;高度回应教育管理中的实践问题,为教育强国建设找准抓手;加速推进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 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我国教育管理学科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教育管理学科应遵循国家立场,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职业化、专业化的教育管理人才;高度回应教育管理中的实践问题,为教育强国建设找准抓手;加速推进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型,为教育强国建设赋能增效。在实践中,教育管理学科常常面临“从属”的身份与模糊的“边界”制约学科价值发挥,学科理论话语体系的自主性、本土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四性”)缺失导致学科发展不充分,较低的排他性市场需求导向致使人才补给和实际需求相脱嵌等困境。为此,我国应将目光投掷于教育管理学科建设的关键节点,明确教育强国建设赋予学科发展的重要价值,为教育管理学科建设进行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发声。为确保教育管理学科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建议以制度性重构促进学科内在价值发挥,以“四性”提升引导学科话语体系变革,在多维能力基础上培养专业化学科人才队伍,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管理学科双向赋能,以此推动教育管理学科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管理学科 学科发展困境 学科机遇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怀银 梁林珍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20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经历了初创、初步发展、以俄为师、艰难探索、恢复与重建以及深入发展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20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在学科基础、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和历史分期问题等方面获得... 20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经历了初创、初步发展、以俄为师、艰难探索、恢复与重建以及深入发展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20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在学科基础、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和历史分期问题等方面获得了积极进展。新时代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凸显学科自主发展意识、优化研究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史料挖掘工作,加强学科的对外交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外国教育史 学科发展 学科自主发展 研究队伍 史料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海外华文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的若干思考:个体与学科的双重自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列耀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共11页
从史料学的意识觉醒,到史料学的倡导、建设与发展,中间似乎都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个体的自觉,到学科的自觉;从理论的探讨,到全面的建设。海外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发展,也大致如此。建立海外华文文学史料学,是学科建设与完善的重要标志... 从史料学的意识觉醒,到史料学的倡导、建设与发展,中间似乎都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个体的自觉,到学科的自觉;从理论的探讨,到全面的建设。海外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发展,也大致如此。建立海外华文文学史料学,是学科建设与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发展的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史料整理与研究 学科发展 个体自觉 学科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性对古村落旅游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以西递、宏村为例 被引量:37
4
作者 刘逸 黄凯旋 +1 位作者 保继刚 覃杨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8-136,共9页
以西递和宏村发展路径的演变为例,借助嵌入性概念,解释了2个古村落兴衰交替的成因和影响,揭示该类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结论认为,高嵌入性可以带来较稳定的社区发展模式和和谐的利益分配方式,但是对产业升级存在双重制约作用,... 以西递和宏村发展路径的演变为例,借助嵌入性概念,解释了2个古村落兴衰交替的成因和影响,揭示该类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结论认为,高嵌入性可以带来较稳定的社区发展模式和和谐的利益分配方式,但是对产业升级存在双重制约作用,而低嵌入性所起到的作用刚好相反,二者的权衡在于旅游漏损的多与少、学习渠道的盈与缺之间。从动态角度看,对于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而言,学习机制比利益分配机制更重要;当学习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从而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时,分配不均的矛盾有机会被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旅游发展 古村落旅游 嵌入性 旅游漏损 学习能力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武陵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继国 邹炜 +1 位作者 段辉涛 倪东业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1,共3页
采用实地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21世纪诸多方面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需求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前提;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国战略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历史机遇,是极其重要的外部条件;解放思想、... 采用实地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21世纪诸多方面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需求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前提;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国战略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历史机遇,是极其重要的外部条件;解放思想、综合创新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将武陵地区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同时还提出应建立武陵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机构、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并重的课程教育新体系、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民族传统体育教育 发展对策 武陵地区 传统体育文化 思想观念 基础设施建设 体育研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25
6
作者 林学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9-215,共7页
人类由逐水而居到凿井取用地下水是人类文明史的一大转折。和地表水相比,地下水具有分布广泛、水质良好、变化稳定、便于利用、不容易受污染等优点,因此它是理想的供水水源。地下水本身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地... 人类由逐水而居到凿井取用地下水是人类文明史的一大转折。和地表水相比,地下水具有分布广泛、水质良好、变化稳定、便于利用、不容易受污染等优点,因此它是理想的供水水源。地下水本身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地质营力、信息载体、生态环境因子和灾害因子。因此开展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规律的研究,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工程技术、布局设计和实施等水文地质研究是一门关系到人类生活、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重要学科。笔者着重论述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的历史是和人类社会的诞生、繁衍和发展紧密相关的。随着科学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该学科已从原来的基础学科逐渐向应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因此,今后在加强水文地质基础研究的同时,还应该十分重视满足国民经济需求和面向市场应用的研究。最后,从世界面临严重缺水和水污染的现实、科学发展的必然和国际学术组织和学者对地下水学科的重视,以及当前人才市场对该学科人才需求等方面指出,21世纪“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和十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理工类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国仓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2,共6页
新工科是工科教育的一种新范式,它标志着工程教育由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的转移重构,它从理念、结构、模式、质量与体系等五个方面为地方理工类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与选择。在抢抓新工科战略机遇过程中,需要以书记... 新工科是工科教育的一种新范式,它标志着工程教育由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的转移重构,它从理念、结构、模式、质量与体系等五个方面为地方理工类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与选择。在抢抓新工科战略机遇过程中,需要以书记、校长为龙头的领导干部围绕新工科建设,在思想认识、师资队伍建设、内部治理等方面主动作为、担纲担责、综合发力,营造出全校支持并积极参与"新工科"建设的良好氛围,助推学校立足自我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实现弯道超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地方理工类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机遇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术引领到科技创新——中国科学院学部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雪 魏秀 +1 位作者 高洁雯 赵剑峰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2年第3期94-99,共6页
[目的/意义]组织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是促进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占领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方法/过程]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为案例,梳理了学部开展学科... [目的/意义]组织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是促进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占领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方法/过程]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为案例,梳理了学部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历史沿革及重要举措。[结果/结论]本文提出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学部 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历史沿革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审美经验”范畴的本土传统与历史衍变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20,共5页
与西方美学传统迥异,中国美学鲜有对"审美经验"纯粹形而上的追问与探究,却代之以大量体悟式艺术经验的描绘与阐发。中国古典美学众多概念和范畴的提炼,都是建立在对具体文艺作品特有的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之上。超功利、自律性&q... 与西方美学传统迥异,中国美学鲜有对"审美经验"纯粹形而上的追问与探究,却代之以大量体悟式艺术经验的描绘与阐发。中国古典美学众多概念和范畴的提炼,都是建立在对具体文艺作品特有的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之上。超功利、自律性"审美经验"范畴萌芽于20世纪初期的中国美学思想中。审美经验的特质和心理机制问题,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美学探讨的重要主题。20世纪中期的美学大讨论中,具有浓厚社会功利性色彩的非自律性的审美经验理论盛行,审美经验问题被狭窄化为美感问题和简单的唯物认识论和反映论问题。20世纪后期,审美经验研究则呈现出开放、普适、兼容的现代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经验 自律性 功利主义 心理学 本土传统 历史衍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物流业的历史机遇与企业发展趋势
10
作者 陶丹 《企业活力》 2011年第1期17-20,共4页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动脉系统,其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各发展时期的内外环境,我国物流产业将迎来黄金的发展时期。对政府和企业而言,推进现代物流发展都需要站在经济全局和产...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动脉系统,其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各发展时期的内外环境,我国物流产业将迎来黄金的发展时期。对政府和企业而言,推进现代物流发展都需要站在经济全局和产业前瞻的高度,结合自身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合理战略,才能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历史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历史机遇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病理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被引量:40
11
作者 卞修武 平轶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815-1817,共3页
病理学兼具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属性,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在精准医疗中也越来越发挥核心诊断作用。我国病理学科建设和发展历经艰难岁月,创造了辉煌成就,但当前仍存在学科设置不利、人才队伍体量不足、培养途径较少、... 病理学兼具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属性,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在精准医疗中也越来越发挥核心诊断作用。我国病理学科建设和发展历经艰难岁月,创造了辉煌成就,但当前仍存在学科设置不利、人才队伍体量不足、培养途径较少、成长周期较长等诸多问题,并且面临临床需求不断提高、对分子病理结果(包括生物信息)解读能力不足、人工智能的病理应用(智慧病理)创新和转化不力等诸多挑战。同时,我国病理学科也迎来发展机遇。病理学科受到普遍重视,吸引力逐步加大,平台快速改善,多种形式和途径建立的临床病理中心日益壮大,病理学科发展迎来了春天。本述评旨在探讨我国病理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学科发展 挑战 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民族学与民族历史学简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克继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6-49,共4页
历史民族学和民族历史学是分属于民族学和历史学的不同学科,它们有不同的学科发展背景。虽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但两个学科都是以民族社会作为研究的客体,在研究过程中又常常紧密联系、相互借鉴、互相... 历史民族学和民族历史学是分属于民族学和历史学的不同学科,它们有不同的学科发展背景。虽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但两个学科都是以民族社会作为研究的客体,在研究过程中又常常紧密联系、相互借鉴、互相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民族学 民族历史学 学科背景 区别与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历史机遇、发展困局及若干建议 被引量:26
13
作者 郭陕云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45-1552,共8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同样突出,重视和解决当下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困局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首先,从国家基本建设的发展态势及隧道与地下工程的优势分析...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同样突出,重视和解决当下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困局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首先,从国家基本建设的发展态势及隧道与地下工程的优势分析,得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有着良好的历史机遇。通过实例说明目前隧道的发展困局主要是隧道工程巨额亏损。然后,从工程理念、技术运用、管理体制和实务操作等方面分析导致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困局的原因: 1)处于主导地位的理念措施造成专业领域建设指导思想的混乱,包括低造价“王者称霸”、“狂躁症”害人害己、旧思维难以生新;2)在技术方面,主要是工法运用不当带来的严重后果;3)隧道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失调和管理实务操作失控,造成的不良后果明显。最后,从事业和产业进步的角度出发,提出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建议: 1)改革建设管理体制;2)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3)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之路;4)培养和造就隧道建设专业队伍;5)重视和提倡工程经济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及地下工程 历史机遇 发展困局 造价成本 新奥法 台阶法 矿山法 管理体制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党史研究的百年考察、现实遵循及未来路向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吕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5,共9页
一百年来,中共党史研究伴随党的奋斗征程,科学回答了党史研究的基本问题,形成了宏大丰富的史料文献,取得了辉煌灿烂的学术成就。百年党史研究始终坚持以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讲话精神、党史上的两个历史决议、党史主题主线和主流... 一百年来,中共党史研究伴随党的奋斗征程,科学回答了党史研究的基本问题,形成了宏大丰富的史料文献,取得了辉煌灿烂的学术成就。百年党史研究始终坚持以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讲话精神、党史上的两个历史决议、党史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为基本遵循,彰显其内在价值意蕴。立足当下、关照未来推进党史研究,在领导力量上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党史研究工作的领导,在行动指南上要以习近平关于党史重要论述为指导,在学科建设上要汲取党史研究智慧推动党史学科跃进,在赓续发展上要坚持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为研究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研究 百年考察 现实遵循 历史决议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次党章对党的纪检机关主要任务的规定及演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新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3-128,共6页
历次党章对纪律检查机关主要任务的规定,一方面具有时代特征,反映了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要求;另一方面具有历史承接性,反映了我们党对纪检工作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不断拓展。从任务核心点的抽象规定到主要任务的基... 历次党章对纪律检查机关主要任务的规定,一方面具有时代特征,反映了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要求;另一方面具有历史承接性,反映了我们党对纪检工作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不断拓展。从任务核心点的抽象规定到主要任务的基本明确再到丰富发展,大体经历过两个阶段五个时期的历史发展变迁,最终确立为三项主要任务,旨在保障党组织的先进性、党的工作的实效性、党员以及党组织的纯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检机关 主要任务 历史变迁 时代性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的历史机遇与时代想象力
16
作者 王天夫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36,共7页
社会学在欧洲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学的起源和建设都表明,社会学学科的开创和发展与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紧密相联;社会巨变往往也是孕育社会思潮和社会理论的机会。综观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程,20世纪之交的旧制度解体与国族救亡... 社会学在欧洲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学的起源和建设都表明,社会学学科的开创和发展与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紧密相联;社会巨变往往也是孕育社会思潮和社会理论的机会。综观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程,20世纪之交的旧制度解体与国族救亡开启了学科的发端,介绍引进了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社会改造与国家发展的道路探索之中;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社会学学科重建,学习和借鉴了当前发达社会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体制,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与经验材料,也培养了大量研究人才。如今,数字时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中国社会学带来了学科发展的历史机遇,社会学学人应当发挥时代想象力,植根于中国大地,由学习和借鉴转变为引领与创造,积极参与学术规则的制定与社会实践的建构,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学 学科发展历史机遇 时代想象力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专辑序言──金属-有机框架:新型多功能材料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鹏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7-978,共2页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三维框架材料,是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呈现空前的增长,目前已有大于20000例的金属-有机框架被报道。金属-...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三维框架材料,是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呈现空前的增长,目前已有大于20000例的金属-有机框架被报道。金属-有机框架可变的金属中心及有机配体使其结构与功能具有多样性。金属中心的选择几乎覆盖了所有金属,包括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和镧系金属。而配体的选择,除了传统的氮杂环和羧酸类配体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官能团对其进行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材料 有机配体 框架研究 配位键 羧酸类 配位化学 镧系 氮杂环 主族 荧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