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牟粼琳 付志华 +2 位作者 王静熙 谭骏 朱清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6,F0003,共15页
新质生产力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崛起,厘清其如何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实现体育产业现代化和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未包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和西藏自... 新质生产力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崛起,厘清其如何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实现体育产业现代化和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未包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机制检验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不仅对本地区效用显著,还对邻近地区形成空间溢出效应。2)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激发了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3)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更为明显。4)体育财政投入水平具有单门槛效应,当前期加大体育财政投入时,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同步增强,但当体育财政投入水平高于临界点(6.148)时,提升作用减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双门槛效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用品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数字政策供给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2
作者 王维国 张逸君 范丹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86,共14页
数字经济是现阶段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政策是驱动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制度保障。基于2011—2019年中国2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数字经济、数字政策供给及其叠加效应对城市高质... 数字经济是现阶段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政策是驱动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制度保障。基于2011—2019年中国2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数字经济、数字政策供给及其叠加效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且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数字政策供给增强了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数字经济和数字政策供给对东部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作用更显著,但对绿色发展这一城市高质量发展细分维度的影响并不显著;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激发大众创业活力、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政府财政透明度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且数字政策供给强化了数字经济的赋能机制;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还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产生正向影响,但数字政策供给并未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为了发展数字经济,进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应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区域联动效应,在提高数字政策供给强度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政策供给 城市高质量发展 空间计量模型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鑫铎 李红玲 +1 位作者 王昱 傅书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7,共8页
目的探讨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区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基于超效率三阶段松弛值测算(SBM)模型评价中国29省市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 目的探讨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区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基于超效率三阶段松弛值测算(SBM)模型评价中国29省市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然后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全国29省市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平均值为0.49,东部>中部>西部。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与其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且该作用在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的地区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地区之间医药制造业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建议中西部医药制造业发展相对薄弱省份改善创新环境与人才供给,以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推动技术创新效率较强地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交流联系以及合作;促进国内头部制药企业提高创新药的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技术创新效率 产业发展 超效率三阶段SBM模型 空间计量模型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研究——基于空间Panel Data与菲德模型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钱争鸣 邓明 于艳萍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6,共6页
考虑到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性和空间相关性,将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菲德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这种方法能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教育支出的部门溢出,从而对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得到更准确的估计。研究结果... 考虑到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性和空间相关性,将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菲德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这种方法能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教育支出的部门溢出,从而对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得到更准确的估计。研究结果显示省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而空间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结果也表明,如果不考虑空间相关性会夸大教育支出的部门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支出 产出效应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菲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影响因素的空间非一致性与差异化调控手段——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罗孝玲 周琳杰 马世昌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7期37-41,共5页
房地产价格受多种宏观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城市的房价决定因素可能存在差异。文章将全国城市划分为四种级别,并选择17个一、二、三线样本城市,以货币供应量、CPI、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解释变量,... 房地产价格受多种宏观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城市的房价决定因素可能存在差异。文章将全国城市划分为四种级别,并选择17个一、二、三线样本城市,以货币供应量、CPI、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解释变量,选取2002-2012年的季度数据,构建Panel Data模型,研究房价影响因素的空间非一致性,研究结果证明了空间非一致性的存在。基于此,对一、二、三线城市分别提出了差异性调控手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空间非一致性 panel DATA模型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区域差异及其归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曾永明 钟子康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5,共14页
基于2019—2020年中国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利用空间面板模型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中国县域数字乡村建设的区域差距及其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阶梯式... 基于2019—2020年中国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利用空间面板模型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中国县域数字乡村建设的区域差距及其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阶梯式”空间分异格局。2)数字乡村建设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表现为东部与中部部分地区“高高集聚”,西部与东北部地区“低低集聚”。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乡村经济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乡村生活数字化4个分维度指数在空间上表现出以“胡焕庸线”为界明显的地理分异格局;3)政府职能、经济基础、数字基础和人力资本是中国县域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存在县域空间异质性。不同县域应针对各自要素禀赋和关键驱动因子,协同精准推进乡村数字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数字化 县域 数字乡村指数 空间面板模型 时空地理加权模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区域金融风险影响的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
7
作者 孟苗苗 张曾莲 李佩轶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10,共12页
采用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门槛模型,检验金融科技对我国区域金融风险影响的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具有双门槛效应,该结论对金融科技... 采用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门槛模型,检验金融科技对我国区域金融风险影响的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具有双门槛效应,该结论对金融科技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同样适用;总体上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处于合理区间,有利于对区域金融风险的防控;金融科技对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非线性影响具有空间效应。因此,未来我国应深刻认识把握金融科技的发展规律,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将金融科技监管纳入现有监管框架,持续健全金融科技监管长效机制,加快区域间金融科技发展要素流通,推动区域间金融科技协同发展和金融风险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区域金融风险 面板门槛模型 空间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告产业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1个省区市1999—201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8
作者 谢佩宏 周文通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8,共15页
中国广告产业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对中国广告产业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突出的必要性。研究基于31个省区市(不包含港澳台)1999—2019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马尔可夫链、高阶空间面板模型等方法,对... 中国广告产业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对中国广告产业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突出的必要性。研究基于31个省区市(不包含港澳台)1999—2019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马尔可夫链、高阶空间面板模型等方法,对中国广告产业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广告产业的基本空间特征为区域性高度集聚,区域差距以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为主,区域间及区域内差距在不断扩大;广告产业的省域竞争激烈,发展梯队转移呈现出“俱乐部”特征;相关产业人力资源积累水平、对外开放程度、通信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是广告产业时空特征的影响因素,其中对外开放、通信及交通基础设施还具有区域间正面的“空间溢出”效应。应在发展中促进广告产业区域的相对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产业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高阶空间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县域数字乡村的空间分异与驱动因素研究
9
作者 于东言 郑卫民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4,共12页
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新时代的关键国家战略之一。然而现有研究缺少对县域数字乡村的系统性分析,也未能有效识别影响其空间格局的因素。鉴于此,基于数字乡村研究报告及相关截面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究湖南... 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新时代的关键国家战略之一。然而现有研究缺少对县域数字乡村的系统性分析,也未能有效识别影响其空间格局的因素。鉴于此,基于数字乡村研究报告及相关截面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究湖南省105个县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省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整体适中,呈现出以长株潭地区及周边县市为核心高值区、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2)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较强,显著高—高区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地区及其周边,如长沙市、湘潭市的县域;而显著低—低区主要分布在湘西和湘南地区,如湘西州、怀化市和郴州市的县域。(3)湖南省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的驱动因素由大到小为: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固定宽带互联网普及率和财政支出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影响数字乡村的发展建设。通过深化数字乡村的理论研究,为扩展数字乡村驱动因素的研究提供借鉴,同时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县域 驱动因素 空间面板模型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选址逻辑及绿色增长效应的空间分析
10
作者 陈丛波 叶阿忠 +1 位作者 陈娟 肖志学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1,共11页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具有先行先试和由点及面的特点,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空间二元选择模型探究影响低碳城市试点选址的空间因素,利用两机制空间杜宾模型区分试点城市和非试点城市之间绿色增...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具有先行先试和由点及面的特点,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空间二元选择模型探究影响低碳城市试点选址的空间因素,利用两机制空间杜宾模型区分试点城市和非试点城市之间绿色增长的双向非对称空间依赖关系。研究发现,研发创新能力强、经济发展水平高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较低的城市更有可能入选低碳城市试点,且省(区、市)内城市入选试点有助于提高邻近城市下一轮入选低碳城市试点的概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试点政策的绿色增长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我国试点城市与非试点城市之间属于互惠互利的良性竞争。此外,城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较高对城市绿色增长产生影响,因此试点城市存在如何解决第二产业碳排放高的现实问题。空间溢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试点城市和非试点城市之间污染密集型产业和绿色创新资源的空间转移机制具有非对称性。本文研究为我国进一步完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和促进绿色经济增长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 空间二元选择模型 两机制空间杜宾模型 绿色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分析
11
作者 叶阿忠 田小梅 +1 位作者 李田田 张源野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共12页
文章立足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稳健通达,不存在... 文章立足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稳健通达,不存在等级森严的网络结构,但关联紧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无锡、苏州、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强,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网络密度的提高和网络效率的降低有利于整体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而个体网络中心度的提高对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城市群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空间关联网络结构 长江经济带 社会网络分析 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时空动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40
12
作者 王兆峰 谢佳亮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51,共18页
提高文旅融合发展效率是关乎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背景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学问题,有效把握其动态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对推动区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及其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 提高文旅融合发展效率是关乎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背景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学问题,有效把握其动态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对推动区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及其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分析框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基于松弛变量的超效率测度模型、空间马尔科夫链和面板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剖析中国2011—2019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在9年间仅提升3.4%,距离最佳生产前沿面还存在至少17.3%的潜力空间,4大区域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格局,并且仅天津、上海、广东与云南4个省份常年达到最佳生产前沿面,其他省份还存在至少6.7%~33.9%的潜力空间;2)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大致呈现“东南沿海高值集聚,西北内陆低值集聚”空间格局,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与马太效应现象,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增长,但当与高效率的省份为邻时,本地省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向上转移概率有所提升;3)产业结构与交通水平是提高本地省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但对邻近省份产生了负向溢出效应,科技创新、消费需求和政府调控促进了邻近省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效率,但对本地省份的推动作用尚不显著,服务队伍抑制了本地省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效率,但对邻近省份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文旅融合 效率 空间马尔科夫链 面板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严思齐 吴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7,共13页
研究目的:探究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为依托铁路交通发展促进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铁路联系强度和土... 研究目的:探究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为依托铁路交通发展促进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铁路联系强度和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2)铁路联系强度的提高促进了本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与综合铁路联系相比,高铁联系对本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3)铁路联系的加强促进了本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和创新产出的增长,进而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影响。高铁联系在促进本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和创新产出增长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4)城市对外铁路联系强度的提高产生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抑制了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研究结论:应充分发挥铁路建设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依托铁路网络加强区域内经济技术合作、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以推动区域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整体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网络联系 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空间面板模型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贺小荣 任迪川 徐海超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科学洞悉区域旅游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对提升区域旅游经济韧性和实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构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影响旅游经济韧性的机理框架,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案例地,采用区位熵和熵值法得到长江经... 科学洞悉区域旅游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对提升区域旅游经济韧性和实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构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影响旅游经济韧性的机理框架,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案例地,采用区位熵和熵值法得到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度和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借助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揭示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韧性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但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大于中西部,而中西部地区的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增长率大于东部。(2)长江经济带省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整体上升,受旅游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影响,呈现出西部高于中部,高于东部的格局。(3)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产生明显的正向空间效应,即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不仅可以提升本省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并且可以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来提升省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韧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聚 旅游经济韧性 长江经济带 面板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顾晓燕 朱玮玮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基于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双循环”有效联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发现,二者发展变化具有显著的内在逻辑一致性。理论分析认为,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可以通过加快高水平自主创新、激发高品质消费需求等,对“双循环”有效联动产生显著的促进作... 基于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双循环”有效联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发现,二者发展变化具有显著的内在逻辑一致性。理论分析认为,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可以通过加快高水平自主创新、激发高品质消费需求等,对“双循环”有效联动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利用200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开展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第二,由于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双循环”有效联动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促进作用不仅发生在本地区,而且对相邻地区的“双循环”有效联动也有积极促进效应;第三,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促进作用,因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差异而存在一定的“门槛特征”。上述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认识知识产权国内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现实影响和作用机制,而且对于如何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国内贸易推动“双循环”互促互进也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国内贸易 “双循环”有效联动 空间计量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的旅游业发展效应及非线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磊 张文杰 康敏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共21页
在对旅游业综合指数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进行定量测度的基础上,文章利用2004—2019年中国内地省际面板数据,分别采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和门槛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对新型城镇化影响旅游业的空间效应及非线性门槛效应进行... 在对旅游业综合指数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进行定量测度的基础上,文章利用2004—2019年中国内地省际面板数据,分别采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和门槛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对新型城镇化影响旅游业的空间效应及非线性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新型城镇化不仅对本地区旅游业具有促进效应,还对邻接地区存在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旅游业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的动态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边际影响效应呈现显著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考虑地区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差异时,旅游业发展策略存在显著的地区间非对称空间互动,即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存在正向的非线性时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旅游业 非线性特征 门槛空间动态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9
17
作者 谭昶 吴海涛 黄大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7-92,共6页
文章运用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模型,从空间维度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乡村产业振兴指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 文章运用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模型,从空间维度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乡村产业振兴指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在区域分布上表现出空间集聚的特征。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本省乡村产业振兴,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相邻省份的乡村产业振兴,其中直接效应大于空间溢出效应。从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来看,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均显著促进了本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并且发达地区的直接效应大于欠发达地区,但经济发达地区目前呈现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经济 溢出效应 面板数据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拱坝变形缺失数据处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俞扬峰 娄本星 +3 位作者 马福恒 叶伟 李星 罗翔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2,共8页
变形监测信息缺失会对拱坝安全性态的分析造成困难甚至引起误判,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取完整可靠的监测数据。传统的缺失值处理方法仅考虑了拱坝测点的局部空间关联性,而拱坝变形整体性较强,在进行缺失值插... 变形监测信息缺失会对拱坝安全性态的分析造成困难甚至引起误判,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取完整可靠的监测数据。传统的缺失值处理方法仅考虑了拱坝测点的局部空间关联性,而拱坝变形整体性较强,在进行缺失值插补时有必要考虑拱坝所有测点间的时空关联性。鉴于此,从拱坝的整体性和测点的空间相关性出发,首先引入空间权重矩阵,证明拱坝变形具有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提出一种考虑拱坝整体时空关联性的变形缺失数据处理方法;最后结合某拱坝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插补残差值低于SL 601—2013《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误差限值,具有较高的插补精度,可对变形监测缺失数据进行有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变形监测 缺失数据 空间自相关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低碳转型及驱动因素: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江峰 黄庆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53,共20页
低碳化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如何测算农业低碳转型绩效并探测其主要驱动因素,对于加快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鉴于此,基于1999-2021年中国269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Meta-frontier DEA方法测度农业低碳... 低碳化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如何测算农业低碳转型绩效并探测其主要驱动因素,对于加快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鉴于此,基于1999-2021年中国269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Meta-frontier DEA方法测度农业低碳转型绩效(碳排放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模型探究促进农业低碳转型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局碳排放效率远低于当期和跨期碳排放效率,主要是因为各省内部和各省间的碳排放效率差异较大.分区域来看,农业碳排放效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递减的特征.基准回归及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促进经济增长、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均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碳排放效率提升,其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是主要驱动因子,而城镇化和农业科技投入尚未对农业低碳转型发挥正向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低碳转型 农业高质量发展 碳排放效率 驱动因素 共同前沿与数据包络分析 空间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左玲丽 刘国华 +4 位作者 赵俊彦 李佳佳 郑舒元 王俊晨 苏旭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03-4216,共14页
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实现往往会因为生态保护或人类福祉之间可能存在的权衡关系而受到阻碍。将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s)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决策中能够避免各方利益的冲突,促进SDGs... 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实现往往会因为生态保护或人类福祉之间可能存在的权衡关系而受到阻碍。将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s)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决策中能够避免各方利益的冲突,促进SDGs的实现。然而,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ESs对SDGs的贡献分析仍然不足。以川西地区为研究区,对2000—2020年11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量化,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模型和定量指标法估算了碳固存、土壤保持和食物生产三种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并使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ESs对SDGs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可持续发展目标水平整体提升,但SDG1(无贫穷)和SDG3(良好健康和人类福祉)表现较差,分值低于5分。从空间上看,与环境相关的SDGs在川西北高原表现更好,与社会经济相关的SDGs在川西东部和川西南山地地区表现更好。(2)川西地区碳固存和食物生产服务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土壤保持服务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分别增长了0.23×10~8t、8.93×10~5t和1.23×10~8t。(3)与土壤保持和食物生产相比,碳固存对SDGs表现出更强烈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县域碳固存对本县域和邻近县域的SDG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和SDG1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SDG2(零饥饿)呈现显著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联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