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BF2055M混炼胶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妮妮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8-544,共7页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在绿色高性能轮胎领域应用广泛,且牌号众多,选择三种在国内轮胎行业应用较多的进口官能化SSBR与国产官能化SSBR BF2055M进行综合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SBR BF2055M与进口SSBR相比,具有良好的白炭黑分散性、...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在绿色高性能轮胎领域应用广泛,且牌号众多,选择三种在国内轮胎行业应用较多的进口官能化SSBR与国产官能化SSBR BF2055M进行综合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SBR BF2055M与进口SSBR相比,具有良好的白炭黑分散性、与白炭黑的亲和性、加工安全性,硫化速率快;硫化胶的定伸应力大、回弹性好、拉伸强度较高、压缩温升较低;具有更好的高抗湿滑性能和低滚动阻力性能的平衡性,能够给轮胎提供更好的驾驶安全性和节油性,适用于城市路面的四季胎。在胎面胶的配方开发上建议复配天然橡胶以提高硫化胶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 白炭黑 抗湿滑性能 滚动阻力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环保型填充油在溶聚丁苯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雪 王丽静 +2 位作者 郑方远 徐林 梁爱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考察了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200#环保型橡胶填充油作为溶聚丁苯橡胶(SSBR)填充油及加工过程操作油的应用效果,并与德国汉圣公司V500填充油进行对比实验,探讨了200#填充油替代V500填充油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200#填充油赋予橡胶更低的... 考察了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200#环保型橡胶填充油作为溶聚丁苯橡胶(SSBR)填充油及加工过程操作油的应用效果,并与德国汉圣公司V500填充油进行对比实验,探讨了200#填充油替代V500填充油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200#填充油赋予橡胶更低的混炼胶门尼黏度、略优的加工性能、较高的加工安全性和较快的硫化速率,更优的动态性能,抗湿滑性提高9%,滚动阻力降低6%。200#填充油在SSBR中的应用效果略优于V500填充油,完全满足高性能SSBR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型 填充油 溶聚丁苯橡胶 加工性能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橡胶/天然橡胶复合体系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文总 郝文涛 +1 位作者 马德柱 梁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选取乳聚丁苯橡胶、溶聚丁苯橡胶 ( C)和溶聚丁苯橡胶 ( B) 3种典型的丁苯橡胶 ,研究了它们与天然橡胶复合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溶聚丁苯橡胶 SSBR( B)具有特征的链化学结构 ,与天然橡胶有良好的混容性 .溶聚丁苯橡胶 /天然... 选取乳聚丁苯橡胶、溶聚丁苯橡胶 ( C)和溶聚丁苯橡胶 ( B) 3种典型的丁苯橡胶 ,研究了它们与天然橡胶复合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溶聚丁苯橡胶 SSBR( B)具有特征的链化学结构 ,与天然橡胶有良好的混容性 .溶聚丁苯橡胶 /天然橡胶复合体系生热低 ,而且具有比较均匀的交联网状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天然橡胶 动态力学损耗 生热 轮胎橡胶 复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乙烯基丁苯橡胶的合成及其阻尼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沛 刘炼 +2 位作者 魏志勇 胡百九 马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92-195,共4页
用自制的乙氧基乙基吗啉(EOEM)作为结构调节剂,正丁基锂作为引发剂,制备了高乙烯基含量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用气相色谱(GC)、核磁共振仪(1H-NMR)、动态粘弹谱仪(DMA)等分别测定了聚合时单体转化率、共聚物的微观结构以及产品的力学... 用自制的乙氧基乙基吗啉(EOEM)作为结构调节剂,正丁基锂作为引发剂,制备了高乙烯基含量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用气相色谱(GC)、核磁共振仪(1H-NMR)、动态粘弹谱仪(DMA)等分别测定了聚合时单体转化率、共聚物的微观结构以及产品的力学性能和阻尼因子tanδ。结果表明改变调节剂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SSBR分子链段中的乙烯基含量可达73%,苯乙烯嵌段的含量为30%~50%,tanδ可高达0.9,样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阻尼性能 结构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聚丁苯橡胶接枝MAH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金娟 栗晓杰 +4 位作者 陈力军 杨明山 戴玉华 刘冰 林青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7,共4页
为提高溶聚丁苯橡胶(SSBR)与极性物质的相容性,以马来酸酐(MAH)为极性单体对SSBR进行接枝改性。研究了MAH用量、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接枝聚合物(SSBR-g-MAH)的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MAH、... 为提高溶聚丁苯橡胶(SSBR)与极性物质的相容性,以马来酸酐(MAH)为极性单体对SSBR进行接枝改性。研究了MAH用量、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接枝聚合物(SSBR-g-MAH)的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MAH、BPO用量增加和反应时间延长,接枝聚合物的接枝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凝胶率变化则与之相反;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接枝率依然先增大后降低,但凝胶率却一直增大。热重分析表明接枝橡胶与SSBR具有相同的耐热性,分解温度均在360℃左右,并采用傅里叶红外法对接枝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马来酸酐 溶液接枝 接枝率 凝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聚丁苯链化学结构的NMR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毅萍 陈广美 +2 位作者 王嵩 李宏武 马德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国产的和拜耳公司生产的2种溶聚丁苯的组成及其链化学结构。结果表明,这2种溶聚丁苯具有十分相近的共聚物组成(其中苯乙烯单元的摩尔分数均约为14. 0% )。国产溶聚丁苯中反式1, 4-丁二烯含量较高(trans 1, 4... 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国产的和拜耳公司生产的2种溶聚丁苯的组成及其链化学结构。结果表明,这2种溶聚丁苯具有十分相近的共聚物组成(其中苯乙烯单元的摩尔分数均约为14. 0% )。国产溶聚丁苯中反式1, 4-丁二烯含量较高(trans 1, 4摩尔分数为49. 7% ),而拜耳公司的溶聚丁苯具有很高的顺式1, 4结构含量(摩尔分数为49. 4% ),形成了顺式1, 4-丁二烯嵌段,并且乙烯基含量也明显少于国产丁苯胶。这种结构导致拜耳丁苯胶具有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与天然橡胶有很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 链化学结构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偶联型高乙烯基SSBR/BR/NR共混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贾红兵 陈佩芝 +2 位作者 权杰 李林 王世朝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0-643,共4页
该文研究了高乙烯基锡偶联型SSBR、NR、BR 3种胶料的相容性及共混硫化胶的性能。结果表明:SSBR、NR及BR在一定的比例下,具有较好的相容性,DMA曲线上只有1个玻璃化转变,当SSBR/BR/NR的比例为20:30:50时,共混硫化胶的M300、断裂伸长率... 该文研究了高乙烯基锡偶联型SSBR、NR、BR 3种胶料的相容性及共混硫化胶的性能。结果表明:SSBR、NR及BR在一定的比例下,具有较好的相容性,DMA曲线上只有1个玻璃化转变,当SSBR/BR/NR的比例为20:30:50时,共混硫化胶的M300、断裂伸长率和断裂时的拉伸疲劳次数最大,力学性能较好。SSBR/BR/NR 3种胶料共混有效地改善了NR的耐磨耗性能和抗湿滑性能,而对滚动阻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顺丁橡胶 天然橡胶 共混 相容性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多壁碳纳米管/溶聚丁苯硫化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贾红兵 祝丽娟 +3 位作者 蒋静 蒋琪 王经逸 房尔园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3-848,共6页
为提高多壁碳纳米管(MWNTs)在橡胶中的分散性能,增强MWNTs与橡胶的界面作用,采用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MWNTs进行改性,通过机械混炼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溶聚丁苯橡胶(SSBR)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衍射、拉曼光谱、... 为提高多壁碳纳米管(MWNTs)在橡胶中的分散性能,增强MWNTs与橡胶的界面作用,采用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MWNTs进行改性,通过机械混炼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溶聚丁苯橡胶(SSBR)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衍射、拉曼光谱、热重分析等对改性前后的MWNTs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MWNTs用量对SSBR硫化胶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性MWNTs用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胶料的正硫化时间和焦烧时间缩短、硫化速率提高,丁苯橡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增加、储存模量增加、导热性能提高。当改性MWNTs的质量分数为15%时,其拉伸强度和100%定伸模量分别提高了346%和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溶聚丁苯橡胶 傅里叶红外光谱 X-衍射 拉曼光谱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观结构锡偶联溶聚丁苯橡胶共混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贾红兵 王经逸 +1 位作者 朱生高 许金楼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7-452,共6页
为提高胶料的综合性能,将锡偶联高乙烯基溶聚丁苯橡胶(HVSSBR)和锡偶联中乙烯基溶聚丁苯橡胶(MVSSBR)进行机械共混。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动态力学分析(DMA)和拉伸测试等研究了共混胶的相容性、物理机械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结... 为提高胶料的综合性能,将锡偶联高乙烯基溶聚丁苯橡胶(HVSSBR)和锡偶联中乙烯基溶聚丁苯橡胶(MVSSBR)进行机械共混。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动态力学分析(DMA)和拉伸测试等研究了共混胶的相容性、物理机械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VSSBR和MVSSBR可以任何比例相容,生胶的DSC及其相应的硫化胶的DMA均显示一个玻璃化温度;随HVSSBR的增加,共混胶的耐磨耗性能和耐疲劳性能下降,抗湿滑性增加,滚动阻力几乎不变;当共混胶中HVSSBR质量分数约为20%时,共混胶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偶联溶聚丁苯橡胶 共混 相容性 动态力学性能 物理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基丙烯酸酯系高吸油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静璇 杜姗姗 +2 位作者 任秀梅 程余波 周爱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9-153,159,共6页
以丁苯橡胶(SBR)为基体,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和乙酸乙烯酯(VAc)为聚合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在甲苯溶液中通过溶液聚合两步法得到新型改性高吸油树脂(R-OAR)。分别考察了单体配比、SBR、引发剂和... 以丁苯橡胶(SBR)为基体,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和乙酸乙烯酯(VAc)为聚合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在甲苯溶液中通过溶液聚合两步法得到新型改性高吸油树脂(R-OAR)。分别考察了单体配比、SBR、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作为单一影响因素对油品吸油平衡值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FT-IR表明,SMA、VAc成功接枝到SBR上,共聚形成了R-OAR;TGA表明,R-OAR热稳定性较高吸油树脂(OAR)好,分解温度提高了约50℃;单体配比为1.5∶1,SBR用量为5 g,BPO1和BPO2用量分别为4%和0.6%,交联剂为2%时,吸油平衡值达到最大,对柴油、甲苯、苯、四氯化碳分别为10.1 g/g,19.74 g/g,23.18 g/g,30.49 g/g;SEM表明,树脂中存在有利于提高其吸油能力的类交织状结构和织状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橡胶 高吸油树脂 溶液聚合 吸油平衡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A芳香酚醛树脂及其可逆热敏变色SSBR复合膜的制备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辉 董黎明 +4 位作者 于克凡 李靖 王士凡 么冰 陈艳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2,共7页
基于开放体系、溶液缩聚方法,以双酚A(BPA)、对苯二甲醛和间苯二甲醛为共聚单体,采用微波辅助制备数均分子量为1133、分散指数为1.005的BPA芳香酚醛树脂(IPD-BPA-TPD),以其作显色剂,溶聚丁苯橡胶(SSBR)为基体材料制备了可逆热敏变色SSB... 基于开放体系、溶液缩聚方法,以双酚A(BPA)、对苯二甲醛和间苯二甲醛为共聚单体,采用微波辅助制备数均分子量为1133、分散指数为1.005的BPA芳香酚醛树脂(IPD-BPA-TPD),以其作显色剂,溶聚丁苯橡胶(SSBR)为基体材料制备了可逆热敏变色SSBR复合膜。结果表明:当结晶紫内酯、IPD-BPA-TPD、二元醇(十六醇和十八醇)与SSBR质量比为1.00∶2.00∶30.00∶20.00时,所制复合膜在10~33℃的总色差为85左右,吸收/散射色深差在波长480~600,600~660 nm可见光区平均达15,40,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芳香酚醛树脂 溶聚丁苯橡胶 可逆热敏变色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125与N234对NR和S-SBR硫化胶增强效果的比较
12
作者 程俊梅 张萍 +1 位作者 于广水 赵树高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1,共3页
在比表面积相近的情况下,探讨白炭黑(Z125)及碳黑(N234)对天然橡胶(N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硫化胶的抗割口增长能力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125和N234对NR和S-SBR两种硫化胶的增强效果相差不大;NR硫化胶的抗割口增长能力明... 在比表面积相近的情况下,探讨白炭黑(Z125)及碳黑(N234)对天然橡胶(N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硫化胶的抗割口增长能力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125和N234对NR和S-SBR两种硫化胶的增强效果相差不大;NR硫化胶的抗割口增长能力明显好于S-SBR硫化胶;NR中填充Z125的抗割口增长能力好于N234且随疲劳次数的增加Z125的优势更加明显,而S-SBR中填充N234的抗割口增长能力好于Z125且两者的抗割口增长速率基本不随疲劳次数的增加而改变;Z125使NR和S-SBR硫化胶在0℃和70℃下的tanδ值分别低于N234增强相应硫化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 S—SBR 白炭黑 炭黑 动态力学性能 抗割口增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BR/OMMT结构形态和力学性能
13
作者 李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5,89,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3种有机蒙脱土(OMMT)/溶液聚合丁苯橡胶(SSBR)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结构形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低含量的OMMT可提高硫化胶强度,当OMMT添加量为7 phr时,拉伸强度达最大值;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改性蒙脱土(DK4)...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3种有机蒙脱土(OMMT)/溶液聚合丁苯橡胶(SSBR)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结构形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低含量的OMMT可提高硫化胶强度,当OMMT添加量为7 phr时,拉伸强度达最大值;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改性蒙脱土(DK4)可显著提高硫化胶断裂伸长率,而十八烷基胺(DK1N)、硬脂基二羟基乙基甲基氯化铵插改性蒙脱土(DK2)填充导致断裂伸长率降低。在硫化过程中,熔融共混法制备的剥离混炼胶中蒙脱土片层重新聚集,形成部分插层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橡胶 有机蒙脱土 透射电镜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SiO2对SSBR/BR绿色轮胎胎面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蔡磊 赵远进 +4 位作者 张新萍 贺爱华 丁涛 李小红 张治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88-2395,共8页
采用4种含不同官能基团修饰剂改性的二氧化硅SiO2增强溶聚丁苯橡胶(SSBR)/顺丁橡胶(BR)共混体系,制备了SSBR/BR/SiO2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在混炼胶体系中,与未改性Si O2填充的SSBR/BR相比,改性SiO2填充的SSBR... 采用4种含不同官能基团修饰剂改性的二氧化硅SiO2增强溶聚丁苯橡胶(SSBR)/顺丁橡胶(BR)共混体系,制备了SSBR/BR/SiO2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在混炼胶体系中,与未改性Si O2填充的SSBR/BR相比,改性SiO2填充的SSBR/BR门尼黏度及结合橡胶含量显著增大,表明填料-橡胶相互作用显著提高;硫化焦烧时间缩短60%,硫化速度增大了35%~40%.在硫化胶体系中改性SiO2填充的SSBR/BR具有更大的交联密度,填料分散性明显改善,同时也表现出更为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100%和300%定伸模量提高47%以上,旋转滚筒式磨耗机法(DIN)磨耗降低5%~12%,生热降低了约7%~13%,热空气老化性能提升4%~22%,代表滚动阻力的tanδ在60℃降低8%~13%.此外,与SSBR/BR/1165MP硫化胶相比,用90mmol/kg氨基改性Si O2填充的SSBR/BR硫化胶的抗湿滑性能提高6.9%,表现出最优的综合性能.填料的良好分散及填料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增强对于提高SSBR/BR/Si O2胎面胶综合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表面改性 胎面胶 溶聚丁苯橡胶/顺丁橡胶 物理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剂对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庄毅 王丽静 +2 位作者 王超 郑方远 徐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94-1299,共6页
研究了填充不同增塑剂,包括环保芳烃油、环烷基矿物油和石蜡油对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加工及应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填充环保芳烃油的两个胶料混炼温度高,门尼黏度增值大,拉伸强度、低生热性能、耐磨性能等物理机械性能优异,动态... 研究了填充不同增塑剂,包括环保芳烃油、环烷基矿物油和石蜡油对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加工及应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填充环保芳烃油的两个胶料混炼温度高,门尼黏度增值大,拉伸强度、低生热性能、耐磨性能等物理机械性能优异,动态性能平衡性好,其中,填充进口环保芳烃油的胶料加工性能较好,填充国内环保芳烃油的胶料应用性能占优;填充环烷基矿物油的胶料低滚阻性能最好,其他各项加工应用性能处于中等水平;填充石蜡油胶料的混炼胶的门尼黏度最低,硫化胶回弹性最好,填料分散性、拉伸强度、耐磨性能、低生热性能、低滚阻和抗湿滑性能等加工应用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 增塑剂 加工性能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乙烯基溶聚丁苯橡胶硫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佩芝 贾红兵 +2 位作者 李林 权杰 王世朝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4-777,共4页
该文研究了平衡硫化体系(EV)、传统硫化体系(CV)、半有效硫化体系(SEV)和有效硫化体系(EV)对锡偶联高乙烯基溶聚丁苯橡胶(HVSSB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硫化体系下HVSSBR具有较好的加工安全性,普通硫化体系具有较快的硫化速... 该文研究了平衡硫化体系(EV)、传统硫化体系(CV)、半有效硫化体系(SEV)和有效硫化体系(EV)对锡偶联高乙烯基溶聚丁苯橡胶(HVSSB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硫化体系下HVSSBR具有较好的加工安全性,普通硫化体系具有较快的硫化速度。有效硫化体系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抗热氧老化性能最好。有效硫化体系能赋予胶料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硫化体系 物理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极性调节剂在溶聚丁苯橡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雪 康新贺 +2 位作者 徐林 呼振鹏 徐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4-477,共4页
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2,2-二(2-四氢呋喃基)丙烷(DTHFP)为极性调节剂,采用阴离子聚合法合成了溶聚丁苯橡胶(SSBR),利用1HNMR方法研究了不同DTHFP用量下SSBR的微观结构含量,并与极性调节剂四氢呋喃(THF)和乙基四氢糠基醚(ETE)进行了比较... 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2,2-二(2-四氢呋喃基)丙烷(DTHFP)为极性调节剂,采用阴离子聚合法合成了溶聚丁苯橡胶(SSBR),利用1HNMR方法研究了不同DTHFP用量下SSBR的微观结构含量,并与极性调节剂四氢呋喃(THF)和乙基四氢糠基醚(ETE)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DTHFP具有较强的乙烯基结构调节能力,当引发温度为35℃、DTHFP含量为0.030%(w)时,共聚物中的乙烯基结构含量可以达到68.2%(w),共聚物中嵌段苯乙烯含量均小于0.5%(w)。DTHFP与ETE调控SSBR微观结构的能力相当,均明显高于THF,均为SSBR理想的极性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极性调节剂 乙烯基结构 苯乙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端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毅辉 赵锦波 +3 位作者 王雪 史晓琳 梁爱民 刘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1-1107,共7页
以自主研发的官能化引发剂引发丁二烯在环己烷中的阴离子聚合反应,采用氯代硅氧烷化合物为封端剂制备了双端官能化聚丁二烯,考察了封端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以自主研发的官能化引发剂和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封端剂制备双端官能... 以自主研发的官能化引发剂引发丁二烯在环己烷中的阴离子聚合反应,采用氯代硅氧烷化合物为封端剂制备了双端官能化聚丁二烯,考察了封端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以自主研发的官能化引发剂和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封端剂制备双端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并与正丁基锂引发制备的单端官能化SSBR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随封端剂用量的增大,封端效率增大,偶联效率减小;随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大,封端效率和偶联效率均减小;封端温度应控制在40~60℃范围内。与单端官能化SSBR相比,双端官能化SSBR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能和滚阻性能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引发剂 封端剂 双端官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填料相互作用对溶聚丁苯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邵红琪 贺炅皓 +1 位作者 尉行 朱光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0-95,101,共7页
研究了3种不同改性方式的溶聚丁苯橡胶对白炭黑分散效果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链改性的溶聚丁苯橡胶(HPR850和LRE-100)可以明显减弱复合材料中填料的Payne效应,延长小形变的线性平台,改善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应变... 研究了3种不同改性方式的溶聚丁苯橡胶对白炭黑分散效果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链改性的溶聚丁苯橡胶(HPR850和LRE-100)可以明显减弱复合材料中填料的Payne效应,延长小形变的线性平台,改善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应变扫描的tanδ明显降低;其中多官能化改性的LRE-100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表征Payne效应的(G0′-G∞′)从RC2557S的4.59 MPa降低至1.27 MPa,同时tanδ也降低了38.7%。通过分子链改性后溶聚丁苯橡胶与顺丁橡胶的相容性发生变化,Tg向高温移动,其中LRE-100可以提高填料的分散性,Tg处的tanδ峰值升高,引起了复合材料在0℃附近具有较高的损耗因子(tanδ),60℃附近具有较低的tanδ。对于表征填料-填料和填料-橡胶相互作用的表观活化能,通过计算发现LRE-100具有最低的活化能,说明了填料优异的分散性和填料与橡胶分子链的作用增强,而不是单纯的物理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溶聚丁苯橡胶 白炭黑 PAYNE效应 损耗因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溶聚丁苯橡胶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7
20
作者 任美红 孙慧 赵玉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4-86,共3页
介绍了我国溶液聚合丁苯橡胶的生产现状,生产技术进展,分析了溶聚丁苯橡胶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溶聚丁苯橡胶的结构状况,提出了我国溶聚丁苯橡胶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丁苯橡胶 溶液聚合 生产现状 生产技术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