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石纳米切削单晶GaN的刀具角度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永强 夏昊 +2 位作者 胡志航 张帅阳 尹韶辉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2-365,共14页
为探究刀具角度对单晶氮化镓(GaN)切削诱导变形行为的影响,对金刚石纳米切削单晶GaN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并开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较大的正前角和较小的负前角可强化剪切作用,有利于切屑成形,减少原子侧向流动;而较大的负前角则会加深... 为探究刀具角度对单晶氮化镓(GaN)切削诱导变形行为的影响,对金刚石纳米切削单晶GaN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并开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较大的正前角和较小的负前角可强化剪切作用,有利于切屑成形,减少原子侧向流动;而较大的负前角则会加深亚表层损伤。通过位错提取算法(DXA)和晶体结构识别算法(IDS)结合应力应变分析发现,较大的负前角和负后角可引起应力和温度升高,促进位错形核和相变,加剧非晶化。正前角和正后角切削可缓解亚表层损伤,促进去除,更有利于获得优质低损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氮化镓 金刚石刀具 纳米切削 分子动力学 刀具角度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GH4169陶瓷刀具的黏结与扩散磨损研究
2
作者 范依航 贾晓羽 郝兆朋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80-90,182,共12页
目的 研究氮化硅刀具切削GH4169的黏结扩散磨损机理,以及黏结扩散过程对刀具的摩擦因数、硬度、冲击韧性的影响,为氮化硅刀具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Lammps软件建立氮化硅刀具与镍基高温合金的切削模型,模拟切削过程,分析黏结和扩散... 目的 研究氮化硅刀具切削GH4169的黏结扩散磨损机理,以及黏结扩散过程对刀具的摩擦因数、硬度、冲击韧性的影响,为氮化硅刀具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Lammps软件建立氮化硅刀具与镍基高温合金的切削模型,模拟切削过程,分析黏结和扩散情况。通过计算晶界和晶格处的空位形成能、空位迁移能及扩散激活能,得出扩散系数,在此基础上拟合生长因子,确定控制黏结物生长速率的因素。根据刀具径向分布函数判断刀具是否因黏结磨损而产生新化合物,进而研究其对刀具性能的影响。结果 Ni、Fe、Cr等3种原子晶界处的扩散激活能分别为5.29、2.15、0.7 eV,晶格处的扩散激活能分别为5.58、3.42、1.14 eV,且扩散难易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Ni、Fe、Cr,扩散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Cr、Fe、Ni。在1 200 K下,Cr、Ni、Fe原子的生长因子分别为0.3、0.2、0.28。在刀具径向分布函数中,键长r=0.173 nm处的峰值逐渐降低,同时,键长r=0.235 8 nm和键长r=0.247 5 nm处的峰值增大。新生成的镍硅化合物可承受的压应力为6.541 GPa,Si3N4可承受的压应力为18~21 GPa。在扩散前后,2个模型的冲击韧性分别为169.1、187.8 eV/nm。结论 Ni、Fe、Cr原子易在晶界处发生扩散。在黏结物的生长过程中,Ni、Fe的生长速率由反应速率控制,而Cr的生长速率主要由扩散速率控制,且在黏结过程中生成了新的镍硅化合物和硅铁化合物。黏结、扩散磨损导致刀具的摩擦因数增大,刀具的硬度降低,但冲击韧性提高了约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氮化硅刀具 分子动力学 黏结磨损 扩散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锌指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组定点修饰技术 被引量:38
3
作者 肖安 胡莹莹 +6 位作者 王唯晔 杨志芃 王展翔 黄鹏 佟向军 张博 林硕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5-683,共19页
锌指核酸酶(ZFN)由锌指蛋白(ZFP)结构域和Fok I核酸内切酶的切割结构域人工融合而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可用于基因组定点改造的分子工具。ZFN可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序列,并通过切割这一序列的特定位点造成DNA的双链断裂(DSB)。在... 锌指核酸酶(ZFN)由锌指蛋白(ZFP)结构域和Fok I核酸内切酶的切割结构域人工融合而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可用于基因组定点改造的分子工具。ZFN可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序列,并通过切割这一序列的特定位点造成DNA的双链断裂(DSB)。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对基因组的特定位点进行各种遗传操作,包括基因打靶、基因定点插入、基因修复等,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对基因组实现靶向遗传修饰。这种新的基因组定点修饰方法的突出优势是适用性好,对物种没有选择性,并且可以在细胞和个体水平进行遗传操作。文章综述了ZFN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重点介绍ZFN的结构与作用机制、现有的靶点评估及锌指蛋白库的构建与筛选方法、基因组定点修饰的策略,以及目前利用这一技术已成功实现突变的物种及内源基因,为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核酸酶 锌指蛋白 基因组定点修饰 基因打靶 分子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加工过程中金刚石刀具磨损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梁迎春 郭永博 陈明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2-288,共7页
总结和分析了近几年来国内纳米加工过程中金刚石刀具磨损的研究方法,简要阐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情况,评述了分子动力学等模拟方法在金刚石刀具的热及化学磨损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总结和分析了近几年来国内纳米加工过程中金刚石刀具磨损的研究方法,简要阐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情况,评述了分子动力学等模拟方法在金刚石刀具的热及化学磨损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加工 金刚石刀具 摩擦磨损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增韧氧化铝基陶瓷刀具切削Inconel718合金的刀具界面行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郝兆朋 韩雪 范依航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9-1016,共8页
通过宏观实验发现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的Al_(2)O_(3)/SiC界面发生了断裂;建立了碳化硅增韧氧化铝基陶瓷刀具切削Inconel718镍基合金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和单一界面的Al_(2)O_(3)/SiC三维界面模型,从原子尺度分析碳化硅增韧氧化铝切削过程的界... 通过宏观实验发现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的Al_(2)O_(3)/SiC界面发生了断裂;建立了碳化硅增韧氧化铝基陶瓷刀具切削Inconel718镍基合金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和单一界面的Al_(2)O_(3)/SiC三维界面模型,从原子尺度分析碳化硅增韧氧化铝切削过程的界面行为。在原有势函数的基础上计算了刀具与工件原子间、刀具内部基体与增韧间的Morse势函数,分别计算了单相Al_(2)O_(3)、单相SiC、复相Al_(2)O_(3)/SiC单一界面的界面结合能。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相界面相比,复相Al_(2)O_(3)/SiC界面结合强度较高,SiC增韧能够增强刀具的韧性和强度,但切削过程中出现了工件原子扩散到刀具中的现象。对扩散后刀具基体和增韧间形成界面的界面结合能进行了计算,发现刀具的界面结合强度有所降低,使刀具在Al_(2)O_(3)/SiC界面处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陶瓷刀具 纳观切削 分子动力学 单一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遗传技术与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永华 钦佩 胡永金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6年第4期28-31,23,共5页
各种分子遗传技术为不同生物种类间进行直接比较和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的度量、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讨论了此类分子水平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新的进展,并指出了有关分子工具应用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分子遗传工具 生物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学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2-19,共8页
文章叙述了分子育种的前景及重要意义,并介绍了基因组学技术在动物育种实践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基因组学 动物遗传育种 分子育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金刚石刀具后刀面沟槽磨损的石墨化生成过程分析(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加春 辛明明 +1 位作者 赵腾 张庆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5,共6页
单晶金刚石刀具切削单晶硅时后刀面会发生剧烈沟槽磨损,严重影响零件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为了从金刚石石墨化转变角度揭示沟槽磨损生长扩展机制,建立了金刚石刀具后刀面具有初始沟槽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了切削单晶硅时初始沟槽处的... 单晶金刚石刀具切削单晶硅时后刀面会发生剧烈沟槽磨损,严重影响零件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为了从金刚石石墨化转变角度揭示沟槽磨损生长扩展机制,建立了金刚石刀具后刀面具有初始沟槽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了切削单晶硅时初始沟槽处的工件材料流动行为与金刚石刀具晶体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初始沟槽的存在改变了工件材料的流动状态;并且这种材料流动引起了刀具初始沟槽附近温度和能量的变化,温度升高了8%,势能提高了1.4%;通过分析金刚石刀具晶体结构发现,初始沟槽处的刀具材料发生了石墨化转变,并通过计算采样点处原子间键角,得到了石墨化转化率随着切削的进行不断升高,并最终趋于恒定的规律,当切削进入到稳定切削阶段时,石墨化转化率约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刀具 石墨化 沟槽磨损 初始沟槽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llerene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9
作者 马铁军 李家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8年第10期10-15,共6页
富勒烯(Fulerene)和碳纳米管(CNT)可能是本世纪末材料科学领域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进入90年代以来,其制备方法、物化特性及可能的应用领域等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并对材料物理、微电子、介观量子效应等众多科研领域产... 富勒烯(Fulerene)和碳纳米管(CNT)可能是本世纪末材料科学领域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进入90年代以来,其制备方法、物化特性及可能的应用领域等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并对材料物理、微电子、介观量子效应等众多科研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根据目前进展,富勒烯/碳纳米管的应用研究很可能首先在CNT缺陷研究、分子工具(Moleculartools)、纳米装置(Nano-device)应用和新一代贮能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 碳钠米管 贮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质工具中注入聚合物表观黏度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10
作者 黄斌 李晓慧 +1 位作者 傅程 王鑫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5期48-55,共8页
针对聚合物驱油过程中油层渗透率低、层间矛盾大而导致油层动用程度较低的问题,油田现场一般采用分注工具。分注工具包括分质工具和分压工具。为系统地反映分质工具剪切作用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建立了分质工具中注入聚合物表观黏度... 针对聚合物驱油过程中油层渗透率低、层间矛盾大而导致油层动用程度较低的问题,油田现场一般采用分注工具。分注工具包括分质工具和分压工具。为系统地反映分质工具剪切作用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建立了分质工具中注入聚合物表观黏度变化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分质工具结构参数和聚合物溶液的注入量对表观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随着分质工具收缩段长度、圆柱段半径、扩张段最大直径、扩张段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收缩段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分质工具圆管段长度对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大小无明显影响。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随着聚合物溶液注入量的增大而减小。计算结果可为工程实际需要进行优选分质工具结构参数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分质工具 聚合物分子量 表观黏度 剪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土壤微生物的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燕艳 陈健 +2 位作者 燕昌江 殷秀杰 赵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29-133,共5页
土壤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传统的平板培养法分离培养和鉴定土壤微生物只能反映极少数微生物的信息,因此应用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去除以上存在的一些限制性的约束。文章着重阐述了目前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所采用的分... 土壤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传统的平板培养法分离培养和鉴定土壤微生物只能反映极少数微生物的信息,因此应用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去除以上存在的一些限制性的约束。文章着重阐述了目前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所采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从土壤中DNA的提取、PCR技术、DNA指纹技术、探针技术和基因芯片等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分子生物学工具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材料纳米加工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夏斯伟 周海 +4 位作者 徐晓明 张春伟 陈西府 黄传锦 徐彤彤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86,共9页
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是纳米加工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发展历程,从单晶材料纳米加工的物相转变、结构及热力学特性、介质的影响以及加工后亚表面变形层特性这5个方面... 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是纳米加工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发展历程,从单晶材料纳米加工的物相转变、结构及热力学特性、介质的影响以及加工后亚表面变形层特性这5个方面,综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单晶材料纳米加工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单晶材料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需要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材料 纳米金刚石刀具 纳米加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L效应子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龙 皮文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4-59,共6页
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子(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s,TALEs)是一类在植物病原黄单胞菌(plant pathogen Xanthomonas sp.)中发现的天然的DNA结合蛋白,它具有与目标DNA序列特异性结合的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TALEs的结构信息... 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子(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s,TALEs)是一类在植物病原黄单胞菌(plant pathogen Xanthomonas sp.)中发现的天然的DNA结合蛋白,它具有与目标DNA序列特异性结合的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TALEs的结构信息和特异性结合DNA序列的分子机理被破解,这就为人工设计构建TALE-DNA结构结合域提供了理论基础。人工构建的TALEs可以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基因组工程,包括转录调控和基因组编辑。综述TALE的结构、TALE与DNA结合的分子密码,重点综述人工构建TALEs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子 基因组编辑 分子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料作物育种的分子工具和技术创新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玲 Hui LIU +3 位作者 Guijun YAN Wallace COWLING 周伟军 路战远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453,共9页
油料作物的主要育种目标是提高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目前,就产量而言,全球主要油料作物依次为大豆、油菜、向日葵和花生。本文综述了这些主要油料作物育种的分子工具和技术创新,包括基因组选择、基因组编辑、分子设计育种等新技术,指出... 油料作物的主要育种目标是提高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目前,就产量而言,全球主要油料作物依次为大豆、油菜、向日葵和花生。本文综述了这些主要油料作物育种的分子工具和技术创新,包括基因组选择、基因组编辑、分子设计育种等新技术,指出了当前在遗传研究和育种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技术进展和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油料作物高产、优质、高效育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料作物 育种 分子工具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加工机床空气静压主轴系统径向气膜刚度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邵传东 丁建国 +2 位作者 倪浩浩 阳洪 丁颖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147,共6页
针对计算流体力学对超精密加工机床空气静压主轴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时的大跨尺度建模问题,该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基本原理和相似理论,利用LAMMPS开源软件和雷诺相似准则建立了超精密加工机床空气静压主轴系统的分子动力学微观模型。通... 针对计算流体力学对超精密加工机床空气静压主轴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时的大跨尺度建模问题,该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基本原理和相似理论,利用LAMMPS开源软件和雷诺相似准则建立了超精密加工机床空气静压主轴系统的分子动力学微观模型。通过与文献算例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空气静压主轴径向气膜刚度随气膜厚度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随主轴转速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随进气压力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超精密加工机床 径向气膜刚度 空气静压主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菲 杨凯 +2 位作者 朱龙吉 林文芳 崔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93-2603,共11页
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广泛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其严重威胁着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发展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对于减少病原菌扩散传播、防控传染性疾病、维护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 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广泛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其严重威胁着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发展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对于减少病原菌扩散传播、防控传染性疾病、维护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显色培养技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子生物学技术、拉曼光谱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并对其原理、应用及优缺点进行了全面比较。最后,对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旨在促进土壤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生物风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土壤病原微生物 快速检测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剂基础油在钻具表面吸附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剑梅 周健 +5 位作者 卢福伟 李义强 王伟忠 黄臣 田增艳 孔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30,共4页
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考察了3种润滑剂基础油在铁钻具表面的吸附行为。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表明:甘油三C18脂肪酸酯具有空间变形能力,在铁表面吸附能为-48.7352 kJ·mol-1,吸附能为正构C18和C18脂肪酸甲酯两倍左右。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正... 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考察了3种润滑剂基础油在铁钻具表面的吸附行为。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表明:甘油三C18脂肪酸酯具有空间变形能力,在铁表面吸附能为-48.7352 kJ·mol-1,吸附能为正构C18和C18脂肪酸甲酯两倍左右。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正构C18和C18脂肪酸甲酯在铁表面形成单分子层结构,油膜厚度约为0.35 nm;甘油三C18脂肪酸酯在铁表面吸附油膜厚度为1.5 nm左右。甘油三C18脂肪酸酯在铁钻具表面吸附能强,形成油膜厚,润滑能力优于正构C18和C18脂肪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剂 钻具 吸附 蒙特卡洛模拟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具几何参数对金属钛纳米切削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瑛 张银成 +2 位作者 郭建烨 齐顺河 向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4-50,共7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钛的纳米切削分子动力学仿真模型。工件原子间采用嵌入原子势EAM(Embedded atom method),工件原子与刀具原子间采用Morse势函数,研究了在不同刃口半径和刀具前角条件下,钛纳米切削过程中工件形态、系统...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钛的纳米切削分子动力学仿真模型。工件原子间采用嵌入原子势EAM(Embedded atom method),工件原子与刀具原子间采用Morse势函数,研究了在不同刃口半径和刀具前角条件下,钛纳米切削过程中工件形态、系统势能、切削力以及工件温度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刀具刃口半径增大,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加,切削力和工件温度降低,切屑变薄;当刀具前角由负值增加到正值,钛工件承受的压应力逐渐变为剪应力,正前角刀具更有利于切削,同时在不同的刀具前角下,切向力和法向力的大小也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 molecular dynamics CUTTING edge radius tool RAKE angle Nanometric CUT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硅纳米切削过程中微沟槽结构金刚石刀具切削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世泽 付婷 +1 位作者 曾良才 刘正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2,共6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利用LAMMPS和OVITO软件对单晶硅纳米切削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了V形微沟槽结构对金刚石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刚石刀具后刀面构建一定深度的V形微沟槽能够减少工件亚表面损伤,同时也对工件加工质量及刀具抗磨... 基于分子动力学,利用LAMMPS和OVITO软件对单晶硅纳米切削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了V形微沟槽结构对金刚石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刚石刀具后刀面构建一定深度的V形微沟槽能够减少工件亚表面损伤,同时也对工件加工质量及刀具抗磨损性能产生了明显影响,当微沟槽深度为0.75 nm时,金刚石刀具切削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纳米切削 微沟槽结构 金刚石刀具 切削性能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Al_2O_3陶瓷刀具材料的界面分子动力学模拟模型
20
作者 周婷婷 黄传真 +2 位作者 刘含莲 邹斌 朱洪涛 《工具技术》 2012年第2期20-22,共3页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三种单相Al2O3陶瓷刀具材料的界面模型,即Al2O3(001)/(00-1)、Al2O3(110)/(-210)和Al2O3(11-2)/(-1-1-2)。计算了其界面结合能,并比较了界面抗裂纹扩展能力。分析了Al2O3(11-2)/(-1-1-2)和Al2O3(11-2)-MgO-Al2O3(...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三种单相Al2O3陶瓷刀具材料的界面模型,即Al2O3(001)/(00-1)、Al2O3(110)/(-210)和Al2O3(11-2)/(-1-1-2)。计算了其界面结合能,并比较了界面抗裂纹扩展能力。分析了Al2O3(11-2)/(-1-1-2)和Al2O3(11-2)-MgO-Al2O3(-1-1-2)两种界面模型的界面结合能,发现晶界相会降低界面结合强度和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陶瓷刀具材料 分子动力学 界面模型 界面结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