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几何误差建模与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勇 杨江帆 +3 位作者 寿康力 詹晨 胡火根 黄明玖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9,共8页
为提高芯片塑封精度,文章以一种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度分析和误差分配方法。介绍了多点并联驱动压力机的拓扑结构,采用低序列阵列法描述了压力机传动系统各零部件之间的并联关系,并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变换... 为提高芯片塑封精度,文章以一种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度分析和误差分配方法。介绍了多点并联驱动压力机的拓扑结构,采用低序列阵列法描述了压力机传动系统各零部件之间的并联关系,并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变换法构建了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的位置误差传递模型和角度误差传递模型;以一阶敏感度函数为理论基础,建立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的误差灵敏度分析模型,对求出的误差传递模型中各项误差进行灵敏度分析,找到了位置误差和角度误差的主要误差源并计算出各项几何误差的灵敏度系数,以此为依据为整机的精度分配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 多体系统理论 误差传递模型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端面齿轮精压成形模拟及优化研究
2
作者 王雪 朱亚辉 +3 位作者 杨岑 周玉峰 李萍 薛克敏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用端面齿轮的成形质量,提高锻件综合性能,减少模具磨损,以端面精压成形工艺代替传统闭式模锻,利用有限元模拟技术和BBD响应面法对其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工艺优化。选取摩擦因数、成形速度和坯料温度作为优化参数,... 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用端面齿轮的成形质量,提高锻件综合性能,减少模具磨损,以端面精压成形工艺代替传统闭式模锻,利用有限元模拟技术和BBD响应面法对其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工艺优化。选取摩擦因数、成形速度和坯料温度作为优化参数,以最大成形载荷和变形均匀系数作为优化目标,利用响应面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坯料温度和摩擦因数对成形载荷的影响最显著,而变形均匀系数主要受坯料温度的影响;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方案为摩擦因数0.11,成形速度1.38 mm·s^(-1),坯料温度400℃。在最优工艺参数下进行锻件成形过程的多物理场分析,结果表明:坯料流动方向有序,齿根部位优先发生塑性变形,齿形端面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分布均匀性在成形过程中不断提高,试验得到的锻件成形质量良好,未发现明显成形缺陷,齿形端面的显微硬度较初始态提升了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齿轮 端面精压 响应面法 数值模拟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缸液压同步模糊PID控制误差反馈系统设计
3
作者 张梅红 张明柱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6-289,共4页
为获得更高的同步控制精度,设计了一种误差反馈同步控制结构。并式控制最大误差可以获得比串式更优的效果,不过并式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稳态误差,不能实现液压机的高精度同步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并联型最大同步... 为获得更高的同步控制精度,设计了一种误差反馈同步控制结构。并式控制最大误差可以获得比串式更优的效果,不过并式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稳态误差,不能实现液压机的高精度同步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并联型最大同步误差都减小了81.42;稳态同步误差增加近30%,以并联型结构得到的稳态同步误差则降低至0。活塞杆处于伸出时,误差反馈同步控制达到了比并联型更低误差,减小93.51%;当活塞杆缩回时,误差反馈同步控制误差大幅降低;在更短时间中达到接近0稳态同步误差。可以通过同步控制结构来实现对液压机的精确同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机 同步控制 模糊PID控制 误差反馈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液压机位移-力双变量高精度耦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武哲 杨钢 +1 位作者 李宝仁 甘润林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32,共8页
针对双向液压机电液伺服系统中位移-力双变量高精度耦合控制需求,基于负载口独立控制结构设计了一种双向液压机位移-力耦合控制电液伺服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基于线性负载的位移-力耦合控制系统的物理规律,提出一种双向... 针对双向液压机电液伺服系统中位移-力双变量高精度耦合控制需求,基于负载口独立控制结构设计了一种双向液压机位移-力耦合控制电液伺服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基于线性负载的位移-力耦合控制系统的物理规律,提出一种双向液压机位移-力耦合控制解耦方法,并通过仿真和试验平台对该方法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系统运行稳定后,力的最大超调量为1.42%,位移的最大超调量为0.8%,力闭环跟踪误差的标准差为447.5 N,位移闭环跟踪误差的标准差为0.037 mm。该方法实现了双向液压机位移与力的高精度耦合控制,增加了系统的自由度,为位移-力双变量耦合控制解耦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液压机 线性负载 负载口独立 位移-力耦合控制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精密压力机多杆机构弹性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昊 高媛 +1 位作者 钱峰 邱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高速精密压力机机构运动精度是冲压产品质量关键影响因素,机构弹性动力学研究对提高冲压机构运动精度有重要意义。以高速压力机双滑块六杆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弹性动力学理论建立多杆机构弹性变形分析数学模型,提出考虑弹性变形冲压机... 高速精密压力机机构运动精度是冲压产品质量关键影响因素,机构弹性动力学研究对提高冲压机构运动精度有重要意义。以高速压力机双滑块六杆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弹性动力学理论建立多杆机构弹性变形分析数学模型,提出考虑弹性变形冲压机构运动精度求解方法。以梁单元作为等效单元,综合考虑了横向位移、纵向位移、转角位移以及曲率的影响,建立机构运动微分方程,利用实振型叠加法进行求解。最终确定构件弹性变形及其导致的下死点精度误差,同时获得弹性构件最大动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弹性变形是精密冲压机械运动精度主要影响因素,高速精密压力机弹性动力学研究对运动精度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精密压力机 弹性动力学 运动精度 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压装药柱精密成型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焦云多 毕晓露 +6 位作者 邹琅 成臣 欧腾达 易茂光 张明明 冉靖 刘攀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86,共4页
为实现某抗过载高能炸药异形药柱精密压制成型,对异形压装药柱成型质量进行研究。对成型模具结构设计、配合间隙设计、应力校核,获得满足尺寸要求的异形药柱成型模具。对某高能炸药开展工艺参数对异形压装药柱成型质量影响研究,获得最... 为实现某抗过载高能炸药异形药柱精密压制成型,对异形压装药柱成型质量进行研究。对成型模具结构设计、配合间隙设计、应力校核,获得满足尺寸要求的异形药柱成型模具。对某高能炸药开展工艺参数对异形压装药柱成型质量影响研究,获得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该异形药柱成型模具满足异形压装药柱成型要求,某异形压装药柱成型工艺最佳预热温度为85℃±5℃、比压为1800 kg/cm^(2)、保压时间为900 s,在该条件下,某高能炸药的压药密度能达到2.044 g/cm^(3),达到理论密度的98%,实现了异形压装药柱精密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模具 工艺参数 异形压装药柱 精密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RIZ冲突解决方法提升毕业设计质量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史诺 何洁 +1 位作者 杨晓龙 龚德山 《农业工程》 2024年第7期146-150,共5页
针对毕业设计这一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提出采用TRIZ挖掘学生潜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路。建立了TRIZ与毕业设计的融合路径,在整个流程中利用冲突解决方法提出技术方案是关键步骤,以冷冲压成型工艺中的精密压力机设计为例,详细... 针对毕业设计这一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提出采用TRIZ挖掘学生潜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路。建立了TRIZ与毕业设计的融合路径,在整个流程中利用冲突解决方法提出技术方案是关键步骤,以冷冲压成型工艺中的精密压力机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物理冲突的化解和技术冲突的处理过程。实践结果表明,应用冲突解决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找到问题突破口,与专业知识结合后可以形成理想的技术方案,TRIZ具备在毕业设计中推广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 毕业设计 物理冲突 技术冲突 精密压力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驱动精压机的优化设计和运动仿真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辉 张策 宋轶民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1-215,共5页
提出了用于精压的混合驱动精压机的机构构型 ,并对其进行正运动学分析 ;建立了混合驱动精压机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首先优化综合机构的几何参数 ,再用B啨zier曲线优化伺服电机的运动规律 ,从而可使滑块的输出运动为一组较理想... 提出了用于精压的混合驱动精压机的机构构型 ,并对其进行正运动学分析 ;建立了混合驱动精压机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首先优化综合机构的几何参数 ,再用B啨zier曲线优化伺服电机的运动规律 ,从而可使滑块的输出运动为一组较理想的轨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驱动精压机 运动仿真 数学模型 BÉZIER曲线 伺服电机 双肘杆式压力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成形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永来 张帆 +1 位作者 单群 张绪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4,共8页
介绍了精密成形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超塑成形、强力旋压、等温锻造、热等静压粉末冶金与激光快速成形等精密成形技术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国内外精密成形技术发展差距,并对精密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塑成形 精密旋压 等温锻造 热等静压粉末冶金 激光快速成形 航天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硼合成及其烧结体密度 被引量:14
10
作者 傅博 李盛荣 王永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00-407,共8页
直接合成了碳化硼粉,测定了其化学成分、点阵常数、平均粒径,确定了合成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了热压烧结碳化硼体积密度的控制方法,测试了烧结体微观组织和性能。采用炉内限位法控制试样密度精度,最大偏差为理论密度(T.D.... 直接合成了碳化硼粉,测定了其化学成分、点阵常数、平均粒径,确定了合成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了热压烧结碳化硼体积密度的控制方法,测试了烧结体微观组织和性能。采用炉内限位法控制试样密度精度,最大偏差为理论密度(T.D.)的±2%。富碳或富硼相阻碍晶粒长大。碳化硼体积密度为92%T.D.时,其各项性能达到或超过反应堆工作性能要求指标。从室温升到600°C,其抗弯强度约下降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 直接合成法 热压烧结 反应堆 控制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条播种机械插秧实现水稻精插技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武俊生 赵匀 +2 位作者 程革 万积福 孙嘉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2-78,共7页
主要介绍机械化插秧实现每穴2~4株平均3株精插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该技术利用2BSP—500A型水稻播种机的全套设备,增加了新的工作部件并进行了新的组合,构成能满足精密插秧的农艺要求。对新研制的工作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主要参数确定... 主要介绍机械化插秧实现每穴2~4株平均3株精插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该技术利用2BSP—500A型水稻播种机的全套设备,增加了新的工作部件并进行了新的组合,构成能满足精密插秧的农艺要求。对新研制的工作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主要参数确定。经测试条播和插秧性能表明,可以满足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插秧机 播种机 精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压药对B-BaCrO_4延期药延期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慧琴 成一 +2 位作者 姜显光 朱绪强 吴寒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2-44,共3页
针对延期药延期时间精度较低、长贮性能差的问题,实验研究了湿法压药对BBaCrO4延期药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常温,还是在高低温(-6℃、60℃)和长贮(70d)条件下,湿法压药的BBaCrO4延期药均具有较好的精度。
关键词 应用化学 延期药 B-BaCrO4延期药 延期精度 湿法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铝棒复合加压精密剪切工艺的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忠德 孔洋 +1 位作者 石成伟 罗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18-120,123,共4页
利用deform-3D对2024铝棒的复合加压精密剪切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剪切时材料的断裂过程,得到了剪切各个阶段的金属流动、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情况。并分别利用复合加压剪切和径向夹紧剪切两种工艺对2024铝棒进行剪切试验。对比两种剪... 利用deform-3D对2024铝棒的复合加压精密剪切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剪切时材料的断裂过程,得到了剪切各个阶段的金属流动、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情况。并分别利用复合加压剪切和径向夹紧剪切两种工艺对2024铝棒进行剪切试验。对比两种剪切工艺的计算机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得出复合加压精密剪切工艺使材料剪切时承受三向压应力,提高了剪切变形区材料的塑性,改善了径向夹紧剪切压塌角大、断面撕裂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铝合金 精密剪切 复合加压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液压压力机机构的奇异位形和运动精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梁彬 孙宇 +1 位作者 彭斌彬 陈小岗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08-161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并联压力机的结构设计,对比传统的液压机,其具有更高的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更大的增力比以及更高的运动精度。针对机构设计中关键的奇异性问题,在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速度雅可比矩阵的奇异判定了机构运动中的3种奇异位形... 提出了一种并联压力机的结构设计,对比传统的液压机,其具有更高的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更大的增力比以及更高的运动精度。针对机构设计中关键的奇异性问题,在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速度雅可比矩阵的奇异判定了机构运动中的3种奇异位形出现的条件与机构奇异姿态,并提出了避免奇异位形的解决方案。而后,以平均运动精度敏感系数为评价指标,分析了输入控制精度对输出运动精度的影响。通过确定一个无量纲的设计空间,绘制了机构运动精度的性能图谱,从而论证了该结构的高精度的特点,并有助于根据精度要求进行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压力机 奇异位形 运动精度 性能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校直液压机离散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永新 柯尊忠 陈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83-887,共5页
在建立精密校直液压机(精校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离散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精校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设计了精校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实验系统,并在不同负载下对精校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为国产精校机的开发提... 在建立精密校直液压机(精校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离散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精校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设计了精校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实验系统,并在不同负载下对精校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为国产精校机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校机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仿真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铆钉压入机传动系统的设计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淑敏 谈理 赵莉萍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针对某底座零件的自动送料及铆压加工过程设计研制了专用铆钉压入机,其传动系统通过采用交流伺服驱动系统、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等装置,通过惯量匹配的研究、电机转速的调试、滚珠丝杠的消隙和支承方式的合理设计,解决了自动、高效、往... 针对某底座零件的自动送料及铆压加工过程设计研制了专用铆钉压入机,其传动系统通过采用交流伺服驱动系统、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等装置,通过惯量匹配的研究、电机转速的调试、滚珠丝杠的消隙和支承方式的合理设计,解决了自动、高效、往返送料及精确定位的难题;通过采用光电传感器技术和PLC技术解决了每次送料基点一致性的问题,定位精度可达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铆钉压入机 传动系统 定位精度 惯量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工控机与PLC通讯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曙光 丁苏赤 蒋守仁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76-978,983,共4页
在主从式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中 ,必须解决好主从机的通讯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在 Windows环境下使用DELPHI4编程语言实现工控机与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串行通讯的方法——基于控件的冗余法 ,用在数控型精校机的控制系统中 ,且与其它两种... 在主从式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中 ,必须解决好主从机的通讯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在 Windows环境下使用DELPHI4编程语言实现工控机与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串行通讯的方法——基于控件的冗余法 ,用在数控型精校机的控制系统中 ,且与其它两种通讯方法作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基于控件冗余法可提高串行通讯可靠性 10 %左右 ,满足了数控精校机控制系统对工控机与 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控机 控件 冗余法 串行通讯 控制系统 精校机 数控型精密校直液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校直机液压伺服系统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玉山 翟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24,共2页
分析精校机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过程,建立精校机液压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绘制系统开环和闭环Bode图,并对其动态特性和稳态响应精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频宽较大,响应快速性较好。该方法为精校机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校机 伺服 液压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精密压力机理想驱动转矩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鹿新建 朱思洪 +1 位作者 何光军 辛东波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8-41,共4页
建立了高速精密压力机理想驱动转矩的表达式,并对其进行了简化。以研发中的多连杆式高速精密压力机为例,计算了其理想驱动转矩,并与曲柄滑块式的高建精密压力机高速精密压力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理想驱动转矩不仅与公称力有关,... 建立了高速精密压力机理想驱动转矩的表达式,并对其进行了简化。以研发中的多连杆式高速精密压力机为例,计算了其理想驱动转矩,并与曲柄滑块式的高建精密压力机高速精密压力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理想驱动转矩不仅与公称力有关,还与驱动形式、曲柄转速、等效运动质量有关;惯性力所引起的转矩在一定速度下可超过公称力所必需的转矩;该多连杆式高速精密压力机不适宜于过高的冲压速度。研究结果有助于高速精密压力机主传动型式的选择及上模质量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精密压力机 理想驱动转矩 多连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MN精密液压机预紧力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培浩 郑清春 +1 位作者 胡亚辉 涂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经典的组合结构压机机架的预紧设计方法以横梁为刚体和拉杆立柱只有轴向变形为假设条件,给出的预紧设计方法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合。为了使100 MN液压机安装完成后不产生偏载,对组合框架预紧式液压机装配预紧力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10... 经典的组合结构压机机架的预紧设计方法以横梁为刚体和拉杆立柱只有轴向变形为假设条件,给出的预紧设计方法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合。为了使100 MN液压机安装完成后不产生偏载,对组合框架预紧式液压机装配预紧力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100 MN液压机拉杆的预紧力大小和递减规律。根据材料力学、有限元和实验分析的结果,实现了液压机安装完毕后上横梁不倾斜而只有竖直方向向下位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 MN精密液压机 偏载 预紧力 分配规律 拉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