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5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astoplastic bridge deck response spectra of high-speed railway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 with CRTS Ⅱ track 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Bo-lun HE Chang +2 位作者 LAI Zhi-peng JIANG Li-zhong LI Dong-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1期4174-4186,共13页
The seismic damage to ancillary facilities on high-speed railway(HSR)bridges can affect the normal movement of trains.To propose the bridge deck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of the typical HSR simply-supported girder... The seismic damage to ancillary facilities on high-speed railway(HSR)bridges can affect the normal movement of trains.To propose the bridge deck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of the typical HSR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 for simplifying the seismic responses analysis of the facilities on bridges,the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the HSR multi-span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s with CRTSII track were established,and the numerical model was validated by tests.Besides,the effects of the span number,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pier height on the seismic acceleration and response spectra of the bridge deck were investigated.Afterward,the bridge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factor curves and bridge deck response spectra with different PGAs and pier heights were obtained.The formula for bridge deck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factor,with a 95%guarantee rate,was fitted.Moreover,the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the overhead contact lines(OCL)mounted on rigid base and bridges were established to validate the fitted formula.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ximum seismic acceleration response is in the midspan of the beam.The proposed formula for the bridge deck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earthquake response of the OCL and other ancillary facilities on HSR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s.The bridge deck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are conservative in terms of structural safety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analysis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CRT SⅡtrack-bridge system bridge deck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overhead contact line seismic amplification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ngth optimization of straight line connecting turnout on main line in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 yard
2
作者 YIN Guo-dong SHI Jin +1 位作者 WEI Qing-chao LAI L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111-1120,共10页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as background, and referring to the dynamic theory and wheel-rail contact mode, dynamic analysis model wa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setting position of straigh...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as background, and referring to the dynamic theory and wheel-rail contact mode, dynamic analysis model wa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setting position of straight lines and running conditions of train in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 yard. Using the established model, and choosing vehicle lateral acceleration and wheel suspension as the evaluation indexes,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vehicle traveling in turnout and adjacent area on main line was analyzed, and effects on travelling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rain aroused by length variation of straight lines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damping rules of vib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certain length of straight lines can alleviate the vibration aroused in turnout and curve(turnout), length of straight lines connecting turnouts in different sections on main line was proposed to meet the demand of traveling stability, and shortening or cancelation of straight line for the scale limitation of station yard has less influence on operation safety of 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 YARD STRAIGHT line TURNOUT dynamic theory LENGTH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线改建市域铁路客流量低迷原因及对策
3
作者 徐行方 王皓月 +1 位作者 黄洁 洪世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32,共5页
[目的]针对目前由既有线改建而成的市域铁路普遍存在的客流量低迷问题,有必要系统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运营效益,便利市郊旅客出行。[方法]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3条既有线改建的市域铁路进行调研,特别是对上海金山铁路全年... [目的]针对目前由既有线改建而成的市域铁路普遍存在的客流量低迷问题,有必要系统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运营效益,便利市郊旅客出行。[方法]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3条既有线改建的市域铁路进行调研,特别是对上海金山铁路全年客流量进行多维度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总结客流分布特点。基于定量分析,归纳市域铁路客流构成及时空波动特征;结合线路工作人员长期观察,定性分析客流需求及市域铁路对沿线居民的影响。综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针对3条市域铁路的具体客流现状,重点分析影响市域铁路客流量的因素,并提出提高市域铁路客流量的措施。[结果及结论]我国市域铁路客流量低迷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域客流自身特征因素,线路条件的局限性,列车开行方案的局限性,出行便捷性不足,以及市场竞争力不强等。提高市域铁路客流量的措施包括:完善线网规划与建设,提升线路通过能力,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完善线路间的衔接换乘,坚持公益性票价政策,推进公交引导发展综合改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改建线路 客流量低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概况 被引量:5
4
作者 侯秀芳 冯晨 +1 位作者 燕汉民 左超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截至2024年底,中国内地共有28个省份,58座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362条,运营线路总规模达12168.77 km,其中,地铁线路9281.37 km,占比76.27%。统计期末已开通全自动运营线路1486.01 km,占已投运线路总里程的12.21%。2024年当年共新增... 截至2024年底,中国内地共有28个省份,58座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362条,运营线路总规模达12168.77 km,其中,地铁线路9281.37 km,占比76.27%。统计期末已开通全自动运营线路1486.01 km,占已投运线路总里程的12.21%。2024年当年共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51条(段),新投运线路总长度953.04 km,其中,新增地铁线路738.26 km,新增全自动运行线路425.70 km,全自动运行等级均为Go A4级。预计“十四五”期末,中国内地城轨交通运营总规模将超过13200 km,预估“十四五”收官之年的年客运总量将比“十三五”收官之年的年客运总量翻一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交通 线路 运营 地铁 全自动运行 客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客流需求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加线模型与算法
5
作者 赵天胤 张永祥 +2 位作者 王蔚 彭其渊 郭经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1-751,共11页
在既有列车运行图中插入新增列车运行线是铁路运输企业编制每季度列车运行图和日计划中列车运行计划所常采用的方法.然而,传统基于人工的编制手段效率低且难以保证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对此,本文以降低铁路运营和调度成本以及运输尽可能... 在既有列车运行图中插入新增列车运行线是铁路运输企业编制每季度列车运行图和日计划中列车运行计划所常采用的方法.然而,传统基于人工的编制手段效率低且难以保证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对此,本文以降低铁路运营和调度成本以及运输尽可能多的旅客等为优化目标,基于离散时空网络构建综合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和新增列车运行线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针对模型特点,设计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的启发式求解算法,将原问题分解为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子问题和一组为单列列车搜索费用最小的时空路径子问题;最后,以京沪高速铁路为算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快速自动生成新增列车运行线后的列车运行图,且求得的上界解质量相比顺序求解方法平均提升了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列车运行线 列车开行方案 拉格朗日松弛 客流需求 离散时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新线客流后评估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珂 杨慧芳 乐北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1,共7页
[目的]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提高新线客流预测精度已逐渐成为轨道交通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新线客流预测方法进行评估、改进和优化。[方法]介绍了武汉地铁的新线开通情况,分析了武汉地铁新开线路的客运量走... [目的]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提高新线客流预测精度已逐渐成为轨道交通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新线客流预测方法进行评估、改进和优化。[方法]介绍了武汉地铁的新线开通情况,分析了武汉地铁新开线路的客运量走势规律,以及预测客流与实际客流的对比情况;基于线路客运量、分站客流量、断面客流量等客流指标,分析了预测客流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了新线客流预测方法的改进建议。[结果及结论]预测方法自身的局限性、线路及车站属性考虑不足,以及预测基础数据不足等因素,是导致新线客流预测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新冠疫情影响客流培育、基于服务角度考虑等因素是导致新线客流预测产生误差的次要原因。提高新线客流预测精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优化相关预测参数;通过引入修正系数浮动因子加强对不同线路及车站的属性分析;加强城市交通基础数据的积累,以及客流敏感性分析;探索新线客流预测新方法,或对传统预测方法进行动态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新线客流预测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列车结构与天窗设置策略研究
7
作者 皮雪清 赵军 +1 位作者 郑可 郑平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5-86,共12页
列车结构与天窗是为实现铁路列车开行计划和设施设备维修计划而采取的技术策略,是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制定运输组织方案的基础,对铁路行车安全、运输效率与运输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引入列车种类与速密重、行车组织模式、列车追踪模式要... 列车结构与天窗是为实现铁路列车开行计划和设施设备维修计划而采取的技术策略,是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制定运输组织方案的基础,对铁路行车安全、运输效率与运输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引入列车种类与速密重、行车组织模式、列车追踪模式要素描述列车结构的特征,引入天窗类型、天窗时长和天窗时段要素刻画天窗的特征,系统梳理我国已投入运营典型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昌福线、青盐线、沪蓉线凉成段、兰渝线、达成线)和兰新客运专线的列车结构与天窗设置现状并提取特征。受典型案例的启发,结合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特点与发展趋势,提出6种列车结构策略和5种天窗策略;综合考虑列车结构与天窗相互作用,提出8种列车结构与天窗协同设置策略,分析各策略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为新建或改造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的列车结构与天窗设置策略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 列车结构 天窗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潍高速铁路引入天津铁路枢纽始发客站选择的理论与实践
8
作者 包天 秦宝来 曹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185,共11页
新建津潍高速铁路工程起点为滨海站,滨海站作为既有地下站车场规模有限且扩建代价较大,存在办理始发车作业能力不足问题。因此,对津潍高速铁路引入天津枢纽内始发车站的选取进行研究。结合天津枢纽客站总布局,梳理客运车站的定位分工,... 新建津潍高速铁路工程起点为滨海站,滨海站作为既有地下站车场规模有限且扩建代价较大,存在办理始发车作业能力不足问题。因此,对津潍高速铁路引入天津枢纽内始发车站的选取进行研究。结合天津枢纽客站总布局,梳理客运车站的定位分工,根据天津市主城区与滨海新区双城发展的特点,分析各车站规划年度办理作业量,对车场能力进行核算,提出津潍高速铁路在天津枢纽的始发车站宜利用既有车站,根据主城区、滨海新区客流需求比例布置始发列车办理作业量。对于天津市主城区,可利用天津站作为始发车站;对于滨海新区,结合滨海西站扩建方案,从工程投资与车站功能的角度,对滨海西站既有高铁场与新建城际车场之间的联络线设置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不设场间立折线车站方案,将滨海西站、滨海站作为津潍高速铁路始发车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枢纽 客运站 客流需求 能力分析 立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轨50 kg/m钢轨9号道岔升级为60 kg/m钢轨9号道岔关键技术
9
作者 杜希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100,共5页
阿拉山口站和霍尔果斯站既有宽轨5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尖轨侧磨、辙叉塌陷等典型病害突出。由于国内正线已普遍采用60 kg/m钢轨,该型道岔难以满足跨区间无缝线路条件,也限制了线路整体的通过能力。本文结合道岔现场伤损情况,系统分析... 阿拉山口站和霍尔果斯站既有宽轨5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尖轨侧磨、辙叉塌陷等典型病害突出。由于国内正线已普遍采用60 kg/m钢轨,该型道岔难以满足跨区间无缝线路条件,也限制了线路整体的通过能力。本文结合道岔现场伤损情况,系统分析宽轨1520 mm轨距道岔伤损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将道岔升级为60 kg/m钢轨9号道岔的关键技术方案,涵盖结构优化、道岔轨件升级、岔枕改造等核心环节,并在阿拉山口站进行了试铺验证。研究成果突破了宽轨道岔升级为60 kg/m钢轨9号道岔的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设计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货共线铁路 升级改造 宽轨道岔 口岸编组站 结构优化 无缝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路运行中断下铁路旅客列车单向接运方案研究
10
作者 刘兰芬 杨信丰 +1 位作者 杨珂 王东梁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5-274,共10页
为降低线路中断对铁路客运带来的影响,本文利用综合交通网络各方式间的互补性,提出线路中断条件下铁路旅客列车的接运方案优化方法。首先,从旅客列车运行变化和综合交通接运方案分析接运方案的成本及旅客延误时间,综合考虑接运车站折返... 为降低线路中断对铁路客运带来的影响,本文利用综合交通网络各方式间的互补性,提出线路中断条件下铁路旅客列车的接运方案优化方法。首先,从旅客列车运行变化和综合交通接运方案分析接运方案的成本及旅客延误时间,综合考虑接运车站折返及到发能力、接运车辆能力、接运站及车辆停站关系等方面,建立以旅客出行时间延误最小及接运方案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的线路中断下旅客列车单向接运方案双目标规划模型;其次,为提高算法效率,按照列车到发时间密集程度划分为多个单独计算的时段,为缩小算法搜索空间,分析接运车站的剩余折返能力,明确可行备选接运车站集,设计分时段禁忌搜索算法;最后,利用算例分析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当线路中断发生后,接运方案应选择接运距离较近的车站,接运成本及总延误比在列车原停靠站进行接运平均可降低45.3%和21.2%,因而,利用已不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进行接驳运输,可减轻其对铁路客运带来的影响;问题的研究有助于降低线路运行中断造成的影响程度,为运输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接运方案 双目标规划 旅客列车 线路中断 禁忌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车技术整备所线路配置规模研究
11
作者 张雄 张正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3,共6页
合理确定铁路客车技术整备所的整备线和车底停留线配置规模,对于节约用地和降低工程投资非常重要。TB 10029—2009《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规范》第4.3.2条规定,按入所列车数量确定线路数量,并给出相应的计算表。结合规范修订工作,采用... 合理确定铁路客车技术整备所的整备线和车底停留线配置规模,对于节约用地和降低工程投资非常重要。TB 10029—2009《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规范》第4.3.2条规定,按入所列车数量确定线路数量,并给出相应的计算表。结合规范修订工作,采用线性回归法和概率分析法对线路配置规模进行研究,并对该条规定在当前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研究结论如下:(1)按照列车运行图确定客车车底出入客车技术整备所的时间,分析其最大车底停留数量,从而确定整备线和车底停留线数量之和的方法,是确定客车技术整备所线路数量的准确方法。(2)按照入所车底数量和配置系数确定线路数量方法可行,全路客车技术整备所计算平均数量与运行图分析法计算结果的误差为0.3%~7.5%,符合性较好。(3)将3种计算方法应用到具体铁路客车整备所时,全路各所的均方根误差为25%~27%,该误差受运行图编制主客观因素影响,由各客运站列车终到/始发时间分布规律差异造成,可通过运行图调整来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车整备所 整备线 停留线 线路配置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气化铁路接入的山区电网可靠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栅 陈金强 +2 位作者 孙小军 冯玎 林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2-1180,共9页
作为大功率、强冲击的移动负荷,电气化铁路接入山区电网后将导致电网线路功率在短时内重新分布,可能引发线路可靠性下降等后果。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电气化铁路接入的山区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考虑途径山区的电气化铁路客货共线... 作为大功率、强冲击的移动负荷,电气化铁路接入山区电网后将导致电网线路功率在短时内重新分布,可能引发线路可靠性下降等后果。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电气化铁路接入的山区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考虑途径山区的电气化铁路客货共线的特点,基于列车牵引计算模拟牵引负荷的随机波动性;然后分析牵引负荷对电网潮流的影响;进一步建立线路故障模型对牵引负荷接入后的线路可靠性指标进行计算,量化评估山区电网的可靠性水平;最后,定义线路薄弱度指标对山区电网薄弱环节进行筛选,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提升电网可靠性。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优化前后两种情况下的电网可靠性指标,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电网 电气化铁路 可靠性评估 客货共线 牵引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跨线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茧敏 陈绍宽 +1 位作者 王卓 李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7,共12页
通过开行跨线列车减少乘客换乘次数可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本文结合线网客流特征提出跨线方案备选方法,构建跨线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首先,根据研制的出行路径推算系统分析线网全日各类客流量及比例,确定线网跨线列车的... 通过开行跨线列车减少乘客换乘次数可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本文结合线网客流特征提出跨线方案备选方法,构建跨线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首先,根据研制的出行路径推算系统分析线网全日各类客流量及比例,确定线网跨线列车的跨线次数,获得备选跨线长交路集;其次,以乘客换乘次数最小化为目标构建满足运营基本条件和跨线能力约束的跨线列车开行方案模型,并嵌套基于发车频率客流分配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获得本线交路和跨线交路的开行频率;最后,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例,研究跨线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换乘站开行跨线长交路,全网换乘乘客总换乘次数减少了2.02%~5.97%,降低乘客换乘时间和线网换乘系数,同时直达客流增加了1.58%~4.58%;跨线长交路在衔接线路上承担小交路以补充断面运力,减少本线交路列车的开行频率,可减少线网的上线列车总数和列车正线走行公里数;此外,当换乘站的换乘客流量较高时,跨线长交路因衔接线路上本线交路列车开行频率较高而无法实施,且随着跨线交路开行频率接近跨线能力上限,运营服务水平的提升效果呈逐渐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跨线运营 遗传算法 开行方案 路径—乘车交路集推算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概况 被引量:34
14
作者 侯秀芳 冯晨 +1 位作者 燕汉民 左超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截至2023年底,中国内地共有28个省份的59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338条,运营线路总规模达11 232.65 km,其中,地铁线路8 547.67 km,占比76.10%,全自动运营线路1 052.43 km,占已投运线路总里程的9.37%。2023年当年共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 截至2023年底,中国内地共有28个省份的59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338条,运营线路总规模达11 232.65 km,其中,地铁线路8 547.67 km,占比76.10%,全自动运营线路1 052.43 km,占已投运线路总里程的9.37%。2023年当年共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53条(段),新投运线路总长度884.55 km,其中,新增地铁线路539.50 km,新增全自动运行线路252.79 km。新增运营线路共涉及7种系统制式,分布在30座城市中,其中有3座城市为2023年首次运营城轨交通。2023年全年完成客运量再创历史新高,日均客运量首次突破8 000万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路 运营 地铁 全自动运行 客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客流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金海 窦亮 +2 位作者 张猛 秦义展 孙颖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6,142,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新开通线路初期运营客流预测是开展初期运营安全评估和运营组织筹备的基础性工作。分析初期运营客流预测在预测期、研究对象、基础数据和预测模型方面的特点,总结该类预测工作开展的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适用于初... 城市轨道交通新开通线路初期运营客流预测是开展初期运营安全评估和运营组织筹备的基础性工作。分析初期运营客流预测在预测期、研究对象、基础数据和预测模型方面的特点,总结该类预测工作开展的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适用于初期运营客流预测的技术路线,阐述其中基础资料收集、交通调查、交通运行特征分析、出行需求预测、评估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的研究要点,并概括总结客流预测指标、对既有线的影响评估、需要重点关注的车站等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初期运营客流预测重点在于准确把握城市及交通发展现状,而解读城市及交通发展现状资料并掌握其运行现状特点,研判其短期发展趋势是初期运营客流预测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宏观交通需求分析模型对微观客流指标预测的精度不足问题,可在城市宏观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各类交通调查建立城轨系统出行需求分析专题模型。本研究成果以期为初期运营客流预测的技术方法、研究内容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初期运营 客流预测 新开通线路 需求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中心城区外地铁线路开行快慢车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少楠 陈炎 +2 位作者 叶轩 李晨曦 孟俊威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居民对通勤出行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连接中心城与外围新城之间的地铁是主要的通勤交通线路,如何提高其旅行速度、缩短乘客旅行时间,成为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满足不同乘客对出行条件和服务效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居民对通勤出行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连接中心城与外围新城之间的地铁是主要的通勤交通线路,如何提高其旅行速度、缩短乘客旅行时间,成为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满足不同乘客对出行条件和服务效率的需求,提出通过开行快慢车实现旅速时间的节省。从既有客流特征入手,分析客流来源及目的地,指出既有线开行快慢车的必要性;在借鉴日本相关案例经验的基础上,对开行快慢车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北京燕房线、房山线、15号线为例,分析不同线路的客流特征及线路条件,分别提出利用大行车间隔及设置越行线开行快慢车的方案;并提出两种方案的特点及实施要点。利用大行车间隔开行快慢车,即在客流较小的线路上利用富裕的能力开行快慢车,仅需对运营图进行优化设计,投资小;设置越行线开行快慢车,需根据工程实施条件、客流特征,选择合理的越行站点。经分析研究,采用两种方式均可实现节省旅行时间的目的,对提升中心城区外客流快速进城需求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快慢车 客流特征 行车间隔 越行线 快速进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进站流线仿真及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101,共11页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些根据传统设计理念建设而成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客流出行需求,诸如旅客进站流程复杂、站内迂回走行多、客流拥堵严重等潜在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以我国大型铁路客运枢纽郑州东站...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些根据传统设计理念建设而成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客流出行需求,诸如旅客进站流程复杂、站内迂回走行多、客流拥堵严重等潜在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以我国大型铁路客运枢纽郑州东站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AnyLogic平台模拟旅客进站流线组织现状的仿真模型构建过程,以各进站厅的旅客平均进站时间、各客运设备前的旅客平均排队人数为评价指标分析当前客流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含降低流线密度法、提高流动速度法、消除流线瓶颈法和疏解流线交叉法4类普适性流线调整方法的联合优化措施,利用流线仿真实验验证了优化调整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大型铁路客运站的流线组织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铁路客运站 AnyLogic仿真 流线优化 客流组织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北京轨道交通既有线客流特征与优化提升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炎 赵华伟 +5 位作者 杨军 贺鹏 叶轩 王少楠 王俊 张源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3,204,共9页
随着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的运营,交通出行总量保持增长态势,乘客通勤时间长、客流吸引力不足、客流负荷不均衡、网络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在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水平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从多源客流数据入手,通过手机信... 随着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的运营,交通出行总量保持增长态势,乘客通勤时间长、客流吸引力不足、客流负荷不均衡、网络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在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水平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从多源客流数据入手,通过手机信令、AFC刷卡等数据从不同层面研究轨道交通网络结构与客流需求的耦合性、网络化进程中客流特征及存在问题、车站层级客流特征。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从宏观层面提出轨道交通网络的织补及服务能力的提升、从中观层面提出轨道交通单条线的服务效率的提升、从微观层面提出北京轨道交通换乘车站服务水平的提升,并针对具体案例给出优化提升的策略及实施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既有线 客流特征 优化提升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八站新线换乘客流影响及换乘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菁 耿明 何平鸽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155,161,共8页
受制于建成环境,早期设计不足等问题,地铁既有站点往往难以承载新建换乘线路开通后的大量客流。以中山八站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不同客流场景的客流组织方案抉择方法。首先,通过社会力仿真模型软件定量分析新建地铁换乘线路对既有站点的客... 受制于建成环境,早期设计不足等问题,地铁既有站点往往难以承载新建换乘线路开通后的大量客流。以中山八站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不同客流场景的客流组织方案抉择方法。首先,通过社会力仿真模型软件定量分析新建地铁换乘线路对既有站点的客流影响;其次,基于预测客流情况对不同客流组织方案的客流承载力进行演算,从而验证了当前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最后,依据未来不同的实际运营客流量,进行站台承载力极值验算,并以此进行方案抉择论证。结果表明:当未来实际客流为预测客流的0.8倍及以下时,建议选择通道式换乘方案来提升换乘效率;未来实际客流超过预测客流的0.8倍且低于1.35倍时,建议选择组合式换乘方案,进而缓解站点承载压力;当超过1.35倍及以上时,建议设置一定的运营手段缓解承载压力。文中提出的决策方法可实现在满足既有站点安全性前提下提升换乘效率的要求,从而为实现地铁高峰时期站台的高效安全运营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新建换乘线 量化分析 安全评价 换乘效率 客流模拟 换乘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机场专线客运服务标准化研究
20
作者 魏薇 李鹏 +2 位作者 曹然 袁征 姚向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3,共8页
轨道交通机场专线是专门服务大型机场的一类特殊线路,其功能定位、客流主体、客流特征、服务标准与市区普通的轨道交通线路存在差异,目前尚缺乏针对此类轨道交通专线的客运服务标准。为更好地满足机场客流的快速集散需求、提高机场专线... 轨道交通机场专线是专门服务大型机场的一类特殊线路,其功能定位、客流主体、客流特征、服务标准与市区普通的轨道交通线路存在差异,目前尚缺乏针对此类轨道交通专线的客运服务标准。为更好地满足机场客流的快速集散需求、提高机场专线客运服务质量,有必要制定与之匹配的客运服务标准。首先,从客流结构、线路技术条件、乘客出行需求等角度分析轨道交通机场专线运营服务的特殊性;其次,梳理现有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准,阐述轨道交通机场专线客运服务标准建立的必要性;最后,从标准编制原则、标准框架设计及运营服务重点内容等方面给出客运服务标准的编制建议。研究成果以期为轨道交通机场专线客运服务标准的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机场专线 客运服务 标准设计 运营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