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单层铝合金网壳结构施工过程的关键问题研究
1
作者 郝贤哲 武启宇 +4 位作者 闫亚杰 陈冉 王时贵 郭昱 张泽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5,共11页
【目的】针对山西首个单层铝合金网壳结构现场施工的关键问题,开展了下部悬挑长度12.9 m雨篷结构与上部直径58.3 m单层铝合金网壳结构现场施工顺序相互影响分析。【方法】基于现场施工场地条件,建立施工全过程FE模型,进行了4种顶升点布... 【目的】针对山西首个单层铝合金网壳结构现场施工的关键问题,开展了下部悬挑长度12.9 m雨篷结构与上部直径58.3 m单层铝合金网壳结构现场施工顺序相互影响分析。【方法】基于现场施工场地条件,建立施工全过程FE模型,进行了4种顶升点布置的对比分析。【结果】确定了“单圈12个顶升点”布置方案、当顶升点水平投影圆的直径取网壳水平投影圆直径的3/5时顶升方案最佳。通过开展同步顶升仿真分析,选取了顶升支架、给出了顶升点临时构造措施,计算确定了不锈钢螺栓的初拧扭矩27 N∙m,给出了首次顶升时对网壳缺口应采取的临时措施。通过对“悬空”网壳的分析,给出了网壳落架前后杆件安装顺序及相关临时措施;根据近9年的气象资料及网壳施工月份,选取了11.3℃作为网壳结构的理论“合拢”温度,并分析了升温、降温对网壳内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铝合金网壳施工方案的制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单层网壳 不锈钢螺栓 安装顺序 同步顶升 支座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水系4个淡水养殖湖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驱动因子
2
作者 唐白露 文晓萱 +6 位作者 胡蓉 魏荣 周鸿 邵立业 韩庆 陈中元 唐映红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3,共9页
为探究淡水养殖湖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以环洞庭湖水系4个淡水养殖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淡水养殖湖表层... 为探究淡水养殖湖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以环洞庭湖水系4个淡水养殖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淡水养殖湖表层沉积物氮、磷和有机污染问题严重。物种丰富度排序为津市西湖>澧县北民湖>汉寿县安乐湖>华容县东湖,物种多样性排序为汉寿县安乐湖>澧县北民湖>津市西湖>华容县东湖。沉积物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最大,细菌以在属水平上没有明确的分类信息或分类名称的菌属及未能在体外分离培养的菌属为主。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pH、硝态氮、铵态氮、有机磷和无机磷是影响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冗余分析表明,铵态氮是影响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驱动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淡水养殖湖的治理和维护提供参考,推动环洞庭湖水系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养殖湖 表层沉积物 环境因子 细菌群落结构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二叠纪构造层划分及其构造特点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玮 周鼎武 +1 位作者 柳益群 梁积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7-620,共4页
目的研究二叠纪构造层的划分及其构造特点。方法依据三塘湖盆地二叠纪地层与上覆地层的区域性不整合关系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及其不同构造层的构造变形差异性,划分出二叠纪构造层,并对其构造格局和残留构造特点进行研究。结果二叠纪沉积... 目的研究二叠纪构造层的划分及其构造特点。方法依据三塘湖盆地二叠纪地层与上覆地层的区域性不整合关系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及其不同构造层的构造变形差异性,划分出二叠纪构造层,并对其构造格局和残留构造特点进行研究。结果二叠纪沉积盖层形成后,遭受晚海西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中央拗陷带残余二叠纪地层中宽缓褶皱和冲断构造组合的发育;在遭受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后,残余的二叠纪构造层在盆地中表现为西南部残余厚度大,东北部残余厚度小的现今构造格局。结论二叠纪构造层具有残留盆地的特征,主要含油层分布在条湖凹陷的西南缘和马郎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二叠纪构造层 地震层序 构造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中浅层构造层序界面的划分及其对含油气系统形成的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范立国 侯启军 陈均亮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6,共4页
根据地壳运动引起的挤压作用及拉张伸展作用 ,研究了松辽盆地中浅层构造层序界面的划分 .在分析地震剖面和构造作用的基础上 ,发现不同的构造作用都在地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面 ,依此将松辽盆地中浅层划分出伸展、压陷、压扭、挤压 4种类... 根据地壳运动引起的挤压作用及拉张伸展作用 ,研究了松辽盆地中浅层构造层序界面的划分 .在分析地震剖面和构造作用的基础上 ,发现不同的构造作用都在地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面 ,依此将松辽盆地中浅层划分出伸展、压陷、压扭、挤压 4种类型和 8个构造层序界面 .从而 ,可以解释构造作用样式不仅控制沉积物的充填厚度和地层的旋回性 ,而且还控制着沉积体系类型和内部沉积构成 ;同时分析并解释了构造运动的迭置对含油气系统形成的控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中浅层 构造层序界面 构造作用 含油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崂山隆起地层属性及油气地质 被引量:32
5
作者 王丰 李慧君 张银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102,共8页
应用地震地层学研究方法,对近几年重新采集、处理的地震剖面进行综合解释,同时,结合与下扬子地块的区域地质对比,建立崂山隆起地层层序格架,确定其地层地质属性,分析其地层分布规律和油气地质特征。研究认为崂山隆起海相下构造层分布稳... 应用地震地层学研究方法,对近几年重新采集、处理的地震剖面进行综合解释,同时,结合与下扬子地块的区域地质对比,建立崂山隆起地层层序格架,确定其地层地质属性,分析其地层分布规律和油气地质特征。研究认为崂山隆起海相下构造层分布稳定,残留厚度较大,烃源丰富,保存条件较好,具备形成大型油气藏的油气地质条件,是潜在的油气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下构造层 地震层序 地质属性 油气地质特征 崂山隆起 南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描述与实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周海民 廖保方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5期5-12,共8页
冀东油田是全国著名的复杂断块油田。在二次三维地震资料品质明显改善的基础上,通过油藏精细描述,基本搞清了地层结构和地层层序,深化了对断层的认识,使主力油田的构造得到完全落实;深化了各个层位沉积相、储层类型的整体认识,明确储层... 冀东油田是全国著名的复杂断块油田。在二次三维地震资料品质明显改善的基础上,通过油藏精细描述,基本搞清了地层结构和地层层序,深化了对断层的认识,使主力油田的构造得到完全落实;深化了各个层位沉积相、储层类型的整体认识,明确储层分布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同时,基于构造、沉积、储层的新认识发现大量低阻油层,明确了油气富集与分布规律,使主要油藏的储量得到落实,描述区地质储量增加了1倍多,为进一步编制开发方案、科学合理开发奠定了基础。通过不断的实践,形成了适合冀东油田实际的油藏精细描述方法。其基本要点是以地质为主导的多学科协同研究,油藏描述应具针对性、层次性和多次性,层序地层学、低阻油层综合识别等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细化单元逐层逐段精细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描述 多专业协同 层序地层细分对比 精细构造解释 储层沉积相 低阻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层序地层学预测HJ凹陷隐蔽油气藏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康良 周丽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0,共3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研究了东部某油田HJ凹陷目标区层序的划分、结构及形成发育史 ,预测了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分布 .结果表明 :HJ凹陷目标组可划分为SⅢ5,SⅢ6 ,SⅢ73个层序和 7个体系域 ;该组储层砂体类型以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及盆底扇浊积砂体... 应用层序地层学研究了东部某油田HJ凹陷目标区层序的划分、结构及形成发育史 ,预测了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分布 .结果表明 :HJ凹陷目标组可划分为SⅢ5,SⅢ6 ,SⅢ73个层序和 7个体系域 ;该组储层砂体类型以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及盆底扇浊积砂体为主 ,砂、泥层相互叠置 ;隐蔽圈闭发育层位以SⅢ6 低位体系域最优 ,SⅢ7低位体系域和SⅢ5高位体系域次之 ;最有利的隐蔽油气藏分布带为西斜坡临近三河次凹的内斜坡北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隐蔽油气藏 高频层序地层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薄互层地震反射波特征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玉芬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1-106,共6页
通过对楔状模型,两层、多层介质等厚或不等厚模型和实际井中反射系数序列的频谱分析,和对用不同主频、不同类型、不同衰减系数子波的合成记录剖面的波形分析以及合成记录的频谱分析,初步认为:薄互层的单层时间厚度、子结构厚度是决... 通过对楔状模型,两层、多层介质等厚或不等厚模型和实际井中反射系数序列的频谱分析,和对用不同主频、不同类型、不同衰减系数子波的合成记录剖面的波形分析以及合成记录的频谱分析,初步认为:薄互层的单层时间厚度、子结构厚度是决定反射波特征、频谱特征的基础,薄互层的互层数、入射子波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目前的常规地震勘探中,薄互层地震反射波多以时间不可分辨的面貌出现,因此为了得到特定薄互层结构的可分辨的最佳图像,必须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入射子波;采用宽高频、高衰减系数的入射子波仍是目前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提高采样率则是今后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的主要出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互层组 振幅谱 地震反射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山带洋岛混杂岩系地层序列和研究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蔡雄飞 蔡海磊 刘德民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4期9-11,共3页
从现代洋岛(海山)地层序列结构出发,认为洋岛(海山)通常具有洋岛型火山岩基底和碳酸盐岩盖层的双层式结构,具有低分异度、高丰度和地方性色彩的生物群面貌。探讨了造山带洋岛(海山)地层序列鉴别和恢复的方法以及它们对恢复古海洋、构造... 从现代洋岛(海山)地层序列结构出发,认为洋岛(海山)通常具有洋岛型火山岩基底和碳酸盐岩盖层的双层式结构,具有低分异度、高丰度和地方性色彩的生物群面貌。探讨了造山带洋岛(海山)地层序列鉴别和恢复的方法以及它们对恢复古海洋、构造古地理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岛地层序列 双层式结构 重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构造带构造—地层层序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静辉 何登发 +3 位作者 开百泽 许艳华 翟咏荷 成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2-876,共25页
贺兰山构造带及邻区形成演化经历有多期叠加改造和多个伸展—聚敛旋回构造运动,形成了区域内多套构造—地层层序,因此,开展贺兰山构造带构造—地层层序及构造演化研究对深入理解其地质结构和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综合利用... 贺兰山构造带及邻区形成演化经历有多期叠加改造和多个伸展—聚敛旋回构造运动,形成了区域内多套构造—地层层序,因此,开展贺兰山构造带构造—地层层序及构造演化研究对深入理解其地质结构和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综合利用野外调查、地震数据和1:50000区域地质资料,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地震剖面精细解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区域不整合面的分布特征和规律进行详尽分析研究,根据区域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建立区域地层年代格架,划分构造—地层层序,进而对盆地演化阶段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研究区自下至上发育Pt2Ch‑Jx/Pt1、Є1/AnЄ、C2/O、T/P、J1‑2/An J、K1/An K1、E3q—N/AnE,据此将研究区垂向上划为7个构造—地层层序:基底构造层、中元古界构造层、震旦系—奥陶系构造层、石炭系—三叠系构造层、侏罗系构造层、下白垩统构造层、新生界构造层。贺兰山构造带构造演化经历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陆缘盆地坳陷—裂谷演化阶段;晚古生代—中三叠世陆相盆地坳陷沉积阶段;晚三叠世局部伸展;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大规模逆冲推覆阶段,普遍发育多条大型北东向逆冲断裂;始新世开始进入盆—岭构造形成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面 构造层 构造—地层层序 构造演化 贺兰山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球面网壳的序列地震效应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英楠 支旭东 范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0-156,共7页
为了研究双层球面网壳结构响应对于序列地震是否敏感、避免结构在主震后的余震作用下发生倒塌,首先建立了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数据库中的主余震序列地震动数据进行了筛选,共收集... 为了研究双层球面网壳结构响应对于序列地震是否敏感、避免结构在主震后的余震作用下发生倒塌,首先建立了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数据库中的主余震序列地震动数据进行了筛选,共收集到342对主余震序列地震动时程数据;利用全荷载域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获得了各序列地震作用下结构的特征响应随加速度幅值的变化规律,归类并定义了网壳结构多重地震效应的四种影响程度;然后,对大量算例的结果进行统计,得到了在主震结束时的网壳特征响应(最大节点位移、屈服杆件比例和结构损伤因子)与结构抵抗余震能力的关系;最终将屈服杆件比例作为衡量双层球面网壳抵抗余震能力的指标,并给出了各跨度双层球面网壳屈服杆件比例的敏感界限值。研究成果可为网壳结构的抗震设计及抗震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球面网壳 序列地震 余震 屈服杆件比例 结构损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大型湖盆沉积体系域研究进展及页岩油气勘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因业 李国欣 +6 位作者 吴洛菲 徐兆辉 龙国徽 方向 付蕾 张天舒 陶士振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8-741,共14页
中国陆相大型湖盆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区分布广泛,含油气盆地内新发现了多个油气田,特别是近年来在致密油/页岩油勘探方面获得了突破。根据沉积体系域演化和可容纳空间演变解释层序地层单元,建立层序演化模式,预测油气储集体,适合于研... 中国陆相大型湖盆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区分布广泛,含油气盆地内新发现了多个油气田,特别是近年来在致密油/页岩油勘探方面获得了突破。根据沉积体系域演化和可容纳空间演变解释层序地层单元,建立层序演化模式,预测油气储集体,适合于研究有成因联系的异旋回地层序列。深水体系的沉积层序体系域研究进展表现为引入强制海退(湖退)的概念,从经典的层序地层学格架三分体系域发展为四分体系域和二分体系域,不同尺度的相对整合序列和体系域分布与命名具有紧密联系。强制海(湖)退条件下形成的下降期体系域(FSST)和强制海(湖)退楔体系域(FRW)有内涵细节上的差异。采用A-P-D(加积-进积-降积)准层序叠加分析方法,分析体系域格架下薄层细粒沉积砂体的沉积搬运机理,提高了体系域识别和油气储集体预测的准确度。柴达木盆地古近系和四川盆地侏罗系研究实例表明,湖侵体系域随湖平面上升,浅湖和半深湖范围扩大,沉积中心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薄层砂体和深水浊积扇及多旋回泥页岩—泥灰岩组合,有利于页岩油气储集体的发育,成为“甜点”勘探目标区。展望未来,与页岩油气勘探有关的沉积层序体系域领域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将取得重要进展:(1)咸化湖盆深水沉积体系的高频旋回体系域研究;(2)与页岩型和混积型页岩油类型相关的湖侵体系域混积体系研究;(3)体系域级别的层序—古地理研究;(4)体系域格架下的源-汇系统及其古湖泊分布特征研究;(5)湖泊古水深、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地球化学指标分析;(6)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微纳米级孔—缝体系储集能力研究;(7)煤系环境纯湖相泥岩和沼泽相(湖沼或河沼)泥岩对规模天然气生烃贡献率的沉积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域 深水沉积体系 页岩油气勘探 退积型浊积砂体 层序地层 页岩层系纹层结构 中国中西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球赤道Ω涡环拟序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宗华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 1999年第1期50-53,共4页
根据地球边界层方程建立的环球赤道Ω涡环拟序结构是全球构造旋流理论的核心和关键太平洋的海底年龄、海底地形、地质构造和环球赤道地震波速剖面,无疑为环球赤道Ω涡环拟序结构的建立及其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些事实表明。
关键词 地球边界层方程 环球赤道Ω涡环 拟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