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我国中学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2
1
作者 杨铁黎 刘海元 陈钧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0-23,共4页
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我国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目前我国中学对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意义与作用认识比较明确; 2.试点中学所开展的运动项目只集中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上,我国... 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我国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目前我国中学对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意义与作用认识比较明确; 2.试点中学所开展的运动项目只集中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上,我国的优势运动项目开展的很少;3.大部分的学校采用降分的手段来招收招体育特长学生;4.中学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经费问题、学习与训练时间的问题、中学运动竞赛问题、教练员水平问题等均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课余训练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现象中的冷思考——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再认识 被引量:45
2
作者 刘春燕 李青 谭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8,共3页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了审视。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课间活动",应该以促使学生乐于参与、调节身心而不是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标。必须克服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大型、豪华、表演化和形式化的倾向,切实加强大课间...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了审视。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课间活动",应该以促使学生乐于参与、调节身心而不是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标。必须克服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大型、豪华、表演化和形式化的倾向,切实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效性,更多地采用简便实用的活动形式。建议取消"大课间体育活动"这个在理论上缺乏依据、现实中越来越名不副实的名称和做法,更不宜强制要求在每天上午第2节课后进行越来越华而不实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回归"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这两个简洁明了的名称和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活动形式。在条件许可和时机成熟的情况下,逐步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实行每周上5节体育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大课间体育活动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中学课余训练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以湖南省重点中学为实证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葛幸幸 杜和平 张朝辉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7-90,共4页
以湖南省部分重点中学课余体育训练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访谈及文献资料研究,就影响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动力因素、保障条件、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课余体育训练动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训练与管理... 以湖南省部分重点中学课余体育训练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访谈及文献资料研究,就影响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动力因素、保障条件、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课余体育训练动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训练与管理人员的素质、丰富课余训练方式、健全课余训练的科学评价体系的主张,为完善我国青少年课余训练有效机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课余训练 动力因素 保障条件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调查 被引量:7
4
作者 杨丽娟 张建华 许世岩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5,48,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问卷调查法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宁夏回族自治区 义务教育 中小学 体育课程 课程改革 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秀香 李旭 鲁永学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103,共4页
以现代体育课时计划中教学目标的含义为切入点,提出体育课时计划教学目标编写的3个要求,并以课时计划教学目标编写要求为标准,对公开发表的30篇中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中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教学目标分类繁杂、课... 以现代体育课时计划中教学目标的含义为切入点,提出体育课时计划教学目标编写的3个要求,并以课时计划教学目标编写要求为标准,对公开发表的30篇中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中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教学目标分类繁杂、课时计划教学目标描述不具有可评价性、课时计划教学目标没有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提出课时计划教学目标的分类采用"认知、技能、情感"目标,从行为性和非行为性目标角度制定出课时计划教学目标的编写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时计划 教学目标编写策略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与美国南加州部分中学体育课健身指标变量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昌亚 陆凯 董会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7,共3页
研究目的 :初步确立学校体育课健身目标“可控性和非可控性变量”的基本框架 ,对中、美两国部分中学体育课的健身指标变量值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以上海市部分中学为样本 ,对可控性变量中的学生活动状态和生理代谢值进行记录和测试 ,并... 研究目的 :初步确立学校体育课健身目标“可控性和非可控性变量”的基本框架 ,对中、美两国部分中学体育课的健身指标变量值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以上海市部分中学为样本 ,对可控性变量中的学生活动状态和生理代谢值进行记录和测试 ,并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中学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美国 南加州 中学 体育课 健身指标 变量值 比较研究 学生 活动状态 生理代谢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后中小学体育课教案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于素梅 毛振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9,共4页
新课改后,体育课教案存在着教案的命名不够规范、教学过程分段过于繁杂、教案的格式过于随意、教学目标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导致人们对如何编写规范的教案产生困惑。通过对比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教案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气质类型与物理学习成绩关系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胡象岭 周卫东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34-37,共4页
为了解高中学生气质类型与物理学习成绩的关系,采用《青少年气质量表》,调查了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共计1104名学生。结果发现: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与气质类型无显著相关,亦即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不显著的。本研究未... 为了解高中学生气质类型与物理学习成绩的关系,采用《青少年气质量表》,调查了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共计1104名学生。结果发现: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与气质类型无显著相关,亦即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不显著的。本研究未能证实存在有利于物理学习的气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气质类型 物理课 学习成绩 相关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美国中小学生体质现状、锻炼情况、体育课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杜俊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4,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阅读了2001—2007年发表的美国原版英文资料35篇,对其中反映美国部分地区中小学生体质现状、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情况、中小学生学校体育课状况和美国公众与政府落实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情况的10篇美国原版英文资料进行了翻... 运用文献资料法,阅读了2001—2007年发表的美国原版英文资料35篇,对其中反映美国部分地区中小学生体质现状、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情况、中小学生学校体育课状况和美国公众与政府落实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情况的10篇美国原版英文资料进行了翻译、分析与综述研究,以期了解近年来美国学校体育的一些情况,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相关问题起到启示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中小学学生 体质 体育锻炼 体育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教师优质课教学行为及发展特征——基于“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同课异构课的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秀梅 夏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7,206,共13页
基于NVivo视频分析技术,采用改进后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PFIAS,结合S-T分析法以及滞后序列分析法(LSA)对“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12个相同课题的获奖视频进行分析。从师生行为比率、教学模式类型及显著行为转换等方面,全面... 基于NVivo视频分析技术,采用改进后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PFIAS,结合S-T分析法以及滞后序列分析法(LSA)对“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12个相同课题的获奖视频进行分析。从师生行为比率、教学模式类型及显著行为转换等方面,全面剖析青年教师优质课堂的教学行为结构特征、行为交互特征及发展特征,为未来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提供示范与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优质课堂中教师多利用表扬、接纳和共情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问题驱动,倾向于间接引导,课堂气氛融洽;大部分课堂师生行为比例恰当,行为转换率适中,符合混合式教学模式;行为交互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交互丰富的同时,兼顾单行为的持续性,保证行为相对稳定,强化操作行为与激发—回应—反馈(IRF)行为序列互动,互动良好有序;从发展趋势来看,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逐步得到加强。但优质课中开放问题的比例仍需提升,课堂的生成问题应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物理优质课 教学行为 同课异构 教师专业发展 PFI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走教”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86,共3页
我国西部、山区、农村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学没有固定、专职的体育教师,许多地方"包班"上课,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不良影响。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中部农村59所中小学体育教师&qu... 我国西部、山区、农村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学没有固定、专职的体育教师,许多地方"包班"上课,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不良影响。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中部农村59所中小学体育教师"走教"效果进行了16周的跟踪调查研究,通过对"走教"和"包班"上课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对比,发现:体育教师"走教"班级比"包班"上课班级体育成绩提高明显,"走教"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好于"包班"上课的学生。"走教制"为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缺乏提供了可行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体育教师 走教 包班 身体素质 运动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989年上海市中学体育课评议的总结与思考
12
作者 朱传宝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2-15,92-93,共6页
体育课评价所显示的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与水平。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中学体育课评议活动的全面总结,揭示了上海市学校体育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
关键词 中学体育 体育课评议 上海市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