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政策构想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海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共11页
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运行中具有重要枢纽功能,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实体经济、建设金融强国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 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运行中具有重要枢纽功能,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实体经济、建设金融强国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活跃资本市场,要紧紧围绕深化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和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核心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金融强国背景下的金融发展的合理边界假说及检验——基于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邱蓉 田子豪 周文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161,共17页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扎实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发展理论尚未对金融安全边界展开具体研究。基于已有研究和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金融发展的事实特征,提出一国应当存在与...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扎实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发展理论尚未对金融安全边界展开具体研究。基于已有研究和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金融发展的事实特征,提出一国应当存在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合理边界假说。基于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上述假说。通过比较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发展的事实,类推中国金融发展的合理边界;通过测算各个省份金融发展合理范围表征中国金融发展的合理边界,最终得出结论,即中国金融发展合理范围为6.0%~7.0%,最高不超过7.5%。基于此,要筑牢金融安全边界意识,确定金融发展的合理范围,发挥国家调控功能,实现金融合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金融强国 金融发展 金融业增加值占比 金融安全 合理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发展与工业增长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廖成林 吴开钱 陈景岭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0-153,共4页
对涉及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现代金融发展理论作一个概括的介绍 ,并以对基本的金融理论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想的认识为出发点 ,通过对涵盖改革开放 2 0年来的相关经济统计数据的数理分析。在动态两部门的框架下 ,用似... 对涉及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现代金融发展理论作一个概括的介绍 ,并以对基本的金融理论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想的认识为出发点 ,通过对涵盖改革开放 2 0年来的相关经济统计数据的数理分析。在动态两部门的框架下 ,用似不太相关回归方法 ,金融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外部性时间序列表明在中国经济中更多的是金融发展带动工业增长。实证研究中国的金融发展与工业增长的因果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金融发展 工业增长 两部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两部门模型的中国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钊 李国平 王舒健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40,共9页
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微观经济基础和关联机制,通过两部门模型揭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方式:外部性和边际生产力差异。中国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M2为测度指标... 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微观经济基础和关联机制,通过两部门模型揭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方式:外部性和边际生产力差异。中国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M2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与经济长期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两部门模型 中国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钊 王舒健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49-51,共3页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侧重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济基础和关联机制,通过两部门模型,揭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方式:外部性和部门要素边际生产力差异,陕西省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侧重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济基础和关联机制,通过两部门模型,揭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方式:外部性和部门要素边际生产力差异,陕西省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银行贷款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与经济长期增长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外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两部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服务开发研究走向何处?——Vermeulen P A M路径及其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靖华 马鑫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52,共11页
在欧洲金融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具有组织学学术背景的荷兰学者Vermeulen P A M及其团队,对新服务开发研究进行了连续研究,其路径反映了国际上新服务开发研究的趋势.本文以Vermeulen在1997—2007年进行的新服务开发研究为线索,通过对其11... 在欧洲金融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具有组织学学术背景的荷兰学者Vermeulen P A M及其团队,对新服务开发研究进行了连续研究,其路径反映了国际上新服务开发研究的趋势.本文以Vermeulen在1997—2007年进行的新服务开发研究为线索,通过对其11篇(部)学术成果的总结分析,梳理出新服务开发从关键成功因素研究范式向组织制度学派等研究范式的转换路径,以及问题情境化和方法多元化的科学发展趋势.结论是,制造业新产品开发理论向服务业的移植,难以适应服务企业轻型项目小组开发情境,因此亟需更具容纳性的理论,并将走向宏微观结合的路径.可以预见,新服务开发流派从传统的营销管理学科(产品管理)分化出去,只是时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服务开发 服务创新 研究范式 金融业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之间何以存在工资差异?——一个金融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邓伟 刘爱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3,共7页
中国的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因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而存在一定的工资差异。根据1999~2012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由于不同所有制部门的融资能力不同,金融发展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影响,显著扩大了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差异... 中国的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因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而存在一定的工资差异。根据1999~2012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由于不同所有制部门的融资能力不同,金融发展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影响,显著扩大了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差异,尤其是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中的集体经济部门的工资差异。这一结论说明金融发展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的融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部门 非国有部门 工资差异 金融发展 资本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金融和经济增长的两部门计量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汉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5-779,共5页
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金融部门与实际部门存在的外部性 ,研究了金融部门与实际部门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提出了一个金融部门和实际部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金融部门与实际部门的作用关... 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金融部门与实际部门存在的外部性 ,研究了金融部门与实际部门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提出了一个金融部门和实际部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金融部门与实际部门的作用关系的计量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外部性 两部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文远 张梦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5-39,共5页
文章首先从金融业投入与产出维度构建指标体系,然后借鉴超效率SBM-DEA模型对2005—2019年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及评价,最后对比分析同一时间节点我国31个省份金融业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从综合角度来看,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 文章首先从金融业投入与产出维度构建指标体系,然后借鉴超效率SBM-DEA模型对2005—2019年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及评价,最后对比分析同一时间节点我国31个省份金融业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从综合角度来看,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长期整体向好的态势并未改变;从区域角度来看,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均衡现象,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从省际角度来看,各省份间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差距较大,北京、上海与广东三个省份发展水平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SBM-DEA模型 区域不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融发展的资本部门分配机制
10
作者 马正兵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77-179,共3页
金融发展是通过优化资本在部门间的分配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故研究金融发展的资本部门分配功能,是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金融结构论认为金融发展可以促进资本部门分配的结构改善,金融深化论认为金融发展强化资本部门分配的成本收益比... 金融发展是通过优化资本在部门间的分配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故研究金融发展的资本部门分配功能,是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金融结构论认为金融发展可以促进资本部门分配的结构改善,金融深化论认为金融发展强化资本部门分配的成本收益比较机制,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则认为内生金融发展是金融优化资本部门分配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资本分配 经济增长 经济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广东金融业结构调整、转型机遇与政策路径 被引量:27
11
作者 吴非 王醒男 申么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6-129,共14页
疫情全球蔓延愈来愈显现其影响的长期性,可能成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乃至影响全球历史进程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当前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活力逐... 疫情全球蔓延愈来愈显现其影响的长期性,可能成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乃至影响全球历史进程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当前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活力逐步提升。但境外疫情的持续蔓延令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陡增,进而对金融业发展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鉴于此,广东省金融业需要防范前期影响实体经济部门造成的风险传导至金融部门。其关键在于配合好中央政府逆周期调节政策节奏,提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度,从总量和结构同时入手,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转"疫"为机,以"稳预期"为首要目标,以"降成本"为重要抓手,以"促发展"为核心驱动,以"防风险"为基本底线,多管齐下,切实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助推广东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广东金融业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部门配置的“倒挂”现象探析
12
作者 姜新旺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1-33,47,共4页
加尔比斯认为,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部门配置的改善。而中国的资本部门分配在国有经济部门与民营经济部门之间出现了“倒挂”现象,这种“倒挂”现象的根源在于资本分配的“部门歧视”与“规模歧视”。因此,金融结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 加尔比斯认为,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部门配置的改善。而中国的资本部门分配在国有经济部门与民营经济部门之间出现了“倒挂”现象,这种“倒挂”现象的根源在于资本分配的“部门歧视”与“规模歧视”。因此,金融结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金融对资本的分配功能;要打破金融服务的所有制歧视,增强金融机构经营的理性;推动民营经济入股中资金融企业,以改善金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尔比斯模型 金融发展 资本部门配置 倒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及金融发展动态关系研究——基于省级面板VAR模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6-227,共12页
基于2004—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使用系统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及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与... 基于2004—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使用系统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及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发展水平三者之间存在动态耦合关系。在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影子银行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多元的融资方式,在增加政府融资能力的同时提升了政府债务水平;而地方政府债务需求显著推动了影子银行规模的快速发展。同时,影子银行过度扩张危害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金融发展水平,继而使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受到约束。但金融发展并不能有效约束影子银行规模,原因在于,政府融资需求是影子银行的主要动力,若不能控制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则无法从源头解决问题。监管机构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影子银行与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如此才能够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地方政府债务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发展 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审计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被引量:9
14
作者 审计署太原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杨卫东 +8 位作者 丁玎 张太平 杨振宇 杜晋奇 闫瑾 吕旭 马诗漫 李琪瑞 赵晨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共6页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金融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经济安全稳定和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也应积...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金融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经济安全稳定和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也应积极作为。本文结合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和新时期金融审计的发展历程,引出构建新发展格局与金融审计的关系;通过归纳构建新发展格局涉及的金融体系建设、金融供给侧改革和金融安全稳定等方面内容,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对金融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提出的要求;从完善组织方式、聚焦主责主业、加强能力建设等方面,论述金融审计为更好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金融审计 国家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杠杆及其波动风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异质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志辉 杨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104,159,共17页
基于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4年面板数据,研究了银行杠杆及其波动风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银行杠杆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时变效应不显著,但银行杠杆波动风险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存在显著的时变效... 基于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4年面板数据,研究了银行杠杆及其波动风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银行杠杆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时变效应不显著,但银行杠杆波动风险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存在显著的时变效应,为此,进一步从地域效应及不同经济增速角度研究了银行杠杆及其波动风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不同区域和不同增速之间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银行杠杆在东北地区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可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西北地区,该促进作用的可持续性不强,且高的银行杠杆会导致下一期经济增速的下降;银行杠杆波动在中南地区抑制了经济增长,而其他区域影响不显著。在经济增速方面:经济增长中速度的地区银行杠杆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其他地区对经济增速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速度较低地区银行杠杆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而其他地区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各地区在银行杠杆水平选择上可以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实施差异化政策,但对银行杠杆波动风险均需加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杠杆 经济增长 杠杆波动风险 金融业发展 银行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