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三角一体化与“一带一路”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1
作者 张爽 张哲 +1 位作者 辛灵 武芳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2,共11页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对促进区域协调、提升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而“一带一路”倡议为长三角地区深化开放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我国开放型...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对促进区域协调、提升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而“一带一路”倡议为长三角地区深化开放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强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当前,长三角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与共建国家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重要平台,现代物流体系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了互联互通,为“一带一路”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模式。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也推动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但二者融合仍面临跨区域要素流动受阻、产业集群不成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待提升、双向投资失衡、平台联动效应不明显等瓶颈。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应顺应城市群转型期的更高需求,统筹推进国内外一体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共建“一带一路”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高亚佳 黄裕洪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拓展和深化旅游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2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旅游经... 拓展和深化旅游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2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发挥显著的促进效应,这一影响效应在东部城市、大城市及历史文化名城中更为突出;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完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服务供给水平等渠道推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结论可以为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旅游经济 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发展路径的新探索——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优势的分析
3
作者 张宇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4,共10页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趋势,但近年来随着百年大变局下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全球化发展也面临着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这一困境根源于既有全球化发展路径本身的缺陷,而探索新的全球化发展路径也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新...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趋势,但近年来随着百年大变局下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全球化发展也面临着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这一困境根源于既有全球化发展路径本身的缺陷,而探索新的全球化发展路径也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新议题。文章在剖析当前全球化发展新特点的基础上,从契约不完全性角度总结了“从核心到外围”的传统全球化发展路径的缺陷,以及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从外围到核心”的新发展路径优势,并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欧美主导的各类经济合作计划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针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挑战,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化 发展路径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边疆省区参与中亚次区域合作的成就、问题与深化路径——以新疆、甘肃为例
4
作者 唐玉爽 李显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0,共10页
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中亚五国”等合作机制的叠加驱动下,作为我国与中亚合作的前沿阵地,中国新疆和甘肃两个西北边疆省区与中亚五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中亚五国”等合作机制的叠加驱动下,作为我国与中亚合作的前沿阵地,中国新疆和甘肃两个西北边疆省区与中亚五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合作成果,但区域内大国博弈加剧、营商环境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欠佳、合作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我国西北边疆省区应贯彻落实《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六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快“中国+中亚五国”地方合作机制建设,全面优化面向中亚的营商环境,提升边疆城市国际交往功能,同时应巩固提升枢纽通道优势地位,持续增强枢纽经济集聚效应,培育面向中亚的产业新动能,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边疆 中亚五国 次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研究
5
作者 谢心荻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55,共11页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建设模式,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枢纽链接国际循环、联通国际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性机遇。在...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建设模式,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枢纽链接国际循环、联通国际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性机遇。在搭建境外经贸合作区历史演进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揭示了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规划类型与主导产业,进而阐释其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应从中国政府、合作区开发企业与中介平台三个层面协同发力,提升战略高度,谨慎进行选址决策,多元化组合利用东道国区位优势,统筹国内资源,推动省际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新发展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识别标准、政策演进与困境疏解
6
作者 肖婧文 吴芬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9,共15页
全球贸易和产业链布局加速重构,在成渝地区建设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有利于形成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与国内地理空间重塑的双重赋能机制,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优化“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新开放布局,推动从“边境开放”向“境内开... 全球贸易和产业链布局加速重构,在成渝地区建设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有利于形成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与国内地理空间重塑的双重赋能机制,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优化“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新开放布局,推动从“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的深层递进。根据国家顶层文件指向与相关文献,阐释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高在何处”,从硬件基础设施、软件制度体系、跨国贸易及全球治理服务三个维度进行识别标准分解,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据,揭示区域贸易通道建设现状、政策演进与发展困境。基于国内国际经验,提炼“一个牵引系统,两条关键渠道,三重协同机制,系列政策保障”的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建设路径,为培育内陆开放枢纽,疏通向西开放国际通道,统筹“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国际贸易通道 高水平对外开放 区域协调发展 全球产业链 全球价值链 新发展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业机械国际供应链发展战略研究
7
作者 廖明治 刘思蔚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6期68-70,74,共4页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走出去”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市场布局日益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逐步形成。该文从“一带一路”倡议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国际供应链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走出去”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市场布局日益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逐步形成。该文从“一带一路”倡议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国际供应链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机械在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物流体系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构建高效协同、智能绿色、风险可控的农业机械国际供应链的发展路径。研究表明,推动农业机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完善跨境物流网络、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是实现农业机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业机械 国际供应链 供应链战略 国际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贸易成效、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任力 章阳 高拴平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7,共11页
加强与共建国家的文化贸易是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文化开放发展的重要内容。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共建国家的文化贸易发展,持续推进文化市场改革开放,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强化制度、资金等... 加强与共建国家的文化贸易是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文化开放发展的重要内容。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共建国家的文化贸易发展,持续推进文化市场改革开放,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强化制度、资金等多方面保障。当前,中国与共建国家的文化贸易取得了突出成效,总体目标方针与具体任务部署更加明确、合理,地方特色更加凸显,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取得新进展,中国与共建国家之间的文化产品贸易规模和顺差显著扩大,多个产业的文化产品输出取得了突破。然而,中国与共建国家的文化贸易受到内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面临文化差异等挑战。新发展阶段,中国要更加重视文化发展、加强区域协调联动、强化理论研究与实践,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贸易 “一带一路”倡议 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国际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扬 罗仲禹 徐新扬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6,共8页
在全球消费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冷链产品进出口量剧增,为冷链物流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为研究区域间国际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差异,考虑营商环境和地理因素,构建国际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云模型对国际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进... 在全球消费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冷链产品进出口量剧增,为冷链物流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为研究区域间国际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差异,考虑营商环境和地理因素,构建国际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云模型对国际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71%的省份国际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处于中上水平。在营商环境、基础设施和地理环境方面存在发展差异,其中进出口总额、冷藏车数、国际联系强度和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空间上,沿海省份国际冷链物流发展水平高于内陆省份,北部地区呈现“一核一副,周边聚集”的特征,东南沿海地区呈带状分布,西北地区呈现“中部低,两端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冷链物流 发展评价 熵权法 云模型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典型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蒋春洋 孙默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24,共14页
本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全国51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聚焦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建设国际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多样化国际交流项目、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与服务以及开展海外办学合作五个条件变量,识别出“一带一路”倡... 本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全国51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聚焦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建设国际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多样化国际交流项目、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与服务以及开展海外办学合作五个条件变量,识别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三条最优路径,即国际化“双师型”教师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驱动发展型、国际交流联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民心相通型以及开展海外办学合作融合资源服务的共建共享型。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我国应强化国际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助力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拓展多样化国际交流项目,促进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民心相通;构建校企海外办学共同体,推进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质量发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开放效应——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HDI指数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翔 曾令涵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1-659,共9页
与以往发达国家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不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由于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不仅为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更多机会,而且力图改善其分工地位,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具有包容性开放的方向... 与以往发达国家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不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由于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不仅为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更多机会,而且力图改善其分工地位,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具有包容性开放的方向发展,让开放发展的成果能够更多地惠及世界各国尤其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人类发展指数(HDI)作为包容性开放效应的表征变量,基于2010—2019年ADBMRIO数据库中6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开放效应。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HDI提升,表现出较好的包容性开放特征,并且上述效应主要通过提升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改善分工地位2个作用机制产生,理论假说得到了较好的逻辑一致性计量检验结果。据此可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实践经验证明中国已经走在推动包容性开放道路上,包容性开放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初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包容性开放 人类发展指数(HDI)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知识体系视角下的新时代中非减贫合作 被引量:3
12
作者 安春英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共11页
贫困治理是“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振兴的核心关切,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丰富了国际减贫理论与实践。进入新时代,在中非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非减贫... 贫困治理是“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振兴的核心关切,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丰富了国际减贫理论与实践。进入新时代,在中非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非减贫合作以自主知识体系为标识,通过深化基础设施合作、加强产能合作、加速贸易畅通、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等路径,有力推进了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在合作共赢的对非减贫合作过程中,秉持“真实亲诚”与正确义利观,保持战略或政策对接、制度规则互通和理念协调一致,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世界意义。未来,将中非“减贫之路”作为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的重要路径,提升中非减贫合作方案的精准性,探索中非减贫知识产品共享新机制,将是中非双方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非减贫合作 自主知识体系 全球发展倡议 贫困治理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减贫合作中的贫困类型识别——以“一带一路”国家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秀丽 赵捷 孙进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78,167,共23页
识别“一带一路”国家的贫困类型,推动精准减贫合作,是中国减贫经验有效分享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一带一路”国家贫困类型识别指标体系,有利于推动国际减贫合作。研究发现,在贫困程度方面,“一带一路”国家和区域之... 识别“一带一路”国家的贫困类型,推动精准减贫合作,是中国减贫经验有效分享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一带一路”国家贫困类型识别指标体系,有利于推动国际减贫合作。研究发现,在贫困程度方面,“一带一路”国家和区域之间的贫困状况呈现较大差异,高贫困度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中等贫困度国家较为均衡地分布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而少数低贫困度国家则分布在欧亚地区。在贫困的成因方面,高贫困度国家的贫困往往是人力资本缺乏、社会治理不足、资源制约、联通落后和金融发展滞后等多种因素复合、叠加导致的后果,而中等和低贫困度国家也往往受到以上单一或双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国家陷入贫困。对贫困类型的识别有利于在国际减贫合作中的区域国别瞄准、方式选择和多主体参与等方面为国家提供政策参考,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分类施策和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贫困治理 贫困类型 国际发展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一带一路”的企业国际化经验在发达市场的投资转移效应
14
作者 陈岩 陈详详 严子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59,共12页
“一带一路”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平台。本文探讨了企业在“一带一路”市场获取的国际化经验知识对其后续在发达市场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市场经验与企业后续在发达市场的投资呈倒U型关系;当企业采取“以母国... “一带一路”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平台。本文探讨了企业在“一带一路”市场获取的国际化经验知识对其后续在发达市场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市场经验与企业后续在发达市场的投资呈倒U型关系;当企业采取“以母国为中心”的学习战略时,更有可能实现其后续在发达市场的投资。拓展分析表明:企业在富裕沿线国家、与我国具有高“五通”水平沿线国家获取的经验知识更有利于其后续在发达市场的投资;当企业在沿线市场进行效率寻求、从事生产制造活动时,“一带一路”市场经验对其后续在发达市场投资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政府应继续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国际学习环境。企业在依托“一带一路”市场布局全球时,应选择合适的投资与学习策略,扬长避短地发挥“一带一路”市场经验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经验 学习战略 企业在发达市场的投资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国的实践贡献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耀 杨尧均 +1 位作者 毛尹于 周云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7,共7页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引擎,能源合作是建设能源强国、强化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广泛开展能源投资、贸易、产能、技术标准等领域合作,可为本国找到“因地制宜”的能源组合...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引擎,能源合作是建设能源强国、强化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广泛开展能源投资、贸易、产能、技术标准等领域合作,可为本国找到“因地制宜”的能源组合。本文从能源总量、结构、项目、从业主体四个维度分析“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现状与趋势,并尝试从提升能源话语权、拓宽能源领域、构建监管格局、推动技术输出、建立信息互联等能源高质量发展路径入手,稳步推进国际间能源资源深度合作,以期为国际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做出大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芋头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倬 武晓彤 +1 位作者 吴曼 王哲 《蔬菜》 2024年第12期12-19,共8页
中国是世界芋头第一出口大国,为进一步探索中国与主要芋头出口贸易国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趋势,选取2018—2023年数据,分析世界芋头产业贸易现状,比较分析主要芋头进出口国家贸易情况,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中国是世界芋头第一出口大国,为进一步探索中国与主要芋头出口贸易国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趋势,选取2018—2023年数据,分析世界芋头产业贸易现状,比较分析主要芋头进出口国家贸易情况,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比较中国与其他芋头出口国的竞争力,分析其各自的优劣势。研究结果表明:世界芋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贸易规模小幅缩减,贸易市场集中度保持较高水平;中国芋头出口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国际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其他国家,但差距在缩小,贸易竞争力指数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呈下降态势;目前,中国芋头产业存在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迟缓、新兴芋头出口国家比较优势明显等问题。基于上述情况,提出了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芋头出口市场、加强芋头品牌建设、提升芋头全产业链技术水平等提高芋头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头 国际竞争力 贸易 “一带一路” 市场 发展趋势 全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现状、挑战与建议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悦 李沛霖 李星辰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52,96,共11页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家间发展战略对接。倡议提出十多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加强开放与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互联互通、提升共建国...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家间发展战略对接。倡议提出十多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加强开放与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互联互通、提升共建国家发展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为全球经济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稳定性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蓬勃十年迈向金色十年,“一带一路”建设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在地缘政治、债务、合规、环境和文化等方面也面临一系列风险和挑战。文章系统梳理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情况,深入剖析推进同各国、各地区发展战略对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为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八项行动 国家发展 战略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畅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思路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9,共11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外经济关系经过了从国内外循环平行运行到交叉运行、国际循环主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开启三大历程,对外开放的主动性日益增强。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但也由此暴露了长期实施出口导向型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外经济关系经过了从国内外循环平行运行到交叉运行、国际循环主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开启三大历程,对外开放的主动性日益增强。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但也由此暴露了长期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内在缺陷,再加上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已是历史必然。制度型开放突破了过去开放理念的设限,是我国将超大规模经济体转化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内和国际经济循环之间形成正向反馈机制的关键连接纽带,但当前我国仍面临大多数规则的制定权和控制权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掌控、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制度对接不畅和冲突、制度的对外开放力度不够大以及国内部分行业和区域市场壁垒仍然比较明显等诸多问题。由此,畅通双循环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加快制度型开放的步伐,通过制度的纽带效应实施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和自我构建,打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制度壁垒。具体在实践推进层面,通过引进国际规则、规制、标准和管理等先进制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际大市场之间的耦合性和兼容性,实现国际制度国内化;以制度创新推动国内制度国际化、国内外制度协同化和国内制度一体化,最终形成一个“以我为主”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一带一路” 对外开放 RC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亚能源和矿业领域安全发展合作前景展望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文革 黄文杰 +5 位作者 梁萌 杨鹏飞 严媛 熊志军 韩甲业 徐鑫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中亚地区与中国山水相连,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十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中亚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和中亚在能源矿业领域的安全发展是双方共同的... 中亚地区与中国山水相连,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十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中亚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和中亚在能源矿业领域的安全发展是双方共同的诉求。基于对中亚五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合作现状、能源矿业安全治理模式的系统研究,对未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在能源矿业领域安全发展的合作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加强能源矿业领域安全发展交流互鉴、定期召开六方会谈、开展“小而美”务实合作的合作模式以及优先开展矿山安全和油气安全两个合作领域的建议,为加强中国同中亚各国在能源矿业领域的安全发展与务实合作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亚 “一带一路”倡议 矿业发展 能源安全 安全发展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一带一路”倡议与“三大全球倡议”的协同增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令浩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9,共9页
“一带一路”倡议与“三大全球倡议”既相互区别又有机联系,辩证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时代进程之中。“一带一路”倡议应当发挥出高水平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重要作用,“三大全球倡议”也... “一带一路”倡议与“三大全球倡议”既相互区别又有机联系,辩证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时代进程之中。“一带一路”倡议应当发挥出高水平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重要作用,“三大全球倡议”也应当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三大全球倡议”之间构建“理念共通、平台共享、实践共进”的协同增效关系是我国在新阶段切实履行大国责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必然选择。尽管“一带一路”倡议与“三大全球倡议”之间在战略方向、推进方式、重点领域、合作路径等方面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但仍然面临理念共通有待深化、平台共享不够充分、实践共进亟待增强等协同差距。从目标任务、体制机制、区域领域、保障方式等方面协同入手,促进二者深度耦合与同频共振是最终实现协同增效的合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