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赋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场景和发展建议
1
作者 冯文丽 刘慧秀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9,共11页
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但仍然存在营销困难、承保理赔不精准等问题,这些问题依靠传统技术手段很难解决。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为农业保险发展带来机遇。它通过基础层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层分析挖... 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但仍然存在营销困难、承保理赔不精准等问题,这些问题依靠传统技术手段很难解决。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为农业保险发展带来机遇。它通过基础层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层分析挖掘及应用层业务赋能路径,在农业保险智能营销、核保、理赔、风控和增值服务等场景发挥作用,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然而,人工智能在农业保险应用中面临数据安全、算法精准度、技术适配性等问题,监管机构也面临数据、技术和业务协同监管的挑战。为此,论文提出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优化算法、开发差异化模型、统一技术标准等对策建议,旨在丰富理论研究,为农业保险行业应用人工智能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农业新质生产力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和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与障碍识别
2
作者 刘素春 范泽然 梁子敏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6,共14页
基于2012-2022年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总指数的构建,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别在全国整体和省际层面上实证计算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2年,我... 基于2012-2022年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总指数的构建,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别在全国整体和省际层面上实证计算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2年,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从耦合度看,总体处于协调发展类型,22个省(区、市)的耦合度等级均有所上升,从耦合协调度看,总体处于过渡发展类型,除四川和宁夏外,各省(区、市)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均有提升;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层面,影响耦合协调模型的关键障碍因子包括农业重点企业规模、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及农村劳动力流失,而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层面,关键障碍因子则为农业保险深度、农业保险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及县级农险服务机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郑军 邓明珠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0,共12页
农业保险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农业保险影响农业规模经营、产生增收效应和环境效应入手,采用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业保险通过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发展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保险是推动农业规模经营... 农业保险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农业保险影响农业规模经营、产生增收效应和环境效应入手,采用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业保险通过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发展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保险是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中介机制;多维环境效应研究表明,农业保险对农业碳排放、农业化肥面源污染有重要影响;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和农作物种植规模较高的地区,农业保险更有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由此,提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优势、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规模经营 增收效应 环境效应 农业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农业绿色生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军 张凤珍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114,共20页
农业高质量发展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过程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其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基于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视角,构建C-D生产函数模型,并选取30个省份2009—2022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阐述了农业保险促进... 农业高质量发展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过程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其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基于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视角,构建C-D生产函数模型,并选取30个省份2009—2022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阐述了农业保险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保险能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绿色生产在农业保险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介效应;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保险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的重要机制;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化肥使用强度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农业保险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因土地流转率和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不同而具有异质性;对农业保险的多维要素配置效应发现,农业保险能够有效优化农业种养结构,显著降低农业碳排放,进一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结论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优势,促进农业绿色生产,并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绿色生产 农产品质量 市场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中介效应和农业保险调节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勇斌 魏春华 刘殿国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80,共13页
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农业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驱动、新支撑、新引擎。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202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业高质量发... 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农业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驱动、新支撑、新引擎。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202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大小、方向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可以显著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并且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农业保险分别在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介效应和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大小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以及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的特征,并且农业新质生产力对西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最后结合本文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 农业强国 农业保险 技术效率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嘉良 王威 +1 位作者 王嘉启 朱铭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0,67,共7页
加快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国建设,该文构建了基于政策文件远期目标的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运用改进熵值TOPSIS灰色关联找到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我国各地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实证分... 加快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国建设,该文构建了基于政策文件远期目标的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运用改进熵值TOPSIS灰色关联找到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我国各地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受财政补贴效率、产业保障能力、农户福利水平、机构发展潜力四方面综合影响,近年来发展稳中向好,但个别因素稳定性低、波动性高。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我国“三农”,需明确发展短板,协同推进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 TOPSIS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保险的政策演进:历程、框架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姚小菊 任金政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6,共11页
农业保险是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农业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保险发展离不开国家法律政策的持续支持。在全面梳理我国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政策和... 农业保险是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农业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保险发展离不开国家法律政策的持续支持。在全面梳理我国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规定基础上,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基础、政策框架和推进策略开展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已经具备较为健全的农业保险法律基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框架,相关政策的出台呈现出“部门协同、循序渐进、适时修订和调整”的推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是否促进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周月书 尹梓鉴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61,共13页
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助推器。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绿色发展水平的度量,运用超效率SBM模型结合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 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助推器。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绿色发展水平的度量,运用超效率SBM模型结合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保险可以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每增加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会增加0.024%,农业保险能够促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机制分析发现,优化要素配置是农业保险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机制,但农业保险对推动中国农业绿色生产前沿面的扩张作用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农业信贷薄弱地区、西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以及土地流转率低的地区,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农业保险具有绿色普惠效应;同时农业保险能够促进免耕、精播少播以及秸秆还田等绿色农业技术的应用。基于此,从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推出绿色险种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绿色发展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配置 绿色农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雪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220-224,229,共6页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对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收敛模型进行收敛性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全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中...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对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收敛模型进行收敛性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全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中间阶段,且总体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各区域中,上游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要高于中游和下游,中游最低。各省(市)当中,上海市、重庆市和贵州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其中上海市的发展水平最高,湖北省、湖南省和浙江省的发展水平则处于较低水平。(2)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表现出先“发散后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趋势。各区域中,中游和下游的发展趋势野兔整体趋同,上游则有较大差异。(3)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对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负,保障水平和赔付水平对该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均显著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高质量发展 熵权法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及其对中国农业强国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阔 刘闯 张鹏程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96,共15页
农业强国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中国和日本在农业资源禀赋和政策取向方面具备较高的相似性,通过对日本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政策目标、法律政令、实施体系、政策工具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其财政支付、农作物... 农业强国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中国和日本在农业资源禀赋和政策取向方面具备较高的相似性,通过对日本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政策目标、法律政令、实施体系、政策工具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其财政支付、农作物种植情况的分析,发现日本在支持保护制度体系化发展、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利益保障、法律政令可操作性等方面取得积极效果,推动了日本农业强国建设,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这对我国优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建设农业强国有如下政策启示:继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制度体系;统筹规划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工具;加大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法律法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粮食安全 农业支持保护 农业现代化 财政支农 农业保险 农村金融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加快特色农产品保险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激励策略
11
作者 张卓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1期104-106,110,共4页
《辽宁省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未来辽宁省农业保险的立体发展战略,也指明特色农产品保险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基于辽宁省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现状,探讨如何从主体激励强化视角“加快县域特色农产品保险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未来辽宁省农业保险的立体发展战略,也指明特色农产品保险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基于辽宁省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现状,探讨如何从主体激励强化视角“加快县域特色农产品保险高质量发展”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由此尝试从“政府-保险公司-农户”主体视角探讨具体激励策略,一是强化市县政府农险补贴边界扩张的动力;二是逐步构建差异化的、契合农户风险需求的农险产品保费补贴体系,实现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参保激励;三是启动特色农产品保险业务的经营费用补贴,鼓励农险经营公司业务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高质量发展 主体激励 特色农产品保险 补贴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金融服务协同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被引量:88
12
作者 张林 温涛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67,共15页
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2005-2016年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发现当前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出西部向东部递减、非粮食主产区高于粮食主产区的区域特征。进... 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2005-2016年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发现当前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出西部向东部递减、非粮食主产区高于粮食主产区的区域特征。进一步实证检验金融支持与财政引导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财政支农均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其中财政支农的促进作用最大,农业保险的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财政支农对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的影响效应具有强化作用,加强财政支农与农业信贷、农业保险的协同配合有助于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因此,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需要强化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财政支农的促进作用,还需要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引导,加强财政、信贷和保险三者之间的协同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金融服务 财政支农 农业信贷 农业保险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收敛——中共二十大报告关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林 贺宝玲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28,共16页
基于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的阐释,构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5—2019年中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测度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检验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演进特征、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 基于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的阐释,构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5—2019年中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测度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检验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演进特征、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增长缓慢,大多数省份处于中下水平,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区域差异特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地区间不平衡现象逐渐加剧,而地区内差异和超变密度是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考虑空间因素和农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全国及各地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显著的收敛态势,其收敛过程受政府财政支农、农村金融支农、农业发展水平、市场化水平和农民收入多样化程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基于此,建议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农业保险促进政策,加快优化农业保险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助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空间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农业保险发展差距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冯文丽 史晓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8年第5期8-13,共6页
农业保险可为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保驾护航,但三地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可能不利于农业协同发展。2016年,河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是北京的57.57倍,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却仅有北京的3.81倍。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2005—2015年的数据计... 农业保险可为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保驾护航,但三地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可能不利于农业协同发展。2016年,河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是北京的57.57倍,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却仅有北京的3.81倍。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2005—2015年的数据计算京津冀三地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分,发现三地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业保险发展不足。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三地农业保险差距较大的原因,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每公顷农用机械动力千瓦数、人均农林水事务支出、成灾率、财产保险密度等显著影响京津冀农业保险发展水平。通过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充分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对保险公司进行财政支持及税收优惠、保险公司提高对农业保险的重视程度等政策措施可促进京津冀农业保险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农业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保险的他国镜鉴与启示 被引量:8
15
作者 叶明华 丁越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4-103,共10页
农作物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既面临来自自然灾害所致的产量损失风险,又面临因价格暴跌所带来的收入损失。早期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以产量保险为主,但农场主生产的目标函数并非产量最大化,而是农业收入最大化,为保持美国农业产业政策与农... 农作物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既面临来自自然灾害所致的产量损失风险,又面临因价格暴跌所带来的收入损失。早期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以产量保险为主,但农场主生产的目标函数并非产量最大化,而是农业收入最大化,为保持美国农业产业政策与农场主目标函数的一致性,近年来联邦农作物保险逐步从"保产量"向"保收入"转变。收入保险在联邦农作物保险中已占据主导地位;为避免道德风险,收入保险的险种结构呈现出从个体收入保险向团体收入保险和农场总收入保险的转变;联邦政府的供需双向补贴机制和多样化的风险分散渠道是农作物保险得以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我国应健全农作物保险的政府补贴结构,完善农作物保险的风险分散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方式 农作物保险“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秀芬 李茂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908-18910,共3页
分析了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保险发展有效载体的有利条件:合作经济组织推动了规模化经营,破解了小户分散经营难题;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解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大大缩减农业保险运营成本;合作组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分析了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保险发展有效载体的有利条件:合作经济组织推动了规模化经营,破解了小户分散经营难题;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解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大大缩减农业保险运营成本;合作组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合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提高了农业风险的可保性。同时,指出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保险经营载体的局限性:合作经济组织的覆盖范围小,组织规模小,不利于农业风险的分散;合作经济组织资金缺乏,本身发展还不够规范,不利于载体功能的发挥;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文化素质低,不利于农业保险的推行。提出了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如农业保险合作社(相互会社)模式、"龙头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保险"的模式、专业合作社代理农业保险模式。最后,简要说明了农业保险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 农业保险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西省农业保险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礼志 李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45-150,共6页
对陕西省农业保险政策进行了解读,利用农业保险相关数据对其发展现状、机遇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战略支持、制度体系、农业保险创新和人才培养4个方面,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省农业保险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保险 发展路径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保险保障发展的成效、问题和建议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峭 王克 +1 位作者 李越 魏腾达 《农业展望》 2022年第1期40-47,共8页
风险保障是农业保险的核心功能,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是提升农业保险政策效果、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评估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核心功能的发挥程度,基于客观数据,对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保障的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 风险保障是农业保险的核心功能,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是提升农业保险政策效果、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评估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核心功能的发挥程度,基于客观数据,对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保障的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农业保险存在保额设定不科学、费率厘定不精准、承保理赔不规范、发展速度与产业转型不匹配、产品创新不足、补贴效能未能较好发挥等突出问题。对标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和农业产业发展的现实迫切要求,建议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重点从加快推进农业保险风险区划工作、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提高科技支撑农业保险精细化和精准化水平、加速推进农业保险大灾基金建设、构建农业保险多元化和动态性补贴机制、提升农险政策普及度和人才队伍素质等方面发力,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风险保障 发展评价 保障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农户家庭经济韧性 被引量:66
19
作者 张东玲 焦宇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97,共16页
基于贫困陷阱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8年间的面板数据,动态测度了农户家庭的经济韧性。结合省际地区数据测算农业保险发展指数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农户异质性视角考察了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农户家庭... 基于贫困陷阱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8年间的面板数据,动态测度了农户家庭的经济韧性。结合省际地区数据测算农业保险发展指数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农户异质性视角考察了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的提升效果。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对增强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农业保险发挥积极作用的有效传导路径。按照农业保险发挥的边际效果特征,将农户群体划分为高效型、低效型与无效型三种类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样本期间内不同类型间的农户存在相互转化现象,具体表现为高效型占比不断上升,低效型与无效型占比逐渐下降。当农户家庭经济韧性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农业保险才显现出明显的正向效果,且随着农户经济韧性水平的提高,农业保险的边际效果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家庭经济韧性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可持续脱贫 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业保险发展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8
20
作者 庹国柱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62,共5页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在近三年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央财政支持试验省份已经扩大到17个,其他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实验也都在地方财政的支持下蓬勃发展开来。但是,要使试验成功并真正建立其规范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保险制度,还有许多...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在近三年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央财政支持试验省份已经扩大到17个,其他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实验也都在地方财政的支持下蓬勃发展开来。但是,要使试验成功并真正建立其规范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保险制度,还有许多障碍,需要解决一系列重要问题,包括法律法规建设、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设、组织模式问题、加强监管问题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农业保险的发展必将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发展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