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
作者 辛方勇 刘林松 +1 位作者 唐建涛 方睿骋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
结合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数评价法,构建包含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等3项一级指标,工程安全、生态安全、旅游安全等16项二级指标的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10个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通... 结合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数评价法,构建包含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等3项一级指标,工程安全、生态安全、旅游安全等16项二级指标的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10个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分析、专家打分等方法对二级指标赋值,结果表明,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等级均为优,其一级指标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分值逐层递减,表明其可达性的难度逐层加大,符合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可达性的一般规律,验证了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联系数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金菊良 周亮广 +4 位作者 王平 崔毅 吴成国 周戎星 袁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为综合判断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互作用下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不断协同优化的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状态,构建了由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初步评价指... 为综合判断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互作用下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不断协同优化的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状态,构建了由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初步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分析初步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信息,根据专家指标排序合理性模糊关系的取值区间特点提出了相对联系数,用相对联系数的平均集对势估计各专家指标排序合理性的权重,进而可得各指标重要性的专家综合排序值,据此筛选初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相对联系数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SM-RCN)。SM-RCN在陕西省的应用结果表明:筛选后的指标体系汇聚了各专家对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主要影响指标的综合评判;SM-RCN可克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缺乏定量分析依据的不足,可识别不同专家、同一专家对不同评价方面的指标排序合理性的程度。该筛选方法在区域水利现代化、水资源空间均衡、水资源承载力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筛选 系统结构 集对分析 相对联系数 平均集对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
3
作者 张修宇 郑瑞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1,共6页
为深入探讨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构建了以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途径、条件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MI-P法进行系统评价,并采用障碍度模型方法识别影响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河南... 为深入探讨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构建了以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途径、条件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MI-P法进行系统评价,并采用障碍度模型方法识别影响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河南省引黄受水区的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郑州、开封、洛阳、焦作、许昌、三门峡、周口、济源八市在2020年初步达到较高水平;从发展维度分析,目标、途径、条件3个子系统均呈现优化趋势,其中途径子系统的支撑作用尤为显著;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包括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人均GDP、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人均生活用水量、排水管道密度以及供水综合生产能力等,据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引黄受水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定量研究--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柔 吴秀芹 +3 位作者 石婕妤 李旭 倪朦朦 刘亚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924-9934,共11页
探究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典型贫困山区永胜县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发展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 探究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典型贫困山区永胜县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发展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县域2009—2022年间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过程及其障碍因子进行研究,为当地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009—2022年水土保持技术发展水平呈动态上升趋势,生态产业发展水平则是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二者经过“低水平同步发展型-水土保持技术领先发展型-高水平同步发展型”,当前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已经迈入同步向好的发展状态;(2)2009—2022年,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一直处于高度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从中级耦合阶段进入高级耦合阶段且快速增长,二者当前属于高级协调-同步型发展阶段;(3)2009—2022年,影响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为森林覆盖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主要的障碍要素为技术效益、技术相宜度、产业效率和产业效益。永胜县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已进入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当前应以提升技术相宜度和产业融合为主要目标,开展技术研发和示范,提升技术成熟度,提高政策法规的适宜度,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进一步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 评价指标体系 协调发展 定量研究 西南高山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水利发展规划中智慧水利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波刘 万皓 +2 位作者 董增川 洪娴 陈振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58,共7页
针对传统水利发展规划中信息化指标存在的重视程度不高、代表性不足、引领性不强等问题,以深圳市水务数字化转型为目标导向,分析了水务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实施路径。结合深圳市智慧水务现状与不足,从软硬件设施建设、关键能力打造、建... 针对传统水利发展规划中信息化指标存在的重视程度不高、代表性不足、引领性不强等问题,以深圳市水务数字化转型为目标导向,分析了水务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实施路径。结合深圳市智慧水务现状与不足,从软硬件设施建设、关键能力打造、建设成效等方面出发构建了包含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的深圳市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智慧水务指标体系,并详细说明了指标设置的业务需求、定义、计算方法和目标值。研究表明,该指标体系具备发展规划所需的引领性、代表性及考核性,对各地各级水利发展规划中智慧水利指标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发展规划 指标体系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明 王宇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115,共7页
为充分挖掘和实现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价值、有效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开发与市场交易,在阐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特征、水土保持碳汇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从新增碳储量贡献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质量、碳汇生产过程质量3个维度... 为充分挖掘和实现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价值、有效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开发与市场交易,在阐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特征、水土保持碳汇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从新增碳储量贡献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质量、碳汇生产过程质量3个维度评价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质量,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了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的适宜方法及计算水土保持碳汇质量指数的方法。建议:1)在黄河流域开展高质量水土保持碳汇开发、监测与核算、碳汇项目评级、信息披露、市场交易等全流程试点;2)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自愿减排市场的差异化定价机制,构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定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碳汇 碳汇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典型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差异 被引量:47
7
作者 胡健 吕一河 +3 位作者 张琨 陶蕴之 李婷 任艳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38-3349,共12页
土壤水分是"绿水"重要的储存,连接植被与水文系统的纽带。水源涵养功能是山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这种功能主要体现是生态系统将水分保持在系统内的过程和能力,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和地形)。通... 土壤水分是"绿水"重要的储存,连接植被与水文系统的纽带。水源涵养功能是山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这种功能主要体现是生态系统将水分保持在系统内的过程和能力,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和地形)。通过对祁连山排露沟流域的土壤属性、土壤温湿度和降雨2个生长季的野外调查与观测,以及计算水源涵养功能指标来评估3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水分涵养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1)灌丛和青海云杉林下有机质、粉粒和砂粒含量、田间持水量、饱和持水量和孔隙度等土壤属性值高于草地,而土壤容重和粘粒含量低于草地;(2)青海云杉林的根区土壤累计入渗量高于灌丛和草地,草地土壤水分损失较灌丛和青海云杉林更快;(3)整个生长季内青海云杉林和灌丛土壤湿度明显高于草地湿度,青海云杉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指标值多大于1。这些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较灌丛和草地具有更强的水源涵养能力。因此,研究结果能为国内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排露沟 土壤水分 水源涵养功能指标 可持续发展 绿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评价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晓安 谢颂华 +2 位作者 张磊 杨洁 郑海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6-290,295,共6页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评价是不同项目分类治理的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最主要的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防治效果、水土流失危害3个方面为基础,构建了水土保持评价模型,并对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益...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评价是不同项目分类治理的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最主要的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防治效果、水土流失危害3个方面为基础,构建了水土保持评价模型,并对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点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益要大于线状项目,点状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波动性比线状项目要小;点状生产建设项目中房地产类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最大,其次为电厂项目,最后为矿场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波动性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电厂项目、矿场项目、房地产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综合评价 效益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利发展历程演变及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吴丹 王士东 马超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2,19,共7页
在系统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与水利发展之间的互动机理、探讨水利发展的历程演变及其特征表现的基础上,从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以及水灾害防治4个维度,系统设计了水利发展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了我国水利发展目标综合实现程... 在系统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与水利发展之间的互动机理、探讨水利发展的历程演变及其特征表现的基础上,从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以及水灾害防治4个维度,系统设计了水利发展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了我国水利发展目标综合实现程度,全面剖析了我国水利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2010年水利发展目标综合实现程度为45%,处于自然水生态赤字开始缩小期;预计水利发展目标综合实现程度在2015年末提高到63%,2030年提高到92%,实现局部自然水生态盈余;2050年我国将进入全面自然水生态盈余期,实现人水和谐,全面建成水利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发展历程 水资源 水环境 水生态 水灾害 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能力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方国华 周健 赵立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7-120,123,共5页
为准确掌握江苏省水利建设现状,分析了水利适应能力的内涵,建立了综合反映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水利适应能力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结合江苏省在"十一五"期间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根据水利及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计算... 为准确掌握江苏省水利建设现状,分析了水利适应能力的内涵,建立了综合反映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水利适应能力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结合江苏省在"十一五"期间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根据水利及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计算并评价了江苏省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水利建设略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并针对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 适应能力 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判别准则及评价体系 被引量:16
11
作者 左其亭 钟涛 +1 位作者 张志卓 王娇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9-117,123,共10页
水利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对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水利高质量发展概念和内涵的解读,从高标准保障水安全、高效支撑经济发展、高度满足人民幸福、高度维护生态健康、高要求弘扬水文化5个... 水利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对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水利高质量发展概念和内涵的解读,从高标准保障水安全、高效支撑经济发展、高度满足人民幸福、高度维护生态健康、高要求弘扬水文化5个方面制定判别准则。基于概念、内涵和判别准则,按“目标-准则-指标”3层结构,构建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水利高质量发展指数”(HQDI)来定量表征水利高质量发展状态。最后,以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为例,开展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多数地区的水利高质量发展指数处于较高水平,西北地区的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沿海地区的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高于内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内涵解读 判别准则 评价体系 水利高质量发展指数(hq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的地方水利发展现状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海涛 谢新民 +1 位作者 钟玉秀 付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5-139,共5页
针对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四大体系的目标任务,通过制定17个评价指标,建立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从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水利科学发展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对2009年全国水利... 针对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四大体系的目标任务,通过制定17个评价指标,建立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从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水利科学发展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对2009年全国水利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东部水利发展水平总体优于中、西部,华东地区水利发展水平最高,西北地区最低;揭示了地方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为今后我国地方水利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水利 发展现状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进程评价与战略构想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4-123,共10页
文章提出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的内涵、目标与特征,着眼于中国水利发展的历史全局,分四个阶段探讨了建国以来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历程,全面剖析了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历程演变及其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及自然水生... 文章提出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的内涵、目标与特征,着眼于中国水利发展的历史全局,分四个阶段探讨了建国以来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历程,全面剖析了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历程演变及其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及自然水生态三个维度,对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设计,定量评价了建国以来的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进程。并进一步明确了水利绿色现代化的战略定位,依据中国中长期水利发展规划,测算出2010-2050年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进程,提出水利绿色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构想,勾画了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的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从评价结果来看,2000年,水利绿色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为29%;2005年,水利绿色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提高到42%;2010年,水利绿色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提高到47%,表明2000-2010年是水利绿色现代化的快速提升期。未来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可以考虑按"三步走"战略布局:到2020年,水利绿色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现程度达到80%,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水利绿色现代化;到2030年,水利绿色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水利绿色现代化;到2050年,中国将实现人水和谐、青山绿水,全面建成水利绿色现代化。从国家对水利建设与管理的高度重视中可以预见,中国将进一步加快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步伐,预期在2030年或更早时间基本实现水利绿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 绿色现代化 发展阶段 评价指标 战略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宪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70,共4页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监测成果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分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和重点,并对其具体指标做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监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评价水土保持治理效果的研究——以甲积峪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俊松 董仁才 邓红兵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5,共3页
以生态足迹为内核,综合考虑人口、GDP等因子所构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具有可操作性强、计算公式简单、评价结果明了等优点,用于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是十分简洁有效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显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以生态足迹为内核,综合考虑人口、GDP等因子所构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具有可操作性强、计算公式简单、评价结果明了等优点,用于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是十分简洁有效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显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甲积峪流域在水土保持治理前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值由1999年的0.113增长到2004年的0.374,说明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水土保持治理成效显著。但该流域也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应切实加以解决:仍然存在生态赤字,草地资源赤字极大;资源利用效率太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仍然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 水土保持 治理效果 甲积峪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富民工程对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忠魁 杨进怀 +2 位作者 吴敬东 宋如华 刘祥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6-230,共5页
水利富民工程增强了北京山区抗旱能力,促进了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大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山区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方法和调查成果,确定了恩格尔系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 水利富民工程增强了北京山区抗旱能力,促进了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大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山区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方法和调查成果,确定了恩格尔系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纯收入、森林覆盖率、耕地灌溉率和土壤侵蚀模数等评价指标。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从1996~2002年,社会发展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水利富民工程显著推进了北京市各山区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水利富民工程 可持续发展 指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法的水利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佳莉 王军德 程玉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76,共3页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采用指数曲线、修正指数曲线、对数曲线和乘幂曲线分析方法进行组合比选,根据各项指标的特点,结合国家、省级及区域宏观调控的影响以及变化趋势等因素,对甘肃水利发展规划目标指标体系6大类26项指标进行了近期2015...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采用指数曲线、修正指数曲线、对数曲线和乘幂曲线分析方法进行组合比选,根据各项指标的特点,结合国家、省级及区域宏观调控的影响以及变化趋势等因素,对甘肃水利发展规划目标指标体系6大类26项指标进行了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5年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可以预测甘肃省水利发展近、远期目标与任务动态区间,为甘肃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法 指数曲线 对数曲线 乘幂曲线 水利发展 指标体系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佳珍 束龙仓 荆艳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0-195,共6页
云南省水利发展在区域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差异化构建各区域的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会更好地指导各区域的水利建设,促进云南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一定的分区原则将云南省分为五大片区,分析了各片区的水利发展重点,将其作为一定的... 云南省水利发展在区域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差异化构建各区域的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会更好地指导各区域的水利建设,促进云南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一定的分区原则将云南省分为五大片区,分析了各片区的水利发展重点,将其作为一定的参考依据,在省目标值的基础上调整各区域的指标目标值,并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综合赋权法计算各区域权重,对2013年五大片区的水利发展水平进行了现状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各区域的水利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发展 评价 指标体系 区域化 主客观综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陕西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克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2-236,共5页
在对陕西省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践工作进行大量调查基础上,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措施和防治效果等主要的水土保持监测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陕西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 在对陕西省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践工作进行大量调查基础上,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措施和防治效果等主要的水土保持监测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陕西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框架和具体监测指标。监测指标体系分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监测指标类,水土流失危害指标类,水土保持措施监测指标类,水土保持效益监测指标类等4类。可为科学、有序地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监测 监测内容 监测指标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