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9篇文章
< 1 2 2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1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24-124,共1页
IntroductionAs a public institution directly affiliated to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the Development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mainly undertakes the work for geologicalsurvey, development research, IT-a... IntroductionAs a public institution directly affiliated to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the Development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mainly undertakes the work for geologicalsurvey, development research, IT-applied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support. It is alsoresponsible for accepting and safekeeping the geological archives and relevant service aswell as providing business support, technical guidance and related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cactions of ore-prospecting breakthrou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ing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2
作者 LIU Rui LIU Cha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7年第2期188-192,共5页
This article discussed wha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d brought to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This stud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wha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d brought to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This study expounded our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 of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on the agriculture and gave som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unfavorable impacts on the agri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IZATION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S NORTH,CENTRAL & SOUTH COASTAL REGIONS
3
作者 Wu Zhe geography,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3期19-24,39,共7页
Ⅰ.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conomy in the north,middle aud south coastal regions or China since China began to implementreform and open
关键词 S NORTH CENTRAL SOUTH COASTAL REGIONS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GDP TH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and immunopharmacolog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4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共7页
With the rapid advance of academic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phar-macology,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pharmacology has become abranch of pharmacology in our country.Under professor Zhou Jin-huang’s charge and concer... With the rapid advance of academic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phar-macology,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pharmacology has become abranch of pharmacology in our country.Under professor Zhou Jin-huang’s charge and concerns,the first national conference of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pharmacology was held at Huang Shan in1982.In following years,the frist training class for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pharmacological studies was conducted in Hef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of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and immunopharmacology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5
《开放教育研究》 1995年第1期45-48,共4页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s shortenedthedlstancebetween us and confronted us with chilllenges and probkinB Ofthlltllallty Of Wb1Ch
关键词 development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Legal System of China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Fund
6
作者 Wu Yu Bian Yongm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7-262,共6页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legal system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Fund based o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Interim Proced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Collection and Use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Devel...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legal system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Fund based o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Interim Proced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Collection and Use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Fund in November 2011.This governmental fund system combines government macro-control with market regulation,using two hands of administration and market.However,the specific rules have system defects for the lack of support by Tradable Green Certificates.In order to improve and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the legal system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Fund needs further improv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基金管理 法律制度 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 制度缺陷 绿色证书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Development in Global Politics and Rethinking on China's Multilateral Diplomacy
7
作者 CHEN Dongxiao Vice President of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Dr 《国际展望》 2010年第1期1-21,95,共22页
The new developments in global politics exert three systemic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lobal issues, vital to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rise to the top agenda of national governments. The epicenter of global... The new developments in global politics exert three systemic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lobal issues, vital to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rise to the top agenda of national governments. The epicenter of global power is shifting from U.S. and Europe to the rest of the regions. The global "political excitement and zeal" is rolling on. All exact more on the competence of global governance.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multilateral mechanisms are in "competence deficit", worsening either in terms of adequacy, validity or legitimacy. The call for the reform of it is ever soaring. China by the way is at once engaging in the multilateral diplomacy transforming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facing the growing pressure of assuming "leadership" and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China needs to continuously adapt to the changed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multilateral diplomacy, to reconcile the multilateral mechanisms that deal with regions and domains in China's strategic planning and laying-out, to organically associate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goals and to upgrade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world in the practice of multilateral diplom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development in Global Politics and Rethinking on china’s Multilateral Diploma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ACHIEVEMENT AND DEVELOPMENTOF CHINESE MINING GEOLOGY
8
作者 Wang Yishui Peng Gong Li Suiyuan(China National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rproation, Beijing 100088,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6年第1期104-106,共3页
The mining geological work had been conducted in China since the ancient time. From 14 th to 18 th century, the output of iron mine reached to 6450 t annually. During 1763 to 1773, the annual output of copper in Yunna... The mining geological work had been conducted in China since the ancient time. From 14 th to 18 th century, the output of iron mine reached to 6450 t annually. During 1763 to 1773, the annual output of copper in Yunnan Province was 9200 t. In modern time, Chinese mining industry grew slowly. However, in 1950′s the mining geological organization were established in each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and its affiliated mining companies. A set of regulations had also been established systematically. The mining geology has made the great contribution to reserve the mineral resources and to raise the economical benefit. Now resources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mine sites. The tasks facing us in future are to look for new deposits for old mine companies which are in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extend their service period; to involve in research for improv ing mining operational parameters and raise the economic benefit; to develop the technical market, and to provide service for development of mining industry reling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NG GEOLO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china〖WT5B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O BOSHENG,PIONEER FOR DEVELOPING RARE EARTH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E IN CHINA
9
《有色金属》 CSCD 1990年第4期73-74,共2页
Guo Bosheng, senior engineer/professor, is now a member of the Expert Group of the State Council Rare Earth Leading Group, PRC., director of Rare Earth Development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Technique. He graduated from ... Guo Bosheng, senior engineer/professor, is now a member of the Expert Group of the State Council Rare Earth Leading Group, PRC., director of Rare Earth Development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Technique. He graduated from Moscow Fine Chemical Industry University in the So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C GUO BOSHENG PIONEER FOR developING RARE EARTH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E IN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效益开发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希鹏 张培先 +5 位作者 高玉巧 汪凯明 何贵松 任建华 高全芳 臧素华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3,共16页
通过深入调研国内外非常规油气在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及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性,结合国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现状,提出了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主要面临资源战略接替、开发关键技术、管理体制机制、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建设等挑战。借鉴北美... 通过深入调研国内外非常规油气在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及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性,结合国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现状,提出了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主要面临资源战略接替、开发关键技术、管理体制机制、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建设等挑战。借鉴北美“页岩革命”的经验启示,聚焦资源、技术、管理、成本、效益等关键要素,研究提出了推动中国非常规油气效益开发的5项对策建议:(1)全领域战略谋划,加强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做优国内资源阵地,扩大海外资源市场,进一步夯实非常规油气规模开发的资源基础。(2)全生命周期评价,单井长期试采,摸清生产规律,强化重点试验井组评价,建模数模一体化研究,落实开发技术政策,提高单井产量和油气田采收率。(3)全链条技术迭代,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攻克效益开发关键核心技术,高效推动非常规示范区建设,集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做法,全面推进非常规效益开发。(4)全要素资源统筹,推进四个一体化、多元合作及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提产提效和互惠共赢,增强非常规油气开发活力。(5)全过程绿色智能,构建大科研体系、大运营体系和大环保体系,打造非常规油气产业发展新格局。5项对策旨在推动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早日实现规模效益开发,确保国内油气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践行端牢能源饭碗的重大责任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效益开发 挑战 对策建议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开发形势与远景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爱林 王国亭 李易隆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42,共12页
世界能源结构正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天然气是绿色低碳能源的典型代表,将持续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进一步明确中国天然气的开发形式与发展远景,总结了全球天然气发展当前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国内最大的天... 世界能源结构正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天然气是绿色低碳能源的典型代表,将持续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进一步明确中国天然气的开发形式与发展远景,总结了全球天然气发展当前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企业中石油的天然气开发历程、资源现状及勘探开发潜力,最后采用重点解剖、情景分析与整体预测的方法,分析和展望了全国天然气发展远景。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天然气探明率整体偏低,预测2060年常规气、致密气、页岩气及煤层(岩)气4类天然气的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可达到目前天然气探明储量的近2倍,天然气资源探明率的持续提升是天然气长期发展的根基;②2060年新增天然气经济可采储量可达目前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的近2.5倍,采收率的持续提高是天然气长期稳产的关键;③203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可上产至3000×10^(8)m^(3)以上,至2045年产量可达到3750×10^(8)m^(3),并可持续稳产至2060年;④全球天然气目前主要发展特征为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化支撑、储产量非均衡分布、非常规成为供应主力、需求将保持增长等。结论认为,所提出的目标和方向分析较为客观和合理,可以为天然气发展宏观政策制定、天然气发展研究等提供借鉴和参考,也可为中国天然气长期规划发展、中国能源结构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天然气 能源结构转型 绿色低碳 中国天然气 开发形势 发展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和小麦播种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宜涛 施彬彬 +3 位作者 王传奇 廖庆喜 武安阳 欧耀徽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6,共15页
中国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和小麦的机械化生产是解决南方地区冬闲田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国内粮油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受地形条件和种植模式影响,目前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小麦机械化播种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仍处于“无机可用”或“无好机可... 中国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和小麦的机械化生产是解决南方地区冬闲田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国内粮油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受地形条件和种植模式影响,目前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小麦机械化播种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仍处于“无机可用”或“无好机可用”状态。该文从生产区划、应用场景、技术装备3个方面分析了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小麦机械化生产现状,通过梳理油菜和小麦典型生产场景与实际应用机具之间的矛盾,明确了湿黏稻茬土壤、复杂丘坡地形、油菜和小麦种植农艺要求、区域经济落后、经营主体倾向和技术市场空缺等是影响南方丘陵山地各油麦产区机械化播种发展水平不充分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现阶段油菜小麦机械化播种装备应用、技术发展及南方丘陵山地油麦机械化播种的技术卡点和装备发展需求,提出了研发适应南方丘陵山地黏重湿烂土壤条件、丘坡地形和小地块播种的智能化油麦兼用联合直播机是提高油麦机播水平的装备基础,并明确黏重与湿烂土壤种床整备、丘陵山地起伏地表播深控制、油麦兼用精量排种、智能化播种控制等关键技术是研究重点。研究可为南方丘陵山地油菜、小麦机械化播种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丘陵山地 油菜 小麦 机械化播种 发展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园区建设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吕军 严坤 田金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工业园区历经四十多年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建设实体经济、引领区域发展的先行者,目前已聚集全国80%的工业企业,推动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工业园区历经四十多年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建设实体经济、引领区域发展的先行者,目前已聚集全国80%的工业企业,推动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园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论文回顾了中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面向新发展阶段存在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提出了工业园区在新时代需承担的高质量发展使命任务。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园区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从六个方面解析并详细阐述了中国工业园区打造美丽园区、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内涵。进一步地,根据国家对美丽中国建设提出的目标和计划,结合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实践经验,从八个维度提出工业园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行动,支撑工业园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工业园区 美丽园区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部地区在更高起点上崛起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小玉 李华旭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8,共11页
中部地区作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其崛起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基础明显改善,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已站上了一个... 中部地区作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其崛起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基础明显改善,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已站上了一个更高起点,但仍然面临创新驱动力偏低、高能级产业支撑力不强、高端人才储备不足、开放能级不高、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等现实困境。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能从区域发展动能、产业转型升级、资源要素配置、绿色发展模式构建和开放体系完善等方面对新时代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中部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战略衔接,共建新质生产力战略腹地;强化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促进产业升级,筑牢新质生产力实体根基;坚持绿色优先,厚植新质生产力生态底蕴;推动双向开放,开拓新质生产力市场空间,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部地区在更高起点上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部地区崛起 创新驱动 产业升级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的时代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进路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鹏 李子洋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面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农村“未富先老”的现实挑战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提供的历史机遇,建设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是契合农村人口老龄化现实基础、创新养老服务体系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时代需要的必然选择。中国特... 面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农村“未富先老”的现实挑战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提供的历史机遇,建设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是契合农村人口老龄化现实基础、创新养老服务体系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时代需要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政府、家庭、基层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的多层次的、内容丰富的连续性养老服务体系,其目的是促进老年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体系在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积极老龄观的核心理念,传承中国的“家文化”、乡土社会的“互助文化”和基层乡村的“简约治理”传统。未来要进一步从促进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挥农村老年人的主体作用、锻造总揽全局协同高效的行动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完善和丰富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内容、夯实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要素基础等方面推进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振兴 农村养老服务 时代内涵 发展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迈向中等发达国家的有利发展条件与展望(2000—2035年)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即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分析2000—2023年世界与中国经济大变局,即中国从低收入到中低收入再到中高收入,进而迈入高收入水平。分析并预测2023—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将保...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即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分析2000—2023年世界与中国经济大变局,即中国从低收入到中低收入再到中高收入,进而迈入高收入水平。分析并预测2023—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有望在2035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劳动生产率比2020年实现三个翻一番。指出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八大中长期有利发展条件和能力:(1)保持世界较高国内储蓄率;(2)世界较高国内投资率;(3)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中高速增长;(4)制造业保持中高速增长;(5)具有庞大的人力资源;(6)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7)成为世界最大国内消费市场;(8)世界最大货物出口市场。提出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执政、长期执政、正确领导,并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及来源 中等发达国家 经济发展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部次海盆下地壳倾斜反射体结构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子英 姚永坚 +4 位作者 汪俊 唐江浪 高红方 李学杰 曾程辉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5-276,共12页
南海东部次海盆洋壳内发育了大量强振幅的壳内倾斜反射体,它记录了海盆洋壳增生过程,深入研究海盆下地壳倾斜反射体的结构及成因,对认识南海海盆扩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深反射多道地震剖面,刻画了东部次海盆下地壳倾斜反射体的... 南海东部次海盆洋壳内发育了大量强振幅的壳内倾斜反射体,它记录了海盆洋壳增生过程,深入研究海盆下地壳倾斜反射体的结构及成因,对认识南海海盆扩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深反射多道地震剖面,刻画了东部次海盆下地壳倾斜反射体的结构特征及内部变形,初步探讨了其发育成因。研究表明,东部次海盆南、北部都发育强振幅的下地壳倾斜反射体,倾斜反射体大部分终止于Moho反射界面,但南北部倾斜反射体的分布范围、结构特征及成因存在明显差异。东部次海盆下地壳倾斜反射体倾斜长度北长南短,北长约15~22 km,南长约5~8 km;分布范围北大南小,北部南北向长约150 km,南部南北向长约70 km。下地壳倾斜反射区的Moho面埋深起伏差异明显北小南大,北为0.5 s,南有1.2 s。基底北部平坦南部起伏大,洋壳厚度北部厚南部薄,推测东部次海盆洋壳增生过程是非对称性和非均一的。东部次海盆下地壳倾斜反射体的成因可能与同岩浆断裂、水热循环、壳幔过渡区岩浆间隙侵入和基底深大断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东部次海盆 下地壳倾斜反射体 结构特征 发育成因 洋壳增生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华外国人视角下中华武术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向探寻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丹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4,共8页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今天,中华武术国际化发展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而从中华武术国际化效果提升入手,有助于推动中华武术国际化发展快速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此,本研究以来华外国人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今天,中华武术国际化发展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而从中华武术国际化效果提升入手,有助于推动中华武术国际化发展快速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此,本研究以来华外国人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中华武术国际化效果进行实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武术国际化发展存在国际化广度受限、国际化深度受阻、国际化速度受绊等问题。据此,亟待从深耕与精耕的“泛地域化”、锚定与淘漉的“主动意识”、知己与知彼的“审己度人”路向中探寻中华武术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外国人 中华武术 国际化 高质量发展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推进国民素质现代化的主题聚焦与难题破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靖国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2,共11页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核是中国人的现代化,中国人的现代化标志是国民素质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为经,以“中国教育现代化”为纬,以“国民素质现代化”为坐标点,聚焦高质量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分析国民素质现代化的难点问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核是中国人的现代化,中国人的现代化标志是国民素质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为经,以“中国教育现代化”为纬,以“国民素质现代化”为坐标点,聚焦高质量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分析国民素质现代化的难点问题并探寻破解之道,是探索中国教育现代化需要面对的时代课题。时代主题包括“人民幸福”以每一位国民的素质养成为基础,国民素质现代化以现代人格养成为核心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基本方式,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强驱动力。破解素质教育落实难、核心素养落地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难、“面向人人”保障难等问题,需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新标准、优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指标、探寻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中国道路、健全“面向人人”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现代化 国民素质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发展倡议视阈下的中国—东盟气候适应治理合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涛 林汉东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4,共14页
中国和东盟诸国都是易受气候负面影响的国家,在气候适应领域缺乏治理经验,促使双方共同探索气候适应治理路径。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全球发展倡议已成为中国深化与东盟气候适应治理合作的新纽带,... 中国和东盟诸国都是易受气候负面影响的国家,在气候适应领域缺乏治理经验,促使双方共同探索气候适应治理路径。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全球发展倡议已成为中国深化与东盟气候适应治理合作的新纽带,二者在寻求“气候适应正义”、强化“适应战略和机制”对接及弥合“适应差距”存在高度契合性。当前中国和东盟的气候适应治理合作融入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维度中,又不可避免地面临适应治理层级、政策协调、适应投融资及地缘政治相互作用的难题。中国和东盟应联合加强气候适应政策协调与框架对接、积极寻求气候适应资金支持、有效平衡适应治理与发展的关系、积极管控气候适应治理的地缘政治,从而有序拓展和提升气候适应治理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发展倡议 气候适应 中国—东盟合作 适应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