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强钢冷轧过程前滑计算及影响分析
1
作者 李学通 郭子飞 +1 位作者 王俭辉 申光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前滑模型在超高强钢轧制过程中计算精度差的问题,首先,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超高强钢冷轧仿真模型,并结合某钢企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利用所建模型,对刚性体轧辊及弹性体轧辊在不同压下率、轧辊直径、摩... 为了解决传统前滑模型在超高强钢轧制过程中计算精度差的问题,首先,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超高强钢冷轧仿真模型,并结合某钢企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利用所建模型,对刚性体轧辊及弹性体轧辊在不同压下率、轧辊直径、摩擦因数、屈服强度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轧制工艺参数对前滑的影响规律;最后,对仿真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并考虑到原有Fink模型特征,引入一个新的修正系数完成对前滑模型的修正,建立了基于超高强钢的连轧前滑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后前滑计算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从200%左右下降到20%以内,因此,该模型在超高强钢轧制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适用性。随着压下率增大,轧辊直径、摩擦系数及轧件屈服强度减小,轧制变形区前滑值均有所减小。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当轧辊从刚性体转换为弹性体时,轧制变形区内前滑区长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超高强钢 前滑模型 数值模拟 摩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稳态地温场全信息数值模拟
2
作者 戴世坤 田红军 +4 位作者 贾金荣 张莹 朱德祥 赵文学 蒋凡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8-1003,共16页
针对常规的数值模拟方法存在计算量大、边界条件近似和难以准确地模拟三维偏微分方程表征的物理信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任意起伏地形下的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全信息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沿水平方向(-∞,+∞)进行二维全信息傅里叶变换,将三... 针对常规的数值模拟方法存在计算量大、边界条件近似和难以准确地模拟三维偏微分方程表征的物理信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任意起伏地形下的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全信息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沿水平方向(-∞,+∞)进行二维全信息傅里叶变换,将三维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不同波数下的一维常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减少了计算量及存储需求,不同波数之间常微分方程相互独立,具有高度并行性.保留垂向为空间域并引入行波分解,消除了上下边界对模拟区域的影响,具有严格的上下边界条件,且每个垂向深度对应的水平网格任意,具有分辨率高,剖分灵活等特点.水平方向采用二维全信息傅里叶变换,获得异常场的正确波数谱信息,再对异常场所有的波数谱信息进行二维全信息逆变换,从而得到空间域的异常场.该方法在水平方向不存在截断效应,相对于标准FFT和Gauss-FFT,没有丢掉任何波数谱信息;每个单元利用一维形函数的高精度解和傅里叶变换的高效性,实现了高效、快速和准确地模拟三维偏微分方程描述的物理信息.本文设计棱柱体,对比数值解与解析解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分析异常场的波数谱分布特征,总结波数选取规律,同时对比本文算法与有限单元法、Gauss-FFT的计算精度与效率.设计高、低热导组合模型,进一步讨论边界条件的影响.最后设计任意起伏地形,说明本文算法对任意复杂地形下的适应性,为任意复杂条件大规模、高效、精细化反演成像、定量解释和人机相互解释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稳态地温场 全信息正反变换 波数谱信息 全信息数值模拟 任意起伏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斜直桩基坑支护工作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曹卫平 肖涵楠 +2 位作者 罗龙平 吕品 赵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69,共10页
为提高双排斜直桩组合支护在黄土基坑中的应用,通过模型试验研究黄土基坑中前斜后直双排桩和双排内斜桩支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内力及土压力变化,并通过数值分析探讨斜桩倾角对支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排内斜桩支护的桩身水... 为提高双排斜直桩组合支护在黄土基坑中的应用,通过模型试验研究黄土基坑中前斜后直双排桩和双排内斜桩支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内力及土压力变化,并通过数值分析探讨斜桩倾角对支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排内斜桩支护的桩身水平位移和坑外地表沉降均小于前斜后直桩支护,其前排桩的最大轴力、弯矩和净土压力也较低。随着斜桩倾角增大,桩顶位移、坑外地表沉降及桩身最大轴力减少,而桩身最大弯矩和基坑安全性系数增加。在双排斜直桩支护结构中,前排斜桩负责内撑、支挡土体及提高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后排桩则承担拉锚、传递及分散土压力的作用,两者协同提升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外土体应力路径先远离后靠近破坏K_(f)线,斜桩倾角越大,土体应力路径越远离K_(f)线;相比之下,双排内斜桩支护的土体应力路径更远离主应力K_(f)线,基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斜直桩 前斜后直双排桩 支护性能 稳定性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泥沙体积浓度分布特征
4
作者 樊新建 李龙基 +3 位作者 陆亚楠 王辉 贾广钰 孙江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5-1141,共7页
以多泥沙河流为取水水源的泵站正向进水前池存在泥沙沉积、泵站性能降低等问题.选取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某泵站正向进水前池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体型结构,采用Fluent软件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和Mixture多... 以多泥沙河流为取水水源的泵站正向进水前池存在泥沙沉积、泵站性能降低等问题.选取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某泵站正向进水前池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体型结构,采用Fluent软件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开展数值模拟计算,获得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的泥沙体积浓度分布特征,揭示圆弧扩散型边墙收缩程度对前池内水沙运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沿垂直水流方向,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内泥沙体积浓度分布中间低、两侧高;沿水深方向,前池内泥沙体积浓度分布由表层至底层逐渐升高.相较直线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圆心角为44°的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内高含沙区面积降低41.77%,泥沙淤积减少43.60%.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泵站前池优化设计提供指导与参考,有效促进泵站工程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扩散角 正向进水前池 流场结构 泥沙体积浓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瞬变电磁三维正演模拟与地形效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屈少波 朱姣 +2 位作者 姜志海 李毛飞 何治隆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51,共15页
目前,地面瞬变电磁法凭借其优势已被广泛用于煤矿水文地质勘查中,然而,在野外实际勘探中,复杂地形环境常导致发射源几何形状的改变与信号接收偏差,降低了勘探精度。为此,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际地形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研... 目前,地面瞬变电磁法凭借其优势已被广泛用于煤矿水文地质勘查中,然而,在野外实际勘探中,复杂地形环境常导致发射源几何形状的改变与信号接收偏差,降低了勘探精度。为此,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际地形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研究了复杂地形条件下电性源与磁性源瞬变电磁场的响应特征。首先,基于二阶后退欧拉离散的矢量有限元正演模拟技术,详细探讨了山峰和山谷地形位于接收点和发射源位置时,对两种源系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性源系统会出现响应变号现象,源导线位置高于周围地形时响应增强,反之则被削弱;而磁性源无变号现象,但响应变化规律与电性源类似。其次,利用实测地形数据,采用四面体网格建立与实际地形高度吻合的三维正演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早期响应曲线能够清晰反映地形细节,曲线形态与地形特征一致;而晚期响应则逐渐趋于平缓,体现了深部背景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复杂地形条件下瞬变电磁法的勘探装置布设、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提供理论指导,对提高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起伏地形 有限元正演 数值模拟 电性源 磁性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涡轮起动机包容性数值仿真与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6
作者 刘建新 何泽侃 +3 位作者 张亚楠 欧阳志高 米栋 宣海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9-216,共8页
运输类飞机适航条款明确规定空气涡轮起动机等含高能转子的设备必须具备足够的轮盘破裂包容能力,但国内相关单位普遍缺乏空气涡轮起动机包容结构的正向优化设计方法。为解决该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开发出多参数优化的自动化... 运输类飞机适航条款明确规定空气涡轮起动机等含高能转子的设备必须具备足够的轮盘破裂包容能力,但国内相关单位普遍缺乏空气涡轮起动机包容结构的正向优化设计方法。为解决该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开发出多参数优化的自动化计算软件平台和流程,通过建立包容环结构的多参数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s,DOE)样本数据库,根据样本数的优化结果构建Kriging近似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计算获得最优的结构设计参数。该方法选取U形包容环截面的厚度δ,槽宽a,槽深h和槽缘宽s等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包容环径向变形量可达到29.7%,相比于优化前的18.9%具有明显提升;优化后的包容环径向变形更充分、吸能效果更好,在相同包容性条件下减重效果高达38%。通过采用本文提出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某型空气涡轮起动机包容环的正向优化设计,该方法可用于在役空气涡轮起动机包容环的优化与新型号空气涡轮起动机包容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涡轮起动机 包容性 正向设计 数值仿真 多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面形状对翼伞气动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陈子悦 仇博文 +1 位作者 李岩军 余莉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8,共11页
为了研究不同翼面形状对翼伞气动性能的影响,文章以某型冲压翼型为对象,建立了翼伞滑翔阶段稳态绕流流场数值模型,分析了翼面后缘形状对稳态滑翔阶段翼伞流场结构及气动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后缘前掠角大小对翼伞气动性能的影响... 为了研究不同翼面形状对翼伞气动性能的影响,文章以某型冲压翼型为对象,建立了翼伞滑翔阶段稳态绕流流场数值模型,分析了翼面后缘形状对稳态滑翔阶段翼伞流场结构及气动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后缘前掠角大小对翼伞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后缘前掠型翼面的上翼面前缘压力降低,有利于减小翼面压差阻力,升阻性能最好,翼伞设计时宜采用后缘前掠型翼面设计;随着前掠角增大,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均先减小后增加,翼伞升阻比随着前掠角增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前掠角过大时,上翼面流动分离区变大,压差阻力增加会导致升阻比降低;综合流场结构和气动特性考虑,前掠角为6°时翼伞气动性能最优。研究成果可为高滑翔翼伞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式翼伞 翼面形状 数值模拟 气动性能 后缘前掠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高压成形的副车架管梁逆向重构降内压研究
8
作者 李欢 李云鹏 +3 位作者 雷娇娇 刘宁 余振龙 罗大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116,共9页
在保证成形精度的前提下,为实现内高压成形零件的低成形内压化设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针对某副车架内高压成形管梁,提出了一种正向设计和逆向重构的低成形内压化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应用正向设计技术完成内高压成形管梁结构设计;利用数... 在保证成形精度的前提下,为实现内高压成形零件的低成形内压化设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针对某副车架内高压成形管梁,提出了一种正向设计和逆向重构的低成形内压化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应用正向设计技术完成内高压成形管梁结构设计;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确定成形内压在205 MPa较高水平时,可以保证管梁的成形精度,高成形内压不利于内高压成形管梁生产成本的控制;利用逆向重构技术对管梁完成逆向重构,其在95 MPa成形内压下的成形精度,即可达到初始模型在205 MPa成形内压下的成形精度水平;依据管梁的逆向重构模型完成样件试制和工艺试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相比初始模型205 MPa成形内压下的仿真结果,该方法最终实现成形内压降低53.7%,最大贴模偏差降低25.0%,同时实现最小壁厚增加2.9%;应用内高压成形管梁的副车架总成最终通过了台架试验150%耐久性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高压成形管梁 数值仿真 成形内压 正向设计 逆向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仿真的扭力梁正向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9
作者 李欢 于飞 +4 位作者 刘宁 余振龙 张明远 刘宇 杨磊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针对扭力梁正向开发的常见问题和关键技术,利用数值仿真手段,以封闭管梁和开口板梁这2种结构的扭力梁为例进行了对比研究,包括扭力梁方案设计、DMU校核、产品和工艺CAE校核、扭力梁变形数值仿真以及变形补偿等关键技术,为主机厂正向开... 针对扭力梁正向开发的常见问题和关键技术,利用数值仿真手段,以封闭管梁和开口板梁这2种结构的扭力梁为例进行了对比研究,包括扭力梁方案设计、DMU校核、产品和工艺CAE校核、扭力梁变形数值仿真以及变形补偿等关键技术,为主机厂正向开发扭力梁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如下:1)依据设计输入,首先需进行横梁位置和截面设计,重点是确定横梁剪切中心,由数值仿真结果可知不同的横梁截面设计对剪切中心的Z向距离影响较大;2)在扭力梁式悬架运动间隙校核中,相比平行轮跳工况,反向轮跳工况严苛,易导致轮胎和轮罩产生干涉磨损风险;3)利用数值仿真技术研究了2种扭力梁结构的扭转刚度,相比开口板梁,封闭管梁具有较好的轻量化效果,利用数值仿真技术研究了2种扭力梁结构在扭转工况下的外应力、2种横梁成形过程中的内应力,如果横梁同位置处的内、外应力叠加,必然会产生较大的疲劳开裂风险,应从材料、结构和工艺角度给出解决方案;4)在整车下线弹簧载荷作用下,扭力梁的变形对前束和外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应给予扭力梁前束和外倾等值、反向机加角度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力梁 正向开发 数值仿真 反向轮跳 前束和外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导水断层构造的二维瞬变电磁响应特征研究
10
作者 乔元栋 杨振强 +3 位作者 焦俊俊 牛兴国 兰永青 谭丁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
采煤面前方隐伏不导水断层是煤矿开采现场的潜在事故隐患,需要对其展开细致研究。首先,引入了二维瞬变电磁正演计算公式,并采用有限单元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求解,数值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结果较吻合。其次,建立含断层构造和不含断层构造... 采煤面前方隐伏不导水断层是煤矿开采现场的潜在事故隐患,需要对其展开细致研究。首先,引入了二维瞬变电磁正演计算公式,并采用有限单元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求解,数值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结果较吻合。其次,建立含断层构造和不含断层构造的二维地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感应磁场等值线对高阻断层构造的响应规律明显,等值线畸变的形状和范围与模型中断层的位置、走向和倾角吻合度较好。随着测点位置与断层的距离减小,感应电动势响应幅值在采样早期呈增大趋势,但尖点响应的最小幅值逐渐变大,有断层模型的尖点响应下凹的幅度相较无断层模型更大。视电阻率成像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高阻断层与煤系地层的电性特征,表明正演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断层 有限单元法 数值模拟 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机模式多级液力透平同径正反导叶水力性能研究
11
作者 王亚猛 陈金保 郑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针对按泵工况设计的多级泵式间导叶用于液力透平装置时不能满足转轮对水流环量要求的问题,结合水轮机设计理论和CFD数值仿真研究了泵式同径正反导叶关键结构参数对液力透平装置的水头损失、效率和工作水头等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适当增... 针对按泵工况设计的多级泵式间导叶用于液力透平装置时不能满足转轮对水流环量要求的问题,结合水轮机设计理论和CFD数值仿真研究了泵式同径正反导叶关键结构参数对液力透平装置的水头损失、效率和工作水头等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反导叶叶片进口边直径,隔板边缘倒圆角,级间导叶进口处内外壁倒圆角均能够减小级间导叶水头损失、提高液力透平工作效率;导叶线型及数量对其出口水流速度环量影响较大;增大包角或增多叶片数量可增强导叶对水流强迫作用,提高出口水流环量,但增加导叶水头损失。可为用于液力透平的同径正反导叶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模式液力透平 级间导叶 同径正反导叶 CFD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安放角变化规律对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桃 孔繁余 +2 位作者 杨孙圣 陈凯 许荣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5-80,共6页
基于ANSYS Bladegen软件,针对不同叶片安放角变化规律分别设计3种前弯叶片液力透平专用叶轮。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确定了合理的数值模拟方案,分别完成了3台透平全流场数值计算。分析了叶片安放角变化规律对透平外特性、压力分布和水力... 基于ANSYS Bladegen软件,针对不同叶片安放角变化规律分别设计3种前弯叶片液力透平专用叶轮。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确定了合理的数值模拟方案,分别完成了3台透平全流场数值计算。分析了叶片安放角变化规律对透平外特性、压力分布和水力损失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况时,3个叶轮的效率、压力分布和水力损失分布均相差不大。在非最优工况,安放角采用线性变化规律设计时,透平性能更好,效率曲线更平坦;叶轮出口处低压区域范围较其他2种方案大。水力损失分布显示在叶片进出口安放角及包角相同的情况下,安放角变化规律对蜗壳及尾水管内的流动影响不大,仅对叶轮内的流动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叶片安放角呈'S'形变化对透平性能的影响是负面的,线性分布规律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透平 安放角变化规律 前弯叶片 数值模拟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叠前正演 被引量:13
13
作者 熊晓军 贺振华 黄德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6,151,共3页
对于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叠前正演,射线追踪法可以灵活地处理起伏的地表条件,但是只包含了波的运动学特征,而且对复杂构造会出现盲区;而全程波动方程法,不仅计算效率低,而且正演记录的信噪比低。基于等时叠加原理和数学检波器的工作原... 对于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叠前正演,射线追踪法可以灵活地处理起伏的地表条件,但是只包含了波的运动学特征,而且对复杂构造会出现盲区;而全程波动方程法,不仅计算效率低,而且正演记录的信噪比低。基于等时叠加原理和数学检波器的工作原理,灵活地将炮点和检波点布置于地表或地下的任何位置,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起伏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叠前正演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地质构造的复杂性,灵活地选取各种单程波场延拓算子进行计算,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两组数值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很快的计算速度,而且可以获得没有直达波、多次波和其他干扰的高信噪比的共炮点叠前地震记录。此外,该方法不仅在理论上进一步推进了波动方程叠前正演的发展,而且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叠加(地震) 正演 地震检波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典型地质模型的地震正演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季玉新 韩文功 +1 位作者 沈财余 王成礼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1-572,共12页
以模型和地震正演获得的数据体为对象的研究可推动地震方法的发展与创新。根据胜利油田典型地质模型的构造特点,本文提出了变密度声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正演方法。文中分析了该方法的数值频散问题,讨论了其稳定性,利用特征分析法构... 以模型和地震正演获得的数据体为对象的研究可推动地震方法的发展与创新。根据胜利油田典型地质模型的构造特点,本文提出了变密度声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正演方法。文中分析了该方法的数值频散问题,讨论了其稳定性,利用特征分析法构造了声波吸收边界条件。对地质模型的地震正演模拟结果和应用实例均表明,本文给出的声波方法对复杂地质构造具有较强适应性,模拟数据体精度高、质量好,具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正演 地质模型 数值模拟 声波方程 高阶差分 地震数据体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空气层-地球介质耦合下大尺度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波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帝铨 底青云 王妙月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1-420,共10页
电离层-空气层-地球介质(我们称为"地-电离层"模式)耦合下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波的研究在国内外较少.近年来,有学者做了相关的数值模拟,但没有考虑空气中位移电流的影响.我们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建立地质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采... 电离层-空气层-地球介质(我们称为"地-电离层"模式)耦合下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波的研究在国内外较少.近年来,有学者做了相关的数值模拟,但没有考虑空气中位移电流的影响.我们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建立地质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R函数法进行"地-电离层"模式水平电缆接地偶极源的电磁波场强公式推导,同时考虑电离层和空气中位移电流的影响.在验证方法可靠的前提下,进行了数值计算.探讨了"地-电离层"模式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波的响应特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电离层和空气层中位移电流的影响,"地-电离层"模式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波的特征与地球半空间可控源电磁波的特征有很大的不同,体现在前者除了有近场、远场外,还存在由于电离层影响下场强衰减变小的波导场.并随着收发距增大和频率的增高,出现了电场和磁场方向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离层”模式 大功率 远距离 电磁波场 正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动压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分段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康继忠 杨建雄 +2 位作者 神文龙 刘晓东 赵志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78,共5页
为解决某矿单翼开采工作面采掘接替紧张的难题,提出迎采动面掘巷技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某矿4102回风平巷掘进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场分布规律,得出巷道掘进端头受到的强动压影响范围为距4101工作面-30^+80 m。采用分段控制... 为解决某矿单翼开采工作面采掘接替紧张的难题,提出迎采动面掘巷技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某矿4102回风平巷掘进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场分布规律,得出巷道掘进端头受到的强动压影响范围为距4101工作面-30^+80 m。采用分段控制技术,对巷道强动压影响段采取高强大延伸率锚杆和锚索网联合支护、高水材料加固窄煤柱帮、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加强支护顶板,有效控制了迎采巷道围岩变形,确保了工作面的正常接替和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采动 数值模拟 动压影响范围 分段控制 加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地雷达的高铁无砟轨道结构层病害检测 被引量:35
17
作者 廖红建 朱庆女 +2 位作者 昝月稳 谢勇勇 孙俊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3,共6页
为了检测高速铁路(高铁)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内部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避免在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发展成路基病害,运用探地雷达技术对高铁无砟轨道结构进行了二维正演模拟分析.基于有限差分法,在时间域上推导了探地雷达二维正演模拟方... 为了检测高速铁路(高铁)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内部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避免在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发展成路基病害,运用探地雷达技术对高铁无砟轨道结构进行了二维正演模拟分析.基于有限差分法,在时间域上推导了探地雷达二维正演模拟方程.针对易形成高铁无砟轨道病害缺陷的多种复杂工况,建立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地电模型,分别对CA砂浆层不同填充程度、CA砂浆层硬化过程进行了二维正演数值模拟,分析了探地雷达二维正演模拟图像的特征.模拟结果表明,二维正演模拟可以清楚地分辨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内不同介质层的分界面,以及钢筋的数目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路基病害 探地雷达 正演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侧压进气道前/后掠的数值分析和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桦 贾地 +1 位作者 范晓樯 李晓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67,91,共4页
侧板构型和唇口位置是影响侧压式进气道性能的关键参数。选取了5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状态点对前/后掠进气道模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重点比较了当侧板前/后掠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压升、出口气流均匀度等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侧板前掠... 侧板构型和唇口位置是影响侧压式进气道性能的关键参数。选取了5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状态点对前/后掠进气道模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重点比较了当侧板前/后掠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压升、出口气流均匀度等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侧板前掠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压升大于侧板后掠结果,且进气道出口流场更均匀。当马赫数较低时,前/后掠进气道性能差别比较明显:同为50%溢流窗,来流马赫数4时,侧板前掠的进气道流量系数比侧板后掠的情形高出7.7%;而当来流马赫数为8.09时,侧板前掠的进气道流量系数仅高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侧压^+ 前/后掠^+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电穿透法二维正演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青雯 刘艳玲 韩德品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52,共5页
通过研究巷道间电穿透二维正演数值模拟理论及复杂模型正演实例分析 ,结果表明工作面内顺层电穿透技术 ,仍属体积勘探 ,探测的有效深度是一个深度段。不同建场方法有不同的建场特性且能分别突出各目的层 (煤层内或顶底板围岩内 )的异常 。
关键词 矿井电穿透法 二维正演数值模拟 采煤工作面 地球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托赛车活塞挤压工艺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党利 杨永顺 +2 位作者 郭俊卿 张轲 李书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6-89,共4页
根据活塞的尺寸及结构特点,采用正挤压一次性挤压成形。利用DEFORM-3D三维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活塞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对金属流动情况和充型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金属流动顺利,成形效果良好,所以一次性成形薄壁活塞挤压件是可能的,为... 根据活塞的尺寸及结构特点,采用正挤压一次性挤压成形。利用DEFORM-3D三维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活塞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对金属流动情况和充型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金属流动顺利,成形效果良好,所以一次性成形薄壁活塞挤压件是可能的,为模具设计和工艺的制定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挤压 活塞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