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vehicle-recognition method on water surfaces using LiDAR data:SPD^(2)(spherically stratified point projection with diameter and distance)
1
作者 Eon-ho Lee Hyeon Jun Jeon +2 位作者 Jinwoo Choi Hyun-Taek Choi Sejin Lee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5-104,共10页
Swarm robot systems are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autonomous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 on water surfaces.For monitoring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conducting security activitie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using a surface ... Swarm robot systems are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autonomous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 on water surfaces.For monitoring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conducting security activitie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using a surface vehicle,the swarm robot system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operation of a single object as the former can reduce cost and save time.It is necessary to detect adjacent surface obstacles robustly to operate a cluster of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For this purpose,a 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sensor is used as it can simultaneously obtain 3D information for all directions,relatively robustly and accurately,irrespective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Although the 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error range exists,obtaining measurements of the surface-vessel position can still ensure stability during platoon maneuvering.In this study,a three-laye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is applied to classify types of surface vehicles.The aim of this approach is to redefine the sparse 3D point cloud data as 2D image data with a connotative meaning and subsequently utilize this transformed data for object classification purposes.Hence,we have proposed a descriptor that converts the 3D point cloud data into 2D image data.To use this descriptor effectively,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a clustering operation that separates the point clouds for each object.We developed voxel-based clustering for the point cloud clustering.Furthermore,using the descriptor,3D point cloud data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2D feature image,and the converted 2D image is provided as an input value to the network.We intend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3D point cloud feature descriptor by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simulator.Furthermore,we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real-time object classification within this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ject classification Clustering 3D point cloud data 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Surface veh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光谱与LiDAR的玉米地上生物量精准估算研究
2
作者 吴强 杨默含 +7 位作者 段锋辉 王赞朴 康家坤 杨浩 杨贵军 张志勇 马新明 程金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06-2914,共9页
准确估算玉米地上生物量(AGB)是精准农业管理的核心任务。光谱遥感技术通过捕捉作物冠层不同波段的反射特性,能有效反映玉米的生理状态但易受复杂冠层结构干扰,激光雷达(LiDAR)技术则能获取玉米的高精度三维结构信息但难以揭示作物的生... 准确估算玉米地上生物量(AGB)是精准农业管理的核心任务。光谱遥感技术通过捕捉作物冠层不同波段的反射特性,能有效反映玉米的生理状态但易受复杂冠层结构干扰,激光雷达(LiDAR)技术则能获取玉米的高精度三维结构信息但难以揭示作物的生理特征,单一数据源在生物量估算中存在局限。因此本研究构建了融合多光谱与LiDAR数据的玉米地上生物量估算方法。实验于2021年—2022年在北京市小汤山精准农业示范基地开展,采集了140个样方数据,涵盖7个玉米品种。利用P4M多光谱无人机获取关键生长期的冠层反射光谱数据,采用M600无人机搭载Riegl VUX-1激光雷达获取三维点云数据。分别测定地上叶生物量(AGLB)、地上茎生物量(AGSB)和总地上生物量(AGB)。从多光谱数据中提取了NDVI、OSAVI等12种常用植被指数,从LiDAR点云中基于三角不规则网格(TIN)计算了最大高度(HMax)、平均高度(AspAvg)等9种结构特征。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生物量估算模型,并通过Shapley加性解释(SHAP)方法评估特征重要性。结果显示,相较于光谱估算模型,融合模型显著提升了生物量估算精度。融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0.80(AGLB)、0.78(AGSB)和0.73(AGB),分别提高5.2%、27.8%和12.3%;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至61.67、248.61和356.78 g·m^(-2),分别降低8.2%、43.6%和15.4%。光谱指数和结构特征均与生物量显著相关(r=0.52~0.83),其中HMax、AspAvg及RVI、OSAVI是关键变量。SHAP分析表明,结构特征对茎生物量的贡献最显著,光谱指数对叶生物量的作用更大。研究证明了两种技术在生物量估算中的互补性和协同效应,为精准农业的作物生长监测和地上生物量估算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支持,推动了农业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上生物量 多光谱遥感 激光雷达 数据融合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边坡机载LiDAR数据采集三维建模研究
3
作者 李斌 邹阳 +2 位作者 彭志伟 武文霖 刘佳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2-198,共7页
为解决机载激光雷达系统(LiDAR)技术在复杂矿山地形三维建模中的参数优化问题,提高建模精度与效率,开展了系统性研究。首先,分析机载LiDAR数据采集原理、测量系统组成及数据处理过程,明确技术应用的基础逻辑;然后,结合矿山边坡复杂地形... 为解决机载激光雷达系统(LiDAR)技术在复杂矿山地形三维建模中的参数优化问题,提高建模精度与效率,开展了系统性研究。首先,分析机载LiDAR数据采集原理、测量系统组成及数据处理过程,明确技术应用的基础逻辑;然后,结合矿山边坡复杂地形特点,提出机载LiDAR数据采集的飞行路线、航高及重叠度等参数要求,形成最佳数据采集方案以获取高精度矿山边坡数据;最后,通过某露天矿边坡的三维建模试验,验证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的数据采集方案可提高数据采集及三维建模的精度与效率;所建模型能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变形监测等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lidar) 三维建模 点云数据 数据采集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iDAR在不动产地籍调查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
4
作者 熊先才 邓琳 +1 位作者 胡勇 蒋励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47-251,共5页
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建立,全国各地正大力推进不动产地籍调查。而传统外业实测的作业方法,存在作业效率低、调查成本高的问题。本文研究采用机载LiDAR技术开展农村不动产地籍调查,分析数据采集误差源,优化设计技术路线,并选取丘陵... 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建立,全国各地正大力推进不动产地籍调查。而传统外业实测的作业方法,存在作业效率低、调查成本高的问题。本文研究采用机载LiDAR技术开展农村不动产地籍调查,分析数据采集误差源,优化设计技术路线,并选取丘陵山区某村庄开展应用测试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机载LiDAR技术能够实现丘陵山区的点云数据采集,点云密度可达到1∶500测图要求,图解界址点的平面精度可达到1∶1000、高程精度可达到1∶500测图要求,相较于传统测绘方式,作业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可进行工程化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 无人机 点云数据 不动产地籍调查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载LiDAR的河道断面精细测量及水位提取研究
5
作者 戴永洪 魏猛 +2 位作者 黎鹏 高深 刘林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1,共8页
长江中游河道断面测量是研究河道演变、支撑长江中下游防洪和综合整治的关键基础工作。与传统的实时动态定位(RTK)和倾斜摄影测量相比,机载LiDAR技术效率高、穿透性较强,可以实现精细的河道断面陆上测量及水位提取。采用机载LiDAR对长... 长江中游河道断面测量是研究河道演变、支撑长江中下游防洪和综合整治的关键基础工作。与传统的实时动态定位(RTK)和倾斜摄影测量相比,机载LiDAR技术效率高、穿透性较强,可以实现精细的河道断面陆上测量及水位提取。采用机载LiDAR对长江中游河道进行了全面测量,系统分析了LiDAR点云在水位提取及陆上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并评估了重要特征点和局部河段断面面积的测量精度。结果表明:在断面水位提取时,点云数据与接测水位高程的较差绝对值在0.1 m以内的断面占比达到76%,陆上断面点云数据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精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且点云与RTK测量的断面面积较差在1%以内,说明机载LiDAR技术能够适应长江中游复杂地形,更加高效、精确地实现河道断面测量及水位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断面精细测量 水位提取 机载激光雷达 点云数据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N-Transformer结合对比学习的高光谱与LiDAR数据协同分类
6
作者 吴海滨 戴诗语 +2 位作者 王爱丽 岩堀祐之 于效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7-1100,共14页
针对高光谱图像(hyperspectral images,HSI)与LiDAR数据多模态分类任务中的跨模态信息表达和特征对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CNN-Transformer高光谱和LiDAR数据协同分类网络(Contrastive Learning based CNNTransformer Network,CL... 针对高光谱图像(hyperspectral images,HSI)与LiDAR数据多模态分类任务中的跨模态信息表达和特征对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CNN-Transformer高光谱和LiDAR数据协同分类网络(Contrastive Learning based CNNTransformer Network,CLCT-Net)。CLCT-Net通过由ConvNeXt V2 Block构成的共有特征提取模块,获得不同模态间的共性特征,解决异构传感器数据之间语义对齐的问题。构建了包含空间-通道分支和光谱上下文分支的双分支HSI编码器,以及结合频域自注意力机制的LiDAR编码器,以获取更丰富的特征表示。利用集成对比学习进行分类,进一步提升多模态数据协同分类的精度。在Houston 2013和Trento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高光谱图像和Li‐DAR数据分类模型,本文所提模型获得了更高的地物分类精度,分别达到了92.01%和98.90%,实现了跨模态数据特征的深度挖掘和协同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激光雷达数据 TRANSFORMER 卷积神经网络 对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LiDAR点云与无人机影像的滑坡动态监测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宇翔 胡庆武 +3 位作者 段延松 李加元 艾明耀 赵鹏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47,共6页
滑坡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自然灾害,如何对其进行高效准确的监测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利用LiDAR、无人机航空摄影等技术进行滑坡监测,可以快速、安全、精确地获取滑坡区域地面信息。本文提出了融合LiDAR点云的无人机影像滑坡动态... 滑坡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自然灾害,如何对其进行高效准确的监测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利用LiDAR、无人机航空摄影等技术进行滑坡监测,可以快速、安全、精确地获取滑坡区域地面信息。本文提出了融合LiDAR点云的无人机影像滑坡动态监测方法。首先,利用点云和影像获取高质量DSM;然后,设计一种基于不规则三角网和坡度融合的滤波算法,滤除DSM中低矮植被,生产高精度DEM;最后,通过对两期DEM进行差分,实现对滑坡区域的动态监测。以黄登水电站附近边坡区域的LiDAR数据与无人机影像数据开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进行滑坡动态监测可以直观地判断滑坡地形变化和位移趋势,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数据 无人机影像 数据融合 滑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LiDAR和UAV影像的塔式建筑物三维建模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思情 刘佳佳 +2 位作者 王伟鹏 段平 李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3-1058,共6页
塔式建筑物由于立面结构复杂,使用单一数据源进行三维建模时容易出现部分区域空洞、纹理拉花等情况。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影像、机载LiDAR数据和手持LiDAR数据进行配准融合的塔式建筑物三... 塔式建筑物由于立面结构复杂,使用单一数据源进行三维建模时容易出现部分区域空洞、纹理拉花等情况。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影像、机载LiDAR数据和手持LiDAR数据进行配准融合的塔式建筑物三维建模方法。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的五彩云楼为例,使用UAV和手持激光扫描仪作为数据采集设备,首先分别采集塔式建筑物的UAV影像、机载LiDAR和手持LiDAR数据,然后基于摄影测量原理生成UAV影像的点云,其次基于最近点迭代算法方法将三种数据进行配准融合,最后通过构建不规则三角网表示其三维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将多源LiDAR和UAV影像点云配准融合后生成的三维模型结构更加完整,避免了单一数据源构建三维模型存在的空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激光雷达 塔式建筑物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DAR数据与光谱影像融合的单木提取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孟小前 李俊磊 +3 位作者 胡伟 田茂杰 马春田 王瑞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11,262,共10页
针对现有的机载数据单木分割方法对林型的普适度不高,尤其在高郁闭度阔叶林地带提取精度偏低的问题,选用海南省海口市热带阔叶林地带的光谱影像和LiDAR数据,先采用基于距离阈值的单木分割方法,利用高分光谱影像分割得到的树冠边缘,对初... 针对现有的机载数据单木分割方法对林型的普适度不高,尤其在高郁闭度阔叶林地带提取精度偏低的问题,选用海南省海口市热带阔叶林地带的光谱影像和LiDAR数据,先采用基于距离阈值的单木分割方法,利用高分光谱影像分割得到的树冠边缘,对初始探测树顶点进行位置约束。获得单木顶点的精确定位后,采用基于种子点的单木分割方法分割,完成了阔叶林的单木提取。结果显示,与已有的基于单木间相对间距单木分割方法相比,本研究通过选取最佳分割尺度结合光谱影像进行精确定位,改善了原有单一尺度分割方法导致的过分割现象,将单木识别精确率由0.67提升至0.92。该方法在使用遥感对森林单木进行分割工作中,可以更好地识别单木,对不同林型适用度较高,可以为后续的单木信息提取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叶混交林 单木分割 机载lidar 光谱影像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LiDAR点云栅格化和Mask R-CNN算法的单木树冠分割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福兰 林文树 刘浩然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58-266,共9页
精准的单木分割是进行森林结构参数提取的关键过程,也是评估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先决条件。为提高基于无人机LiDAR点云数据的单木分割精度,该研究提出点云栅格化处理结合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单木树冠分割。首先对样地点云栅格化处理,将点... 精准的单木分割是进行森林结构参数提取的关键过程,也是评估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先决条件。为提高基于无人机LiDAR点云数据的单木分割精度,该研究提出点云栅格化处理结合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单木树冠分割。首先对样地点云栅格化处理,将点云信息映射到栅格图像的RGB通道中。其次,改进Detectron2框架下的Mask R-CNN模型,在主干网络ResNet中融合GC(global context network)与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模块。改进后模型平均精度为82.91%,相较原模型平均精度提高6.19个百分点,相较U-Net和DeepLab v3+模型平均精度分别提高7.27和4.62个百分点。最后,在测试样地中,基于点云栅格化处理结合Mask R-CNN模型的召回率R为81.19%,精确率P为78.85%,调和值F为80%,均高于分水岭算法和K-means算法。试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单木树冠分割的准确性,为森林资源调查、生物量以及碳储量估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激光雷达 单木分割 点云数据 Mask R-CNN GC Net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光谱与LiDAR特征耦合的融合分类网络
11
作者 徐海涛 刘玉哲 +2 位作者 闫欣怡 李娇娇 薛长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3,共11页
高光谱图像数据富含丰富的光谱信息,而LiDAR数据可以提供详细的高程信息。在遥感处理领域,通常将二者融合以提高解译精度。然而,在进行不同数据源之间的信息交互时,现有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出多源数据融合的优势。因此,笔者针对两种数据各... 高光谱图像数据富含丰富的光谱信息,而LiDAR数据可以提供详细的高程信息。在遥感处理领域,通常将二者融合以提高解译精度。然而,在进行不同数据源之间的信息交互时,现有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出多源数据融合的优势。因此,笔者针对两种数据各自的优势设计了一种结合卷积网络与Transformer的双分支融合分类算法。在特征提取阶段,设计了跨模态特征耦合模块,通过通道特征交互和空间特征交互操作,提高了主干网络提取特征的一致性,增强了数据间的互补性与特征之间的语义相关性;在特征融合阶段,设计了双边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该模块采用交叉注意力机制对高光谱数据和LiDAR数据进行双向特征融合操作,提升数据间的互补性、减少冗余信息,确保优化后的特征能高效地融合并输入分类器中,从而显著提升了分类网络的准确性与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融合分类算法相比,笔者设计的算法在Houston2013和TRENTO数据集上展示出了较为先进的结果,平均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1.43%和4.81%,说明本算法可以显著增强网络对高光谱图像空间和光谱特征的辨识能力,提高融合分类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激光雷达 深度学习 数据融合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技术策略的直升机LiDAR数据精度分析
12
作者 李致东 胡伟 +5 位作者 刘伟东 王宁 马春田 李俊磊 李丹 赵邦博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69,共8页
针对直升机机载激光雷达(LiDAR)设备定位定姿系统(POS)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原始数据质量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提高质量较差的机载GNSS原始数据解算后精度的方法:采用多(单)基站融合技术(IFMSB)、融合智能基站技术(IFSB)、后处理实... 针对直升机机载激光雷达(LiDAR)设备定位定姿系统(POS)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原始数据质量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提高质量较差的机载GNSS原始数据解算后精度的方法:采用多(单)基站融合技术(IFMSB)、融合智能基站技术(IFSB)、后处理实时扩展技术(PP-RTX)3种策略的解算方法,从航迹位置精度、收敛情况及点云精度等方面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机载GNSS数据质量较差的情况下,直升机机载激光雷达设备和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设备进行激光扫描作业时,多(单)基站融合技术(IFMSB)方法解算的数据精度较高;并经外业实测点检测,该方法点云数据绝对位置东向中误差0.16 m,北向中误差0.05 m,天向中误差0.06 m,能够满足后期拓展应用对数据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单)基站融合技术(IFMSB) 融合智能基站技术(IFSB) 后处理实时扩展技术(PP-RTX) 机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数据 直升机激光雷达(lidar)数据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驱动的风电机组偏航稳态误差校准方法及现场应用测试 被引量:2
13
作者 曲晨志 林忠伟 +4 位作者 刘吉臻 谢镇 陈佩 陈振宇 陈玲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4-553,581,共11页
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偏航稳态误差校准方法,在不经过大规模硬件改装的条件下,达到改善发电效率的目的。以2 MW水平轴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数据驱动的稳态误差计算方法,给出量化的误差校准参考;... 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偏航稳态误差校准方法,在不经过大规模硬件改装的条件下,达到改善发电效率的目的。以2 MW水平轴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数据驱动的稳态误差计算方法,给出量化的误差校准参考;在目标机组上安装了机舱式激光雷达,通过对比多源风向数据,建立了雷达参与稳态误差校准的策略。在综合考虑SCADA和雷达2种数据源计算的误差校准参考情况下,对商用机组进行了工程现场应用及性能评估。结果表明:校准后机组的偏航控制精度和发电效率显著改善,所提方法可用于风电机组增功提效的技术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机舱式激光雷达 偏航误差校准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iDAR和高光谱融合实现普洱山区树种分类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怡君 庞勇 +3 位作者 廖声熙 荚文 陈博伟 刘鲁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7-412,共6页
[目的]通过机载遥感影像对普洱山区进行植被分类研究,为山区森林经营规划与可持续经营方案的制图提供高效应用途径。[方法]将2014年4月航拍的机载AISA Eagle II高光谱和Li DAR同步数据融合,利用点云数据提取的数字冠层高度模型(CHM)得... [目的]通过机载遥感影像对普洱山区进行植被分类研究,为山区森林经营规划与可持续经营方案的制图提供高效应用途径。[方法]将2014年4月航拍的机载AISA Eagle II高光谱和Li DAR同步数据融合,利用点云数据提取的数字冠层高度模型(CHM)得到树种的垂直结构信息,结合经过主成分分析(PCA)的高光谱降维影像,选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分类。[结果]普洱市万掌山实验区主要树种分为思茅松、西南桦、刺栲、木荷等。融合影像数据分类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0.54%、0.78,比单一高光谱影像数据分类精度分别提高6.55%、0.08,其中主要经营树种思茅松的制图精度达到了90.24%。[结论]该方法对山区主要树种的识别是有效的,将机载Li DAR与高光谱影像融合可以有效改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分类 激光雷达 高光谱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迭代的小光斑LiDAR波形分解方法 被引量:27
15
作者 赖旭东 秦楠楠 +2 位作者 韩晓爽 王俊宏 侯文广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9-324,共6页
针对传统LiDAR波形数据分解方法受噪声影响严重、对复杂重叠及微弱回波分解能力不足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波形分解方法.通过计算滤波前后波形的幅值变化,估计波形的随机与背景噪声;采用逐层剥离的策略,从原始波形数据中不断分解出波形分... 针对传统LiDAR波形数据分解方法受噪声影响严重、对复杂重叠及微弱回波分解能力不足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波形分解方法.通过计算滤波前后波形的幅值变化,估计波形的随机与背景噪声;采用逐层剥离的策略,从原始波形数据中不断分解出波形分量,直到剩余波形中最大峰值小于一定的阈值;利用L-BFGS算法优化初始参数,获得波形分量参数的最优解;最后对位置过近的波形分量进行合并.该方法计算速度快,探测微弱回波能力强,显著提高分解后点云的密度与精度.对大量LiDAR波形数据进行了分解,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 波形数据 迭代分解 LM算法 L-BFGS算法 高斯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iDAR和高光谱数据融合提取冰川雪线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光辉 王成 +3 位作者 习晓环 郑照军 骆社周 岳彩荣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4,共6页
以西藏那曲县境内的"中习一号"冰川为研究区,对2011年8月获取的机载激光雷达点云进行预处理和滤波分类,提取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将DEM数据分别与同期获取的机载高光谱栅格数据和提取出的冰川矢... 以西藏那曲县境内的"中习一号"冰川为研究区,对2011年8月获取的机载激光雷达点云进行预处理和滤波分类,提取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将DEM数据分别与同期获取的机载高光谱栅格数据和提取出的冰川矢量数据进行三维地形模拟,利用DEM数据对高光谱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进行正射纠正,从而获取研究区的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最后结合研究区DOM和机载点云数据提取"中习一号"冰川的雪线。结果表明:融合机载高光谱和机载激光雷达2种数据的优势,能更方便地提取出冰川雪线,而且能很好地显示雪线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高光谱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正射影像(DOM) 冰川雪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矢量特征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压缩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玲 刘春 +1 位作者 吴杭彬 欧阳斯达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29,共5页
LiDAR技术可获取海量点云数据,数据压缩是点云数据预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文结合大范围城市区域高程范围随区域变化大的特点,提出一种有效的压缩策略。该策略主要通过建立高程方向不均等的三维格网来提高邻域点集的搜索效率,并根据某... LiDAR技术可获取海量点云数据,数据压缩是点云数据预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文结合大范围城市区域高程范围随区域变化大的特点,提出一种有效的压缩策略。该策略主要通过建立高程方向不均等的三维格网来提高邻域点集的搜索效率,并根据某一压缩准则计算特征量对数据进行压缩。将该策略应用于上海浦东某区域,并与均匀采样法进行比较,证明其能有效提高点云数据压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 点云数据 数据压缩 空间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影像与机载LiDAR数据融合的地物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董彦芳 庞勇 +1 位作者 许丽娜 陈立泽 《遥感信息》 CSCD 2014年第6期73-76,83,共5页
本文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和机载LiDAR数据融合来重点提取城市的房屋和树木目标。首先通过机载LiDAR点云数据提取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和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进一步差值计算得到nDSM(normalized ... 本文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和机载LiDAR数据融合来重点提取城市的房屋和树木目标。首先通过机载LiDAR点云数据提取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和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进一步差值计算得到nDSM(normalized Digital Surface Model)。利用高光谱影像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去噪和降维处理。结合nDSM和NDVI图像,采用面向对象的特征提取方法实现研究区内大型商用房屋的提取。对PCA图像和nDSM图像进行融合,然后采用最大似然分类(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MLC)方法进行监督分类,实现民用房屋和树木的提取。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商用房屋的正确提取率达到89.53%;MLC方法对融合图像分类的总体精度为84.00%,Kappa系数为8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lidar DSM 图像融合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扫描(LIDAR)标准数据格式(LAS)的分析与数据提取 被引量:25
19
作者 刘春 姚银银 吴杭彬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4期38-42,共5页
机载LIDAR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的三维地物探测手段,其相应的数据格式也在不断发展。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ASPRS)协会下的LIDAR委员会于2003年发布了标准LIDAR数据格式LAS,经过改进,目前已有4种版本,分别是LAS 1.0、1.1、1.2与2.0(拟定版)... 机载LIDAR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的三维地物探测手段,其相应的数据格式也在不断发展。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ASPRS)协会下的LIDAR委员会于2003年发布了标准LIDAR数据格式LAS,经过改进,目前已有4种版本,分别是LAS 1.0、1.1、1.2与2.0(拟定版)。本文在解析4种版本的基础上,探讨了LAS标准格式的发展趋势,并采用IDL 6.2语言对该格式的LIDAR数据进行读取和转换试验,检验了LAS格式的效率,并为以后的LAS格式数据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 LAS IDL 格式分析 数据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空影像和LiDAR数据的海地地震滑坡识别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沈永林 李晓静 吴立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0,F0003,共6页
快速、准确地判别滑坡灾害范围对灾情评估与救灾指挥至关重要。将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和机载LiDAR数据相结合,能充分利用滑坡体的光谱特征、几何形态与空间结构特征,提高滑坡识别的准确度。该文以海地地震诱发的滑坡识别为例,介绍了面向对... 快速、准确地判别滑坡灾害范围对灾情评估与救灾指挥至关重要。将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和机载LiDAR数据相结合,能充分利用滑坡体的光谱特征、几何形态与空间结构特征,提高滑坡识别的准确度。该文以海地地震诱发的滑坡识别为例,介绍了面向对象的滑坡识别思路及方法;针对海地滑坡灾害特点,选择了相应的灾害特征,并经反复试验设定了特征参数阈值;针对面向对象分类过程中特征组合与选择这一瓶颈问题,以河流沉积物和滑坡判别为例,通过特征组合试验与对比分析,发现基于NDVI与坡度特征组合的分类结果明显优于单一特征及其它组合模式的分类结果。与最大似然分类法相比,该方法的分类结果更为准确、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地地震 滑坡识别 机载lidar 面向对象分类 特征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