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Strategies for Aqueous Zinc Metal Batteries with High Zinc Utilization: From Metal Anodes to Anode-Free Structures 被引量:3
1
作者 Xianfu Zhang Long Zhang +2 位作者 Xinyuan Jia Wen Song Yongchang Liu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05-349,共45页
Aqueous zinc metal batteries(AZMBs)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next-generation energy storage due to the excellent safety,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natural abundance, high theoretical specific capacity, and low re... Aqueous zinc metal batteries(AZMBs)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next-generation energy storage due to the excellent safety,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natural abundance, high theoretical specific capacity, and low redox potential of zinc(Zn) metal. However,several issues such as dendrite formation, hydrogen evolution, corrosion, and passivation of Zn metal anodes cause irreversible loss of the active materials. To solve these issues, researchers often use large amounts of excess Zn to ensure a continuous supply of active materials for Zn anodes. This leads to the ultralow utilization of Zn anodes and squanders the high energy density of AZMBs. Herein, the design strategies for AZMBs with high Zn utilization are discussed in depth, from utilizing thinner Zn foils to constructing anode-free structures with theoretical Zn utilization of 100%, which provides comprehensive guidelines for further research. Representative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the depth of discharge of Zn anod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are first summarized. The reasonable modification strategies of Zn foil anodes, current collectors with pre-deposited Zn, and anode-free aqueous Zn metal batteries(AF-AZMBs) to improve Zn utilization are then detailed. In particular,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AF-AZMBs is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Finally, the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for constructing high-utilization Zn anode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eous zinc metal batteries zinc anodes high zinc utilization Depth of discharge Anode-free struct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ltra-High Mass-Loading Cathode for Aqueous Zinc-Ion Battery Based on Graphene-Wrapped Aluminum Vanadate Nanobelts 被引量:8
2
作者 Wenyu Zhang Shuquan Liang +2 位作者 Guozhao Fang Yongqiang Yang Jiang Zhou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215-226,共12页
Rechargeable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AZIBs)have their unique advantages of cost efficiency,high safety,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However,challenges facing the cathode materials include whether they can remain ... Rechargeable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AZIBs)have their unique advantages of cost efficiency,high safety,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However,challenges facing the cathode materials include whether they can remain chemically stable in aqueous electrolyte and provide a robust structure for the storage of Zn2+.Here,we report on H11Al2V6O23.2@graphene(HAVO@G)with exceptionally large layer spacing of(001)plane(13.36?).The graphene-wrapped structure can keep the structure stable during discharge/charge process,thereby promoting the inhibition of the dissolution of elements in the aqueous electrolyte.While used as cathode for AZIBs,HAVO@G electrode delivers ideal rate performance(reversible capacity of 305.4,276.6,230.0,201.7,180.6 mAh g?1 at current densities between 1 and 10 A g?1).Remarkably,the electrode exhibits excellent and stable cycling stability even at a high loading mass of^15.7 mg cm?2,with an ideal reversible capacity of 131.7 mAh g?1 after 400 cycles at 2 A 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VANADATE GRAPHENE CATHODE high mass LOADING AQUEOUS zinc-ion BAT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MnO2 nanorods/graphene composite as efficient cathode for advanced rechargeable aqueous zinc-ion battery 被引量:24
3
作者 Chao Wang Yinxiang Zeng +6 位作者 Xiang Xiao Shijia Wu Guobin Zhong Kaiqi Xu Zengfu Wei Wei Su Xihong L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82-187,共6页
Aqueous Zn//MnO2 batteries are emerging as promising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devices owing to their cost-effectiveness,high safety,high output voltage,and energy density.However,the MnO2 cathode suffers from intrin... Aqueous Zn//MnO2 batteries are emerging as promising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devices owing to their cost-effectiveness,high safety,high output voltage,and energy density.However,the MnO2 cathode suffers from intrinsically poor rate performance and rapid capacity deterioration.Here,we remove the roadblock by compositing MnO2 nanorods with highly conductive graphene,which remarkably enhances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nO2 cathode.Benefiting from the boosted electric conductivity and ion diffusion rate as well as the structural protection of graphene,the Zn//MnO2-graphene battery presents an admirable capacity of 301 mAh g^-1 at 0.5 A g^-1,corresponding to a high energy density of 411.6 Wh kg^-1.Even at a high current density of 10 A g^-1,a decent capacity of 95.8 mAh g^-1 is still obtained,manifesting its excellent rate property.Furthermore,an impressive power density of 15 kW kg^-1 is achieved by the Zn//MnO2-graphene batt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MnO2 GRAPHENE zinc-ion BATTERY high-CAPACITY CATH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硫含碳复杂难选铅锌硫化矿选矿试验及工业实践
4
作者 朱志伟 李杰 +2 位作者 祁忠旭 张国祥 陈巧妹 《现代矿业》 2025年第1期79-84,95,共7页
某铅锌硫化矿含铅1.13%,含锌6.34%,含硫34.72%,为了实现该矿石中铅、锌、硫有价元素的浮选分离,针对矿石中有机碳质和黄铁矿含量较高、铅嵌布粒度细、矿物间嵌布复杂,以及工业生产中石灰使用过度、铅捕收效率低和浮选指标差的问题,进行... 某铅锌硫化矿含铅1.13%,含锌6.34%,含硫34.72%,为了实现该矿石中铅、锌、硫有价元素的浮选分离,针对矿石中有机碳质和黄铁矿含量较高、铅嵌布粒度细、矿物间嵌布复杂,以及工业生产中石灰使用过度、铅捕收效率低和浮选指标差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和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先选铅—再磨铅、硫分离—铅尾选锌—锌尾活化选硫浮选工艺,闭路试验得到了铅品位41.32%、铅回收率66.45%的铅精矿,锌品位43.36%、锌回收率85.84%的锌精矿,硫品位48.57%、硫回收率70.60%的硫精矿;经过工业试验验证,生产指标显著提高,铅精矿铅平均品位从35.37%提升到40.63%,平均回收率由47.28%跃升至6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含碳铅锌矿 细粒嵌布 铅硫分离 工业试验 指标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某含碳高硫锌锡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5
作者 张锦仙 吕超 杨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内蒙古某含碳高硫锌锡矿石锌品位1.02%、锡品位0.86%,硫和碳含量分别为14.02%、1.68%。矿石矿物组成较复杂,主要有用矿物为闪锌矿、锡石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和绢云母等。为确定矿石合理的开发利用工艺,采用预先脱碳—... 内蒙古某含碳高硫锌锡矿石锌品位1.02%、锡品位0.86%,硫和碳含量分别为14.02%、1.68%。矿石矿物组成较复杂,主要有用矿物为闪锌矿、锡石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和绢云母等。为确定矿石合理的开发利用工艺,采用预先脱碳—浮重联合工艺流程开展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经预先脱碳、1粗1扫1精锌硫混选、1粗1扫3精锌硫分离浮选流程处理,闭路试验可得到Zn品位为45.16%、Zn回收率为71.19%的锌精矿,S品位为46.92%、S回收率81.91%的硫精矿;浮选尾矿采用摇床重选,经粗选、精选、复选和中矿再选,可获得Sn品位45.52%、Sn回收率81.99%的锡精矿,以及Sn品位3.13%、Sn回收率11.09%的锡中矿。所设计试验流程较好地解决了矿石中有机碳对浮选的不利影响,综合回收了有价矿物,可为同类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 高硫 锌硫混选 锡石 摇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以铅锌产业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武壮 柳新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3,共6页
高质量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决不能忽视和放弃传统产业。有色金属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材料和重要战略物资,是建设现代化强... 高质量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决不能忽视和放弃传统产业。有色金属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材料和重要战略物资,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产业之一。生产过程的特性导致有色金属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更严峻的能耗、排放和污染的问题和困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有色金属行业产业遵循国家政策指引、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托技术创新和改造在工艺升级、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为行业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有色金属行业上下游、左右岸交叉关联融合程度更深,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需求更加迫切,此时,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行业未来面向高质量发展、重塑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全新动力和根本指引。有色金属品种多、应用广、生产流程和规模差异化较为明显,但是全行业产业借力新质生产力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和目标是一致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铅锌生产国和消费国,铅锌产业是有色金属产业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产业之一。本文以铅锌产业为例,结合铅锌产业近年来在国家支持和指导下取得的发展成果,肯定和明确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发展和转型的重大意义以及传统产业未来借力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求和潜力;从政策研究角度梳理近三年与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的针对性政策文件,分析国家在未来对有色金属行业特别是铅锌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和指引;针对铅锌产业在新发展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已经或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政策需要与时俱进、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造就,以及坚持不懈地推进国际合作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有色金属 铅锌产业 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灰资源化回收及超临界水热合成纳米氧化锌系统工艺
7
作者 刘璐 王树众 +4 位作者 刘伟 张宝权 刘慧 刘辉 赵君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为了对锌灰进行资源化回收及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将湿法回收工艺和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相结合,将锌灰生成价值较高的纳米氧化锌产品,采用Aspen Plus软件平台,建立了完整的系统工艺,并分析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物料成本及能耗成本。在硫酸... 为了对锌灰进行资源化回收及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将湿法回收工艺和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相结合,将锌灰生成价值较高的纳米氧化锌产品,采用Aspen Plus软件平台,建立了完整的系统工艺,并分析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物料成本及能耗成本。在硫酸浓度为2 mol·L^(-1)、固液比为1∶8、浸出温度为50℃、浸出时间为2 h、搅拌器转速为300 r·min^(-1)的条件下,锌灰中锌的浸出率达到了95%以上。除杂过程除去了Fe、Al、Ni、Cu等杂质,除杂后的溶液中锌的质量分数达到了97%。利用锌灰浸出液在400℃和25 MPa的超临界条件下,合成了平均粒径为26 nm的纳米氧化锌,晶体结晶度良好,纯度较高。通过与纯物料所合成的纳米氧化锌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显著提升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灰资源化回收 超临界水热合成 纳米氧化锌 高值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抑制剂在高硫锌铜矿生产现场的生产应用工艺
8
作者 郝泽飞 贾立安 +2 位作者 鲁雯 何永利 陆立虎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8期112-114,共3页
一种抑制剂(FS4)在高硫锌铜矿生产现场的生产应用工艺,采用石灰和FS4作矿浆pH调整剂和黄铁矿抑制剂,混合捕收剂为丁基黄药和Z-200即(O-异丙基-N-乙基硫逐氨基甲酸酯)按照一定配比配成的混合物,起泡剂松醇油,对原矿进行磨矿、一次粗选、... 一种抑制剂(FS4)在高硫锌铜矿生产现场的生产应用工艺,采用石灰和FS4作矿浆pH调整剂和黄铁矿抑制剂,混合捕收剂为丁基黄药和Z-200即(O-异丙基-N-乙基硫逐氨基甲酸酯)按照一定配比配成的混合物,起泡剂松醇油,对原矿进行磨矿、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一次精选、二次精选,三次精选实现高硫含锌铜矿石中铜的有效回收。该方法通过药剂的合理组合与添加,强化捕收剂对目的矿物-黄铜矿的选择性吸附,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均达到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锌铜矿 FS4 浮选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选高硫低品位硫化铅锌矿分选工艺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吕超 张晶 +2 位作者 谢峰 简胜 张曙光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4期77-84,共8页
某难选高硫低品位硫化铅锌矿石,主要有价元素Pb、Zn、Fe和S含量分别为2.45%、2.76%、26.76%和30.63%,主要赋存矿物分别是方铅矿、铁闪锌矿和黄铁矿,含量分别为2.97%、4.76%和54.65%;矿石中方铅矿和铁闪锌矿含量较低,而黄铁矿含量超过55%... 某难选高硫低品位硫化铅锌矿石,主要有价元素Pb、Zn、Fe和S含量分别为2.45%、2.76%、26.76%和30.63%,主要赋存矿物分别是方铅矿、铁闪锌矿和黄铁矿,含量分别为2.97%、4.76%和54.65%;矿石中方铅矿和铁闪锌矿含量较低,而黄铁矿含量超过55%,有用矿物含量差异极大;有用矿物间关系密切,存在相互共生和相互包裹,属于难选硫化铅锌矿石。为确定合理工艺流程,进行了全优先浮选、铅硫部分混合浮选及等可浮选等方案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优先浮选得到的铅精矿Pb品位和锌精矿Zn品位均很低,通过该流程很难得到合格的铅精矿和锌精矿,主要原因为大量黄铁矿难以有效抑制,同时添加大量石灰调整pH对矿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铅硫部分混合浮选得到的铅精矿Pb品位偏低,但Zn回收率偏低,造成该问题主要原因为部分铁闪锌矿与黄铁矿存在连生未解离,同时大量铅硫混合精矿经再磨后黄铁矿难抑制;而等可浮选即铅硫等可浮+铅硫分离-锌硫等可浮+锌硫分离工艺流程可得到铅精矿Pb品位60.41%、Pb回收率82.38%,锌精矿Zn品位48.75%、Zn回收率81.59%的良好指标,该流程对大量黄铁矿进行了分段分选,为铅硫分离和锌硫分离提供便利条件。因此,针对该高硫低品位硫化铅锌矿石,等可浮流程稳定可靠且对矿石适应性强,可为选厂设计确定最终流程提供研究方向,并为同类型矿石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 硫化铅锌矿 优先浮选 部分混合浮选 等可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伴生银镉铟高硫铜锌矿低碱度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阳阳 张凯熙 +4 位作者 田江涛 孟建卫 王素 危刚 路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1-208,共8页
针对某含铜1.13%、锌1.98%、硫17.85%、银71 g/t、镉90 g/t、铟21 g/t,目的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的高硫铜锌矿,进行了组合抑制剂低碱度浮选回收黄铜矿、闪锌矿和重选回收黄铁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90... 针对某含铜1.13%、锌1.98%、硫17.85%、银71 g/t、镉90 g/t、铟21 g/t,目的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的高硫铜锌矿,进行了组合抑制剂低碱度浮选回收黄铜矿、闪锌矿和重选回收黄铁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90%条件下,铜浮选作业采用氧化钙+硫化钠抑制黄铁矿、硫酸锌+焦亚硫酸钠抑制锌矿物,锌浮选作业采用腐殖酸钠+氧化钙抑制黄铁矿,获得铜品位23.59%、铜回收率92.85%,含银、镉、铟分别为328 g/t、228 g/t、142 g/t的铜精矿;锌品位45.81%、锌回收率80.60%,含银、镉、铟分别为796 g/t、2000 g/t、287 g/t的锌精矿;摇床试验获得硫品位42.34%、作业回收率68.04%的硫精矿;黄铁矿组合抑制剂发挥协同作用减少了氧化钙用量,浮选pH值降至10以下。研究成果为该类型矿石的工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碱度 高硫 组合药剂 铜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萨磨在某高硫铜锌混合粗精矿铜锌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花 张威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期140-143,共4页
某高硫铜锌混合粗精矿在铜锌分离过程中难以获得铜品位18%以上的铜精矿,为解决铜精矿品位偏低的问题,进行了艾萨磨再磨工艺与现场球磨+水力旋流器再磨分级工艺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艾萨磨工艺,铜锌分离作业可获得铜品位20.52... 某高硫铜锌混合粗精矿在铜锌分离过程中难以获得铜品位18%以上的铜精矿,为解决铜精矿品位偏低的问题,进行了艾萨磨再磨工艺与现场球磨+水力旋流器再磨分级工艺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艾萨磨工艺,铜锌分离作业可获得铜品位20.52%、锌含量2.38%、铜回收率89.32%的铜精矿,与现场球磨再磨工艺相比,铜精矿品位提高了2.82个百分点,锌含量降低了1.17个百分点,铜回收率提高了3.9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铜锌粗精矿 铜锌分离 艾萨磨再磨工艺 铜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锌离子电池宽温域性能的电解质改性策略研究进展
12
作者 程羽 何灵均 +7 位作者 林楚园 林慧 肖富玉 赖文斌 钱庆荣 黄晓霞 陈庆华 曾令兴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9-364,共16页
在资源短缺、能源需求倍增的当今世界,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作为一种大规模储能技术以其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高容量和快速充放电等优势脱颖而出。随着对能源多元化应用场景的增加,AZIBs被开发并应用于多种极端环境。然而,电池中的... 在资源短缺、能源需求倍增的当今世界,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作为一种大规模储能技术以其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高容量和快速充放电等优势脱颖而出。随着对能源多元化应用场景的增加,AZIBs被开发并应用于多种极端环境。然而,电池中的自由水分子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导致电池出现容量下降和寿命缩短的问题。在低温条件下,溶剂水的冻结会引起AZIBs的离子电导率降低、电荷转移阻抗增加,导致电池速率性能下降。在高温条件下,溶剂水的快速蒸发会产生气泡和气体膨胀,水诱导的副反应加剧,同时电极材料也会出现腐蚀和溶解,从而影响电池寿命。针对这些挑战,在这篇综述中,分别总结了针对水系锌离子电池在高温与低温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适用于低温、高温以及同时适用于高低温的电解质策略,重点研究了高浓度电解质、凝胶电解质、电解质添加剂和共晶电解质降低电解质凝固点、提高低温电化学性能的机理,并对进一步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宽温域性能和工业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锌离子电池 低温 高温 高浓度电解质 凝胶电解质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锌对高温应激雪山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孙鹏飞 王晓涵 +3 位作者 胡云 吴慧光 赵静雯 罗绪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32-4742,共11页
【目的】评估不同形态和剂量的锌对高温应激环境中雪山草鸡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高温环境下雪山草鸡的锌营养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2(锌源)×2(锌添加水平)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2种锌源分别为无机... 【目的】评估不同形态和剂量的锌对高温应激环境中雪山草鸡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高温环境下雪山草鸡的锌营养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2(锌源)×2(锌添加水平)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2种锌源分别为无机硫酸锌和中等螯合强度蛋白锌,2种锌添加水平分别为30和60 mg/kg,共4个试验组;另设1个满足肉鸡锌需要量的对照组。选取320只61日龄雪山草鸡,随机分配到5个组中,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均在高温应激条件下进行。分别在试验第14(75日龄)和28(89日龄)天时采集饲料样、粪样和血样,用于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①锌源、锌添加水平及两因子互作对高温应激肉鸡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锌显著提高了肉鸡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P<0.05)。锌源对干物质的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在锌源主效应上,与饲粮中添加无机硫酸锌相比,添加中等螯合强度蛋白锌显著降低了高温应激肉鸡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锌显著提高了试验第14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P<0.05),以及显著提高了试验第28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P<0.05)。锌源对试验第14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锌水平对试验第14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以及试验第28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锌源×锌水平交互对试验第14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蛋白含量和试验第28天时肉鸡血清中白蛋白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饲粮中添加60 mg/kg中等螯合强度蛋白锌作用效果最佳。④在锌源、锌水平和锌源×锌水平互作效应上,饲粮中添加锌对高温应激肉鸡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⑤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锌显著提高了试验第14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了试验第28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含量(P<0.05)。锌水平对肉鸡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高温应激条件下,饲粮中添加锌虽然没有显著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但对肉鸡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产生了显著影响,并对高温应激肉鸡血清蛋白质和脂代谢指标产生有益影响,有助于维持肉鸡生理功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应激 雪山草鸡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灰类高氯锌渣脱氯及联产氯化铵可行性研究
14
作者 周立峰 彭伟 +3 位作者 王振杰 蒋正华 周梅花 王金秀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期213-216,共4页
为了减少瓦斯灰类高氯锌渣的大量堆积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及提高其综合利用率,针对传统方法丢弃氯离子的问题,采用水洗—氨化两段式方法,进行了高氯冶炼渣脱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研磨细度0.2 mm、固液比1∶10、反应时间1 h、反应温... 为了减少瓦斯灰类高氯锌渣的大量堆积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及提高其综合利用率,针对传统方法丢弃氯离子的问题,采用水洗—氨化两段式方法,进行了高氯冶炼渣脱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研磨细度0.2 mm、固液比1∶10、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60℃的条件下,脱氯率达95%;通过添加适量氯化钙和碳酸氢铵,减压蒸馏、冷凝、结晶后,得到了农业用氯化铵合格产品,其质量达到国标《氯化铵》(GB/T 2946—2018)要求,实现了氯离子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锌渣 水洗—氨化 含氯冶炼渣 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有色金属企业高含铁多金属酸性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15
作者 骆玉梅 农泽喜 +1 位作者 何娜 覃朝科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7期59-63,共5页
采用石灰石除铁——硫化回收锌的工艺对某有色金属企业产生的高铁高锌酸性废水进行处理研究。探讨石灰石粒度、用量、处理时间、硫化钠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对去除水中重金属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石除铁——硫化回收锌工艺对于高铁... 采用石灰石除铁——硫化回收锌的工艺对某有色金属企业产生的高铁高锌酸性废水进行处理研究。探讨石灰石粒度、用量、处理时间、硫化钠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对去除水中重金属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石除铁——硫化回收锌工艺对于高铁高锌多金属酸性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回收的产品的锌含量达到45%,可作为锌冶炼用原料出售,实现锌的资源回收,同时处理后的尾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GB 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高铁高锌酸性废水 硫化 资源回收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南某矿高氧化铅锌矿浮选工艺研究
16
作者 彭玉善 严笃维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3期88-90,共3页
高氧化铅锌矿浮选工艺研究表明,针对该地区氧化铅锌矿石特性,采用不脱泥优先浮选工艺,实现了硫化铅锌矿和氧化铅锌矿的有效混浮。研究通过硫化-黄药法浮选铅,硫化-胺类+黄药捕收法浮选锌,提高了锌的浮选效率。在磨矿细度试验中,确定最... 高氧化铅锌矿浮选工艺研究表明,针对该地区氧化铅锌矿石特性,采用不脱泥优先浮选工艺,实现了硫化铅锌矿和氧化铅锌矿的有效混浮。研究通过硫化-黄药法浮选铅,硫化-胺类+黄药捕收法浮选锌,提高了锌的浮选效率。在磨矿细度试验中,确定最佳磨矿细度为-200目70%左右。铅浮选试验结果显示,硫化钠作为调整剂,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在pH为10.5时能获得较好的铅回收率。硫化钠100、六偏磷酸钠5、碳酸钠2、十八胺0.4、十二胺0.5、椰油胺1.5、醋酸0.5、2#油0.5搅拌桶中充分搅拌10min形成乳浊液和丁基黄药配合使用,总用量为矿石质量的0.4%。在此条件下,锌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均达到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化 铅锌矿 浮选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面容量锌溴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及负极材料设计与优化
17
作者 孙晓云 王德仁 +2 位作者 孟琳 任忠山 李森森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0-380,共11页
双碳目标下,大规模长时储能对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至关重要。锌溴液流电池兼具低成本和高能量密度优势,在能源存储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作为半沉积型电池,锌沉积面容量的大小对电池储能时长和经济性均有重要影响。本研... 双碳目标下,大规模长时储能对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至关重要。锌溴液流电池兼具低成本和高能量密度优势,在能源存储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作为半沉积型电池,锌沉积面容量的大小对电池储能时长和经济性均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高导电性的双极板,并在负极表面构建缺陷工程,成功对锌溴液流电池电堆结构和负极电极进行优化,并实现了电池在高面容量条件下的出色性能。此外,通过SEM、XPS、Raman光谱、CV、EIS以及GCD测试等方法进行表征对比,选取了中度氧化的石墨毡为最佳电极材料。优化的电堆结构与中度氧化的石墨毡相结合,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面容量为120 mA·h/cm^(2)的条件下,电池实现了94.26%的库仑效率和82.12%的能量效率。最后,本文揭示了这一优化策略的作用机制,优化的电堆结构可以改善电池内部电流分布,且在低面容量条件下效果显著。而随着面容量的提升,只有结合负极表面的亲锌缺陷工程方可实现平坦且致密的锌沉积,并避免锌枝晶形成。结合优化后的电堆结构与负极材料,最终实现电池在高面容量条件下实现优异性能。本研究为锌溴液流电池作为长时储能设备的未来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溴液流电池 高面容量 均匀电流分布 电堆结构 缺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固结充填技术在铅锌矿采矿工艺优化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钟豫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0期180-182,共3页
铅锌矿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铅锌矿的开采过程中,采矿工艺的优化对于提高开采效率、降低成本和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高水固结充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采矿工艺技术,具有充填效果好、... 铅锌矿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铅锌矿的开采过程中,采矿工艺的优化对于提高开采效率、降低成本和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高水固结充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采矿工艺技术,具有充填效果好、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金属矿山采矿工艺中。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水固结充填技术在铅锌矿采矿工艺优化中的应用,为提高采矿效率和降低成本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固结充填技术 铅锌矿 采矿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铅锌矿老窑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19
作者 柳位 韩世礼 +4 位作者 谭凯旋 邓梓翔 肖健 谢凡 刘明星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
本文以研究区老窑采空区探测为例,选择高密度电法作为主要探测手段,实施了3条物探测量剖面,通过地表布置大量电极,详细描绘地下电性结构,从而推断出采空区的位置和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推断出的采空区均表现为高电阻异常,推测为无积... 本文以研究区老窑采空区探测为例,选择高密度电法作为主要探测手段,实施了3条物探测量剖面,通过地表布置大量电极,详细描绘地下电性结构,从而推断出采空区的位置和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推断出的采空区均表现为高电阻异常,推测为无积水采空区,通过数据反演解译,成功推断出10个采空区的位置、规模及特征,根据已有的矿体产出形态,估算采空区平面投影面积为3817 m^(2)、总体积为22370 m^(3)。基于探测结果,对各采空区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估,特别指出了部分无积水未充填采空区可能存在地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区 采空区 高密度电法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次氧化锌粉中提高锌锗回收率的工艺实践研究
20
作者 李建福 林琳 +2 位作者 涂文鸿 王东 陈翠萍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8期194-197,共4页
在次氧化锌粉回收锌的常规工艺中,锗分散于中浸液和高酸浸出渣等中,锗入中浸液占比较大,造成锗损失到中浸液后续除铁工序的铁渣中,严重降低了锗回收率。本试验研究了中性浸出、高酸浸出过程中各主要影响因素对锌、锗、铟浸出率的影响。... 在次氧化锌粉回收锌的常规工艺中,锗分散于中浸液和高酸浸出渣等中,锗入中浸液占比较大,造成锗损失到中浸液后续除铁工序的铁渣中,严重降低了锗回收率。本试验研究了中性浸出、高酸浸出过程中各主要影响因素对锌、锗、铟浸出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条件:中性氧化浸出采用双氧水加入量2~2.5mL/L,浸出温度75℃~80℃,浸出时间1.5~2.0h,终点控制pH5.0~5.2;高酸浸出采用始酸浓度为210~230g/L,锰粉加入量6~8g/L,液固比5~6:1,浸出温度为80℃~85℃,浸出时间为2.0h~2.5h。结果表明,优化浸出工艺后,中浸上清液中的锗小于1mg/L锗入中上清液的比例小于8%,锌、铟、锗总浸出率可达到96.02%、91.58%、87.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率 浸出率 中性浸出 高酸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