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the graphitic degree of carbon supports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ammonia synthesis over Ba-Ru-K/HSGC catalyst 被引量:8
1
作者 Wei Jiang Ying Li +3 位作者 Wenfeng Han Yaping Zhou Haodong Tang Huazhang Li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43-452,共10页
A series of high surface area graphitic carbon materials (HSGCs) were prepared by ball-milling method. Effect of the graphitic degree of HSGCs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Ba-Ru-K/HSGC-x (x is the ball-milling t... A series of high surface area graphitic carbon materials (HSGCs) were prepared by ball-milling method. Effect of the graphitic degree of HSGCs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Ba-Ru-K/HSGC-x (x is the ball-milling time in hour) catalysts was studied using ammonia synthesis as a probe reaction. The graphitic degree and pore structure of HSGC-x supports could be successfully tuned via the variation of ball-milling time. Ru nanoparticles of different Ba-Ru-K/HSGC-x catalysts are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on the supports with the particle sizes ranging from 1.6 to 2.0 nm. The graphitic degree of the support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facile electron transfer capability and 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intrinsic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Ba-Ru-K/HSGC-x catal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urface area graphitic carbon materials (hsgcs supported Ru catalysts ammonia synthesis graphitic degree ball-roJl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石墨化氮化碳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敏 李海岩 +3 位作者 孙发民 李洁 张凌峰 袁忠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介绍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石墨化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应用。采用引入可调的纳米孔结构(包括硬模板法、软模板法)或控制形貌等方法,制备得到高比表面积的氮化碳。相比于体相氮化碳,高比表面积的氮化碳具有更多的反应活性位,与客体分子具有更大... 介绍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石墨化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应用。采用引入可调的纳米孔结构(包括硬模板法、软模板法)或控制形貌等方法,制备得到高比表面积的氮化碳。相比于体相氮化碳,高比表面积的氮化碳具有更多的反应活性位,与客体分子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光催化光电化学、碱催化等的有机多相催化,以及气体及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等领域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表面积 石墨化氮化碳 催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专辑序言──金属-有机框架:新型多功能材料 被引量:2
3
作者 程鹏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7-978,共2页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三维框架材料,是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呈现空前的增长,目前已有大于20000例的金属-有机框架被报道。金属-...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三维框架材料,是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呈现空前的增长,目前已有大于20000例的金属-有机框架被报道。金属-有机框架可变的金属中心及有机配体使其结构与功能具有多样性。金属中心的选择几乎覆盖了所有金属,包括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和镧系金属。而配体的选择,除了传统的氮杂环和羧酸类配体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官能团对其进行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材料 有机配体 框架研究 配位键 羧酸类 配位化学 镧系 氮杂环 主族 荧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