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高速断路器的无感柔性电源切换技术研究
1
作者 余银钢 潘天红 +1 位作者 芮骏 李岭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1,共8页
双电源同期切换方案通常会使用电压电流瞬时DFT算法来计算角度、频率和幅值。该算法需要超过半个工频周期的数据窗口,这使得控制软件的判断和执行时间变长。因此,双电源切换过程通常需要20~60 ms,这会导致电压暂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 双电源同期切换方案通常会使用电压电流瞬时DFT算法来计算角度、频率和幅值。该算法需要超过半个工频周期的数据窗口,这使得控制软件的判断和执行时间变长。因此,双电源切换过程通常需要20~60 ms,这会导致电压暂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感并联柔性切换方法,该方法基于超高速断路器,能够在电网失压或内部短路故障发生时迅速切换到备用电源。文中在明确了超高速断路器的毫秒级响应时间与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后,深入探讨了并联柔性切换技术,并设计了一种通过电抗器并联超高速开关来实现过渡平衡双电源参数模块的方法,从而降低了算法需求,并可在电源故障时实现健全区域电压的无扰动切换。通过高压试验台的验证,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这项研究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断路器 并联柔性切换技术 电压暂降 无感切换 健全区域 高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无过载船用串并联离心泵的研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兴林 俞健 +6 位作者 蔡标华 方超 吴生盼 沈宗沼 丁强民 刘杰 李鲲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35,共4页
针对现役船用离心泵在高效节能、无过载特性等方面存在的欠缺,阐明了高效、无过载离心泵设计的理论依据,提出了高效、无过载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方法。利用高效、无过载设计方法开发了某船用串并联离心泵,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 针对现役船用离心泵在高效节能、无过载特性等方面存在的欠缺,阐明了高效、无过载离心泵设计的理论依据,提出了高效、无过载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方法。利用高效、无过载设计方法开发了某船用串并联离心泵,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能有效提高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效率,并具有无过载特性。该设计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现役的各类船用离心泵以及民用低比转速离心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泵 串并联离心泵 低比转速 高效节能 无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绕组串并联换接方法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包西平 吉智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2-56,共5页
为了扩展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运行速度的范围,提出了一种绕组串并联换接方法,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实现,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静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绕组串并联换接可以在兼顾电动机低速与高速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扩展了永磁同步伺服电动... 为了扩展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运行速度的范围,提出了一种绕组串并联换接方法,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实现,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静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绕组串并联换接可以在兼顾电动机低速与高速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扩展了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运行速度范围,较好地解决了同一台电动机既要求低速大转矩,又要求高速大功率这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 绕组串并联换接 低速大转矩 高速大功率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常规直流第三站在线投入与退出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铸 刘涛 +4 位作者 黄伟煌 曹润彬 赵晓斌 许树楷 李岩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0,共7页
多端常规直流输电可实现多能源基地供电或多负荷中心受电,是一种运行方式灵活、较为经济的技术方案。对于多端常规直流,第三站在线投入与退出是实现其运行方式灵活转换的关键策略。基于高速并列开关的技术路线,对多端常规直流输电系统... 多端常规直流输电可实现多能源基地供电或多负荷中心受电,是一种运行方式灵活、较为经济的技术方案。对于多端常规直流,第三站在线投入与退出是实现其运行方式灵活转换的关键策略。基于高速并列开关的技术路线,对多端常规直流输电系统的第三站在线投入与退出策略进行了研究,从高速并列开关性能、设备冲击、交流系统功率损失等角度对比分析了不同策略的优缺点。为降低设备操作过应力,以及为高速并列开关创造良好分合闸条件,首次提出了一种在运换流站移相的第三站在线投入与退出策略。最后,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常规直流 第三站 在线投入/退出 高速并列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直流用直流高速开关(HSS)关键性能考核技术研究综述
5
作者 吕金壮 张长虹 +5 位作者 杨旭 李明洋 陈兵 黎卫国 李士杰 张良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18,共11页
多端直流输电技术可有效缓解中国输电走廊紧缺问题,并解决大规模的清洁能源并网,通过配置直流高速开关(high-speed switch,HSS),可实现多端直流系统第三站的在线投退及直流线路故障快速隔离。但目前国内缺乏±800 kV HSS设备的制造... 多端直流输电技术可有效缓解中国输电走廊紧缺问题,并解决大规模的清洁能源并网,通过配置直流高速开关(high-speed switch,HSS),可实现多端直流系统第三站的在线投退及直流线路故障快速隔离。但目前国内缺乏±800 kV HSS设备的制造技术与试验经验。为掌握核心技术,文中首先简要介绍多端直流输电工程对HSS的功能需求,提出HSS的运行工况及关键技术参数。其次,着重介绍研制±800 kV HSS特殊性能验证试验,包括长时燃弧耐受关键技术及无震荡回路开断直流关键技术及其研究现状,提出了±800 k V HSS关键性能的考核方法和型式试验要求,并对其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 直流并联高速开关 长时燃弧耐受 直流开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并联开关的多端混合直流工程第三站在线投退关键特性分析
6
作者 刘金 房博一 +3 位作者 黄一钊 石万里 张长虹 吕金壮 《高压电器》 2025年第9期215-220,共6页
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运行中需进行第三站在线投退。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依靠直流高速并联开关(HSS)与柔直换流阀相互配合实现第三站在线投退。因HSS直流电流分断能力、断口耐压能力相对较弱,有必要对基于直流高速并联开关的多端混合直... 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运行中需进行第三站在线投退。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依靠直流高速并联开关(HSS)与柔直换流阀相互配合实现第三站在线投退。因HSS直流电流分断能力、断口耐压能力相对较弱,有必要对基于直流高速并联开关的多端混合直流工程第三站在线投退关键特性分析。文中基于±800 kV昆柳龙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分析了HSS在各种工况下的直流电流开断能力、断口燃弧耐受能力等关键电气性能。以柳州站为例分析了包括第三站投入、退出及永久故障极隔离等在线投退策略,并提出了HSS与控保系统之间的逻辑配合要求,为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制定在线投退策略、控保系统与HSS配合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高速并联开关 多端混合直流 在线投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