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amera Link的高可靠性图像数据传输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甄国涌 丁润琦 张凯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7,共5页
针对高速图像数据在传输时可靠性低的问题,分别从硬件和逻辑两方面对图像传输接口进行优化设计。在硬件上,采用Camera Link为高速图像数据传输接口;在逻辑上,采用FPGA为主控制器,通过对Camera Link接口时序优化设计,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 针对高速图像数据在传输时可靠性低的问题,分别从硬件和逻辑两方面对图像传输接口进行优化设计。在硬件上,采用Camera Link为高速图像数据传输接口;在逻辑上,采用FPGA为主控制器,通过对Camera Link接口时序优化设计,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并且通过采用CRC+ECC双校验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图像数据在高速传输时多错重传、少错纠正,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经试验验证,该设计可实现在短距离、大数据量的情况下可靠传输,在较长距离传输时误码率低于一百亿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ra Link 图像传输 双校验 时序优化 高速传输 低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的桥梁索杆力测试和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晓立 杨军 +2 位作者 张玉珠 陈贡发 杜永潇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8,共8页
针对传统桥梁索(杆)力测试难度大、传感器易损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的非接触式桥梁索(杆)力测试和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DIC技术对固定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索(杆)振动目标点进行图像追踪,获得索(杆)上目标点的位移时... 针对传统桥梁索(杆)力测试难度大、传感器易损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的非接触式桥梁索(杆)力测试和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DIC技术对固定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索(杆)振动目标点进行图像追踪,获得索(杆)上目标点的位移时程响应信息,再结合运行模态分析和索(杆)力反演计算实现索(杆)力求解。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斜拉桥及某吊杆拱桥的索(杆)力计算中,并与加速度法实测索(杆)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固定高速摄像机为硬件,基于DIC技术得到的功率谱密度曲线的各固有频率与加速度法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二者测量索(杆)力偏差在7.87%以内;所提方法具有现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势,为桥梁的索(杆)力非接触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杆体系桥梁 索(杆)力测试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运行模态分析 固定高速摄像机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amera Link接口的高速图像信号源卡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汝兴海 任勇峰 李辉景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18,共4页
为了给某高速图像记录器提供一个可靠的图像源,设计了一种基于Camera Link接口的高速图像信号源卡。文中提出了板卡的总体方案,给出了其硬件电路以及控制逻辑设计。该信源卡通过CPCI总线接收上位机的命令与图像数据,利用SDRAM高速缓存图... 为了给某高速图像记录器提供一个可靠的图像源,设计了一种基于Camera Link接口的高速图像信号源卡。文中提出了板卡的总体方案,给出了其硬件电路以及控制逻辑设计。该信源卡通过CPCI总线接收上位机的命令与图像数据,利用SDRAM高速缓存图像,与图像记录器之间通过Camera Link接口通信,实现图像数据的高速可靠传输,传输速率达100MB/s。该信源卡已经成功应用于高速图像记录器的地面测试系统之中,满足了其测试需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ra LINK CPCI总线 FPGA 图像源 SDRAM 高速图像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的露天矿山微差爆破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洪伟 吴延梦 +3 位作者 潘乐 朱成 杨赛群 黄昕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39,共9页
随着电子雷管在露天矿山台阶爆破中的全面使用,微差爆破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何通过调整孔间延时提高炮孔之间相互作用力,成为矿山爆破技术的研究重点。基于混凝土模型模拟露天矿山微差爆破,建立高速摄影技术与数字图像相关(DIC)试验系... 随着电子雷管在露天矿山台阶爆破中的全面使用,微差爆破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何通过调整孔间延时提高炮孔之间相互作用力,成为矿山爆破技术的研究重点。基于混凝土模型模拟露天矿山微差爆破,建立高速摄影技术与数字图像相关(DIC)试验系统,基于全场微应变、高速摄影技术和数值模拟对不同孔间延时条件下的炮孔间裂纹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爆炸载荷下模型表面裂纹附近的应变持续时间约为3 ms,孔间延时为3 ms时下一个炮孔起爆能够提高炮孔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数值模拟展示了测点的压力分布特征,在孔间延时为3 ms时测点压力最大,验证了模型试验的准确性;利用MATLAB对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发现,孔间延时为3 ms时其破碎程度最佳,与模型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使用高速摄影技术结合DIC方法为研究炮孔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裂纹扩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爆破 高速相机 数字图像相关 微差爆破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轻小型遥感相机多通道高速图像传输方案
5
作者 肖龙 王磊 +2 位作者 张磊 苏浩航 贺强民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遥感相机图像传输接口性能是影响相机整体性能的重要指标,为解决多通道相机图像数据传输速率高且同时满足轻小型化需求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高吞吐率、低误码率的轻小型相机多通道高速图像数据传输方案,该方案基于CoaXPress接口采用Auror... 遥感相机图像传输接口性能是影响相机整体性能的重要指标,为解决多通道相机图像数据传输速率高且同时满足轻小型化需求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高吞吐率、低误码率的轻小型相机多通道高速图像数据传输方案,该方案基于CoaXPress接口采用Aurora 8B/10B通信协议,通过FPGA吉比特发送器(Gigabit Transceiver,GTX)实现4套焦面组件下行的高速图像传输,测试数据率达到13 Gbit/s,同时实现上行21 Mbit/s的相机控制数据率。仿真及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极大地提高了相机的图像数据传输速率,接口电缆数量较传统减少近50%,可满足轻小型遥感相机多通道高速图像传输需求,为各类遥感相机高速小型化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相机 高速串行 多通道 图像传输 轻小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摄像的玉米排种器性能测试
6
作者 张建臻 王云德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9期13-15,共3页
随着现代农业对高效、精确播种技术需求的增加,传统的排种器性能测试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要求。该文基于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在不干扰排种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时捕捉和分析排种过程,通过获得排种器在高频率下的连续图像了解种子在被排出... 随着现代农业对高效、精确播种技术需求的增加,传统的排种器性能测试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要求。该文基于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在不干扰排种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时捕捉和分析排种过程,通过获得排种器在高频率下的连续图像了解种子在被排出瞬间的运动轨迹和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排种器的排种速度、排种均匀性和漏播率,为优化和改进玉米排种器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通过该技术手段,可以大幅度提升玉米播种器的效率和质量,不仅有助于提高玉米的播种质量和效率,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摄像 玉米排种器 性能测试 图像处理 排种均匀性 漏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阵相机的水下射弹动态参数及超空泡演化过程测量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嘉伟 弯港 +2 位作者 顾金良 徐明杰 孔筱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64-2572,共9页
针对水下环境恶劣、光线条件差、难以拍摄并复原高速射弹运动姿态及其超空泡演化过程等问题,采用线阵相机的交汇测量原理,设计基于线阵相机的水下射弹图像采集系统、搭建基于双线阵相机的图像采集靶面,提出一种针对水下高速超空泡目标... 针对水下环境恶劣、光线条件差、难以拍摄并复原高速射弹运动姿态及其超空泡演化过程等问题,采用线阵相机的交汇测量原理,设计基于线阵相机的水下射弹图像采集系统、搭建基于双线阵相机的图像采集靶面,提出一种针对水下高速超空泡目标识别与弹形复原算法。利用超空泡射弹几何关系与相机标定数据推导出射弹过靶坐标、姿态角与过靶速度公式,搭建12.7 mm滑膛枪垂直发射入水实验,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进行水下射弹图像的快速采集,较完整的对弹形及空泡形态进行分离与复原,解算出射弹水下运动速度、姿态角及超空泡形态参数;系统解算出的速度与同时部署的高速摄像所处理的速度误差在1%以内,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射弹 高速摄像 线阵相机 弹形复原 超空泡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高速相机3D-DIC的涡轮叶片全场振动测量 被引量:3
8
作者 谢瑞丽 许巍 +1 位作者 陈新 潘兵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194,共7页
采用成本较低、结构紧凑且使用便捷的单高速相机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single-camera high-speed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SCHS 3D-DIC)对涡轮叶片的振动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首先,介绍了测量装置和原理,以悬臂... 采用成本较低、结构紧凑且使用便捷的单高速相机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single-camera high-speed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SCHS 3D-DIC)对涡轮叶片的振动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首先,介绍了测量装置和原理,以悬臂铝板为对象开展验证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测量系统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其次,开展了叶片的全场振动特性测量,得到了其三维形貌、模态特性、全场位移与应变分布,获得了叶片在振动载荷作用下的高应变区域位置及应变分布特点。研究表明,SCHS 3D-DIC方法相比常规双高速相机3D-DIC方法具有更高的视场利用率,适合于细长型的涡轮叶片的振动测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涡轮叶片 振动测量 单高速相机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通用相机的帧插高速成像方法
9
作者 王宇金 武锦辉 +4 位作者 刘吉 张博洋 袁涛 彭渊 李绍栋 《红外与激光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5-234,共10页
高速摄影在运动物体测试中至关重要,然而,基于电荷耦合器件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传统成像方法在成像速度和光子灵敏度方面存在局限性。高速相机存在设备成本高昂、大视场复杂环境中成像困难、时-空间分辨率的平衡等问题。作为一种... 高速摄影在运动物体测试中至关重要,然而,基于电荷耦合器件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传统成像方法在成像速度和光子灵敏度方面存在局限性。高速相机存在设备成本高昂、大视场复杂环境中成像困难、时-空间分辨率的平衡等问题。作为一种补充方案来应对高速成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视场通用相机的帧插高速成像方法(Frame Interpolation High-Speed Imaging Method,FIHSIM),用于提升通用相机的高速成像能力。该方法首先对传统通用相机捕捉的模糊图像进行预处理来消除复杂背景。其次,通过对每张模糊图像的不同时间域的灰度值中恢复出图像的时间信息来重建动态图像,此方法虽未提高相机本身成像速度,但通过插值提升了图像质量,达到高速摄影的成像效果。此外,该方法的性能在强运动或极端光照条件下可能会受到限制。为验证方法可行性,运动目标在FIHSIM与高速相机进行对比实验,通过细致测量及分析图像中物体的位移及其误差,实验结果表明,FIHSIM结合通用相机可以实现高速摄影。基于通用相机的帧插高速成像方法的高速瞬态成像速度能实现从一到一百万帧的速率动态范围,同时保持通用相机相应的空间分辨率。因此,FIHSIM具有高空间分辨率、能够记录大量虚拟帧图片观察动态事件的能力,为高速成像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重建 高速成像 帧插算法 大视场通用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摄像系统的精密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 被引量:53
10
作者 陈进 边疆 +2 位作者 李耀明 赵湛 汪加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0-95,共6页
运用高速摄像系统对精密排种器的种子排种过程进行图像采集,将采集的图像进行背景去除、滤波、锐化、二值化等图像处理,提出了根据种子面积和质心位置特征值检测精密排种器性能的方法。在不同的工作参数下对排种精度和播种均匀性进行试... 运用高速摄像系统对精密排种器的种子排种过程进行图像采集,将采集的图像进行背景去除、滤波、锐化、二值化等图像处理,提出了根据种子面积和质心位置特征值检测精密排种器性能的方法。在不同的工作参数下对排种精度和播种均匀性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速摄像检测和人工检测的排种合格指数相对误差小于1%,变异系数误差小于3%,此方法的检测精度满足精密排种器性能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种子 图像处理 精密排种器 高速摄像系统 性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柴油机的喷雾过程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德忠 黄震 +2 位作者 童澄教 姜高植 大圣泰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用高速 CCD摄像机在定容容器内对 3种不同背压 ( 0 .1、0 .7、1 .0 5MPa)下的柴油机喷雾进行了试验研究 ,摄像机采集图像的速度定为 40 50 0 frame/s.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的喷雾图像进行了边缘提取 ,定量给出了喷雾贯穿度的结... 用高速 CCD摄像机在定容容器内对 3种不同背压 ( 0 .1、0 .7、1 .0 5MPa)下的柴油机喷雾进行了试验研究 ,摄像机采集图像的速度定为 40 50 0 frame/s.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的喷雾图像进行了边缘提取 ,定量给出了喷雾贯穿度的结果 .文中还就三通阀开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喷雾 高速摄像技术 图像处理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成像系统中模拟前端设计 被引量:50
12
作者 薛旭成 李云飞 郭永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91-1195,共5页
CCD成像系统中模拟前端对系统信噪比起决定性作用。为了提高成像系统的信噪比,需要对模拟前端以及其PCB布局布线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深入分析模拟前端中各部分功能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模拟前端一般采用专用CCD视频信号处理器来实现的方案,... CCD成像系统中模拟前端对系统信噪比起决定性作用。为了提高成像系统的信噪比,需要对模拟前端以及其PCB布局布线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深入分析模拟前端中各部分功能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模拟前端一般采用专用CCD视频信号处理器来实现的方案,建立了CCD视频信号处理器这个模拟数字混合器件芯片内部的电源及接地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PCB布局布线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在像素时钟为6 MHz时,系统的信噪比可以达到5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成像系统 模拟前端 高速相机 低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变像管相机扫描时间和扫描速度的标定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伟 畅里华 +2 位作者 刘宁文 李剑 尚长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27-830,共4页
 采用ps光脉冲源和精密延时器对高速变像管相机扫描时间和扫描速度进行标定,给出了标定仪器的精度要求以及标定方法、标定结果和测量不确定度。拟合出扫描时间和扫描速度随扫描位置的变化方程,为实验数据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高速变像管相机 扫描时间 扫描速度 标定 光机式高速摄影仪器 ps光脉冲源 精密延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流脉冲电子束时间分辨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汪伟 畅里华 +3 位作者 陈思富 李剑 杨国君 邓建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9-942,共4页
简单介绍了LIA注入器中强流脉冲电子束能谱分布及发射度的测量原理.应用变象管扫描相机测量了脉冲宽度为100ns的强流脉冲电子束的能谱分布及发射度两个参量,得到了具有时间分辨本领为1ns的切伦科夫辐射图像.为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的研制... 简单介绍了LIA注入器中强流脉冲电子束能谱分布及发射度的测量原理.应用变象管扫描相机测量了脉冲宽度为100ns的强流脉冲电子束的能谱分布及发射度两个参量,得到了具有时间分辨本领为1ns的切伦科夫辐射图像.为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的研制,提供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象管扫描相机 高速摄影 能谱分布 发射度 强流脉冲电子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像管扫描相机扫描速度及非线性的标定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畅里华 刘宁文 +2 位作者 彭其先 刘寿先 李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5-317,432,共4页
变像管扫描相机在超快物理过程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扫描速度及其非线性作为相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其准确度对实验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准确获取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采用皮秒光脉冲源、标准具及精密延时器,对高速变象管... 变像管扫描相机在超快物理过程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扫描速度及其非线性作为相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其准确度对实验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准确获取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采用皮秒光脉冲源、标准具及精密延时器,对高速变象管相机扫描速度和扫描速度非线性进行了实验标定,取得了较好的扫描速度非线性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标定的变像管扫描相机最大扫描速度非线性为±3.52%;标定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1.4%。这一结果对有效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物理分析的可靠性是有很大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标定方法 标准具 变像管扫描相机 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地点闪电的梯级先导与回击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孔祥贞 郄秀书 +1 位作者 张广庶 张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42-147,共6页
利用成像率为1000幅/s的高速数字化摄像系统和电场变化仪,对在一次回击过程中具有多个接地分支的闪电(MGPF)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GPF回击前的梯级先导由包含2~4个脉冲的脉冲束组成,脉冲束间的时间间隔平均值约为26μs,脉冲间的时间间... 利用成像率为1000幅/s的高速数字化摄像系统和电场变化仪,对在一次回击过程中具有多个接地分支的闪电(MGPF)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GPF回击前的梯级先导由包含2~4个脉冲的脉冲束组成,脉冲束间的时间间隔平均值约为26μs,脉冲间的时间间隔平均值约为5μs;广东MGPF回击过程中和的电荷量约为4.5C,青海的约为11C;广东MGPF发生比例为16.7%,青海的为17.6%;一次回击的多个接地分支多发生在首次回击.通过分析发现,MGPF的形成与闪电的梯级先导、连接过程等有重要关系.闪电在一次回击过程中具有多个接地分支对雷电防护方法和设计的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摄像 梯级先导 回击 多接地闪电 地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纸病预处理系统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勇 周强 +1 位作者 刘涛 杨雁南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50,共5页
针对当前计算机串行数据处理方式难以适应在线纸病检测系统数据实时处理量大的瓶颈问题,采用"FPGA+计算机"的纸病检测硬件结构,利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并行特性实现图像处理算法的硬件加速,对CCD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纸病... 针对当前计算机串行数据处理方式难以适应在线纸病检测系统数据实时处理量大的瓶颈问题,采用"FPGA+计算机"的纸病检测硬件结构,利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并行特性实现图像处理算法的硬件加速,对CCD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纸病图像进行预处理,初步确定可能出现纸病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并将这些区域的图像信息通过以太网发送到计算机做纸病的进一步辨识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可以极大地减轻计算机的运算量,提高纸病检测系统的精确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病检测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硬件加速 图像预处理 高速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式激光光源的TR-PIV测试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俊 万津津 +1 位作者 施鎏鎏 刘应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54-1257,共4页
建立了基于连续式激光光源的时序粒子图像速度场(TR-PIV)测试系统,考虑到计算机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瓶颈,采用磁盘阵列数据采集技术配合高速相机实现了长时间粒子图像场的高速连续采集,并采用该系统对低速水槽中自由来流方柱绕流的湍流... 建立了基于连续式激光光源的时序粒子图像速度场(TR-PIV)测试系统,考虑到计算机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瓶颈,采用磁盘阵列数据采集技术配合高速相机实现了长时间粒子图像场的高速连续采集,并采用该系统对低速水槽中自由来流方柱绕流的湍流场进行了长时间125 Hz连续采样,通过法向速度信号的FFT分析以及互相关分析获取了大尺度相关结构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激光 高速相机 时序粒子图像测速 磁盘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截面流化床内颗粒运动可视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志刚 方梦祥 +2 位作者 骆仲泱 王勤辉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4-30,共7页
将高速摄影和颗粒图像测速(PIV)技术结合,以空气作为流化介质,0.1~0.65mm透明玻璃珠为床料,对不同截面风速下矩形截面流化床内过渡区和稀相区的颗粒速度分布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过渡区截面突变造成颗粒的运动流场发生偏转,颗粒横... 将高速摄影和颗粒图像测速(PIV)技术结合,以空气作为流化介质,0.1~0.65mm透明玻璃珠为床料,对不同截面风速下矩形截面流化床内过渡区和稀相区的颗粒速度分布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过渡区截面突变造成颗粒的运动流场发生偏转,颗粒横向运动明显增强;稀相区的出口效应和矩形截面的角落效应对截面上的颗粒速度分布有重要影响。越靠近出口颗粒的横向运动越剧烈。出口效应对颗粒横向速度分量的影响要大于对轴向速度分量的影响,横向速度分量是影响稀相区颗粒宏观运动规律的主要因素。截面风速增大,使得测试区域的颗粒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加剧。为减小锅炉磨损,对截面突变区域要使用圆滑过渡,减少不规则区域的存在:选择合理的出口结构和截面风速,同时要考虑角落防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摄影 颗粒图像测速 矩形流化床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棱镜转像机构在超高速转镜相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畅里华 李剑 +5 位作者 汪伟 王旭 张光升 高鹏 肖正飞 尚长水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6,共7页
叙述了棱镜转像机构的原理,设计了与高速转镜相机匹配的别汉棱镜转像机构,并将其作为超高速转镜相机的固定组成部分,FJZ-250型转镜分幅和SJZ-15型转镜扫描相机通用。高速转镜相机中增配转像机构后,对目标成像360°连续可调,解决了... 叙述了棱镜转像机构的原理,设计了与高速转镜相机匹配的别汉棱镜转像机构,并将其作为超高速转镜相机的固定组成部分,FJZ-250型转镜分幅和SJZ-15型转镜扫描相机通用。高速转镜相机中增配转像机构后,对目标成像360°连续可调,解决了多台相机同步使用时,爆轰装置不同研究方向的测试问题,对实验数据的获得及系统外场目标调试起了很大的作用,极大方便了相机的使用。经像质检测及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转镜式高速相机增配别汉棱镜转像机构后,对相机光学系统成像质量不受影响,甚至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摄影 转镜相机 转像机构 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