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政策创新——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1
作者 周良君 冯晓露 董国忠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体旅文商融合已成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从创新驱动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的视角,阐释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基于对2016-2023年粤...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体旅文商融合已成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从创新驱动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的视角,阐释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基于对2016-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及地方政策的系统梳理,从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协同四个维度分析其政策创新路径,构建政策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构建体旅文商融合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量化评估政策效果,发现体旅文商融合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实践,从激发基层主动创新、深化区域协同发展、优化政策工具设计、强化技术创新赋能等方面提出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旅文商融合 政策创新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城市群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2
作者 刘露 许旺土 张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4,共10页
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是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将高质量发展内涵准确落实到具备“标尺”作用的交通指标上,是城市群区域有序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构建城市群区域综合立体交通... 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是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将高质量发展内涵准确落实到具备“标尺”作用的交通指标上,是城市群区域有序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构建城市群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精准剖析城市群区域交通发展薄弱环节的同时引导城市群交通发展协同制度制订的方向;利用京津冀城市群统计数据进行了测度模型的应用,并以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交通指标数据作横向对比,研究表明:京津冀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在全国层面处于较高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但相较于长三角城市群在公路、铁路规模和交通方式的衔接协调方面还存在差距,建议强化制度设计,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着力于提升河北交通能级以实现高效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立体交通网 城市群 区域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
3
作者 文丰安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9,共11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提升中国经济协调性、促进国内大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选择。目前,...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提升中国经济协调性、促进国内大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选择。目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仍面临相关机制不健全、要素流动阻碍多、融合发展动力不足、公共资源供给不均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对缓慢等困难。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城乡要素流通的动力支撑、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能,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第一,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制度等关键领域的改革,打破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构建科学合理、协调统一的城乡规划引领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完善城乡发展机制。第二,推动新型人才流动,加强技术传播,促进信息共享,提高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效率,减少城乡要素流动障碍,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第三,加强城乡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多元化供给和数字化服务。第四,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驱动城乡产业无缝对接,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新质生产力 乡村全面振兴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SM模型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
作者 毛舒焕 《城市公共交通》 2025年第1期50-55,共6页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公交一体化成为提高城乡居民出行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引入OSM模型,从财政保障、线网规划、经营管理、运营服务、安全监管五大维度17项指标入手,构建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公交一体化成为提高城乡居民出行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引入OSM模型,从财政保障、线网规划、经营管理、运营服务、安全监管五大维度17项指标入手,构建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该指标体系在城乡公交一体化评估中的适用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指标体系建设、提升数据采集准确性及深化成果应用等方面的建议,为科学合理评估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提供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M模型 城乡公交一体化 指标体系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激励效应与作用机制
5
作者 薛阳 贾慧 冯银虎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9-92,共14页
物流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城乡经济融合提供了重要机遇。基于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物流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激励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物流高质量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异质性检验发现,物流高质量发展对城乡... 物流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城乡经济融合提供了重要机遇。基于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物流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激励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物流高质量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异质性检验发现,物流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促进效果呈现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且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地区>低农业现代化水平地区的现象。传导效应检验发现,物流高质量发展分别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和消费市场规模扩大促进城乡经济融合。门槛效应检验发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存在双门槛效应,物流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的加深呈“边际效应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高质量发展 城乡经济融合 农业劳动力转移 消费市场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都市品质提升的城市更新行动探索——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6
作者 付莉莉 陈阳 《城市建筑》 2025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城镇化发展中后期,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都市品质方面,以都市品质提升为思路指导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路径。文章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应对大街区模式、产城融合缺乏、城市活力不足、景观风貌平淡等“城市病”,以城市更... 城镇化发展中后期,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都市品质方面,以都市品质提升为思路指导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路径。文章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应对大街区模式、产城融合缺乏、城市活力不足、景观风貌平淡等“城市病”,以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从支撑创新、生态修复、改善人居、塑造魅力、提升活力、韧性智慧等方面,提升都市品质,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推动片区统筹,发挥城市更新的整体效应;创新政策体系,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品质 城市更新行动 高质量发展 江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农村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基于广东实践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永红 艾安丽 +3 位作者 黄春神 沈穗 王成国 邓桂梅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09,共7页
身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农村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也渐成“显学”。新时代农村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公平发展为核心,以满足农村学生对优质体育教育的需求为导向,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农村学校... 身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农村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也渐成“显学”。新时代农村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公平发展为核心,以满足农村学生对优质体育教育的需求为导向,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农村学校体育绩效和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效果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包括公平、均衡、开放、全面、绿色、创新和共享发展等7个维度。以广东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工作实践为例,以案说理,以期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实践发展及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城乡一体化: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应然走向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天平 潘勤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83,共13页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与社会公平的实现,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与首要任务。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既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与社会公平的实现,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与首要任务。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既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不仅具有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意义,还具有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实践意义,并呈现和谐共生的城乡义务教育优质一体化、和而不同的城乡义务教育在地特色化及合而为一的城乡义务教育整体协同化的理想样态。然而,在迈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义务教育仍然面临主体思想的滞后性、资源配置的失调性、文化发展的同质性、治理主体的分裂性等现实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为解决这些难题,需要从树立互惠共生理念、联合多元主体协同发力、优化教育财政支出、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作用等方面努力,以促进新时代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城乡一体化 理想样态 教育治理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姚战琪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2,共14页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农民收入来源。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199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地区)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农民收入来源。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199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地区)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且这种缩减作用在北京、上海最强,在江苏、天津、浙江次之,在广东最弱;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均显著,但在中部地区最强,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较弱;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在绿色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更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为进一步发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应持续加强服务创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引导绿色消费和生产,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10
作者 李艳 赵田田 +1 位作者 舒泰一 魏雨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9-1842,共14页
提高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本研究利用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 提高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本研究利用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的面板数据测度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从产业结构视角出发,研究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农村三产融合进而影响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将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科技创新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在其调节作用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数字经济发展提高了我国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讨论后结论依然显著。2)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提高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其中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业多功能拓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农业科技创新进步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强化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4)在我国农村三产融合非试点区、东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从数字经济视角为提高我国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和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三产融合 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小镇建设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内蒙古特色小镇为例
11
作者 李娜 史主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220-225,共6页
特色小镇的出现,为小城镇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发展模式,推动了人才、技术、金融、信息等要素在乡村地区的延伸,拉动了乡村产业融合和高级化发展,对促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实现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推动小... 特色小镇的出现,为小城镇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发展模式,推动了人才、技术、金融、信息等要素在乡村地区的延伸,拉动了乡村产业融合和高级化发展,对促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实现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推动小镇居民高质量就业和高品质生活同步发展。以内蒙古为例,从理论层面与实际层面系统地剖析了特色小镇建设与高质量就业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内蒙古特色小镇建设与高质量就业的协同效应不强,在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探究了特色小镇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的路径,以期为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高质量就业 城乡融合 空间异质性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12
作者 谢爱良 李浩楠 陆相林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3-79,86,共8页
立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时代需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从经济增长、治理体系、社会文明、文化传承、环境保护5个维度构建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立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时代需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从经济增长、治理体系、社会文明、文化传承、环境保护5个维度构建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分析法和Tobit回归分析法对其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较为有效。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空间上地域差异明显,主要有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较强、一般两种类型。影响因素中,教育发展水平、政府治理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文旅人力资源规模、社会文明程度是最稳健的影响因素,且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和类型差异。提升我国相对贫困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主要着力于推动政府职能整合、发展文旅产业要素、强化文旅市场建设、优化文旅产业环境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投影寻踪分析 TOBIT回归 影响因素 相对贫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视域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禹洪波 刘淑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部署。在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融合理论的要求,又对于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但农村地区精英群体的流失、新兴科技...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部署。在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融合理论的要求,又对于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但农村地区精英群体的流失、新兴科技技术的相对落后、传统文化的丢失、生态环境治理的弱化,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层面城乡融合的羁绊。面对客观形势,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依托党建引领、数字赋能、城乡互哺、共建共享,进而夯实精神文明组织基础、创新精神文明平台支撑、厚植精神文明文化底蕴、筑牢精神文明生态屏障,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突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公共政策与新闻文本数据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晓露 周良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1,共9页
为揭示粤港澳大湾区体旅文商融合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关系,采用文本大数据分析方法,对2016—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体旅文商融合及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公共政策和新闻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2016—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体... 为揭示粤港澳大湾区体旅文商融合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关系,采用文本大数据分析方法,对2016—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体旅文商融合及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公共政策和新闻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2016—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体旅文商融合及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均呈上升趋势,二者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和即时反馈机制;体旅文商融合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显示出深层次的相互影响与支撑,这种作用关系有望长期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体旅文商融合与体育产业的战略协同,不断提供新的创新动力和市场机遇;其次,增强政策支持、产业链和生态系统等结构性因素的稳定性;最后,建立持续的互利共赢机制,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巩固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 体旅文商融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与机制 被引量:35
15
作者 孙志远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0,共13页
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深刻改变城市与农村生产及生活方式,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及西藏地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限效应模型,实证检验... 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深刻改变城市与农村生产及生活方式,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及西藏地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限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产业结构升级、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对这种非线性影响具有强化作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从线性影响看,在东部地区最强,在中部地区其次,在西部地区最弱;从非线性影响看,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单一门限效应,在中部地区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为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应积极推动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新质生产力形成;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为城乡高质量融合提供动力;畅通资源要素流动渠道,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助力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要素配置优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高质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甘佩玄 陈雅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4年第2期38-44,55,共8页
我国文旅融合发展迈入“十四五”时期,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成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文章探讨我国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研究与建设现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标准化建设、服务理念、服务网络、服务实效性四个方... 我国文旅融合发展迈入“十四五”时期,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成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文章探讨我国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研究与建设现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标准化建设、服务理念、服务网络、服务实效性四个方面,探索我国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高质量发展道路,以期为全国各地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乡公共阅读空间 高质量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新疆14个地州(市)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悦 谭春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213-219,共7页
选择新疆14个地州(市)2012—2021年的农业机械化数据,进行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并构建起多元回归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城乡收入比对新疆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水平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乡收入比对新疆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具... 选择新疆14个地州(市)2012—2021年的农业机械化数据,进行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并构建起多元回归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城乡收入比对新疆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水平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乡收入比对新疆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滞后2期的正向影响作用,经济、社会等条件变量也呈现着一定的滞后性影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农业机械化 高质量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滞后性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消费对革命老区融合发展效率的影响——基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的县域面板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慧婷 薛嘉树 许春晓 《城市学刊》 2024年第4期25-36,共12页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实现融合发展是革命老区新时代振兴发展的重要议题,揭示旅游消费对融合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意义重大。在系统厘清旅游消费对融合发展效率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旅游消费指数和融合发展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综合测度2018—...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实现融合发展是革命老区新时代振兴发展的重要议题,揭示旅游消费对融合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意义重大。在系统厘清旅游消费对融合发展效率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旅游消费指数和融合发展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综合测度2018—2022年原中央苏区108个县(市、区)的融合发展效率及其变化趋势,以双向固定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旅游消费对融合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研究期内融合发展效率发展态势整体向好并趋于均衡,其增长主要依赖技术效率提升,正向增长机制后续动力不足且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旅游消费通过产业关联实现投入资源的转移性赋能,显著提升融合发展效率,其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异质性与动态累积滞后效应;在第三产业优势度的作用下,旅游消费对融合发展效率的影响在原中央苏区内部存在双重门槛特征,赣闽两省旅游消费对融合发展效率产生的影响大于广东省,广东省对外开放程度与融合发展效率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红色文化 旅游消费 文旅融合发展效率 原中央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字电商物流协同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喆 赵璐阳 +2 位作者 黄娟 许丽娟 付楷 《物流技术》 2024年第11期127-139,共13页
以2020年关键转换年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分析等方法,探讨数字电商物流作为新质生产力协同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电商物流的结构效应、乘数... 以2020年关键转换年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分析等方法,探讨数字电商物流作为新质生产力协同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电商物流的结构效应、乘数效应和增长效应与农业生产效率和产业结构提升显著相关,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相关,而牵引效应则与城乡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收入差距的缩小以及新型城镇化进程显著相关。同时,数字电商物流的结构效应、乘数效应以及牵引效应是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分异的显著驱动因子。将研究对象分别按省(直辖市)、市、组团、行政区进行分类汇总,发现整体差距明显。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电商物流 城乡融合 县域数字乡村 耦合协调 地理探测器 成渝双城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新质生产力与城乡共同富裕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杨秋菊 王文福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26,共12页
数字普惠金融具有科技性、政策性、靶向性等特点,有助于拓宽金融服务边界,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基于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 数字普惠金融具有科技性、政策性、靶向性等特点,有助于拓宽金融服务边界,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基于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城乡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在通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改变样本范围、更换回归方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城乡共同富裕;随着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呈现J字形特征;与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的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的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新质生产力均构成城乡共同富裕的格兰杰原因;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城乡共同富裕,而且可以带动邻近地区城乡共同富裕。因此,应大力提升涉农金融服务质效,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为扎实推进城乡共同富裕注入蓬勃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新质生产力 城乡共同富裕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