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Ⅴ/Ⅲratio on electron mobility of the InAs_(x)Sb_(1-x)layers grown on GaAs substrate by molecular beam epitaxy
1
作者 ZHANG Jing YANG Zhi +3 位作者 ZHENG Li-Ming ZHU Xiao-Juan WANG Ping YANG Lin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Sb/In ratio on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and crystal quality of the 200 nm InAs_(x)Sb_(1-x)thin film.The Sb content of InAs_(x)Sb_(1-x)thin film in all samples was verified by HRX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Sb/In ratio on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and crystal quality of the 200 nm InAs_(x)Sb_(1-x)thin film.The Sb content of InAs_(x)Sb_(1-x)thin film in all samples was verified by HRXRD of the symmetrical 004 reflections and asymmetrical 115 reflections.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b component was 0.6 in the InAs_(x)Sb_(1-x)thin film grow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b/In ratio of 6 and As/In ratio of 3,which has the highest electron mobility(28560 cm^(2)/V·s)at 300 K.At the same time,the influence ofⅤ/Ⅲratio on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and crystal quality of Al_(0.2)In_(0.8)Sb/InAs_(x)Sb_(1-x)quantum well heterostructures also has been investigated.As a result,the Al_(0.2)In_(0.8)Sb/InAs_(0.4)Sb_(0.6)quantum well heterostructure with a channel thickness of 30 nm grow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b/In ratio of 6 and As/In ratio of 3 has a maximum electron mobility of 28300 cm^(2)/V·s and a minimum RMS roughness of 0.68 nm.Through optimizing the growth conditions,our samples have higher electron mobility and smoother surface morph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beam epitaxy InAs_(x)Sb_(1-x) Ⅴ/Ⅲratio high electron mo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6a靶向HMGA1基因对结肠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廷刚 薛峰 +2 位作者 李宇 牛兆健 王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5-1211,共7页
目的:探讨miR-26a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A1)基因对结肠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的影响,阐明HMGA1基因是否为miR-26a的靶基因。方法:将miR-NC (对照)、miR-26amimics (模拟物)和miR-26ainhibitor (抑制物)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作为miR... 目的:探讨miR-26a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A1)基因对结肠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的影响,阐明HMGA1基因是否为miR-26a的靶基因。方法:将miR-NC (对照)、miR-26amimics (模拟物)和miR-26ainhibitor (抑制物)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作为miR-NC组、miR-26amimics组和miR-26ainhibitor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SW480细胞中HMGA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SW480细胞中双荧光素酶活性,以此确定HMGA1是否为miR-26a的靶基因。采用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数和迁移数。结果:HMGA1基因是miR-26a的靶基因。与miR-NC组比较,转染24、48和72h时miR-26amimics组SW480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0.01),而miR-26a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升高(P<0.01)。与miR-NC组比较,各时间点miR-26amimics组和miR-26amimics+pcDNA3.1-HMGA1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侵袭数和细胞迁移数均降低(P<0.01),而miR-NC+pcDNA3.1-HMGA1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侵袭数和细胞迁移数均升高(P<0.01);与miR-26amimics组比较,各时间点miR-26amimics+pcDNA3.1-HMGA1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侵袭数和细胞迁移数均升高(P<0.01);与miR-NC+pcDNA3.1-HMGA1组比较,各时间点miR-26a+pcDNA3.1-HMGA1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侵袭数和细胞迁移数均降低(P<0.01)。结论:HMGA1是miR-26a的靶基因。上调miR-26a表达可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下调miR-26a表达可促进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6a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结肠肿瘤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柱五加中4个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研究
3
作者 卢茂芳 吴剑 +5 位作者 蒋诗琴 鲁曼霞 陆昌洙 李建昊 戴玲 刘向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9-1266,1330,共9页
研究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AGS)中4个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这些化合物包括impressic acid(1)、3α,11α-dihydroxy-23-oxo-lup-20(29)-en-28-oic acid(2)、3α,11α,23-trihyd... 研究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AGS)中4个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这些化合物包括impressic acid(1)、3α,11α-dihydroxy-23-oxo-lup-20(29)-en-28-oic acid(2)、3α,11α,23-trihydroxy-lup-20(29)-en-28-oic acid(3)、3α-hydroxy-lup-20(29)-en-23,28-dioic acid(4)。以脂多糖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为炎症模型,使用EZ4U检测法检测4个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TNF-α、IL-1β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化合物1、4可明显抑制NO、TNF-α、IL-1β的释放,化合物2可抑制NO、IL-1β产生,化合物1、2、4抑制细胞分泌HMGB1,化合物1、4对LPS诱导的TNF-α的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1、2、4会显著降低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中NF-κB的活性(均P<0.05)。综上所述,化合物1、2、4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及下游炎症介质的转录表达,抑制HMGB1的分泌,缓解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柱五加 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 抗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改善干眼小鼠眼表炎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霞 丁宁 +7 位作者 郇梦婷 甘丽祯 管抒扬 范一梦 韩雨桐 高卫萍 韦庆波 吴云川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 探讨电针改善干眼小鼠眼表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30只SPF级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假电针组、西药组、电针组,每组6只。空白组分别于每天8:00、11:00、14:00和17:00在小鼠皮下注射200μL无菌生理盐水,其... 目的 探讨电针改善干眼小鼠眼表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30只SPF级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假电针组、西药组、电针组,每组6只。空白组分别于每天8:00、11:00、14:00和17:00在小鼠皮下注射200μL无菌生理盐水,其余4组每天于相同时间点在小鼠皮下注射200μL氢溴酸东莨菪碱(0.5 mg溶于0.2 mL无菌生理盐水中),各组均连续注射35 d。从第22天开始,假电针组给予小鼠双侧睛明穴和太阳穴处钝头针点刺干预,不刺入皮下;西药组分别于每天8:00、13:00、18:00给予小鼠氟米龙滴眼液滴双眼,每次1滴;电针组给予小鼠电针干预,取穴部位和针刺时间同假电针组,电针仪频率2 Hz/20 Hz,疏密波,强度1 mA,每天1次,每次15 min。各组均干预14 d。检测各组小鼠造模前、造模后和干预后的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情况,光镜下观察角膜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角膜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造模前相比,模型组、假电针组、西药组和电针组造模后和干预后小鼠FL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造模后相比,电针组、西药组小鼠干预后FL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模型组相比,干预后电针组、西药组小鼠FL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HE染色显示:干预后,电针组和西药组小鼠可见角膜上皮层数基本正常,上皮细胞无明显脱落,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稍肿胀。模型组和假电针组小鼠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均显著升高,电针组和西药组小鼠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模型组和假电针组小鼠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空白组显著升高,电针组和西药组小鼠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电针可改善干眼模型小鼠角膜上皮损伤,降低角膜组织中HMGB1的表达,从而抑制HMGB1和RAGE结合,进一步改善干眼眼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电针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神经变性疾病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江楠 丁智斌 +5 位作者 杨婷 侯苗苗 韩红霞 马存根 宋丽娟 李新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2-478,共7页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变性和凋亡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慢性神经炎症反应作为其潜在致病和诱发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HMGB1作为一种广泛表达的非组蛋白核蛋白,在维持染色体稳态同时,主要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变性和凋亡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慢性神经炎症反应作为其潜在致病和诱发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HMGB1作为一种广泛表达的非组蛋白核蛋白,在维持染色体稳态同时,主要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和Toll样受体等参与机体炎症反应过程。HMGB1作为参与神经炎症的关键因子,广泛参与神经变性疾病发生发展,可能成为神经变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就HMGB1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靶向HMGB1治疗神经变性疾病提供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神经变性疾病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鼠海马ABCA1、apoA1的表达和血清TC、HDL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滕志朋 王晨 +1 位作者 张雄 李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鼠海马组织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 protein A1,ABCA1)和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的表达及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鼠海马组织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 protein A1,ABCA1)和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的表达及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含量的影响。方法:用APP/PS1双转基因鼠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不同浓度姜黄素饲料喂养6个月。免疫组化SP法检测转基因鼠的海马组织CA1区ABCA1和apoA1的表达变化。胆固醇酶法比色法检测血清中TC和HDL的含量。结果:经过不同浓度姜黄素饲喂转基因鼠后,其海马组织CA1区ABCA1和apoA1的表达增加(P=0.005和0.003;P=0.025和0.001),且血清中HDL的含量也随之增加,TC的含量逐渐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和0.010;P=0.046和0.002)。结论:ABCA1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姜黄素可能是通过增加ABCA1表达和升高apoA1和HDL含量降低胆固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姜黄素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 免疫组化 载脂蛋白a1 高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过氧化氢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和衰老中的作用
7
作者 吴苗苗 李鹏飞 +3 位作者 徐林慧 康丽华 季敏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氧化损伤环境下DNA损伤和衰老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ARC组)和黄斑前膜疾病患者(...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氧化损伤环境下DNA损伤和衰老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ARC组)和黄斑前膜疾病患者(对照组)前囊膜组织中HMGB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ECs细胞株SRA01/04细胞中不同浓度(0、100、200、400μmol·L^(-1))H_(2)O_(2)处理后HMGB1蛋白表达变化,并筛选出最佳作用浓度用于后续构建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分为Control组(未经任何处理)、HA组(转染对照质粒HA)和OE-HMGB1组(转染质粒HMGB1),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MGB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分为H_(2)O_(2)组(400μmol·L^(-1)H_(2)O_(2)处理)、H_(2)O_(2)+HA组(转染对照质粒HA,同时400μmol·L^(-1)H_(2)O_(2)处理)和H_(2)O_(2)+OE-HMGB1组(转染质粒HMGB1,同时400μmol·L^(-1)H_(2)O_(2)处理),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DNA氧化损伤,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的组蛋白H2A(γH2A)、肿瘤蛋白53(P53)、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P2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P1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衰老变化。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RC组患者前囊膜组织中HMGB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在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模型中,HMGB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随H_(2)O_(2)浓度上升呈下降趋势。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HA组相比,OE-HMGB1组细胞中HMGB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中γH2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和荧光强度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H_(2)O_(2)组及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中P53、P21和P1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SA-β-gal染色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P21和P16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HMGB1通过增强DNA损伤修复能力来抑制LECs的损伤性DNA的积累和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DNA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马酮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凡诗 陈浩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目的 旨在探讨吉马酮(GM)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并基于高迁移率基团盒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构... 目的 旨在探讨吉马酮(GM)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并基于高迁移率基团盒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构建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MCAO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MCAO组、吉马酮治疗组(GM组;腹腔注射GM 20mg/kg)、重组HMGB1处理组(rHMGB1组;腹腔注射重组HMGB1 8μg/kg)和重组HMGB1+吉马酮处理组(rHMGB1+GM组;腹腔注射重组HMGB1 8μg/kg+GM 20 mg/kg)。Sham组(n=24)大鼠仅麻醉后暴露颈动脉,不进行MCA闭塞。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Nissl染色、TUNEL测定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损伤和神经元死亡。采用免疫荧光与ELISA分析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用于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相较于MCAO组,GM处理能够降低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脑组织病理损伤、神经元死亡和神经炎症反应,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并促进M2极化,抑制NF-κB活化和HMGB1、RAGE蛋白表达(P<0.05)。重组HMGB1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GM对MCAO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P<0.05)。结论 GM通过调节HMGB1/RAGE/NF-κB轴来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并促进M2极化,从而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在缺血性脑卒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炎症 吉马酮 小胶质细胞 高迁移率基团盒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调控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9
作者 辛欢 邹璟 乐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Vehicle组)、模型组(RTX组)、假电针组(Sham-EA组)、电针组(EA组)、电针+通路抑制剂组(EA+Gly组)。通过机械退缩阈值检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检测和斜板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实验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疼痛敏感相关物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神经激肽1(NK-1)水平,以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Iba1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HMGB1/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RTX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降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缩短,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减小;脊髓背角组织结构被破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凋亡率上升,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多,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上调(均P<0.01)。与RTX组相比,Sham-EA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EA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增大,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节细胞损伤得到缓解,排列较为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均P<0.01)。与EA组相比,EA+Gly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增大,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细胞损伤和紊乱程度减轻,细胞凋亡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EA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发挥对PHN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电针 小胶质细胞活化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对复发性流产模型子宫内膜容受性及RhoA/ROCK2信号通路的影响
10
作者 王娇 李素叶 +4 位作者 焦艳 王磊 崔家璐 冀雪霞 张聪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5-581,共7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群盒蛋白1(HMGB1)在复发性流产(RSA)模型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及其与RhoA/ROCK2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雌性CBA/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Con组(正常妊娠小鼠),RSA组(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sh-HMGB1组(RS...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群盒蛋白1(HMGB1)在复发性流产(RSA)模型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及其与RhoA/ROCK2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雌性CBA/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Con组(正常妊娠小鼠),RSA组(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sh-HMGB1组(RSA小鼠体内转染sh-HMGB1组)、sh-HMGB1+LPA组(RSA小鼠体内转染sh-HMGB1组并注射RhoA激活剂溶血磷脂酸)、C3组(RSA小鼠注射Rho A抑制剂C3外酶)。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ELISA试剂盒检测子宫内膜组织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与腺体数目。TUNEL检测组织细胞凋亡。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HMGB1、HOXa10、VEGF、Caspase-9、Caspase-3、RhoA和ROCK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RSA组的TNF-α、IFN-γ、IL-6水平、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RhoA、ROCK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平均胚胎着床点、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目数、HOXa10、VEGF、Caspase-9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RSA组相比,sh-HMGB1组和C3组的TNF-α、IFN-γ、IL-6水平、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RhoA、ROCK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平均胚胎着床点、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目数、HOXa10、VEGF、Caspase-9和Caspase-3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sh-HMGB1组相比,sh-HMGB1+LPA组TNF-α、IFN-γ、IL-6水平、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RhoA、ROCK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平均胚胎着床点、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目数、HOXa10、VEGF、Caspase-9和Caspase-3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HMGB1在RSA模型中通过促进炎症反应,抑制子宫内膜的细胞凋亡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产生负面影响,其机制可能与Rho A/ROCK2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群盒蛋白1 复发性流产 子宫内膜容受性 RhoA/ROCK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及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性
11
作者 曹君阳 马春星 刘志娜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信使RNA(mRN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及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信使RNA(mRN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及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定期产检并分娩的GDM合并PPROM的孕妇98例作为GDM合并PPROM组,GDM未发生PPROM的孕妇102例作为GDM未合并PPROM组、正常孕妇10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3组孕妇肠道菌群、血清sTREM-1 mRNA和HMGB1 mRNA水平;分析GDM孕妇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GDM孕妇发生PPROM的影响因素及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对GDM孕妇发生PPROM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未合并PPROM组和GDM合并PPROM组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菌落数显著升高(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显著降低(P<0.05)。GDM合并PPROM组分娩孕周较对照组和GDM未合并PPROM组显著降低(P<0.05)。与GDM未合并PPROM组比较,GDM合并PPROM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显著降低(P<0.05),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菌落数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GDM未合并PPROM组、GDM合并PPROM组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水平依次升高(P<0.05)。GDM孕妇血清sTREM-1 mRNA与HMGB1 mRNA呈正相关(r>0,P<0.05);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与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菌落数均呈正相关(r>0,P<0.05),与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均呈负相关(r<0,P<0.05)。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sTREM-1 mRNA、HMGB1 mRNA是影响GDM孕妇发生PPROM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是影响GDM孕妇发生PPROM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血清sTREM-1 mRNA和HMGB1 mRNA联合预测GDM孕妇发生PPROM的曲线下面积(AUC)(0.922)较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各自单独预测的AUC(0.829、0.841)更高(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均呈高表达,且合并PPROM的GDM孕妇血清二者升高趋势更为明显,二者与肠道菌群失衡和PPROM的发生有关,sTREM-1 mRNA和HMGB1 mRNA联合对预测PPROM发生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肠道菌群 未足月胎膜早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评估价值
12
作者 邵丹卉 徐杨 +1 位作者 韩秋峪 孙礼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56-25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2例作为URSA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CTLA4、HMGB1水平,检测两组Th17及Treg水平,并计算Th17/Treg,收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CLTA4、HMGB1水平与Th17、Treg、Th17/Treg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RS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LA4、HMGB1水平评估URSA发生的价值。结果URSA组血清CTLA4水平低于健康组,HMGB1水平高于健康组,Th17水平、Th17/Treg高于健康组,Treg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CTLA4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负相关,与Treg水平呈正相关(P<0.05)。HMGB1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正相关,与Treg水平呈负相关(P<0.05)。孕次、血清CTLA4水平、血清HMGB1水平、Th17水平、Treg水平、Th17/Treg是URS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CTLA4、HMGB1水平及两种指标联合评估UR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0.787、0.908,约登指数分别为0.652、0.491、0.656。结论URSA患者血清CTLA4水平降低、HMGB1水平升高,与Th17/Treg平衡改变相关,血清CTLA4、HMGB1水平对URSA具有辅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UCA1、HMGB1/RAGE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牟沧浪 杜春华 +4 位作者 高苏苏 孙威 于洁 张亚楠 于文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45-1550,共6页
目的:明确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long non-coding RNA-human 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 1,LncRNA-UC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 目的:明确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long non-coding RNA-human 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 1,LncRNA-UC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p65在人体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究其与NSCLC临床特点、病理类型等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NSCLC患者,采集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4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患者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HMGB1、RAGE定位及表达量。应用Western blot检测12例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HMGB1、RAGE、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测定40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lncRNA-UCA1、HMGB1、RAGE、NF-κB p65的mRNA表达量。结果:①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MGB1(1459.72±366.67)、NF-κB p65(479.52±265.07)在NSCLC中的表达量较正常组织(847.60±313.66、135.53±109.61)明显升高(t=5.470,P=0.000;t=4.063,P=0.002),RAGE(127.49±43.91)在NSCLC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257.61±64.84)明显降低(t=-11.461,P=0.000)。②qRTPCR检测显示,LncRNA-UCA1(4.85±2.31)、HMGB1(4.64±2.10)、NF-κB p65(4.22±2.10)在NSCLC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1.00±0.00、1.00±0.00、1.00±0.00)明显升高(t=10.521,P=0.000;t=10.949,P=0.000;t=8.273,P=0.000),RAGE(0.41±0.19)在NSCLC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1.00±0.00)降低(t=-19.754,P=0.000)。③LncRNA-UCA1、HMGB1、NF-κB p65的表达量在腺癌组织(2.93±1.40、3.06±1.36、2.17±0.87)高于鳞癌组织(6.77±2.22、6.16±2.20、5.96±2.90)(t=3.722,P=0.001;t=3.114,P=0.004;t=3.348,P=0.002),大于3 cm肿瘤组织(6.70±2.14、6.28±1.80、6.07±2.17)高于不足3 cm肿瘤组织(3.11±1.40、3.21±1.43、2.28±0.86)(t=-5.367,P=0.000;t=-5.181,P=0.000;t=-5.623,P=0.000),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6.38±2.25、6.04±2.25、5.72±2.8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2.70±1.30、3.23±1.38、2.24±0.92)(t=2.377,P=0.023;t=2.404,P=0.021;t=2.410,P=0.021),而RAGE的表达量在腺癌组织(0.54±0.18)低于鳞癌组织(0.28±0.12)(t=-3.049,P=0.004),大于3 cm肿瘤组织(0.28±0.11)低于不足3 cm肿瘤组织(0.54±0.18)(t=3.870,P=0.000),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0.27±0.11)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0.52±0.18)(t=-2.541,P=0.015)。④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在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HMGB1与lncRNA-UCA1、NF-κB p65表达呈正相关(r=0.754,P=0.000;r=0.704,P=0.000),RAGE与HMGB1、NF-κB p65表达呈负相关(r=-0.689,P=0.000;r=0.704,P=0.000)。结论:lncRNA-UCA1的高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lncRNA-UCA1可能在影响HMGB1/RAGE表达及NF-κB通路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A1通过焦亡加重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心肌病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莹 吴青青 +2 位作者 姚琪 胡童童 唐其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在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焦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雄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9型腺相关病毒(AAV9)-对照]、对照2组(AAV9-HMGA1)、脂多糖1组(AAV9-对照+脂多糖...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在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焦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雄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9型腺相关病毒(AAV9)-对照]、对照2组(AAV9-HMGA1)、脂多糖1组(AAV9-对照+脂多糖)、脂多糖2组(AAV9-HMGA1+脂多糖),每组10只。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焦亡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mRNA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脂多糖1组Caspase-1表达较对照1组明显增加;脂多糖2组Caspase-1表达较脂多糖1组明显增加。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脂多糖1组NLRP3表达较对照1组明显增加;脂多糖2组NLRP3表达较脂多糖1组明显增加。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1组比较,脂多糖1组NLRP3、ASC表达明显上调,Bcl-2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脂多糖1组比较,脂多糖2组NLRP3、ASC表达明显上调,Bcl-2表达明显下调(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1组比较,脂多糖1组IL-1β、IL-18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脂多糖1组比较,脂多糖2组IL-1β、IL-18 mRNA表达明显升高(2.45±0.27 vs 1.81±0.15,2.54±0.24 vs 1.82±0.19,P<0.05)。结论HMGA1可以加重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焦亡,通过上调Caspase-1依赖性途径加重细胞焦亡,通过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加重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脓毒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脂多糖类 肌细胞 心脏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1-3p靶向调控HMGB1对LPS诱导的A549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龙光文 张谦 +2 位作者 杨秀林 孙鸿鹏 吉春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目的探讨miR-141-3p通过靶向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A549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以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miR-141-3p mimics、mimics NC、HMGB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3.1-HMGB1)和空载质粒... 目的探讨miR-141-3p通过靶向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A549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以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miR-141-3p mimics、mimics NC、HMGB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3.1-HMGB1)和空载质粒(Vector)分别或共转染至A549细胞中,再采用10μg/ml LPS处理24 h。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1-3p与HMGB1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LPS干预后,A549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中miR-141-3p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中IL-1β、IL-6、TNF-α水平及上清液中LDH活性升高(P<0.05)。过表达miR-141-3p可增强LPS处理后的A549细胞增殖活性(P<0.05),降低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上清液中LDH活性(P<0.05)。然而,HMGB1基因过表达可逆转miR-141-3p对LPS诱导A549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HMGB1是miR-141-3p下游靶基因。结论miR-141-3p可抑制LPS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改善A549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HMGB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A549 脂多糖 miR-141-3p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oprotection of quercetin on central neurons against chronic high glucose through enhancement of Nrf2/Glo-1 mediated by phosphorylation regulation
16
作者 Meng-ya ZHANG Xiao-li LIU Yao-wu LIU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95-996,共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quercetin on central neurons against chronic high glucose in central neurons,in relation to Nrf2/ARE/Glo-1 activation.METHODS SH-SY5Y cells were cultured with h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quercetin on central neurons against chronic high glucose in central neurons,in relation to Nrf2/ARE/Glo-1 activation.METHODS SH-SY5Y cells were cultured with high glucose(HG,70 mmol·L^(-1)),4-fold of the normal glucose(17.5 mmol·L^(-1)).Quercetin was set three concentrations(5,10,20μmol·L^(-1)),with Nrf2 activator sulforaphane(SFN)as a positive group(2.5μmol·L^(-1)).After 72 h,cells were collected for glyoxalase 1(Glo-1)activity and GSH level were by spectrophotometry;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as well as nuclear Nrf2 and p-Nrf2 levels by immunofluorescence;Glo-1,γ-glutamycysteine synthase(γ-GCS),Nrf2 and p-Nrf2 protein levels by Western blotting,and Glo-1 andγ-GCS m RNA levels by real-time qP CR.RESULTS Quercetin increased the cell viability of SH-SY5Y cells,and upregulated the levels of Glo-1 activity,protein,and m RNA in SH-SY5Y cells cultured with HG,accompanied by the elevated levels of glutathione,a cofactor of Glo-1 activity,and the reduced levels of AGEs.Meanwhile,quercetin could increase p-Nrf2 and Nrf2 levels in nucleus as well as p-Nrf2 levels in cytosol of SH-SY5Y cells exposed to chronic HG,accompanied by the elevated protein expression and m RNA levels ofγ-GCS,a known target gene of Nrf2/ARE signaling.Moreover,a PKC activator or a p38MAPK inhibitor pretreat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γ-GCS in HG condition,but an alkylating agent for sulfydryl of cysteine in Keap 1,a negative regulator of Nrf2,pretreatment only showed an increased tendency ofγ-GCS protein,compared with without pretreatment;however,after pretreatment with those tool drugs,co-treatment with quercetin and HG had similar results to those of single tool drug pretreatment followed by HG exposure.CONCLUSION Firstly,quercetin can enhance Glo-1 function in central neurons,which is mediated by activation of Nrf2/ARE pathway,then exerts the neuroprotection against HG induced damage;moreover,PKC and p38 MAPK pathways may be involved in Nrf2 inactivation in chronic HG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oxalase 1 QUERCETIN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 high glucose central neurons protein kina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绞股蓝茶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细胞炎症凋亡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电波 刘中华 +2 位作者 杜青 曾宏亮 李跃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7-1423,共7页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信号轴探讨丹参绞股蓝茶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信号轴探讨丹参绞股蓝茶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肝细胞炎症凋亡反应的抑制作用和机制研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丹参绞股蓝茶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采用腹腔注射0.5%CCl4橄榄油溶液(5 mL/kg)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生化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形态结构和肝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IRT1、HMGB1和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LDH水平和肝组织Hyp活性显著升高,以及肝组织中MDA和SOD活性明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存在明显的病理损伤以及肝细胞凋亡情况,肝组织中SIRT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HMGB1和NF-κB蛋白的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绞股蓝茶高剂量组和白藜芦醇组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LDH水平和肝组织Hyp活性显著降低,以及肝组织中MDA和SOD活性明显增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β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的病理损伤以及肝细胞凋亡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肝组织中SIRT1蛋白表达增加,HMGB1和NF-κB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丹参绞股蓝茶能有效保护急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SIRT1/HMGB1/NF-κB信号通路,减轻肝细胞炎性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炎性凋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通过调控miR-429/ZEB1轴对胰腺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
18
作者 张志超 李光辉 +3 位作者 朱学河 魏强 王飞 赵海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6-1174,共9页
目的探究高糖干预对胰腺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及作用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葡萄糖(0、7.5、15、30 mmol/L)处理PANC-1细胞24 h构建高糖干预的PANC-1细胞。将miR-429 mimics及其阴性对照(mimics NC)转染至PANC-1细胞,分为对照组、H... 目的探究高糖干预对胰腺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及作用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葡萄糖(0、7.5、15、30 mmol/L)处理PANC-1细胞24 h构建高糖干预的PANC-1细胞。将miR-429 mimics及其阴性对照(mimics NC)转染至PANC-1细胞,分为对照组、HG组、HG+mimics NC组、HG+mimics组、HG+mimics+oe-NC组和HG+mimics+oe-ZEB1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qRT-PCR检测细胞miR-429和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蛋白1(ZEB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ZEB1蛋白表达水平。将以上各组PANC-1细胞与CD8^(+)T细胞建立共培养体系,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CD8^(+)T细胞对PANC-1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429和ZEB1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HG可促进PANC-1细胞表面分子PD-L1及ZEB1表达(P<0.05),抑制miR-429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miR-429过表达可显著抑制HG诱导的PANC-1细胞表面分子PD-L1表达,而过表达ZEB1可逆转miR-429过表达对HG诱导PANC-1细胞表面分子PD-L1表达的抑制作用。建立与CD8^(+)T细胞共培养体系后,与对照组比较,HG组PANC-1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和杀伤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HG+mimics NC组比较,HG+mimics组PANC-1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水平和杀伤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HG+mimics+oe-NC组比较,HG+mimics+oe-ZEB1组PANC-1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和杀伤活性明显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429靶向负调控ZEB1。结论高糖通过下调miR-429表达水平,靶向负调控ZEB1 mRNA的表达,提高PANC-1细胞表面分子PD-L1表达水平,进而促进PANC-1细胞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29 胰腺癌 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蛋白1 高糖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淀粉颗粒蛋白-1(SGP-1)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彭义峰 张楠 +4 位作者 张颖君 张士昌 李亚青 史占良 李孟军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75-81,共7页
小麦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与抗性淀粉含量高度相关。提高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对提高抗性淀粉含量,降低食物升糖指数和与饮食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抗性淀粉具有提高代谢调控能力,降低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功能。... 小麦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与抗性淀粉含量高度相关。提高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对提高抗性淀粉含量,降低食物升糖指数和与饮食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抗性淀粉具有提高代谢调控能力,降低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功能。淀粉颗粒蛋白-1(SGP-1)在小麦胚乳支链淀粉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降低或缺失可提高抗性淀粉含量。从SGP-1发现、SGP-1的等位变异、高直链淀粉小麦创制和SGP-1缺失的遗传效应4个方面对SGP-1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基于SGP-1的高直链淀粉小麦分子育种工作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淀粉颗粒蛋白-1 自然突变 诱发突变 高直链淀粉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当汤及其拆方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国帅 张玥 +2 位作者 程志新 张玉冬 刘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4,190,共8页
目的:观察抵当汤及其拆方对DVT大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30只。采用Reyer... 目的:观察抵当汤及其拆方对DVT大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30只。采用Reyers法建立下腔静脉结扎模型,术后第1、3、7天灌胃2 h后,腹腔麻醉开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下腔静脉的病理变化,免疫荧光(IF)、实时逆转录PCR(Realtime RT-PCR)检测大鼠下腔静脉中的HMGB1表达。结果:模型组下腔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严重并大量脱落,细胞肿胀明显,形成血栓,内膜形态不规则、管壁组织肿胀,胶原纤维增生,伴有炎症细胞浸润,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等用药组内皮细胞不同程度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HMGB1荧光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其余用药组HMGB1荧光表达不同程度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水平、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等用药组HMGB1、IL-6、TNF-α血清水平、蛋白表达、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等用药组比较,HMGB1、IL-6、TNF-α血清水平、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第1、3、7天比较,HMGB1、IL-6、TNF-α血清水平、蛋白表达、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抵当汤及其拆方通过降低DVT大鼠的HMGB1、IL-6、TNF-α表达,发挥对DVT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当汤 拆方 深静脉血栓形成 大鼠 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