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6a靶向HMGA1基因对结肠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廷刚 薛峰 +2 位作者 李宇 牛兆健 王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5-1211,共7页
目的:探讨miR-26a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A1)基因对结肠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的影响,阐明HMGA1基因是否为miR-26a的靶基因。方法:将miR-NC (对照)、miR-26amimics (模拟物)和miR-26ainhibitor (抑制物)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作为miR... 目的:探讨miR-26a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A1)基因对结肠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的影响,阐明HMGA1基因是否为miR-26a的靶基因。方法:将miR-NC (对照)、miR-26amimics (模拟物)和miR-26ainhibitor (抑制物)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作为miR-NC组、miR-26amimics组和miR-26ainhibitor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SW480细胞中HMGA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SW480细胞中双荧光素酶活性,以此确定HMGA1是否为miR-26a的靶基因。采用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数和迁移数。结果:HMGA1基因是miR-26a的靶基因。与miR-NC组比较,转染24、48和72h时miR-26amimics组SW480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0.01),而miR-26a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升高(P<0.01)。与miR-NC组比较,各时间点miR-26amimics组和miR-26amimics+pcDNA3.1-HMGA1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侵袭数和细胞迁移数均降低(P<0.01),而miR-NC+pcDNA3.1-HMGA1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侵袭数和细胞迁移数均升高(P<0.01);与miR-26amimics组比较,各时间点miR-26amimics+pcDNA3.1-HMGA1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侵袭数和细胞迁移数均升高(P<0.01);与miR-NC+pcDNA3.1-HMGA1组比较,各时间点miR-26a+pcDNA3.1-HMGA1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侵袭数和细胞迁移数均降低(P<0.01)。结论:HMGA1是miR-26a的靶基因。上调miR-26a表达可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下调miR-26a表达可促进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6a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结肠肿瘤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柱五加中4个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研究
2
作者 卢茂芳 吴剑 +5 位作者 蒋诗琴 鲁曼霞 陆昌洙 李建昊 戴玲 刘向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9-1266,1330,共9页
研究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AGS)中4个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这些化合物包括impressic acid(1)、3α,11α-dihydroxy-23-oxo-lup-20(29)-en-28-oic acid(2)、3α,11α,23-trihyd... 研究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AGS)中4个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这些化合物包括impressic acid(1)、3α,11α-dihydroxy-23-oxo-lup-20(29)-en-28-oic acid(2)、3α,11α,23-trihydroxy-lup-20(29)-en-28-oic acid(3)、3α-hydroxy-lup-20(29)-en-23,28-dioic acid(4)。以脂多糖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为炎症模型,使用EZ4U检测法检测4个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TNF-α、IL-1β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化合物1、4可明显抑制NO、TNF-α、IL-1β的释放,化合物2可抑制NO、IL-1β产生,化合物1、2、4抑制细胞分泌HMGB1,化合物1、4对LPS诱导的TNF-α的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1、2、4会显著降低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中NF-κB的活性(均P<0.05)。综上所述,化合物1、2、4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及下游炎症介质的转录表达,抑制HMGB1的分泌,缓解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柱五加 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 抗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改善干眼小鼠眼表炎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霞 丁宁 +7 位作者 郇梦婷 甘丽祯 管抒扬 范一梦 韩雨桐 高卫萍 韦庆波 吴云川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 探讨电针改善干眼小鼠眼表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30只SPF级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假电针组、西药组、电针组,每组6只。空白组分别于每天8:00、11:00、14:00和17:00在小鼠皮下注射200μL无菌生理盐水,其... 目的 探讨电针改善干眼小鼠眼表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30只SPF级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假电针组、西药组、电针组,每组6只。空白组分别于每天8:00、11:00、14:00和17:00在小鼠皮下注射200μL无菌生理盐水,其余4组每天于相同时间点在小鼠皮下注射200μL氢溴酸东莨菪碱(0.5 mg溶于0.2 mL无菌生理盐水中),各组均连续注射35 d。从第22天开始,假电针组给予小鼠双侧睛明穴和太阳穴处钝头针点刺干预,不刺入皮下;西药组分别于每天8:00、13:00、18:00给予小鼠氟米龙滴眼液滴双眼,每次1滴;电针组给予小鼠电针干预,取穴部位和针刺时间同假电针组,电针仪频率2 Hz/20 Hz,疏密波,强度1 mA,每天1次,每次15 min。各组均干预14 d。检测各组小鼠造模前、造模后和干预后的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情况,光镜下观察角膜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角膜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造模前相比,模型组、假电针组、西药组和电针组造模后和干预后小鼠FL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造模后相比,电针组、西药组小鼠干预后FL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模型组相比,干预后电针组、西药组小鼠FL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HE染色显示:干预后,电针组和西药组小鼠可见角膜上皮层数基本正常,上皮细胞无明显脱落,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稍肿胀。模型组和假电针组小鼠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均显著升高,电针组和西药组小鼠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模型组和假电针组小鼠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空白组显著升高,电针组和西药组小鼠角膜组织中HMGB1和RAGE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电针可改善干眼模型小鼠角膜上皮损伤,降低角膜组织中HMGB1的表达,从而抑制HMGB1和RAGE结合,进一步改善干眼眼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电针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神经变性疾病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江楠 丁智斌 +5 位作者 杨婷 侯苗苗 韩红霞 马存根 宋丽娟 李新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2-478,共7页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变性和凋亡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慢性神经炎症反应作为其潜在致病和诱发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HMGB1作为一种广泛表达的非组蛋白核蛋白,在维持染色体稳态同时,主要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变性和凋亡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慢性神经炎症反应作为其潜在致病和诱发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HMGB1作为一种广泛表达的非组蛋白核蛋白,在维持染色体稳态同时,主要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和Toll样受体等参与机体炎症反应过程。HMGB1作为参与神经炎症的关键因子,广泛参与神经变性疾病发生发展,可能成为神经变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就HMGB1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靶向HMGB1治疗神经变性疾病提供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神经变性疾病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过氧化氢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和衰老中的作用
5
作者 吴苗苗 李鹏飞 +3 位作者 徐林慧 康丽华 季敏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氧化损伤环境下DNA损伤和衰老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ARC组)和黄斑前膜疾病患者(...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氧化损伤环境下DNA损伤和衰老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ARC组)和黄斑前膜疾病患者(对照组)前囊膜组织中HMGB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ECs细胞株SRA01/04细胞中不同浓度(0、100、200、400μmol·L^(-1))H_(2)O_(2)处理后HMGB1蛋白表达变化,并筛选出最佳作用浓度用于后续构建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分为Control组(未经任何处理)、HA组(转染对照质粒HA)和OE-HMGB1组(转染质粒HMGB1),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MGB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分为H_(2)O_(2)组(400μmol·L^(-1)H_(2)O_(2)处理)、H_(2)O_(2)+HA组(转染对照质粒HA,同时400μmol·L^(-1)H_(2)O_(2)处理)和H_(2)O_(2)+OE-HMGB1组(转染质粒HMGB1,同时400μmol·L^(-1)H_(2)O_(2)处理),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DNA氧化损伤,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的组蛋白H2A(γH2A)、肿瘤蛋白53(P53)、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P2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P1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衰老变化。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RC组患者前囊膜组织中HMGB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在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模型中,HMGB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随H_(2)O_(2)浓度上升呈下降趋势。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HA组相比,OE-HMGB1组细胞中HMGB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中γH2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和荧光强度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H_(2)O_(2)组及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中P53、P21和P1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SA-β-gal染色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P21和P16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HMGB1通过增强DNA损伤修复能力来抑制LECs的损伤性DNA的积累和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DNA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马酮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凡诗 陈浩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目的 旨在探讨吉马酮(GM)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并基于高迁移率基团盒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构... 目的 旨在探讨吉马酮(GM)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并基于高迁移率基团盒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构建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MCAO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MCAO组、吉马酮治疗组(GM组;腹腔注射GM 20mg/kg)、重组HMGB1处理组(rHMGB1组;腹腔注射重组HMGB1 8μg/kg)和重组HMGB1+吉马酮处理组(rHMGB1+GM组;腹腔注射重组HMGB1 8μg/kg+GM 20 mg/kg)。Sham组(n=24)大鼠仅麻醉后暴露颈动脉,不进行MCA闭塞。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Nissl染色、TUNEL测定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损伤和神经元死亡。采用免疫荧光与ELISA分析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用于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相较于MCAO组,GM处理能够降低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脑组织病理损伤、神经元死亡和神经炎症反应,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并促进M2极化,抑制NF-κB活化和HMGB1、RAGE蛋白表达(P<0.05)。重组HMGB1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GM对MCAO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P<0.05)。结论 GM通过调节HMGB1/RAGE/NF-κB轴来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并促进M2极化,从而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在缺血性脑卒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炎症 吉马酮 小胶质细胞 高迁移率基团盒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调控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7
作者 辛欢 邹璟 乐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Vehicle组)、模型组(RTX组)、假电针组(Sham-EA组)、电针组(EA组)、电针+通路抑制剂组(EA+Gly组)。通过机械退缩阈值检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检测和斜板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实验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疼痛敏感相关物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神经激肽1(NK-1)水平,以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Iba1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HMGB1/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RTX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降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缩短,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减小;脊髓背角组织结构被破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凋亡率上升,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多,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上调(均P<0.01)。与RTX组相比,Sham-EA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EA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增大,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节细胞损伤得到缓解,排列较为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均P<0.01)。与EA组相比,EA+Gly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增大,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细胞损伤和紊乱程度减轻,细胞凋亡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EA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发挥对PHN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电针 小胶质细胞活化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对复发性流产模型子宫内膜容受性及RhoA/ROCK2信号通路的影响
8
作者 王娇 李素叶 +4 位作者 焦艳 王磊 崔家璐 冀雪霞 张聪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5-581,共7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群盒蛋白1(HMGB1)在复发性流产(RSA)模型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及其与RhoA/ROCK2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雌性CBA/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Con组(正常妊娠小鼠),RSA组(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sh-HMGB1组(RS...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群盒蛋白1(HMGB1)在复发性流产(RSA)模型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及其与RhoA/ROCK2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雌性CBA/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Con组(正常妊娠小鼠),RSA组(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sh-HMGB1组(RSA小鼠体内转染sh-HMGB1组)、sh-HMGB1+LPA组(RSA小鼠体内转染sh-HMGB1组并注射RhoA激活剂溶血磷脂酸)、C3组(RSA小鼠注射Rho A抑制剂C3外酶)。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ELISA试剂盒检测子宫内膜组织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与腺体数目。TUNEL检测组织细胞凋亡。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HMGB1、HOXa10、VEGF、Caspase-9、Caspase-3、RhoA和ROCK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RSA组的TNF-α、IFN-γ、IL-6水平、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RhoA、ROCK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平均胚胎着床点、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目数、HOXa10、VEGF、Caspase-9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RSA组相比,sh-HMGB1组和C3组的TNF-α、IFN-γ、IL-6水平、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RhoA、ROCK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平均胚胎着床点、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目数、HOXa10、VEGF、Caspase-9和Caspase-3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sh-HMGB1组相比,sh-HMGB1+LPA组TNF-α、IFN-γ、IL-6水平、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RhoA、ROCK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平均胚胎着床点、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目数、HOXa10、VEGF、Caspase-9和Caspase-3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HMGB1在RSA模型中通过促进炎症反应,抑制子宫内膜的细胞凋亡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产生负面影响,其机制可能与Rho A/ROCK2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群盒蛋白1 复发性流产 子宫内膜容受性 RhoA/ROCK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及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性
9
作者 曹君阳 马春星 刘志娜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信使RNA(mRN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及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信使RNA(mRN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及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定期产检并分娩的GDM合并PPROM的孕妇98例作为GDM合并PPROM组,GDM未发生PPROM的孕妇102例作为GDM未合并PPROM组、正常孕妇10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3组孕妇肠道菌群、血清sTREM-1 mRNA和HMGB1 mRNA水平;分析GDM孕妇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GDM孕妇发生PPROM的影响因素及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对GDM孕妇发生PPROM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未合并PPROM组和GDM合并PPROM组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菌落数显著升高(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显著降低(P<0.05)。GDM合并PPROM组分娩孕周较对照组和GDM未合并PPROM组显著降低(P<0.05)。与GDM未合并PPROM组比较,GDM合并PPROM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显著降低(P<0.05),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菌落数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GDM未合并PPROM组、GDM合并PPROM组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水平依次升高(P<0.05)。GDM孕妇血清sTREM-1 mRNA与HMGB1 mRNA呈正相关(r>0,P<0.05);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与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菌落数均呈正相关(r>0,P<0.05),与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均呈负相关(r<0,P<0.05)。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sTREM-1 mRNA、HMGB1 mRNA是影响GDM孕妇发生PPROM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是影响GDM孕妇发生PPROM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血清sTREM-1 mRNA和HMGB1 mRNA联合预测GDM孕妇发生PPROM的曲线下面积(AUC)(0.922)较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各自单独预测的AUC(0.829、0.841)更高(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均呈高表达,且合并PPROM的GDM孕妇血清二者升高趋势更为明显,二者与肠道菌群失衡和PPROM的发生有关,sTREM-1 mRNA和HMGB1 mRNA联合对预测PPROM发生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肠道菌群 未足月胎膜早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评估价值
10
作者 邵丹卉 徐杨 +1 位作者 韩秋峪 孙礼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56-25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2例作为URSA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CTLA4、HMGB1水平,检测两组Th17及Treg水平,并计算Th17/Treg,收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CLTA4、HMGB1水平与Th17、Treg、Th17/Treg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RS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LA4、HMGB1水平评估URSA发生的价值。结果URSA组血清CTLA4水平低于健康组,HMGB1水平高于健康组,Th17水平、Th17/Treg高于健康组,Treg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CTLA4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负相关,与Treg水平呈正相关(P<0.05)。HMGB1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正相关,与Treg水平呈负相关(P<0.05)。孕次、血清CTLA4水平、血清HMGB1水平、Th17水平、Treg水平、Th17/Treg是URS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CTLA4、HMGB1水平及两种指标联合评估UR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0.787、0.908,约登指数分别为0.652、0.491、0.656。结论URSA患者血清CTLA4水平降低、HMGB1水平升高,与Th17/Treg平衡改变相关,血清CTLA4、HMGB1水平对URSA具有辅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UCA1、HMGB1/RAGE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牟沧浪 杜春华 +4 位作者 高苏苏 孙威 于洁 张亚楠 于文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45-1550,共6页
目的:明确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long non-coding RNA-human 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 1,LncRNA-UC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 目的:明确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long non-coding RNA-human 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 1,LncRNA-UC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p65在人体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究其与NSCLC临床特点、病理类型等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NSCLC患者,采集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4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患者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HMGB1、RAGE定位及表达量。应用Western blot检测12例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HMGB1、RAGE、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测定40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lncRNA-UCA1、HMGB1、RAGE、NF-κB p65的mRNA表达量。结果:①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MGB1(1459.72±366.67)、NF-κB p65(479.52±265.07)在NSCLC中的表达量较正常组织(847.60±313.66、135.53±109.61)明显升高(t=5.470,P=0.000;t=4.063,P=0.002),RAGE(127.49±43.91)在NSCLC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257.61±64.84)明显降低(t=-11.461,P=0.000)。②qRTPCR检测显示,LncRNA-UCA1(4.85±2.31)、HMGB1(4.64±2.10)、NF-κB p65(4.22±2.10)在NSCLC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1.00±0.00、1.00±0.00、1.00±0.00)明显升高(t=10.521,P=0.000;t=10.949,P=0.000;t=8.273,P=0.000),RAGE(0.41±0.19)在NSCLC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1.00±0.00)降低(t=-19.754,P=0.000)。③LncRNA-UCA1、HMGB1、NF-κB p65的表达量在腺癌组织(2.93±1.40、3.06±1.36、2.17±0.87)高于鳞癌组织(6.77±2.22、6.16±2.20、5.96±2.90)(t=3.722,P=0.001;t=3.114,P=0.004;t=3.348,P=0.002),大于3 cm肿瘤组织(6.70±2.14、6.28±1.80、6.07±2.17)高于不足3 cm肿瘤组织(3.11±1.40、3.21±1.43、2.28±0.86)(t=-5.367,P=0.000;t=-5.181,P=0.000;t=-5.623,P=0.000),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6.38±2.25、6.04±2.25、5.72±2.8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2.70±1.30、3.23±1.38、2.24±0.92)(t=2.377,P=0.023;t=2.404,P=0.021;t=2.410,P=0.021),而RAGE的表达量在腺癌组织(0.54±0.18)低于鳞癌组织(0.28±0.12)(t=-3.049,P=0.004),大于3 cm肿瘤组织(0.28±0.11)低于不足3 cm肿瘤组织(0.54±0.18)(t=3.870,P=0.000),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0.27±0.11)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0.52±0.18)(t=-2.541,P=0.015)。④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在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HMGB1与lncRNA-UCA1、NF-κB p65表达呈正相关(r=0.754,P=0.000;r=0.704,P=0.000),RAGE与HMGB1、NF-κB p65表达呈负相关(r=-0.689,P=0.000;r=0.704,P=0.000)。结论:lncRNA-UCA1的高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lncRNA-UCA1可能在影响HMGB1/RAGE表达及NF-κB通路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A1通过焦亡加重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心肌病 被引量:2
12
作者 万莹 吴青青 +2 位作者 姚琪 胡童童 唐其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在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焦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雄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9型腺相关病毒(AAV9)-对照]、对照2组(AAV9-HMGA1)、脂多糖1组(AAV9-对照+脂多糖...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在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焦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雄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9型腺相关病毒(AAV9)-对照]、对照2组(AAV9-HMGA1)、脂多糖1组(AAV9-对照+脂多糖)、脂多糖2组(AAV9-HMGA1+脂多糖),每组10只。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焦亡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mRNA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脂多糖1组Caspase-1表达较对照1组明显增加;脂多糖2组Caspase-1表达较脂多糖1组明显增加。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脂多糖1组NLRP3表达较对照1组明显增加;脂多糖2组NLRP3表达较脂多糖1组明显增加。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1组比较,脂多糖1组NLRP3、ASC表达明显上调,Bcl-2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脂多糖1组比较,脂多糖2组NLRP3、ASC表达明显上调,Bcl-2表达明显下调(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1组比较,脂多糖1组IL-1β、IL-18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脂多糖1组比较,脂多糖2组IL-1β、IL-18 mRNA表达明显升高(2.45±0.27 vs 1.81±0.15,2.54±0.24 vs 1.82±0.19,P<0.05)。结论HMGA1可以加重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焦亡,通过上调Caspase-1依赖性途径加重细胞焦亡,通过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加重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脓毒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脂多糖类 肌细胞 心脏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1-3p靶向调控HMGB1对LPS诱导的A549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龙光文 张谦 +2 位作者 杨秀林 孙鸿鹏 吉春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目的探讨miR-141-3p通过靶向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A549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以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miR-141-3p mimics、mimics NC、HMGB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3.1-HMGB1)和空载质粒... 目的探讨miR-141-3p通过靶向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A549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以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miR-141-3p mimics、mimics NC、HMGB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3.1-HMGB1)和空载质粒(Vector)分别或共转染至A549细胞中,再采用10μg/ml LPS处理24 h。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1-3p与HMGB1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LPS干预后,A549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中miR-141-3p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中IL-1β、IL-6、TNF-α水平及上清液中LDH活性升高(P<0.05)。过表达miR-141-3p可增强LPS处理后的A549细胞增殖活性(P<0.05),降低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上清液中LDH活性(P<0.05)。然而,HMGB1基因过表达可逆转miR-141-3p对LPS诱导A549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HMGB1是miR-141-3p下游靶基因。结论miR-141-3p可抑制LPS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改善A549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HMGB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A549 脂多糖 miR-141-3p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绞股蓝茶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细胞炎症凋亡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电波 刘中华 +2 位作者 杜青 曾宏亮 李跃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7-1423,共7页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信号轴探讨丹参绞股蓝茶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信号轴探讨丹参绞股蓝茶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肝细胞炎症凋亡反应的抑制作用和机制研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丹参绞股蓝茶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采用腹腔注射0.5%CCl4橄榄油溶液(5 mL/kg)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生化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形态结构和肝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IRT1、HMGB1和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LDH水平和肝组织Hyp活性显著升高,以及肝组织中MDA和SOD活性明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存在明显的病理损伤以及肝细胞凋亡情况,肝组织中SIRT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HMGB1和NF-κB蛋白的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绞股蓝茶高剂量组和白藜芦醇组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LDH水平和肝组织Hyp活性显著降低,以及肝组织中MDA和SOD活性明显增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β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的病理损伤以及肝细胞凋亡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肝组织中SIRT1蛋白表达增加,HMGB1和NF-κB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丹参绞股蓝茶能有效保护急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SIRT1/HMGB1/NF-κB信号通路,减轻肝细胞炎性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炎性凋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当汤及其拆方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国帅 张玥 +2 位作者 程志新 张玉冬 刘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4,190,共8页
目的:观察抵当汤及其拆方对DVT大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30只。采用Reyer... 目的:观察抵当汤及其拆方对DVT大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30只。采用Reyers法建立下腔静脉结扎模型,术后第1、3、7天灌胃2 h后,腹腔麻醉开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下腔静脉的病理变化,免疫荧光(IF)、实时逆转录PCR(Realtime RT-PCR)检测大鼠下腔静脉中的HMGB1表达。结果:模型组下腔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严重并大量脱落,细胞肿胀明显,形成血栓,内膜形态不规则、管壁组织肿胀,胶原纤维增生,伴有炎症细胞浸润,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等用药组内皮细胞不同程度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HMGB1荧光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其余用药组HMGB1荧光表达不同程度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水平、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等用药组HMGB1、IL-6、TNF-α血清水平、蛋白表达、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等用药组比较,HMGB1、IL-6、TNF-α血清水平、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第1、3、7天比较,HMGB1、IL-6、TNF-α血清水平、蛋白表达、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抵当汤及其拆方通过降低DVT大鼠的HMGB1、IL-6、TNF-α表达,发挥对DVT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当汤 拆方 深静脉血栓形成 大鼠 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间断缺氧通过上调大鼠海马HMGB1和NF-κB损伤学习记忆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振纲 肖尧 +4 位作者 陈雅芳 张金英 郭泽铭 林君 杨美丽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0,共7页
目的:探索慢性间断缺氧(CIH)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对海马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CIH大鼠模型,40只SD大鼠分为常氧组(normoxia)、缺氧4周组(CIH4组)、缺氧8周组(CIH8组)和缺氧1... 目的:探索慢性间断缺氧(CIH)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对海马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CIH大鼠模型,40只SD大鼠分为常氧组(normoxia)、缺氧4周组(CIH4组)、缺氧8周组(CIH8组)和缺氧12周组(CIH12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常氧组相比,CIH12和CIH8组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CIH4组的无显著差异。另外,常氧组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未见明显表达,CIH4组可见少许表达,CIH8组和CIH12组可见明显表达,同时CIH12组的表达显著高于CIH8组。结论:CIH可导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且间断缺氧时间越长对其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越显著。此外,CIH还导致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水平升高,并且缺氧12周比8周增加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断缺氧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核转录因子-ΚB 学习记忆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调节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齐鑫 张晓刚 +10 位作者 于海洋 陈欣 安文博 王志鹏 王多贤 罗鹏飞 陈一新 马姣姣 齐伟 胡紫阳 刘建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6,共6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破坏,导致患者身体疼痛和残疾,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OA可由多种病因诱发,而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被认为是OA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破坏,导致患者身体疼痛和残疾,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OA可由多种病因诱发,而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被认为是OA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作为一种真核细胞内的非组蛋白,可参与调节软骨细胞炎症及凋亡过程,从而导致关节软骨受损,诱发OA。本文就HMGB1在OA软骨细胞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OA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软骨细胞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蛇藤素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漩 徐正茂 +2 位作者 向国林 夏诗迪 金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7-833,共7页
目的:探究南蛇藤素(Celastrol,Cel)调节高迁移率组框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信号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牙周炎大... 目的:探究南蛇藤素(Celastrol,Cel)调节高迁移率组框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信号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南蛇藤素低、中、高剂量组[Cel-L组,1 mg/(kg·d)Cel,Cel-M组,2 mg/(kg·d)Cel和Cel-H组,4 mg/(kg·d)Cel]和Cel-H+HMGB1重组蛋白[4 mg/(kg·d)Cel-H+R-HMGB1]。评定牙周组织炎症情况;微计算机断层扫描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分别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和破骨细胞数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Westernblot检测HMGB1、RAGE蛋白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牙龈乳头部分缺失和牙龈上皮侵蚀或溃疡,牙龈上皮和固有层发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牙周胶原束排列不规则,部分胶原纤维溶解变性,牙槽骨吸收明显;大鼠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值、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血清IL-6、TNF-α和IFN-γ水平、牙周组织MDA、ROS、NO和PGE2水平及HMGB1和RAGE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牙周组织SOD和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相比,Cel-L组、Cel-M组和Cel-H组大鼠牙槽骨损伤和炎症侵蚀减轻,大鼠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CEJ-ABC值、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血清IL-6、TNF-α和IFN-γ水平、牙周组织MDA、ROS、NO和PGE2水平及HMGB1和RAGE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牙周组织SOD和CAT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HMGB1重组蛋白可逆转南蛇藤素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南蛇藤素通过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蛇藤素 高迁移率组框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信号通路 牙周炎 牙周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促进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减轻神经炎症改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情感功能障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勤 孟昭君 +3 位作者 何晓兰 王嘉炜 杨琳 方宗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1-487,共7页
目的 明确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情感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SAE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评估小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并进行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相关行为学... 目的 明确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情感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SAE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评估小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并进行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相关行为学实验检测SAE小鼠的情感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热休克蛋白同源蛋白70(HSC70)、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LAMP2A)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AMP2A与神经元的共定位情况。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水平。同时按30 mg/kg剂量每天连续给予白藜芦醇灌胃直至第14天。结果 CLP小鼠14 d死亡率为45.83%,而幸存小鼠均存在情感功能障碍。CLP术后24 h海马神经元HSC70和LAMP2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HMGB1表达水平以及炎症因子IL-6和TNF-α释放增加,CMA活性受损,而在灌胃给予白藜芦醇后,HSC70和LAMP2A表达水平增加,HMGB1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释放减少,提示CMA活性提高且神经炎症减轻,行为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给予小鼠白藜芦醇灌胃后小鼠情感功能障碍得到改善。结论 SAE小鼠海马神经元CMA活性显著降低,导致情感功能障碍;白藜芦醇能够促进CMA,从而抑制HMGB1的表达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神经炎症,从而改善SAE小鼠的情感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 情感功能障碍 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水平变化及预后意义
20
作者 王桂杰 杜传冲 +4 位作者 陆叶 赵健 沈勰 金冬林 耿佳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0-357,共8页
目的·检测多发伤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sTREM-1)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 目的·检测多发伤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sTREM-1)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伤组(n=24)、重伤组(n=58)、严重伤组(n=10);依据入院后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将患者分为MODS组(n=20)和非MODS组(n=72);根据创伤发生后28 d内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13)和存活组(n=79)。检测患者入院后静脉血炎症因子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创伤发生后24 h、72 h及7 d的血清HMGB1、sTREM-1水平。分析不同分组间血清HMGB1、sTREM-1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伤患者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HMGB1、sTREM-1对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重伤和严重伤组各时间点HMGB1、sTREM-1水平明显高于轻伤组(均P<0.05),严重伤组创伤发生后72 h和7 d的HMGB1水平及24 h和72 h的sTREM-1水平明显高于重伤组(均P<0.05)。各时间点HMGB1与sTREM-1水平呈正相关性(r=0.645,r=0.942,r=0.722;均P<0.05)。MODS组创伤发生后72 h和7 d的HMGB1水平及24 h和72 h的sTREM-1水平明显高于非MODS组(均P<0.05);死亡组创伤发生后72 h和7 d的HMGB1水平及24 h、72 h的sTREM-1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创伤发生后7 d的HMGB1水平及入院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是多发伤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创伤发生后7 d的HMGB1水平预测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90,敏感度为83.5%,特异度为92.3%。结论·多发伤患者创伤发生后不同时间点HMGB1及sTREM-1水平与MODS及生存结局相关,且创伤发生后7 d的HMGB1水平是多发伤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