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本科建筑技术专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数字化培养路径研究
1
作者 郏瑞新 吴向明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261-263,共3页
数字技术在建筑业领域的深化与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建筑业规模和建造能力的增强,社会对建筑类人才的需求也在大幅递增。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不仅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也为人才的数字化培养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通过对... 数字技术在建筑业领域的深化与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建筑业规模和建造能力的增强,社会对建筑类人才的需求也在大幅递增。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不仅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也为人才的数字化培养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通过对我国6所职业本科院校的数字化培养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几个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在线课程资源尚不完善;实训基地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数字化教学素养有待提升。以上问题已成为职业本科建筑类人才培养中必须克服的挑战。为提升职业本科建筑技术专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将从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资源、加强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加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培养出更适应新时代的建筑技术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 建筑技术专业 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数字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屈婷婷 赵阳 《国防科技》 2024年第5期36-42,共7页
基于对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概念与创新能力考察结构的分析,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设计适应我军新时期人才发展的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调查结果,统计人才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并总结其特点规律,为... 基于对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概念与创新能力考察结构的分析,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设计适应我军新时期人才发展的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调查结果,统计人才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并总结其特点规律,为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评价、选拔、培养,以及军队人才质量和水平、潜力变化特点与差距评估等提供依据和支撑。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有助于提升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创新能力考察结构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3
作者 赵林虎 杨忠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34-41,共8页
心怀“国之大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人才提出的根本要求和基本遵循。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观和以人民性、实践性、“实践成才”为核心观点的人才观;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具有深厚的科学... 心怀“国之大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人才提出的根本要求和基本遵循。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观和以人民性、实践性、“实践成才”为核心观点的人才观;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具有深厚的科学家精神源流和文化底蕴,是科技人才应有的使命担当;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是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要求。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要遵循科学家精神、创新能力、实际贡献,即“精神、能力、贡献”相互支撑、辩证统一的三螺旋实践路径,做到知行合一,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国之大者”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与对策探赜
4
作者 杨锐 杨团团 杨朝琨 《成才之路》 2024年第8期5-8,共4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当前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重视不足、培养方案落实不够、实习基地投入不够等问题,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趋同化,未能达到高...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当前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重视不足、培养方案落实不够、实习基地投入不够等问题,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趋同化,未能达到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单位应采取以下对策提高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转变“重学轻术”观念,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积极搭建实践基地,落实专硕分类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保障;做好职业资格认证与专业学位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高层次 应用型人才 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行动 被引量:7
5
作者 眭依凡 应荣球 何志伟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共13页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生力军的地位与作用。新质生产力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学科专业拓新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等提出...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生力军的地位与作用。新质生产力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学科专业拓新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等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脱离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定位,知识体系的整体性、针对性及时代性不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及培养方式单一落后。为此,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包括明确办学定位,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回归立德树人使命坚守,创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力发展优先,创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定位 能力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机理、风险解构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亮 袁满 陈泽寅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7,共12页
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区域或国际创新要素频繁交融与可持续发展的轴心地带,离不开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持。高等教育以自主知识体系为起点,以人才培养实践为中介,以主动服务社会发展为终点,形成赋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耦合逻辑。高等... 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区域或国际创新要素频繁交融与可持续发展的轴心地带,离不开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持。高等教育以自主知识体系为起点,以人才培养实践为中介,以主动服务社会发展为终点,形成赋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耦合逻辑。高等教育基于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基础,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发展智慧,组织跨界合作的发展框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的善治系统,勾勒出其赋能科技创新中心的机理。在实践中,面对教条主义办学体制、优绩主义教育模式、知识社会不确定风险等限制,我国应搭建超学科创新联结框架,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构筑战略人才力量孵化器,持续打造有组织创新高地;淬炼多螺旋知识生产链,颠覆式创新科教融汇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高等教育 新质生产力 拔尖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飞龙 马永红 张凤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理工科研究生的质性研究发现,项目情境预设了科研能力提高的可能性,为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与资源保障。在参与项目过程中,理工...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理工科研究生的质性研究发现,项目情境预设了科研能力提高的可能性,为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与资源保障。在参与项目过程中,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从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方面有实质性提高,同时报国情怀、持之以恒、忘我专注等价值观得到强化,这反过来为科研能力注入新的内生动力,项目情境、参与过程、价值追求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动态提升的效果。据此,加强理工科研究生有组织地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把好育人“生命线”,保护“自由空间”,注重“全面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大批党和国家需要的高水平科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 高水平科技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宫雪璐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1期1-4,共4页
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给我国产业升级培养更多综合能力强、专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及认知误区,以厘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其他职业教育... 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给我国产业升级培养更多综合能力强、专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及认知误区,以厘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其他职业教育模式的本质区别,分析其人才培养特点,并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及产业转型的技术发展两个方面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然后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即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为前提,优化学科建设路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构建更加符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技术应用型人才 培养逻辑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挖掘研究
9
作者 余云龙 白冰 +2 位作者 陈仕吉 邱均平 丁敬达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6,共11页
[目的/意义]揭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结构,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方法/过程]首先,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讲话和论述,凝练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其次,运用百度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ERNIE-bot 4.0对新质生产力相... [目的/意义]揭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结构,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方法/过程]首先,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讲话和论述,凝练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其次,运用百度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ERNIE-bot 4.0对新质生产力相关论文进行关键词提取;第三,运用随机块模型对关键词共现矩阵的结构对等性进行分析,并运用知识图谱技术对关键词共现网络和组合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的研究重点;最后,探讨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的层次结构。[结果/结论]新质生产力相关研究紧紧围绕习近平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核心内涵展开。文献全文本关键词共现网络存在核心—边缘结构,处于核心位置的关键词为学术界重点关注的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占据共词网络的核心位置,是新质生产力的首要内涵,是学术界研究的核心。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人才培养和绿色发展等关键词位于共词网络的次核心位置。结合词频和组合关系网络分析结果可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是新质生产力重要内涵,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代表新质生产力主要内涵,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人才资源和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的重要外延,是学术界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比如处于边缘位置的治理体系、对外开放等代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创新 数智技术 人才体系 低碳发展 全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能否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基于9所高校改革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红锦 李胜会 许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4-123,179,共11页
本文以2014年9月对中国9所211高校首次推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对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并进一步研究政策效果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科技人才... 本文以2014年9月对中国9所211高校首次推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对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并进一步研究政策效果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试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科技评价体系中“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和科研经费利用效率来促进科研水平的高质量发展,但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这些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结论为中国高校全面持续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和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分类评价 高校科研水平 高质量发展 PSM-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识别及团队构建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锴 赵希男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1-150,共10页
为了实现快速发展而短期内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往往效果不佳,当前研究对此现象缺乏有效解释。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从个体角度出发,运用凯利方格访谈技术识别出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要素;其次根据竞优思想,构建个体优势判别模型、群体... 为了实现快速发展而短期内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往往效果不佳,当前研究对此现象缺乏有效解释。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从个体角度出发,运用凯利方格访谈技术识别出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要素;其次根据竞优思想,构建个体优势判别模型、群体聚类模型和团队成员选择方法。研究发现,在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基础上,群体优势模式和个体之间的互补优势可弥补创新团队成员之间的不足。在个体方面,个体优势差异带来彼此之间的异质性,判别出在大一统指标下的个体优势,从而提升个人创新能力;在群体层面,个体优势差异带来不同的创新能力聚类,突出模式中优势的发挥,有利于识别出创新群体;在团队层面,个体优势差异构成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创新能力匹配,创新团队的能力优势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科技人才 创新能力 优势识别 团队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问题分析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爱胜 孙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1-33,共3页
根据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和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从政策、现实基础、国外经验方面提出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可行性。分析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策困境、理念偏差、高职教育自身基础不足、发展能... 根据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和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从政策、现实基础、国外经验方面提出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可行性。分析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策困境、理念偏差、高职教育自身基础不足、发展能力不强,并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路径思考,即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分段培养、整体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活动、科学文化土壤与高端科技人才集聚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联郡 李侠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8年第4期80-93,共14页
通常认为经济因素是影响人才集聚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对于高端科技人才来说,这一论断并没有相应的直接证据支持。本文以"杰青"和"长江学者"的区域分布为例,对高端科技人才集聚与经济因素、研发活动、科学文化土壤的... 通常认为经济因素是影响人才集聚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对于高端科技人才来说,这一论断并没有相应的直接证据支持。本文以"杰青"和"长江学者"的区域分布为例,对高端科技人才集聚与经济因素、研发活动、科学文化土壤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经济因素对高端科技人才集聚缺乏较强的解释力,研发活动、科学文化土壤与高端科技人才集聚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并据此对高端科技人才的政策安排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活动 科学文化土壤 人才集聚 高端科技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特点、政策构建和股权激励——基于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高层次人才股权激励政策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石桃 刘洋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3-141,共9页
地域特点、政策构建和创业激励具有内在的关联。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高层次人才股权激励政策在适用企业及激励对象范围、激励方式和条件、激励方案的拟定流程和国内其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体相似,但是在母公司负责人可参与子公司股... 地域特点、政策构建和创业激励具有内在的关联。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高层次人才股权激励政策在适用企业及激励对象范围、激励方式和条件、激励方案的拟定流程和国内其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体相似,但是在母公司负责人可参与子公司股权激励、奖励股份来源及限额、土地转让增值利润不纳入净资产增值额、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方面有了政策的新突破。长株潭高层次人才股权激励政策实施方面还存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滞后、已实施股权激励企业数量少、激励有效期限较短、激励对象覆盖面小、激励指标不合理等问题。为此,须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调整激励幅度、激励考核标准的确定、设定激励期限、明确激励对象、设立股权激励专项资金、强化股权激励监督入手改进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高层次人才激励 股权激励 科技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教育视野下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明 林小琦 《当代职业教育》 2023年第3期55-64,共10页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但目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实施主体不明确、人才供给能力不足、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衔接不畅等问题。专业学...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但目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实施主体不明确、人才供给能力不足、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衔接不畅等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作为职业教育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储备创新人才、畅通学历渠道和明确功能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并在政策、理论和实践层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通过明确专业学位授权单位、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双导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和推进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衔接,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质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彩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2-37,共6页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呈现出专业性与研究性相统一、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特性,必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突出专业素养、专业实践性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理念、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的比较分...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呈现出专业性与研究性相统一、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特性,必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突出专业素养、专业实践性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理念、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的比较分析认为,保障课程体系有效性的基础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内涵的正确解读,应通过设置实践课程并提升课程实践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综合化的专业知识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发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大学精英人才培养规律研究——以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新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72-91,共20页
培养精英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文章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从精英人才的四个基本内涵、培养精英人才的三个关键环节、精英人才培养系统的三个关键因素、培养方案的三个主... 培养精英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文章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从精英人才的四个基本内涵、培养精英人才的三个关键环节、精英人才培养系统的三个关键因素、培养方案的三个主要模块、课程与活动组织的三个重要原则共五个方面,结合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精英人才的培养理念,系统总结了学校培养精英人才的主要做法,剖析了学校培养精英人才的基本经验,为新时期高水平大学培养精英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大学 精英人才 培养规律 北京钢铁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践能力强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双喜 王磊 王岳 《山西电子技术》 2016年第2期75-77,共3页
数字电子技术作为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强化学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实现以及学生的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背景下的... 数字电子技术作为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强化学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实现以及学生的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背景下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经验,阐述了强化学生数字电子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子技术 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 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经历对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的影响分析——以能源领域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亚征 赵伟 彭洁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8-123,共6页
本文以中国能源领域中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教育背景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在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人才流动的一般规律,以及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学术产出方面所表现的不同特征,以期为我国高... 本文以中国能源领域中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教育背景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在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人才流动的一般规律,以及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学术产出方面所表现的不同特征,以期为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供相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科技人才 教育背景 能源领域 学术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及其创业企业的成长特征、瓶颈及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牛萍 唐梦雪 瞿群臻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20,共12页
本文在国内外科技创业人才相关文献理论梳理基础上,对426位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进行问卷调研,对1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现场考察,对1000多名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创办人进行座谈访谈。分析了中国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及其创业企业的成长特征,... 本文在国内外科技创业人才相关文献理论梳理基础上,对426位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进行问卷调研,对1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现场考察,对1000多名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创办人进行座谈访谈。分析了中国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及其创业企业的成长特征,主要包括人才和企业的特征、创业过程和创业行为特征、影响创业人才及其企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等。剖析了科技人才向科技型企业家转型的瓶颈、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提出了培育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及其创业企业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 创业企业 成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