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对中老年肥胖女性心血管危险生物标记物的影响 |
孙托托
方虹
封文平
刘琼
尚文元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
|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肥胖女大学生体成分和血脂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
林坚
赵红勤
黄雄昂
刘晓林
章睿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9
|
|
|
3
|
短期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对青年男性运动耐量的影响 |
梁崎
焦睿
江沁
王于领
陈艺莉
伍贵富
刘鹏
丁建新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
4
|
运动干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王梅
李玉霞
张田丽
曾斯琴
杜亮
柴丽
董燕飞
邱卓英
李安巧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9
|
|
|
5
|
有氧运动对心梗大鼠左心室β3-AR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
陈婷
呼德尓朝鲁
张可
田振军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
6
|
持续运动和间歇运动对高脂喂养大鼠肝脏Rev-erbα和SCD1表达的影响 |
沈友青
宋涛
徐国栋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
7
|
不同强度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付常喜
马刚
李平
彭朋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
8
|
高强度间歇运动改善定量负荷运动心率效果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
杨晓琳
李燕春
包大鹏
梅涛
周多奇
乌云格日勒
聂晶
夏小慧
张之豪
顾壮壮
何子红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
9
|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 |
李霞
李容华
徐林
陈小雪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
2019 |
8
|
|
|
10
|
运动锻炼上调M_3R对MI大鼠心脏产生保护效应及其机制探讨 |
田振军
张可
陈婷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
11
|
终生HIIT和MICT运动对自然衰老小鼠运动能力和脂代谢的影响 |
杨玲
彭团辉
徐晓阳
林文弢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
12
|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不同训练人群的应用效果 |
黎涌明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75
|
|
|
13
|
补充碳酸氢钠对男子篮球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生理应激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
范朋琦
彭庆文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
14
|
大强度间歇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 |
杨勇涛
万敏
万贤齐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
15
|
持续有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血压大鼠骨骼肌代谢及纤维类型的影响 |
孙一
裴晶晶
李学恒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16
|
两种不同强度平板运动训练对青年男性炎症介质的影响 |
焦睿
黄东锋
梁崎
李海
刘恒
梁明华
余淑芳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7
|
HIIT和LIAT两种方式对单纯性肥胖青年男性影响效应研究 |
王学敏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
18
|
不同恢复手段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时运动能力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
孙勇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
19
|
高强度间歇运动激活β-catenin通路延缓小鼠绝经后骨量丢失 |
林甲换
赵必允
夏臣杰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
20
|
不同方式急性运动对男子篮球运动员炎症因子和代谢反应的影响 |
汤静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