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泡造影剂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杀伤离体棘球蚴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蔡辉 张静 +4 位作者 叶彬 赵毅峰 郭应兴 韩秀敏 张成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02-1206,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协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与单纯HIFU辐照对离体细粒棘球蚴包囊的杀伤效果的不同,探索UCA增强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方法采集新鲜包囊按直径大...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协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与单纯HIFU辐照对离体细粒棘球蚴包囊的杀伤效果的不同,探索UCA增强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方法采集新鲜包囊按直径大小随机分为6个区组,每组25个,每5个包囊为1试验组随机接受以下试验:普通B超照射的空白对照,0.1mL UCA处理,单纯HIFU辐照,0.1mL UCA+HIFU辐照,0.2mL UCA+HIFU辐照。HIFU辐照后观察分析包囊灰度变化,光镜观察原头蚴形态变化并计数其死亡率。结果 HIFU辐照功率一定时,加入UCA能增加HIFU辐照包囊灰度变化和原头蚴的死亡率,并且该效果随UCA剂量的增加而加强。结论 UCA能增强HIFU对离体细粒棘球蚴杀伤效率,提高对原头蚴的杀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原头蚴 超声造影剂 高强度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邹晓毅 叶彬 +1 位作者 王俊安 龚晓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对体外分离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酶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用不致原头节即刻杀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剂量照射原头节,行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酸性磷酸酶(ACP)、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对体外分离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酶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用不致原头节即刻杀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剂量照射原头节,行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酸性磷酸酶(ACP)、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体外培养的原头节3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作用。结果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具有酸性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不致原头节即刻杀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作用后,辐照组原头节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而酸性磷酸酶反应产物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阴性对照组无酶反应产物产生。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对原头节酸性磷酸酶活性无影响,而对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这可能是影响原头节的代谢功能,最终抑制其增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节 酸性磷酸酶 葡萄糖6-磷酸酶 琥珀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微泡造影剂杀伤原头蚴的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孔璟 叶彬 +3 位作者 张静 韩秀敏 杨永海 李发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不同比例微泡造影剂对离体原头蚴的杀伤效应。方法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相同超声功率及辐照时间作用(治疗声功率为50W,辐照时间为30s)。台盼蓝排斥试验计数原头蚴杀伤...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不同比例微泡造影剂对离体原头蚴的杀伤效应。方法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相同超声功率及辐照时间作用(治疗声功率为50W,辐照时间为30s)。台盼蓝排斥试验计数原头蚴杀伤率,光镜检测原头蚴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超声剂量一定时,加入适宜比例的微泡造影剂组原头蚴杀伤率比单纯超声辐照组高(P<0.05);随着微泡造影剂比例的增大,原头蚴杀伤率呈增高趋势;原头蚴结构损伤严重,台盼蓝染色深,被膜皱缩体积变小,甚至被膜崩解成碎片,小钩及钙颗粒散在分布。结论 HIFU结合微泡造影剂能增强对离体原头蚴的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微泡造影剂 棘球蚴 原头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细粒棘球蚴包囊的热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俊安 邹晓毅 +5 位作者 叶彬 张成武 赵发生 韩秀敏 杨永海 李发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照射棘球蚴包囊后囊液、囊壁、包囊周围肝组织温度和原头蚴死亡率,了解HIFU处理后不同部位的升温效应,探索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集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 目的通过检测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照射棘球蚴包囊后囊液、囊壁、包囊周围肝组织温度和原头蚴死亡率,了解HIFU处理后不同部位的升温效应,探索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集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较好,直径介于10mm到45mm之间的包囊42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组,对照组用普通超声照射,实验组用200W声功率HIFU直线扫描的方法照射,照射时间分别为2min,4min,6min,8min,10min。照射后立即测定囊液、囊壁、距包囊5mm部位肝组织的温度。抽取囊液、涂片,经台盼兰染色后计数原头蚴的死亡率。结果HIFU照射后,棘球蚴囊壁、囊液、包囊周围肝组织的温度均有升高,其中囊壁的温度升高最为明显,且与囊液、包囊周围肝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囊液中的原头蚴死亡率增加。结论HIFU照射使棘球蚴包囊的囊壁产生明显的升温效应,HIFU照射对原头蚴有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对棘球蚴的杀伤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俊安 邹晓毅 +5 位作者 叶彬 张成武 赵发生 韩秀敏 李发琪 邹建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杀伤棘球蚴(Echinococcus cysts)的效果。方法采集感染棘球蚴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较好、直径<50 mm的棘球蚴囊25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为5组...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杀伤棘球蚴(Echinococcus cysts)的效果。方法采集感染棘球蚴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较好、直径<50 mm的棘球蚴囊25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为5组,每组5个。实验组分别用100、150、200、250 W声功率HIFU对棘球蚴囊进行沿着囊壁多层面的环形照射,覆盖棘球蚴囊囊壁,层面间距为5 mm,每个层面沿囊壁环形扫描1遍,环形扫描速度为3 mm/s,扫描1次,照射时间2~10 min;对照组用普通超声照射2 min。以原头蚴的死亡率作为效应指标,同时检测囊液中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HIFU照射后棘球蚴的原头蚴急性死亡率显著升高(F=38.00,P<0.01),囊液内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F=14.75,P<0.01),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F=12.00,P<0.01)。结论HIFU沿棘球蚴囊壁多层面环形照射的方法对棘球蚴有损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剂协同下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包虫原头蚴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孔璟 蔡辉 +4 位作者 叶彬 张静 韩秀敏 杨永海 李发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1,F0002,共5页
为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适宜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对离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分离包虫原头蚴,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比例为1:80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声功率为50W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30s,辐照后悬液涂片作酶组... 为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适宜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对离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分离包虫原头蚴,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比例为1:80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声功率为50W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30s,辐照后悬液涂片作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原头蚴三磷酸腺苷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超声剂量相同时,微泡造影剂组的原头蚴三磷酸腺苷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低于单纯超声辐照组(P<0.05);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有一定降低;阴性对照组无酶反应物产生。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微泡造影剂能增强对离体原头蚴三磷酸腺苷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 原头蚴 高强度聚焦超声 微泡造影剂 三磷酸腺苷酶 葡萄糖-6-磷酸酶 琥珀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杀伤肝包虫囊的增强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静 叶彬 +5 位作者 蔡辉 张成武 赵毅峰 韩秀敏 李发琪 王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2-446,共5页
目的探索高吸水性树脂(superabsorbent resin,SAR)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热效应的可行性及杀伤棘球蚴内原头节效率。方法将囊径大小为4.5~5cm的新鲜肝包虫囊分为6个组。空白(采取普通超声照射,无... 目的探索高吸水性树脂(superabsorbent resin,SAR)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热效应的可行性及杀伤棘球蚴内原头节效率。方法将囊径大小为4.5~5cm的新鲜肝包虫囊分为6个组。空白(采取普通超声照射,无SAR)对照组(Ⅰ组),空白(采取普通超声照射)对照组(囊内注入半饱和量SAR)(Ⅱ组),空白(采取普通超声照射)对照(囊内注入饱和量SAR)(Ⅲ组);单纯HIFU辐照对照组(Ⅳ组),以单纯HIFU辐照,HIFU照射+SAR半饱和量辐照(Ⅴ组),HIFU照射+SAR饱和量(Ⅵ)。各照射试验组均采用200w声功率、点扫的方式照射整个包囊。照射后立即测定距包囊5mm部位肝组织、囊液、囊壁的温度,并抽取囊液涂片,经台盼兰染色后计数原头节的死亡率。结果 HIFU照射后,棘球蚴囊壁、囊液、包囊周围肝组织的温度均有升高,HIFU+SAR作用组的各测量点温度分别为:囊壁(49±0.87)℃和(55±0.81)℃,囊液(38.9℃±1.02)℃和(44.6±1.82)℃,肝(34.5±0.88)℃和(37.88±0.67)℃,均显著高于单纯HIFU照射组和超声假照组(P<0.05)。HIFU照射各组原头节杀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从Ⅰ到Ⅵ组)原头节死亡率分别为22.94%、23.11%、24.43%、55.28%、63.4%、74.2%,Ⅳ、Ⅴ组(即SAR协同HIFU照射)原头节杀伤效率高于单纯HIFU照射组,且达囊液饱和状态时,其内原头节杀伤效率高于半饱和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R协同HIFU照射能使棘球蚴包囊的囊壁、囊液产生明显的升温效应,协同HIFU杀伤囊液内的游离原头节,SAR的剂量越大,HIFU照射杀伤原头节的效应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 高强度聚焦超声 高吸水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小鼠体内棘球蚴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静 叶彬 +4 位作者 邹晓毅 武卫华 李发琪 龚晓波 韩秀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87-1190,共4页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动物体内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的杀伤作用。方法用采自感染包虫病羊肝内棘球蚴的原头节接种小鼠腹腔,建立小鼠棘球蚴病模型。用HIFU照射小鼠腹腔棘球蚴,以肉眼、光镜...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动物体内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的杀伤作用。方法用采自感染包虫病羊肝内棘球蚴的原头节接种小鼠腹腔,建立小鼠棘球蚴病模型。用HIFU照射小鼠腹腔棘球蚴,以肉眼、光镜及电镜观察HIFU杀伤棘球蚴的破坏作用,对照组予以普通超声照射。结果HIFU对棘球蚴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随着HIFU照射时间延长,肉眼观察见棘球蚴囊塌陷变瘪。光镜观察见囊壁撕裂、生发层细胞脱落、细胞层变薄甚至消失,角皮层变薄,但层状结构未中断。扫描电镜显示生发层细胞脱落明显,角皮层板状结构疏松;透射电镜显示生发层细胞脱落、细胞间隙增宽,角皮层未见明显破坏;对照组棘球蚴囊壁结构完整。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能破坏小鼠体内棘球蚴,使棘球蚴的生发层损伤,但角皮层仍然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聚焦超声波对细粒棘球蚴囊壁药物通透性的影响
9
作者 孙萃萍 叶华 +5 位作者 刘婧 王炜 高海军 包根书 韩俭 景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6-519,共4页
将人工接种感染的小鼠腹腔细粒棘球蚴包囊90个,随机分为A^E 5组,分别用多频聚焦超声不同功率和组合方式进行超声照射.多频聚焦超声辐照后的各组包囊置于含1 00μg/mL阿苯达唑的RPMI 1640培养液中,经不同时间培养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将人工接种感染的小鼠腹腔细粒棘球蚴包囊90个,随机分为A^E 5组,分别用多频聚焦超声不同功率和组合方式进行超声照射.多频聚焦超声辐照后的各组包囊置于含1 00μg/mL阿苯达唑的RPMI 1640培养液中,经不同时间培养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粒棘球蚴囊内的药物质量浓度,以评价不同功率及辐照次数、辐照后含药培养液中不同培养时间对囊壁药物通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多频聚焦超声照射可以改变细粒棘球蚴囊壁的药物通透性.三频联合与单频相比,以及两次以上照射与单次照射相比,细粒棘球蚴囊内药物质量浓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照射后包囊继续在含药培养基中培养,可进一步提高囊内药物质量浓度.本研究证实多频聚焦超声照射可使细粒棘球蚴囊壁药物通透性持续增加.多频联合超声作用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频、多次照射优于单次照射.多频多次照射、适当延长包囊在药物中的培养时间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囊内药物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聚焦超声波 高效液相色谱法 通透性 细粒棘球绦虫 囊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