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无传感器复合控制策略研究
1
作者 李贵远 张静 +3 位作者 郭中阳 刘杰 刘勇 崔安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208,共9页
为解决单一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在特定转速区间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复合策略,以实现全速域高性能控制。在矢量控制电流控制器环节,使用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当突加负载时,0.02 s即可恢复到原转速,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为解决单一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在特定转速区间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复合策略,以实现全速域高性能控制。在矢量控制电流控制器环节,使用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当突加负载时,0.02 s即可恢复到原转速,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在零、低速段,采用改进方波高频信号注入法,避免使用滤波器,无需调节滤波系数,在转速上减少0.03 s的延时,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精度;在中高速段,采用超螺旋滑模观测器,通过采用积分形式消除高频噪声,减小误差以及相位延迟,但使用固定的滑模参数会使估算精度容易受到参数干扰产生误差,降低控制精度比较低,对此提出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超螺旋滑模观测器,转速误差仅有0.1 r/min;最后,通过采用改进加权切换函数,仅有0.5 s的抖动时间,高效实现2种控制策略的切换。经过仿真验证,该复合控制策略使永磁同步电机在各速度区间均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和优良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神经网络PID 方波高频信号注入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加权切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宝青 曹洪奎 +1 位作者 郭振刚 刘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4-129,共6页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无传感器控制的运行稳定性和动态性能,针对传统滑模观测器法在永磁同步电机中高速域控制中存在的抖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改进等速趋近律的滑模观测器法,探究该方法的性能并证明其收敛性。结果表明:基于新型...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无传感器控制的运行稳定性和动态性能,针对传统滑模观测器法在永磁同步电机中高速域控制中存在的抖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改进等速趋近律的滑模观测器法,探究该方法的性能并证明其收敛性。结果表明:基于新型改进等速趋近律的滑模观测器法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系统响应速度,增强了抗干扰性,减弱了系统抖振,提高了PMSM中高速域的运行稳定性。针对传统加权系数法速度过渡区间不能实现平滑过渡、转速跟踪效果差、转子位置估计精度差的问题,在零低速域采用高频方波注入法,在中高速域采用基于新型改进等速趋近律的滑模观测器法,在速度过渡区间设计模糊非线性加权系数切换法进行加权复合控制,以提高PMSM整个升速过程的运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加权系数法,所设计的模糊非线性加权系数法实现了速度过渡区间的平滑切换,转速跟踪效果好,转子位置估计精度高,实现了PMSM全速域的无传感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观测器 等速趋近律 高频方波注入法 加权系数切换法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方波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辨识
3
作者 谭广 谭平安 +3 位作者 王博 徐西宁 吴炎明 唐锐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永磁同步电机的初始位置辨识对电机的启动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各类转子位置辨识方法中,基于转子凸极特性的高频注入法是一种应用广泛且效果良好的辨识方法,其不依赖电机反电动势,在零低速下控制效果优越。其中,高频脉振注入法是... 永磁同步电机的初始位置辨识对电机的启动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各类转子位置辨识方法中,基于转子凸极特性的高频注入法是一种应用广泛且效果良好的辨识方法,其不依赖电机反电动势,在零低速下控制效果优越。其中,高频脉振注入法是高频注入法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算法,在传统的高频脉振注入法中需要使用滤波器来处理电机响应电流,但滤波器会导致相位滞后,进而影响转子位置辨识精度。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频方波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辨识方法。首先,对高频激励下的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简化后的电机模型与响应电流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向估计的转子d轴上注入高频方波信号,分离响应电流中不同成分,得到含有转子位置信息的高频响应电流。然后,设计了转子位置观测器,该观测器无需使用滤波器,利用正切函数处理高频响应电流并解耦出转子位置误差信息,再对该误差信息进行锁相,进而辨识出转子位置。最后,在转子极性辨识中,基于电机磁饱和效应,在参考d轴上施加方向不同、幅值相等的电流偏置,通过比较电流偏置作用时间内d轴高频响应电流幅值的平均值来判断转子极性。另外,还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仿真和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辨识的转子初始位置精度较高,且在电机低速运行工况下同样具备良好的适用性,控制效果良好。本文方法具有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高频方波注入 初始位置辨识 正切函数 磁饱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LSTM的高频地波雷达海流方向校正方法
4
作者 许毅 韦骏 +1 位作者 魏春雷 杨凡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5,共12页
高频地波雷达对近岸区域进行探测时,雷达电磁波往往容易受到海岸线以及岛屿等地形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雷达探测数据合成的海流方向出现较大的误差,而传统的高频地波雷达反演算法并未将物理因素的影响纳入其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卷... 高频地波雷达对近岸区域进行探测时,雷达电磁波往往容易受到海岸线以及岛屿等地形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雷达探测数据合成的海流方向出现较大的误差,而传统的高频地波雷达反演算法并未将物理因素的影响纳入其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卷积神经网(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NN-LSTM的组合模型,将海面风、潮汐以及海拔数据输入到模型中,对雷达探测数据合成的海流方向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CNN-LSTM模型结合物理海洋因子后能够有效提高受地形影响区域的雷达探测海流数据质量,使合成的海流方向准确性显著提升。经过模型校正后,相较原始雷达数据,经验正交函数椭圆的方向角误差由77.10°降为23.06°,椭圆的长短轴误差由0.0896降为0.0538,海流的平均流方向角误差由20.82°降为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海流方向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陡脉冲电压对环氧树脂局部放电的影响及电老化寿命研究
5
作者 王威望 吕佳鞠 +4 位作者 关子凌 徐永生 傅明利 罗兵 李盛涛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31-2640,共10页
高频陡脉冲电场下的固体绝缘局部放电及寿命是高功率密度高频变压器设计与可靠性面临的挑战。该文以绝缘沿面放电模型为例,采用特高频局部放电测试方法,研究了高频方波下频率与陡脉冲参数(du/dt)对环氧树脂局部放电特性及寿命的影响,并... 高频陡脉冲电场下的固体绝缘局部放电及寿命是高功率密度高频变压器设计与可靠性面临的挑战。该文以绝缘沿面放电模型为例,采用特高频局部放电测试方法,研究了高频方波下频率与陡脉冲参数(du/dt)对环氧树脂局部放电特性及寿命的影响,并建立了频率与du/dt耦合的高频方波电场下环氧树脂绝缘的寿命模型。采用高通滤波器,结合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和小波降噪得到了去噪后的局部放电信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方波电压频率和du/dt的增加(1~20 kHz),局部放电幅值逐渐减小。另外,不同du/dt下环氧树脂低频的局部放电幅值差距越大,研究认为这与电荷衰减速率有关,高du/dt下局部放电更集中,放电幅值小。环氧树脂的绝缘寿命随方波电压频率的增加明显减小,随du/dt的增加也有所减小。通过正交实验与耦合因子分析,建立了高频方波下频率和du/dt耦合寿命模型,模型结果与实验对比误差小于3%,验证了寿命模型的准确性。该研究对高功率高频变压器的绝缘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方波 局部放电 电老化 寿命 小波降噪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工况下基于桥臂能量补偿的MMC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6
作者 杨兴武 杨振文 +3 位作者 王雅妮 江友华 张宇华 宋晋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2-170,共9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启动或低频运行时,桥臂功率瞬时波动,导致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急剧增加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桥臂能量补偿的MMC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直接从桥臂能量角度抑制电容电压波动。首先,通过分析低频下的桥臂能量波...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启动或低频运行时,桥臂功率瞬时波动,导致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急剧增加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桥臂能量补偿的MMC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直接从桥臂能量角度抑制电容电压波动。首先,通过分析低频下的桥臂能量波动规律,在直流电流中补偿与能量波动量相反的功率分量,保障上、下桥臂之间的能量平衡。其次,基于能量补偿后的桥臂电流参考值,建立离散时间模型,逆推导出最优桥臂电压,并建立含高频循环电流的桥臂内电压差预测模型,在有限集内进行二次滚动寻优,进一步抑制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低频工况下具有良好的电容电压波动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低频工况 能量补偿 桥臂电流控制 均压控制 有限控制集 高频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林 林珊 +1 位作者 王孝洪 连维钊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4,共11页
针对传统高频注入法解调过程复杂和观测精度受非理想因素时延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零低速位置估计方法。首先,考虑估计旋转轴系注入的低可靠性,选择将高频信号注入静止轴系,采用简单代数运算提取出高频响应电流... 针对传统高频注入法解调过程复杂和观测精度受非理想因素时延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零低速位置估计方法。首先,考虑估计旋转轴系注入的低可靠性,选择将高频信号注入静止轴系,采用简单代数运算提取出高频响应电流,通过解调正向虚拟高频响应电流初步估计转子位置;然后,针对主要非理想因素进行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解调负向虚拟高频响应电流提取出相位滞后角,完成补偿;最后,为避免启动阶段位置收敛错误,通过获取电感变化趋势判断出磁极极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各类工况均能稳定收敛,且最大平均误差不超过1°,说明了算法的抗扰性以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正交方波注入法 误差分析 时延补偿 磁极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止轴系改进高频方波注入同步磁阻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渊 李英杰 +2 位作者 景航辉 张彦平 王海啸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58-3669,共12页
同步磁阻电机因为其成本低、可靠性高,发展前景可观。在低速域无传感器控制方面,因同步磁阻电机转子具有凸极性,使用高频方波信号注入方法进行转子角度估计最为合适。但是,电机在低速运行中伴随着交直轴电感交叉饱和问题,该问题影响着... 同步磁阻电机因为其成本低、可靠性高,发展前景可观。在低速域无传感器控制方面,因同步磁阻电机转子具有凸极性,使用高频方波信号注入方法进行转子角度估计最为合适。但是,电机在低速运行中伴随着交直轴电感交叉饱和问题,该问题影响着电机的动稳态性能。为此,对传统高频方波注入控制方法进行改进,提出基于静止轴系的双高频方波注入无传感器控制方法,降低高频幅值带来的高频转矩脉动,抑制因交叉饱和效应导致的角度估计误差,提高电机动稳态性能。在1.5 kW同步磁阻电机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高频注入法相比,改进高频注入法消除了交叉饱合引起的角度估计误差,并降低高频信号带来的转矩脉动问题,提高了电机的动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磁阻电机 双高频方波注入 离线参数辨识 高频转矩脉动 交叉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二阶积分器的高频脉振电压注入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奇勋 王一航 +2 位作者 史柯柯 张玉峰 杜光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188,共10页
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需要使用多个滤波器滤除杂波信号,会使系统产生延时且估计误差较大,本文提出广义二阶积分器代替滤波器滤除杂波,实现对转速和转子位置估计精度的提高。针对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位置观测精度和动态性能较差的问... 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需要使用多个滤波器滤除杂波信号,会使系统产生延时且估计误差较大,本文提出广义二阶积分器代替滤波器滤除杂波,实现对转速和转子位置估计精度的提高。针对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位置观测精度和动态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广义二阶积分器的速度环和电流环位置误差信息提取方法。采用广义二阶积分器代替位置观测闭环的带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提取电机速度和转子位置信息,简化参数整定过程,提高位置观测精度;同时用2个广义二阶积分器串联取代电流环中的低通滤波器,提取基频电流分量,增加电流环带宽,减小系统延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位置观测精度和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 广义二阶积分器 电流环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高频松弛的交流电导与双极性方波击穿特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蒋起航 王威望 +2 位作者 钟禹 李盛涛 徐永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9-1171,共13页
高频非正弦电压下环氧树脂击穿表现出较强的频率依赖性,并且存在复杂的宽频电-热耦合特性。高频电压下环氧树脂交流电导,特别是载流子非线性输运过程是理解高频绝缘击穿的关键。该文以两种电工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采用宽频介电谱研究环... 高频非正弦电压下环氧树脂击穿表现出较强的频率依赖性,并且存在复杂的宽频电-热耦合特性。高频电压下环氧树脂交流电导,特别是载流子非线性输运过程是理解高频绝缘击穿的关键。该文以两种电工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采用宽频介电谱研究环氧试样交流电导的频率与温度依赖关系,通过Almond-West模型分析得到低频下交流类直流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低频电导随温度变化更符合Vogel-Fulcher-Tammann模型。基于Havriliak-Negami复合介质多分散松弛极化理论,分析高频、高温下的松弛行为,认为高频交流电导率主要由松弛过程α产生的极化损耗引起。通过高频双极性方波击穿测试平台,测试了重复频率双极性方波电压(500 Hz,1 kHz,2 kHz,3 kHz)下环氧试样的击穿场强,基于三参数Weibull分布统计分析特征击穿场强随频率的关系,发现击穿场强与频率呈负相关。研究提出考虑Poole-Frenkel效应的高频高场交流电导模型,并建立高频自由体积随频率变化的击穿模型。研究指出高频下分子链段振动效应增强,导致交流电导增强;高频下分子链运动滞后于频率响应,导致总体自由体积增大,造成高频击穿场强下降。研究结果对高频绝缘破坏与可靠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交流电导 双极性方波电压 自由体积 高频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高频注入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柏璇 高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传统高频信号注入法只适用于具有凸极特性的永磁同步电机,并且在位置估计和电流反馈环节引入多个滤波器,造成位置估计和电流响应延迟,降低了系统的动态性能。针对凸极特性不明显的表贴式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阶段提出一种基于高频... 传统高频信号注入法只适用于具有凸极特性的永磁同步电机,并且在位置估计和电流反馈环节引入多个滤波器,造成位置估计和电流响应延迟,降低了系统的动态性能。针对凸极特性不明显的表贴式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阶段提出一种基于高频方波电压注入法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将高频注入周期和磁场定向控制周期分离,高频注入周期内直接在两相静止轴系采样高频响应电流进行转子位置估计,且位置估计和电流反馈环节均未使用滤波器。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高频方波注入法 凸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检测误差补偿的嵌入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时隋翔 王玉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1,共6页
对基于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而言,转速和转子位置的准确估计十分重要。在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基础上,针对电流检测误差问题,提出一种电流检测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在传统位置观测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参数自适应... 对基于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而言,转速和转子位置的准确估计十分重要。在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基础上,针对电流检测误差问题,提出一种电流检测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在传统位置观测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参数自适应陷波器环节,通过实时参数修订,消除位置观测器中由电流检测误差引起的二次谐波,提高转速和转子位置估计的准确性。采用品质因数更高的二阶广义积分器提取高频电流,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补偿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永磁同步电动机 高频注入法 陷波器 参数自适应 电流检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架空多导体传输线的高频耦合电流计算模型
13
作者 谢玮琛 郭俊 +1 位作者 郑群爽 谢彦召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4,146,共8页
架空传输线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瞬态电磁场或激励源作用下(例如高空电磁脉冲)通常能够耦合出高幅值过电流,将作为强电磁干扰的耦合路径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干扰。现有建模方法中,经典传输线理论在处理非电小尺寸横截面线... 架空传输线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瞬态电磁场或激励源作用下(例如高空电磁脉冲)通常能够耦合出高幅值过电流,将作为强电磁干扰的耦合路径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干扰。现有建模方法中,经典传输线理论在处理非电小尺寸横截面线路的高频耦合问题时存在较大误差;全波数值算法(例如矩量法)依赖网格剖分计算过程使得其在处理长线情况时效率不高。此外,电力系统中往往线缆数量较多,且地面均须考虑实际有耗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能够计算电力系统架空传输线高频耦合电流的渐近模型。基于计算效率较高的渐近理论,引入反射与散射过程对高阶模式分量进行量化,并针对任意线路数量、任意参数地面及不同激励情况,推导统一电流表达式。最后,利用全波数值仿真以及天线辐照实验验证模型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文中计算模型能够快速计算高频耦合电流,为线路防护以及电磁效应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传输线 有损耗地面 渐近法 高频耦合电流 全波数值算法 天线辐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初始电流行波时频矩阵相似度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原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韵琦 王聪博 +2 位作者 余越 杨国生 曹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04-2615,I0008,共13页
针对目前柔性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based high voltage DC,VSC-HVDC)电网的线路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端初始电流行波(Initial current traveling wave,ICTW)时频矩阵相似度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原理。首先,对柔... 针对目前柔性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based high voltage DC,VSC-HVDC)电网的线路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端初始电流行波(Initial current traveling wave,ICTW)时频矩阵相似度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原理。首先,对柔性直流电网在线路区内外故障下两端保护所在处ICTW的故障特性进行分析,总结出在特定时间窗内,区内故障下两端ICTW的频域相似度远高于区外故障。在此基础上,利用S变换对双端ICTW进行时频分析,建立时频矩阵,并对其做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然后根据特征矩阵构造双端ICTW的相似度计算公式,以该相似度的大小判别线路区内外故障。另外,根据线路两端ICTW的高低频能量比识别雷击干扰。最后,各种故障情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原理不依赖线路边界元件,可以保护不同长度线路的全长,具有更高的耐过渡电阻和抗噪声能力,并且能够满足柔性直流电网主保护的速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端量保护 柔性直流(VSC-HVDC)电网 初始电流行波(ICTW) 时频矩阵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快前沿的固态Marx电源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东升 李孜 +2 位作者 王永刚 姜松 饶俊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纳秒脉冲电场消融要求在100Ω负载上产生数千伏的纳秒脉冲,加快脉冲前沿有利于获得更窄的纳秒脉冲。提出了一种具有快速前沿的固态Marx发生器,在每级电路中插入一个电感,并且让放电管和充电管同时导通数十纳秒,等放电管完全开通后,关断... 纳秒脉冲电场消融要求在100Ω负载上产生数千伏的纳秒脉冲,加快脉冲前沿有利于获得更窄的纳秒脉冲。提出了一种具有快速前沿的固态Marx发生器,在每级电路中插入一个电感,并且让放电管和充电管同时导通数十纳秒,等放电管完全开通后,关断充电管,对负载进行放电,以消除放电管和放电回路杂散电感对脉冲前沿的限制,获得具有快前沿的高压脉冲。搭建了32级Marx样机,实验中通过调节直通时间,在100Ω的低阻负载上获得了电压上升沿35 ns、脉宽800 ns、电流186 A的高压脉冲。对比并分析了充电管和放电管直通时间对上升沿的影响,发现直通时间越长,脉冲电流的前沿越快。输出端的峰值电流最大可达186 A。表明该脉冲电压源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流的输出,提高系统带载能力。该方案相比于传统的改进方法,提高了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同时,也减少了所使用开关管的数量,降低了脉冲电源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Marx发生器 大电流 方波脉冲 上升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广义二阶积分器的高频脉振方波电压注入PMSM无传感器控制
16
作者 李磊 卢建宁 廖志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12,共5页
针对传统高频脉振方波电压注入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传感器控制系统中,使用多个滤波器来提取电流环反馈电流与高频响应电流,从而获取转子位置信息造成的系统延迟以及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二阶积分器的无传感器控... 针对传统高频脉振方波电压注入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传感器控制系统中,使用多个滤波器来提取电流环反馈电流与高频响应电流,从而获取转子位置信息造成的系统延迟以及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二阶积分器的无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与其他利用广义二阶积分器自身特性只提取高频方波响应电流检测转子位置方法不同的是,所提方法先在电流环双环控制中用广义二阶积分器对反馈基频电流信号进行提取;其次,在此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转速环用广义二阶积分器对包含电机转子位置信息的高频响应电流信号进行提取,并重新对广义二阶积分器进行了设计,在其结构上加入了高阶巴特沃斯滤波器,提高了抗谐波的衰减能力,改善了其动态性能。最后,在Simulink搭建了仿真模型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脉振方波 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控制 广义二阶积分器 双环控制 巴特沃斯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微电网阻抗测量技术 被引量:30
17
作者 侯李祥 卓放 +1 位作者 师洪涛 张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53-162,共10页
微型电网的稳定性与系统的控制方式以及组网设备的各种参数有关,而这些重要的参数又与微电网的阻抗参数有一定的联系。因此系统输入输出阻抗是分析微电网稳定性的重要参数。本文对阻抗判据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导,使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更加简... 微型电网的稳定性与系统的控制方式以及组网设备的各种参数有关,而这些重要的参数又与微电网的阻抗参数有一定的联系。因此系统输入输出阻抗是分析微电网稳定性的重要参数。本文对阻抗判据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导,使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更加简单;在阻抗判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方波电流注入的阻抗测量技术;通过理论分析计算了微电网各组网部分以及微电网整体的阻抗参数;搭建了三相交流微型电网的仿真模型;开发了交流系统谐波阻抗测量装置。计算、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网 阻抗测量 方波 电流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振高频电流注入SPMSM低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46
18
作者 刘颖 周波 +1 位作者 冯瑛 赵承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9-145,共7页
针对转子磁钢表贴式永磁同步电动机(SPMSM),提出了一种基于脉振高频电流注入的低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新方法。其原理是在估计的同步旋转坐标系直轴上注入高频正弦电流,通过检测交轴电流环PI调节器的输出电压量,获得含有转子位置估计误... 针对转子磁钢表贴式永磁同步电动机(SPMSM),提出了一种基于脉振高频电流注入的低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新方法。其原理是在估计的同步旋转坐标系直轴上注入高频正弦电流,通过检测交轴电流环PI调节器的输出电压量,获得含有转子位置估计误差的信号,对此进行适当的信号处理得到估计转子位置角,从而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对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速和零速下均能准确地检测电动机转子的位置和速度,相较于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所提出的方法结构更简单,且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无位置传感器 脉振高频电流信号 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低频控制方法 被引量:35
19
作者 雷鸣 李耀华 +1 位作者 葛琼璇 王晓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9-65,10,共7页
目前,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converter,MMC)多应用于50或60 Hz运行的恒频领域,在交流调速领域还没有得到应用。这是由于,变流器模块电容没有钳位电路支撑,工作时模块电容电压将产生波动,且变流器输出频率越低,该波动越... 目前,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converter,MMC)多应用于50或60 Hz运行的恒频领域,在交流调速领域还没有得到应用。这是由于,变流器模块电容没有钳位电路支撑,工作时模块电容电压将产生波动,且变流器输出频率越低,该波动越剧烈。一方面,模块电容电压波动将会对变流器开关器件和模块电容的安全工作范围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变流器模块电压波动也会造成变流器输出电压畸变。提出在桥臂共模电流和输出共模电压中同时注入高频分量的方法来抑制电容电压波动,并提出实际值调制方法来消除模块电压波动造成的输出电压畸变,从而使得变流器能够工作在低频状态。最后通过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 低频 调制方法 高频注入 共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方波频率对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鹏 吴广宁 +2 位作者 罗杨 张依强 徐慧慧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3-249,270,共8页
为探讨脉冲方波电压频率对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基于超高频(UHF)检测方法和IEEE 488.2传输协议,构建了宽频、高速数据采集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研究了变频电机耐电晕漆包线的局部放电脉冲幅值、相位和时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频率... 为探讨脉冲方波电压频率对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基于超高频(UHF)检测方法和IEEE 488.2传输协议,构建了宽频、高速数据采集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研究了变频电机耐电晕漆包线的局部放电脉冲幅值、相位和时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频率200 Hz以上的高频脉冲电压使空间电荷扩散效应减小,增大了局部放电初始电子产生的概率,使得局部放电瞬时电压降低,出现幅值小于200 mV的局部放电脉冲.在高频脉冲电压下,当局部放电发生在电压上升时段时,快速变化的电压幅值将改变局部放电特性,使得局部放电脉冲在1~2 GHz高频能量的比重增大.因此,根据相关标准检测变频电机局部放电时,为易于激发绝缘薄弱点处局部放电,宜采用频率低于200 Hz的低频脉冲方波电压,且局部放电超高频传感器在1.2 GHz及以上频率处应具有较好的增益特性,并采用500 MHz的高通滤波器,以提高测试系统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电机 局部放电 脉冲方波电压 超高频 时频分析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