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mally Controllable Break Junctions with High Bandwidths and High Integrabilities
1
作者 孟超 黄璞 +2 位作者 周经纬 段昌奎 杜江峰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7期110-113,共4页
Break junctions are important in generating nanosensors and single molecular devices. The mechanically con- trollable break junct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 for a break junction due to its simplicity and stabil... Break junctions are important in generating nanosensors and single molecular devices. The mechanically con- trollable break junct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 for a break junction due to its simplicity and stability. However, the bandwidths of traditional devices are limited to about a few hertz. Moreover, when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it is hard to allow independent control of more than one junction. Here we propose on-chip thermally controllable break junctions to overcome these challenges. This is verifi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dopting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produces features of high bandwidth and independent controllability to this new break junction system. The proposed method will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on on-chip high speed independent controllable and highly integrated single molecule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ly Controllable Break Junctions with high bandwidths and high Integrabili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ndwidth improvement of high power uni-traveling-carrier photodiodes by reducing the series resistance and capacitance
2
作者 李进 熊兵 +6 位作者 孙长征 罗毅 王健 郝智彪 韩彦军 汪莱 李洪涛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601-605,共5页
A backside illuminated mesa-structure In Ga As/In P modified uni-traveling-carrier photodiode(MUTC-PD) with wide bandwidth and high saturation power is fabricated and investigated. The device structure is optimized ... A backside illuminated mesa-structure In Ga As/In P modified uni-traveling-carrier photodiode(MUTC-PD) with wide bandwidth and high saturation power is fabricated and investigated. The device structure is optimized to reduce the capacitance and resistance. For the 22-μm-diameter device, the maximum responsivity at 1.55 μm is 0.5 A/W, and the 3-d B cutoff frequency reaches up to 28 GHz. The output photocurrent at the 1-d B compression point is measured to be 54 m A at 25 GHz, with a corresponding output radio frequency(RF) power of up to 15.5 d Bm. The satu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TC-PD are also verified by the electric field simulation, and electric field collapse is found to be the cause of the saturation 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de bandwidth high power uni-traveling-carrier photodio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32路宽带高效率功率合成器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高港 周梓乔 +3 位作者 王新悦 张李迪 于伟华 单琪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设计了一款W波段32路全波导带宽、高效率功率合成器。该器件采用E-H面T型结混合的实现方法,提高了功率合成器的紧凑性。为了扩展多路合成带宽,引入脊波导传输线,并采用多节阻抗匹配阶梯、渐变式过渡等形式。该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全波导... 设计了一款W波段32路全波导带宽、高效率功率合成器。该器件采用E-H面T型结混合的实现方法,提高了功率合成器的紧凑性。为了扩展多路合成带宽,引入脊波导传输线,并采用多节阻抗匹配阶梯、渐变式过渡等形式。该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全波导带宽匹配、高效率的特点。为了验证该方法,加工并测试了32路功率合成器背靠背结构。在W波段范围内,该结构回波损耗优于15 dB,插入损耗低于1.05 dB,相对带宽为37.8%,合成效率大于78.4%。实测结果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对于多路功率合成场景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合成器 W波段 全波导带宽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网络的低时延高带宽传输协议优化与可靠性分析
4
作者 王振运 李玉亮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1期246-248,共3页
5G网络的低时延高带宽特性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技术支持,现有传输协议在5G环境下仍存在时延抖动和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当前主流传输协议,总结了导致时延与带宽不稳定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一种优化的传输协议。通过对优化方案的性能分... 5G网络的低时延高带宽特性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技术支持,现有传输协议在5G环境下仍存在时延抖动和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当前主流传输协议,总结了导致时延与带宽不稳定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一种优化的传输协议。通过对优化方案的性能分析,得出该协议能够有效降低时延抖动并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网络 低时延 高带宽 传输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光信能同传的无源分布式5G微基站系统
5
作者 杜德棚 谭栋良 刘畅远 《无线互联科技》 2025年第3期94-97,共4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光信能同传的无源分布式5G微基站系统:远端FEM无须外部供电,无须基带处理,只须处理射频发射与接收,简化了分布式5G微基站系统,降低功耗,节约成本。系统实现了4收4发全双工通信,下行峰值速率为1000 Mbps。光信能同传...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光信能同传的无源分布式5G微基站系统:远端FEM无须外部供电,无须基带处理,只须处理射频发射与接收,简化了分布式5G微基站系统,降低功耗,节约成本。系统实现了4收4发全双工通信,下行峰值速率为1000 Mbps。光信能同传系统由于在光纤部分的损耗低,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故非常适合远距离、大范围、超高信息密度的分布式5G微基站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信能同传 ROF技术 5G全双工 大带宽 超高信息密度 5G微机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fidelity Wide Frequency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Seismic Data Acquired by Digital Geophones
6
作者 Chen Zhide Guan Xin Li Ling Zhang Jing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7-19,共13页
关键词 石油 地球物理勘探 地质调查 油气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镓晶体的声光特性及应用
7
作者 吴畏 郝建华 +4 位作者 令狐梅傲 朱吉 周建国 高维松 谭江丽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1-775,共5页
磷化镓晶体具有高声光优值、高声速和低声衰减系数,是制作声光调制器的优良材料之一。对磷化镓晶体的关键声光参数进行了测试评估,并基于磷化镓晶体研制了光脉冲上升时间为6.6 ns的高速光纤声光调制器,移频频率为1.5 GHz的高频空间声光... 磷化镓晶体具有高声光优值、高声速和低声衰减系数,是制作声光调制器的优良材料之一。对磷化镓晶体的关键声光参数进行了测试评估,并基于磷化镓晶体研制了光脉冲上升时间为6.6 ns的高速光纤声光调制器,移频频率为1.5 GHz的高频空间声光调制器,以及3 dB移频带宽125 MHz的大带宽光纤声光调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镓晶体 声光调制器 高速 高频 大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高性能自组网节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哲 周舜民 +4 位作者 王彬 孙艺铭 陈方 赵子龙 李贝贝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针对当前主流Mesh自组网技术节点传输带宽不足百兆,级跳数小于10的问题,提出采用多处理器构建实现分布式多跳、高带宽低时延的无线跳频的高性能自组网节点,对节点自动化组网连接、多信道选择避让、漫游切换及低时延高带宽网络多跳实现... 针对当前主流Mesh自组网技术节点传输带宽不足百兆,级跳数小于10的问题,提出采用多处理器构建实现分布式多跳、高带宽低时延的无线跳频的高性能自组网节点,对节点自动化组网连接、多信道选择避让、漫游切换及低时延高带宽网络多跳实现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实现。由测试结果分析可知,在20级跳内,文中节点组网带宽损失在30%以内且带宽保持在200 Mb/s以上,时延控制在100 ms内,可以满足现实应急场景下多终端智能硬件实时进行图像、视频等大数据量信息交互对高带宽低时延网络通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处理器 自组网连接 多级跳 高带宽 低时延 信息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GPU系统的高速互联技术与拓扑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崔晨 吴迪 +1 位作者 陶业荣 赵艳丽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1,共9页
多GPU系统通过横向扩展实现性能提升,以满足人工智能日趋复杂的算法和持续激增的数据所带来的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对于多GPU系统而言,处理器间的互联带宽以及系统的拓扑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基于PCIe的多GPU系统中,PCIe... 多GPU系统通过横向扩展实现性能提升,以满足人工智能日趋复杂的算法和持续激增的数据所带来的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对于多GPU系统而言,处理器间的互联带宽以及系统的拓扑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基于PCIe的多GPU系统中,PCIe带宽是限制系统性能的瓶颈。当前,面向GPU的高速互联技术成为解决多GPU系统带宽限制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多GPU系统所采用的PCIe互联技术及其典型拓扑,然后以Nvidia NVLink、AMD Infinity Fabric Link、Intel X^(e) Link、壁仞科技BLink为例,对国内外代表性GPU厂商的面向GPU的高速互联技术及其拓扑进行了梳理分析,最后讨论了关于互联技术的研究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GPU系统 高速互联技术 拓扑 互联带宽 数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宽带换能器多匹配层研究
10
作者 夏榕健 仲林建 夏铁坚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0,共4页
在水声应用中,高频换能器往往需要较宽的工作带宽,以获得更多的目标信息。文章首先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匹配层材料和厚度进行初步选定,使得换能器具有最宽的工作频带;其次,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匹配层换能器的导纳和发射电... 在水声应用中,高频换能器往往需要较宽的工作带宽,以获得更多的目标信息。文章首先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匹配层材料和厚度进行初步选定,使得换能器具有最宽的工作频带;其次,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匹配层换能器的导纳和发射电压响应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成功制得三匹配层高频宽带换能器,其工作频段约为150~430 kHz,相对带宽为93%,带内发送电压响应起伏为-6 dB。实验结果表明,三匹配层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拓宽高频换能器的工作频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换能器 宽带 多匹配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宽带卫星网络载荷交换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尹鹏 张冬 +2 位作者 王超 魏雯婷 史勤忠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0-1168,共9页
低轨卫星星座具有传输延时小、系统容量大、应用场景丰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构建卫星互联网的核心环节,其中高带宽、高速交换技术是实现星间、星地数据业务转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聚焦高宽带低轨卫星网络载荷交换的设计,以满... 低轨卫星星座具有传输延时小、系统容量大、应用场景丰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构建卫星互联网的核心环节,其中高带宽、高速交换技术是实现星间、星地数据业务转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聚焦高宽带低轨卫星网络载荷交换的设计,以满足卫星互联网中高带宽交换、低时延误差、高可靠性等星载交换需求。为适应太空极端环境,设计了基于宇航级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由于宇航级FPGA芯片接口、缓存以及逻辑资源受限,采用两片xc7v690t FPGA联合实现,搭建聚合式Crossbar架构,解决资源受限问题,各单元模块合理布局,主要包括处理总线和交叉节点网络,通过交换模块实现星间星地业务交换功能。从传输带宽、丢包率和传输时延等方面对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实现总传输带宽达40 Gbit/s、支持8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时延小于50μs的交换系统,为资源受限的太空工作环境提供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互联网 高带宽交换 Crossbar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应用的高可靠以太网接口设计
12
作者 李周 董继承 +2 位作者 张佳培 刘佳鹏 程静 《空间电子技术》 2024年第3期91-98,共8页
针对时间触发以太网的信息网络能够满足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的应用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兼容传统以太网,实现关键流量降级传输的以太网接口设计方案,并完成接口逻辑实现。文章对数据帧的发送延迟、接收延迟等主要指标进行了仿真和实... 针对时间触发以太网的信息网络能够满足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的应用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兼容传统以太网,实现关键流量降级传输的以太网接口设计方案,并完成接口逻辑实现。文章对数据帧的发送延迟、接收延迟等主要指标进行了仿真和实物测试,最后与1553B总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接口能够满足当前飞行器数据传输要求,可以应用于面向空间应用的各类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数据传输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触发以太网 高带宽 降级传输 高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DMI的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技术原理与运用
13
作者 林巧珊 《电视技术》 2024年第11期225-228,共4页
介绍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HDCP)的技术原理和协议流程,详细解析HDCP技术在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测试工作的有效开... 介绍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HDCP)的技术原理和协议流程,详细解析HDCP技术在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测试工作的有效开展和问题的定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HDCP) 认证和密钥交换 接收器 发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器芯片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4
作者 李镇兵 黄峻杰 +6 位作者 张晋荣 贾世麟 付佳龙 吴祥睿 李钢 孙浩洋 文光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1-882,共12页
在对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器芯片的概念、类型与实现工艺进行全面综述与分类的基础上,聚焦其高频化、线性度改善、能量转换效率提升、带宽扩展以及高集成度封装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深入分析并讨论了各项关键技术的主... 在对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器芯片的概念、类型与实现工艺进行全面综述与分类的基础上,聚焦其高频化、线性度改善、能量转换效率提升、带宽扩展以及高集成度封装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深入分析并讨论了各项关键技术的主流实现方式、典型研发案例以及相关应用利弊,旨在为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射频前端集成的功率放大器芯片研发提供方法总结与设计参考。最后对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器芯片技术的发展趋势与行业走向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微波 功率放大器芯片 高频化 效率提升 线性度改善 带宽扩展 高集成度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电液伺服阀在可控震源上的测试分析
15
作者 王光德 刘志刚 +1 位作者 马铁荣 王津 《物探装备》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电液伺服阀是可控震源电液转换的核心液压元器件,对可控震源输出力信号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可控震源工作环境恶劣,宽频,瞬时大流量以及高压高温、高可靠性等工作特点对电液伺服阀提出了严苛的要求,该设备一直以来依赖进口,近年来某型号国... 电液伺服阀是可控震源电液转换的核心液压元器件,对可控震源输出力信号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可控震源工作环境恶劣,宽频,瞬时大流量以及高压高温、高可靠性等工作特点对电液伺服阀提出了严苛的要求,该设备一直以来依赖进口,近年来某型号国产电液伺服阀开始在可控震源上进行应用试验,经过测试、改造,性能不断提升,本文总结分析了该产品在可控震源上进行的一些测试数据,希望能够为将来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技术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阀 频宽 低频 高频 低压 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Q值横向激发体声波谐振器的设计与制备
16
作者 张帅 俞振一 +4 位作者 郭瑜 孙宗琴 傅肃磊 许志斌 王为标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随着5G移动通信时代的发展,射频前端(RF front-ends)的滤波和信号处理迫切需要高频大带宽的声学谐振器。横向激发体声波谐振器(XBAR)具有超高的工作频率和超大的机电耦合系数(k^(2)),但其品质因数(Q)值不高,阻碍了其在射频前端中的应用... 随着5G移动通信时代的发展,射频前端(RF front-ends)的滤波和信号处理迫切需要高频大带宽的声学谐振器。横向激发体声波谐振器(XBAR)具有超高的工作频率和超大的机电耦合系数(k^(2)),但其品质因数(Q)值不高,阻碍了其在射频前端中的应用。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Y切铌酸锂(LiNbO 3)的XBAR谐振器,通过有限元(FEM)仿真对谐振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下对谐振器进行加工。该文所制备的横向激发体声波谐振器A 1模式的谐振频率为4.72 GHz,k 2=26.9%,Q_(3) dB为384,温度频率漂移系数为-60.5×10^(-6)/℃。A_(3)模式的谐振频率为13.5 GHz,k^(2)=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激发体声波谐振器(XBAR) 品质因数(Q)值 高频 大带宽 5G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带宽应用的SPN网络中的安全挑战与解决方案
17
作者 高凌翔 乔栋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6期179-181,共3页
随着高带宽需求的不断增长,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领域内的切片分组网(Slicing Packet Network,SPN)网络架构应运而生。这一架构通过独到的设计,为高速数据传输应用提供了所需的弹性与伸缩能力。然而,针对高带... 随着高带宽需求的不断增长,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领域内的切片分组网(Slicing Packet Network,SPN)网络架构应运而生。这一架构通过独到的设计,为高速数据传输应用提供了所需的弹性与伸缩能力。然而,针对高带宽应用的SPN网络却面临着带宽攻击、数据隐私泄露以及认证与授权管理等问题。文章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与技术手段。这些解决方案涵盖流量监管、加密防护、隐私保密、身份验证及权力控制等关键领域,并提供一整套安全准则与流量管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带宽应用 切片分组网(SPN)网络 安全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带宽高画质视频传输系统设计
18
作者 董友球 《电视技术》 2024年第12期32-34,39,共4页
针对低带宽占用与高画质图像难以兼顾的现实问题,设计一种低带宽高画质视频传输系统,深入分析部分采样过程中色彩丢失的问题,提出一项基于相邻帧色彩补偿和动态画面识别的深压缩视频传输技术。该技术旨在以较低的硬件成本和带宽消耗,实... 针对低带宽占用与高画质图像难以兼顾的现实问题,设计一种低带宽高画质视频传输系统,深入分析部分采样过程中色彩丢失的问题,提出一项基于相邻帧色彩补偿和动态画面识别的深压缩视频传输技术。该技术旨在以较低的硬件成本和带宽消耗,实现视觉无损的高画质图像传输,以满足计算机屏幕内容远程显示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带宽 高画质 视频 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清图像通信中的带宽优化策略
19
作者 程振楠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22期159-161,共3页
文章探讨高清图像通信中的带宽优化策略,旨在提高图像传输效率与质量,降低带宽消耗。通过分析当前高清图像通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包括选择合适的视频编码算法、应用数据压缩技术、采用动态码率调整技术、实施带宽分流与边缘计算以及采... 文章探讨高清图像通信中的带宽优化策略,旨在提高图像传输效率与质量,降低带宽消耗。通过分析当前高清图像通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包括选择合适的视频编码算法、应用数据压缩技术、采用动态码率调整技术、实施带宽分流与边缘计算以及采用双码流技术结合策略在内的多种优化方法。这些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数据传输量,而且能在有限带宽条件下保证高清图像的稳定传输,改善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清图像通信 带宽优化 视频编码 数据压缩 动态码率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数据网演进关键技术
20
作者 韩梦瑶 燕飞 +1 位作者 曹畅 庞冉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5,共6页
面向智能算力与海量数据复杂交互的高性能传输需求,提出了高通量数据网架构及关键技术,通过提高单位带宽下的数据传输体量,解决传统网络传输中遇到的成本高昂和传输时效性差的问题。采用所提架构中的广域流量调度技术、智能管控运维技... 面向智能算力与海量数据复杂交互的高性能传输需求,提出了高通量数据网架构及关键技术,通过提高单位带宽下的数据传输体量,解决传统网络传输中遇到的成本高昂和传输时效性差的问题。采用所提架构中的广域流量调度技术、智能管控运维技术、传输协议优化技术、数据压缩与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实现广域网络弹性带宽分配,提升了网络传输通量与效率。在现网环境开展海量数据超3000km传输测试,验证了高通量数据网架构及关键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数据网 流量调度 传输协议 弹性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