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鉴别牛5种重要病毒的LAMP-基因芯片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峰 华利忠 +5 位作者 于伯华 王建峰 张丹 张琳 唐泰山 张常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2,共6页
为建立牛的主要疫病的快速、准确及高通量鉴别诊断技术,以赤羽病病毒(AKV)、牛白血病病毒(BLV)、蓝舌病病毒(BT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5种牛传染病病原为研究对象,将LAMP技术与微流控芯片技术有机结合,建立... 为建立牛的主要疫病的快速、准确及高通量鉴别诊断技术,以赤羽病病毒(AKV)、牛白血病病毒(BLV)、蓝舌病病毒(BT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5种牛传染病病原为研究对象,将LAMP技术与微流控芯片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相应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并优化了该基因芯片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建立的基因芯片可同时检测上述5种病原,特异性好,60 min反应时间即可给出检测结果。其中AKV和PPRV的敏感性为10~3 copies/μL,BLV的敏感性为10~5 copies/μL,BTV和BVDV的敏感性为10~2 copies/μL,与LAMP检测的敏感性一致。成功建立了基于LAMP技术的5重RT-LAMP基因芯片,可同时快速准确检测上述5种病毒,为口岸检疫探索出一种能快速、高通量检测动物疫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高通量 微流控芯片 牛的病毒鉴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5重real-time PCR筛查转基因水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2
作者 董立明 杨帆 +4 位作者 邢珍娟 李葱葱 闫伟 龙丽坤 李飞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29-334,共6页
以转基因水稻中最常用的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Cry1Ab/Ac基因、HPT基因及SPS水稻内标基因为研究对象,利用5种不同的荧光信号(FAM、HEX、Taxas Red、Cy5、Cy5.5)进行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 以转基因水稻中最常用的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Cry1Ab/Ac基因、HPT基因及SPS水稻内标基因为研究对象,利用5种不同的荧光信号(FAM、HEX、Taxas Red、Cy5、Cy5.5)进行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研究。通过引物组合筛选、反应体系优化、特异性测试、灵敏度测试、适用性测试等一系列实验,建立了5重real-time PCR方法,灵敏度可达0.032%。此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通量大等优点,可实现水稻中转基因成分的快速、高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筛查元件 单一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5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高通量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检测7种鱼类病毒的扩增子拯救多重PCR(Arm-PCR)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胜强 耿伟光 +2 位作者 史成银 李晋 粟子丹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8-134,共7页
淋巴囊肿病毒(LCDV)、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Mega)、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GNN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和传染性鲑鱼贫血症病毒(ISAV)是养殖鱼类主要的病毒性病原... 淋巴囊肿病毒(LCDV)、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Mega)、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GNN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和传染性鲑鱼贫血症病毒(ISAV)是养殖鱼类主要的病毒性病原,危害巨大。为实现这7种病原的高通量、同步检测,本研究在分析这7种病毒基因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9组扩增子拯救多重PCR(Arm-PCR)引物,并对扩增体系中的Taq酶、M^g(2+)、d NTP、Primer Mix浓度及退火温度等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建立了同步检测7种鱼类病毒的Arm-PCR方法。优化后的Arm-PCR方法第一步PCR体系为:Taq酶(2.5 U/μl)1.0μl,10×PCR Buffer(含20 mmol/L的M^g(2+))5μl,d NTP(各2.5 mmol/L)5μl,10×Primer Mix(各2μmol/L)9μl,模板1μl,dd H2O补足至50μl,退火温度为56℃。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在1支反应管内对上述7种病毒的9个致病基因同步进行扩增和检测,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1copies/μl(RGNNV、VHSV、ISAV-NS、ISAV-MA)、10~2 copies/μl(LCDV、Mega、IHNV、IPNV)和10~3 copies/μl(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该方法特异性强,与半滑舌鳎、石斑鱼、大菱鲆和牙鲆基因组DNA不产生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的可同步检测7种鱼类病毒的Arm-PCR方法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优势,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鱼类病毒的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病毒 多重检测 高通量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极分区寻址光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仪 胡成国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光学96孔板是高通量生化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平台,然而发展类似的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对于电化学传感方法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基于单电极分区寻址检测原理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可采用单通道电化学检测设备及单个自动化寻址光源,构建出类似光... 光学96孔板是高通量生化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平台,然而发展类似的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对于电化学传感方法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基于单电极分区寻址检测原理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可采用单通道电化学检测设备及单个自动化寻址光源,构建出类似光学96孔板的便携式多目标/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其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廉,在电化学传感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综述以单电极分区寻址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信号产生机制为主线,介绍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传感器 光寻址生物传感器 多目标检测 高通量传感 光学96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转化体E8A7027外源T-DNA分析及特异性检测体系建立
5
作者 闫伟 马月 +5 位作者 谢彦博 董立明 龙丽坤 李葱葱 张玲 李飞武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9-585,共7页
为进一步分析转AgGlpF基因耐盐转基因大豆E8A7027转化体的分子特征信息并对其进行特异性检测,本研究分离该转化体的旁侧序列并建立其特异性PCR检测体系。基于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并结合Sanger测序技术,将基因组重测序分析获得的序列信息与... 为进一步分析转AgGlpF基因耐盐转基因大豆E8A7027转化体的分子特征信息并对其进行特异性检测,本研究分离该转化体的旁侧序列并建立其特异性PCR检测体系。基于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并结合Sanger测序技术,将基因组重测序分析获得的序列信息与参考大豆基因组进行对比,确定E8A7027转化体的T-DNA区在大豆基因组上的插入位点及其5′端和3′端的旁侧序列。根据旁侧序列设计PCR检测引物,并对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实验室内验证。结果显示:转基因大豆E8A7027的整合位点为Chr09染色体的33886331位点,整合方式为单拷贝插入,受体基因组DNA在插入位点缺失了1段58 bp序列,分别获得E8A7027大豆的5′端旁侧序列910 bp和3′端旁侧序列802 bp。根据这两个旁侧序列设计引物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地将E8A7027大豆转化体与其他转基因作物和非转基因大豆区分开,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0.05%。研究结果可为E8A7027转化体的安全评价和监管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高通量测序 旁侧序列 微滴式数字PCR 转化体特异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滴微流控的产α-淀粉酶地衣芽孢杆菌高通量筛选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宇锟 黎青华 +2 位作者 周景文 张国强 李江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41-46,共6页
α-淀粉酶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等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是α-淀粉酶的主要生产菌株,但由于存在产酶能力低等问题,不能满足工业需求。为了获得高产α-淀粉酶的地衣芽孢杆菌生产菌株,将酶活性与荧光... α-淀粉酶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等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是α-淀粉酶的主要生产菌株,但由于存在产酶能力低等问题,不能满足工业需求。为了获得高产α-淀粉酶的地衣芽孢杆菌生产菌株,将酶活性与荧光信号偶联,通过将高活性单细胞制备、液滴包埋以及筛选条件等参数优化,建立了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基于此方法,对地衣芽孢杆菌BLH的突变体库进行高通量筛选,成功获得5株高产菌株,其发酵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48%~66%。该研究建立的液滴微流控高通量筛选方法为高产淀粉酶地衣芽孢杆菌的选育提供选择,也为其他高性能蛋白表达分泌宿主的高效筛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淀粉酶 地衣芽孢杆菌 荧光检测 液滴微流控 高通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病毒的高通量测序鉴定和RT-PCR检测 被引量:3
7
作者 袁志豪 李振锋 +1 位作者 陆月霞 蔡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7-163,共7页
为明确百合在生产中被病毒侵染的情况,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浙江等地的百合染病样品进行病毒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和拼接,获得了车前草花叶病毒(plantagoasiaticamosaicvirus,PlAMV)、百合斑驳病毒(lilymottlevirus,LMoV)、大丽花花... 为明确百合在生产中被病毒侵染的情况,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浙江等地的百合染病样品进行病毒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和拼接,获得了车前草花叶病毒(plantagoasiaticamosaicvirus,PlAMV)、百合斑驳病毒(lilymottlevirus,LMoV)、大丽花花叶病毒(dahliamosaicvirus,D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玄参花叶病毒(figwortmosaicvirus,FMV)、玫瑰黄脉病毒(roseyellowveinvirus,RYVV)、大丽花普通花叶病毒(dahliacommonmosaicvirus,DCMV)、木薯脉花叶病毒(cassavaveinmosaicvirus,CsVMV)等8种已知病毒和2种未知病毒的序列信息。对从云南、浙江、江西、上海、广东、湖南6个省(市)采集的48份百合样品进行了上述8种病毒的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百合样品中,DMV、RYVV、PlAMV和LMoV发生普遍,检出率均高于95%,FMV检出率高于85%,CMV检出率最低,且仅在云南省昆明市的样品中检出,而DCMV和CsVMV未检测到。检测样品中百合病毒复合侵染率为100%,单一样品检测出3~6种病毒,共有6种复合类型,以云南省昆明市的百合病毒复合侵染情况最复杂,昆明的单一样品均有5~6种病毒感染。以上结果表明,所检测地区百合病毒的检出率和复合侵染率都较高,因此,在生产中应实时监控和检测百合植株的带毒情况,及早发现染病植株,防止病毒扩散和传播,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病毒 高通量测序 RT-PCR检测 复合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性食品中多农药残留GC-MS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雷紫依 苏光林 +1 位作者 李跑 刘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70-1380,共11页
植物源性食品基质复杂、农药种类繁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严格,因此建立植物源性食品中多农药残留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十分重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是多农药残留高通量检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然而现阶段植物源性食... 植物源性食品基质复杂、农药种类繁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严格,因此建立植物源性食品中多农药残留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十分重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是多农药残留高通量检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然而现阶段植物源性食品中多农药残留GC-MS高通量检测仍存在问题。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开发前处理新技术以及复杂信号高通量解析新算法是提高该检测水平的关键。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的基于GC-MS的植物源性食品中多农药残留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及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重点从适合于不同种类农药提取的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基于“数学分离”的复杂信号高通量解析新算法等方面阐述了植物源性食品中多农药残留高通量快速检测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食品多农药残留高通量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多农药残留 高通量检测 样品前处理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高通量检测青花椒挥发性香气成分 被引量:7
9
作者 向章敏 刘恩刚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8-163,共6页
文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的方法,建立一种适用于高通量检测青花椒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分析方法,并通过谱库匹配、保留指数及精确质量进行定性确认。结果表明,青花椒中共鉴定出75种挥发性香气化学... 文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的方法,建立一种适用于高通量检测青花椒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分析方法,并通过谱库匹配、保留指数及精确质量进行定性确认。结果表明,青花椒中共鉴定出75种挥发性香气化学成分,同时通过乙酸苯乙酯内标相对定量法对贵州、云南和四川不同地区的青花椒样品进行检测,发现青花椒中的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为芳樟醇,其次是β-月桂烯、柠檬烯、β-罗勒烯等萜烯类物质,该方法为青花椒的品质分析和产地鉴别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青花椒 挥发性香气成分 高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酸奶中55种塑料添加剂 被引量:5
10
作者 薄海波 星玉秀 +2 位作者 吉生军 王静莹 杨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65-271,共7页
建立高通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同时测定酸奶中55种塑料添加剂,包括多种类的增塑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表面活性剂、阻燃剂、着色剂和荧光增白剂等多个类别的化合物。用乙腈提取酸奶样品中的塑料添加剂,HLB固相... 建立高通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同时测定酸奶中55种塑料添加剂,包括多种类的增塑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表面活性剂、阻燃剂、着色剂和荧光增白剂等多个类别的化合物。用乙腈提取酸奶样品中的塑料添加剂,HLB固相萃取净化;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甲醇-0.1%甲酸为流动相;串联质谱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55种化合物;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5种塑料添加剂在较宽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7;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在62.4%~93.5%之间,精密度为2.4%~13.4%;酸奶中55种塑料添加剂的最低检出限为0.2~40μg/kg。测定20个酸奶样品,共检出23种塑料添加剂,含量在7.0~39μg/kg之间。本方法适用于酸奶中不同类别、物理和化学性质差异大的多种类多组分塑料添加剂的定性确证和高灵敏度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添加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高通量检测 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香辛料中7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思瑜 董宪兵 +3 位作者 周纯洁 邓宇杰 李红 杨小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70-274,279,共6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香辛料中7种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UPLC-MS/MS)。选用香辛料中的辣椒、花椒和八角为研究对象,粉碎后的样品用70%甲醇水溶液提取,6合1免疫亲和柱净化,ACQUITYUPLCHSST3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 建立了同时测定香辛料中7种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UPLC-MS/MS)。选用香辛料中的辣椒、花椒和八角为研究对象,粉碎后的样品用70%甲醇水溶液提取,6合1免疫亲和柱净化,ACQUITYUPLCHSST3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电喷雾正离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真菌毒素在各自的线性响应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5,7种真菌毒素的定量限为0.5~20μg/kg。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平均回收率(n=6)为67.25%~113.4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10.20%。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和高通量检测的优点,适用于香辛料中多组分真菌毒素残留的分离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辛料 真菌毒素 高通量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IEX Triple QuadTM 3500 LC-MS/MS系统对自来水中12种卤代羧酸定量分析
12
作者 任颖 陈思强 +1 位作者 陈西 曹洪斌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5-60,共6页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12种卤乙酸的方法。采用聚醚砜(PES)滤器过滤水样,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粒径1.8μm,100mm×3.0mm)色谱柱进行分离,质谱仪进行检测,特征离子进行定量,并对色谱柱类型、流动相体系以及p...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12种卤乙酸的方法。采用聚醚砜(PES)滤器过滤水样,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粒径1.8μm,100mm×3.0mm)色谱柱进行分离,质谱仪进行检测,特征离子进行定量,并对色谱柱类型、流动相体系以及pH进行讨论,确定最佳色谱条件。在优化条件下,12种卤乙酸的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相对标准偏差、加标回收率及检出限均表现优异,能适用于大样本的高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12种卤乙酸 大样本高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类胡萝卜素高通量提取检测体系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慧 安学君 +1 位作者 黄芸萍 张香琴 《农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1-27,共7页
为了建立南瓜类胡萝卜素高通量提取检测体系,以南瓜果肉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27(313)正交试验,确定和优化南瓜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提取液、提取温度和料液比。结果表明,乙醇是提取南瓜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液,在55℃条件下,以料液... 为了建立南瓜类胡萝卜素高通量提取检测体系,以南瓜果肉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27(313)正交试验,确定和优化南瓜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提取液、提取温度和料液比。结果表明,乙醇是提取南瓜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液,在55℃条件下,以料液比1:28,浸提90 min,类胡萝卜素的得率显著高[(7.56±0.14) mg/100 g]。在南瓜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条件中,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影响最大,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时间×温度的互作次之。利用高通量提取检测体系比较分析23份不同类型南瓜材料类胡萝卜素含量,发现印度南瓜‘贝栗4号’和中国南瓜×印度南瓜远缘杂种自交系20F8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31.40±0.35) mg/100g和(24.72±0.72) mg/100 g,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南瓜材料,具有显著的营养利用价值。试验获得的南瓜类葫芦卜素高效检测体系,省事省力,结果准确,可提高南瓜营养品质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类胡萝卜素 高通量测定 远缘杂交 营养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动注意力机制的非侵入性癌症检测
14
作者 孙浩峻 吴飞 张开昱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39-145,共7页
在癌症检测领域,细胞游离DNA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已引发一场重大变革,为非侵入性癌症检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利用测序数据做出可靠且精确的预测至关重要,但是测序成本高昂。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流动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 在癌症检测领域,细胞游离DNA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已引发一场重大变革,为非侵入性癌症检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利用测序数据做出可靠且精确的预测至关重要,但是测序成本高昂。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流动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定义差异甲基化区域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得满足深度学习数据量的要求,并整合全基因组双硫酸盐测序数据中的DNA序列和甲基化信息,以实现对髓母细胞瘤患者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诊断过程的准确性,且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面积达到99.73%,展示了深度学习技术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癌症检测 流动注意力机制 细胞游离DNA 高通量测序技术 深度学习 差异甲基化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内涵成像分析技术的快速检测RhoA蛋白激活的方法
15
作者 周亚男 曲颖 +2 位作者 王劭文 孙毅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9-845,共7页
目的 利用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HCIS)建立快速检测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蛋白激活的方法。方法 将人胚胎肾细胞293(Hek293)或仓鼠卵巢细胞(CHO)接种在96孔板中,待细胞贴壁后进行饥饿处理。Hek293细胞分别使用浓度为0(溶剂对照组),10... 目的 利用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HCIS)建立快速检测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蛋白激活的方法。方法 将人胚胎肾细胞293(Hek293)或仓鼠卵巢细胞(CHO)接种在96孔板中,待细胞贴壁后进行饥饿处理。Hek293细胞分别使用浓度为0(溶剂对照组),10^(-11),10^(-10),10^(-9),10^(-8),10^(-7),10^(-6),10^(-5)和10^(-4)mol·L^(-1)RhoA激动剂诺考达唑孵育3,10和30 min;CHO细胞分别使用相同浓度诺考达唑、溶血磷脂酸(LPA)和钙肽素孵育3,10和30 min。孵育结束用3.7%甲醛溶液进行固定后,使用烟酸己可碱(hoechst)和罗丹明标记鬼笔环肽,室温避光染色,利用HCIS拍照并对图像进行分析和统计,以平均荧光强度(MFI)的变化评估药物对RhoA蛋白的激活。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处理Hek293细胞3 min后诺考达唑10^(-10)~10^(-6)mol·L^(-1)组MFI显著升高(P<0.01),处理30 min后10^(-10)~10^(-4)mol·L^(-1)组MFI升高(P<0.01),表明RhoA蛋白被激活。在CHO细胞上,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诺考达唑10^(-10)~10^(-6)mol·L^(-1)处理10和30 min MFI均升高(P<0.05,P<0.01);LPA 10^(-11)~10^(-4)mol·L^(-1)处理3 min和10^(-11),10^(-8)~10^(-4)mol·L^(-1)处理10 min及10^(-11)~10^(-9),10^(-7),10^(-6),10^(-4)mol·L^(-1)处理30 min MFI均升高(P<0.05,P<0.01);钙肽素10^(-11)~10^(-6),10^(-4)mol·L^(-1)处理10 min及10^(-11)和10^(-4)mol·L^(-1)处理30 min MFI均升高(P<0.05,P<0.01),均表明RhoA蛋白被有效激活。结论 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RhoA蛋白激活的方法,可实现高通量、快速、高效、便捷地对RhoA蛋白的激活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 蛋白检测 高内涵成像分析 荧光染色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高通量快速分析检测技术 被引量:23
16
作者 孙兴权 董振霖 +3 位作者 李一尘 代弟 苏明明 曹际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80-292,共13页
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动物源食品兽药残留问题日益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内容。动物源食品基质复杂,而其中残留的兽药含量甚微,传统的样品制备及检测方法大多存在检测样品基质种类单一、检测兽药种类范围小、耗时长、重现性差等问题,... 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动物源食品兽药残留问题日益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内容。动物源食品基质复杂,而其中残留的兽药含量甚微,传统的样品制备及检测方法大多存在检测样品基质种类单一、检测兽药种类范围小、耗时长、重现性差等问题,缺乏一定的通用性和准确性,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QuChERS法和高分辨质谱等先进样品制备和检测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分析领域的应用,一批高通量、自动化乃至可视化的快速高效分析检测方法也随之而起,该文即对这些高通量快速样品制备和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同时对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和监控等工作提出建议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产品 动物 净化 高通量 快速分析 检测 兽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芯片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邱实 刘芳 +5 位作者 袁晓红 马丽萍 董庆利 李浩林 刘程 刘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32-337,共6页
蛋白芯片作为一种快速、简便、高通量分析检测技术,近年来在食品检验、蛋白质组学、疾病诊断、药物筛选、农林畜牧业以及司法鉴定等领域应用日渐增多。本文简述蛋白芯片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 蛋白芯片 生物芯片 高通量检测 食品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实验研究相关技术 被引量:14
18
作者 程肖蕊 周文霞 张永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网络药理学从生物网络的角度系统地揭示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代表了现代生物医药研究的全新哲学理念与研究模式,其实验研究涉及的环节一是基于实验结果进行网络构建所需基本数据的获取,另一个是对所建立的网络预测模型进行... 网络药理学从生物网络的角度系统地揭示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代表了现代生物医药研究的全新哲学理念与研究模式,其实验研究涉及的环节一是基于实验结果进行网络构建所需基本数据的获取,另一个是对所建立的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实验技术应具有高通量、可定量、快速、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特点,其所涉及的实验关键技术除了组学(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和糖组等)技术外,目前主要包括高通量/高内涵技术、双高通量基因表达检测技术和分子相互作用技术等。本文对这三种主要技术在网络药理学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实验技术 高通量/高内涵技术 双高通量基因表达检测技术 分子相互作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烟草病毒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浩军 王芳 +2 位作者 姚忠达 郭东锋 舒俊生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7-110,共4页
植物可以利用小干扰RNA(siRNA)机制干扰体内RNA病毒的增殖,从而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能力。为了快速检测田间烟草病毒病种类和发现烟草新病毒,本文通过第二代测序技术对烟草的小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软件velvet version 1.1.06对测得的... 植物可以利用小干扰RNA(siRNA)机制干扰体内RNA病毒的增殖,从而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能力。为了快速检测田间烟草病毒病种类和发现烟草新病毒,本文通过第二代测序技术对烟草的小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软件velvet version 1.1.06对测得的短序列进行组装,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将得到的重叠群进行数据库比对寻找其中的病毒序列。研究结果得出我国安徽皖南烟区烟草存在PVY、CMV、TMV和TVBMV等RNA病毒。检测到3个重叠群与Potato leafroll virus部分同源,同源性低于90%,疑似一种烟草新病毒。至此建立了检测烟草病毒和发现新病毒的一种新方法,可用于大田烟草病毒的本底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小干扰RNA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生物芯片检测系统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莹 钟金钢 +2 位作者 张永林 顾大勇 张雅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90-2293,共4页
根据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原理,提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SPRI)的生物芯片检测系统构建方法.介绍了SPRI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的原理、自行组建的SPRI生物芯片检测系统... 根据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原理,提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SPRI)的生物芯片检测系统构建方法.介绍了SPRI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的原理、自行组建的SPRI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的结构.采用Kretschmann型棱镜耦合结构激励SPR,偏振的平行光经棱镜投射到生物芯片上,发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由CCD摄像机采集反射光芯片图像.以巯基修饰淋病奈瑟氏菌探针为例验证该系统,利用自组装单分子层技术(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固定探针.应用该检测系统采集了探针共振、非探针处共振、探针和非探针处都不共振时的生物芯片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检测技术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生物芯片 高通量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