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压对猕猴桃酱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雪青
兰风英
邵汝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8-30,共3页
采用 0、5 0 0、70 0MPa的压力在室温下处理猕猴桃酱 ,并与传统的热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样品细菌总数、Vc含量和色泽变化的检测得出 :样品经大于 5 0 0MPa的高压处理 ,灭菌效果明显 ,而护色及护Vc的效果在 70 0MPa的高压下效果...
采用 0、5 0 0、70 0MPa的压力在室温下处理猕猴桃酱 ,并与传统的热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样品细菌总数、Vc含量和色泽变化的检测得出 :样品经大于 5 0 0MPa的高压处理 ,灭菌效果明显 ,而护色及护Vc的效果在 70 0MPa的高压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处理
猕猴桃酱
杀菌
质量
果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辅助超高压对复合甜面酱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静
任欣
+1 位作者
娄阁
沈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6-332,共7页
该文分别从流变、色差、风味及脂肪酸组成等方面展开试验,旨在研究热辅助超高压技术对甜面酱感官品质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甜面酱经热辅助超高压处理后,黏度降低,并随着压力增加,黏度逐渐下降。经300 MPa和400 MPa处理后的...
该文分别从流变、色差、风味及脂肪酸组成等方面展开试验,旨在研究热辅助超高压技术对甜面酱感官品质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甜面酱经热辅助超高压处理后,黏度降低,并随着压力增加,黏度逐渐下降。经300 MPa和400 MPa处理后的样品的黏度变化小于500 MPa处理的样品。经过加压处理后,甜面酱的色差值(ΔE)发生显著变化,棕色指数(browning index,BI)下降,但亮度(L*)和红绿色度值(a*)无显著变化(P>0.05)。复合甜面酱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以醛类、酯类为主,酯类含量在高压处理后减少。此外,400 MPa的热辅助超高压处理并没有对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造成较大的影响。由此得知,400 MPa、45℃、10 min的热辅助超高压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护复合甜面酱质地、色泽、风味等方面的品质。为热辅助超高压技术对复合调味酱的进一步研究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
黏度
风味
复合甜面酱
热辅助超高压
色差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静压对于板栗淀粉颗粒及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晶
Enkhtuya Oldokh
沈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3-55,59,共4页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板栗淀粉悬浮液进行高静压处理,探究不同压力条件处理对淀粉颗粒形态及糊化特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快速粘度测定仪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静压处理前后板栗淀粉颗粒形态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压力的增...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板栗淀粉悬浮液进行高静压处理,探究不同压力条件处理对淀粉颗粒形态及糊化特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快速粘度测定仪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静压处理前后板栗淀粉颗粒形态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压力的增大,部分颗粒偏光十字消失,但是颗粒结构保持完整;同时高静压处理使得板栗淀粉峰值粘度增加和成糊温度降低,压力越大,峰值粘度的增加越显著,表明板栗淀粉颗粒结构发生了变化;在10%~30%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被包裹在内部的板栗淀粉相对于外部的淀粉越不易糊化。实验表明,高静压对于板栗淀粉的颗粒形态和淀粉糊化特性都有显著影响。高静压处理能够破坏板栗淀粉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压
板栗淀粉
颗粒形态
糊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不同杀菌方式的红烧肉内脂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
8
4
作者
陈君玉
孙渊
+5 位作者
饶雷
赵靓
王永涛
李全宏
吴晓蒙
廖小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45-353,共9页
为了研究红烧肉在不同杀菌过程中脂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未杀菌、巴氏杀菌和超高压杀菌处理的红烧肉的全脂质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251种脂质化合物。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
为了研究红烧肉在不同杀菌过程中脂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未杀菌、巴氏杀菌和超高压杀菌处理的红烧肉的全脂质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251种脂质化合物。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模型可有效区分未杀菌、巴氏杀菌、超高压杀菌的红烧肉样品,其中24种脂质物质是将其有效区分的关键差异性化合物,包括15种甘油三酯,8种磷脂,1种N-酰基乙醇胺。根据脂质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超高压组的红烧肉比巴氏杀菌组更接近于对照组。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了不同杀菌方式处理的红烧肉中主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差异。3种杀菌方式中共鉴定出31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4种醇、4种酸、4种脂、7种烷烃、2种酮、9种醛和1种呋喃。综合分析,超高压杀菌较好地保持了红烧肉原有的风味和脂质成分,在肉制品以及中式菜肴的杀菌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烧肉
脂质成分
挥发性成分
杀菌方式
巴氏杀菌
超高压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对猕猴桃酱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雪青
兰风英
邵汝梅
机构
天津商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河北省张家口高等农业专科学校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8-30,共3页
文摘
采用 0、5 0 0、70 0MPa的压力在室温下处理猕猴桃酱 ,并与传统的热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样品细菌总数、Vc含量和色泽变化的检测得出 :样品经大于 5 0 0MPa的高压处理 ,灭菌效果明显 ,而护色及护Vc的效果在 70 0MPa的高压下效果最佳。
关键词
高压处理
猕猴桃酱
杀菌
质量
果浆
Keywords
high pressure
,
chinese gooseberry paste
,
sterilization
分类号
TS255.4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辅助超高压对复合甜面酱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静
任欣
娄阁
沈群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6-332,共7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23B05-4)
文摘
该文分别从流变、色差、风味及脂肪酸组成等方面展开试验,旨在研究热辅助超高压技术对甜面酱感官品质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甜面酱经热辅助超高压处理后,黏度降低,并随着压力增加,黏度逐渐下降。经300 MPa和400 MPa处理后的样品的黏度变化小于500 MPa处理的样品。经过加压处理后,甜面酱的色差值(ΔE)发生显著变化,棕色指数(browning index,BI)下降,但亮度(L*)和红绿色度值(a*)无显著变化(P>0.05)。复合甜面酱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以醛类、酯类为主,酯类含量在高压处理后减少。此外,400 MPa的热辅助超高压处理并没有对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造成较大的影响。由此得知,400 MPa、45℃、10 min的热辅助超高压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护复合甜面酱质地、色泽、风味等方面的品质。为热辅助超高压技术对复合调味酱的进一步研究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杀菌
黏度
风味
复合甜面酱
热辅助超高压
色差
脂肪酸组成
Keywords
sterilization
viscosity
flavor
compound fermented wheat flour
paste
high
-
pressure
thermal
sterilization
(HPTS)
color chang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分类号
TS25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静压对于板栗淀粉颗粒及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晶
Enkhtuya Oldokh
沈群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3-55,59,共4页
基金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食品添加剂制造关键技术研究(2011BAD23B00)
文摘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板栗淀粉悬浮液进行高静压处理,探究不同压力条件处理对淀粉颗粒形态及糊化特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快速粘度测定仪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静压处理前后板栗淀粉颗粒形态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压力的增大,部分颗粒偏光十字消失,但是颗粒结构保持完整;同时高静压处理使得板栗淀粉峰值粘度增加和成糊温度降低,压力越大,峰值粘度的增加越显著,表明板栗淀粉颗粒结构发生了变化;在10%~30%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被包裹在内部的板栗淀粉相对于外部的淀粉越不易糊化。实验表明,高静压对于板栗淀粉的颗粒形态和淀粉糊化特性都有显著影响。高静压处理能够破坏板栗淀粉的晶体结构。
关键词
高静压
板栗淀粉
颗粒形态
糊化特性
Keywords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chinese
chestnut starch
granule structure
pasting properties
分类号
TS23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不同杀菌方式的红烧肉内脂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
8
4
作者
陈君玉
孙渊
饶雷
赵靓
王永涛
李全宏
吴晓蒙
廖小军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兴化)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45-353,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4005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400805)
中国农业大学2115人才工程资助。
文摘
为了研究红烧肉在不同杀菌过程中脂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未杀菌、巴氏杀菌和超高压杀菌处理的红烧肉的全脂质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251种脂质化合物。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模型可有效区分未杀菌、巴氏杀菌、超高压杀菌的红烧肉样品,其中24种脂质物质是将其有效区分的关键差异性化合物,包括15种甘油三酯,8种磷脂,1种N-酰基乙醇胺。根据脂质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超高压组的红烧肉比巴氏杀菌组更接近于对照组。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了不同杀菌方式处理的红烧肉中主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差异。3种杀菌方式中共鉴定出31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4种醇、4种酸、4种脂、7种烷烃、2种酮、9种醛和1种呋喃。综合分析,超高压杀菌较好地保持了红烧肉原有的风味和脂质成分,在肉制品以及中式菜肴的杀菌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红烧肉
脂质成分
挥发性成分
杀菌方式
巴氏杀菌
超高压杀菌
Keywords
chinese
braised pork in brown sauce
lipid components
volatile components
sterilization
paste
urization
ultra-
high
pressure
(UHP)
sterilization
分类号
TS251.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压对猕猴桃酱质量的影响
王雪青
兰风英
邵汝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热辅助超高压对复合甜面酱品质特性的影响
陈静
任欣
娄阁
沈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静压对于板栗淀粉颗粒及糊化特性的影响
张晶
Enkhtuya Oldokh
沈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不同杀菌方式的红烧肉内脂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
陈君玉
孙渊
饶雷
赵靓
王永涛
李全宏
吴晓蒙
廖小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