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和3D LST的高拱坝施工进度监控及预警
1
作者 黄建文 雷聪 +3 位作者 万晨 王兴霞 王宇峰 杨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61,共9页
高拱坝大多建于高山峡谷地区,受环境与资源影响大,施工过程复杂,进度控制困难。为实现高拱坝浇筑过程中计划和实际进度的信息集成、管理、查询和分析,以及实时进度监控及预警,提出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 LST)融... 高拱坝大多建于高山峡谷地区,受环境与资源影响大,施工过程复杂,进度控制困难。为实现高拱坝浇筑过程中计划和实际进度的信息集成、管理、查询和分析,以及实时进度监控及预警,提出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 LST)融合的方法,构建基于BIM和3D LST的高拱坝施工进度监控及预警平台,并应用于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能一键查询、下载高拱坝各个浇筑仓、不同时间、不同高程以及整个浇筑周期的施工进度数据,可以实现大坝施工进度动态模拟,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进行预警。研究成果可为加快高拱坝施工进度和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进度 监控及预警 高拱坝 BIM 3D LST 白鹤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力坝表孔堰面曲线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缑文娟 王天源 +1 位作者 刘东明 宋嘉婕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5,162,共9页
高重力坝溢流表孔的堰面曲线是影响下泄水流水力特性及泄流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某溢流表孔原体型泄洪时,由于堰面曲线偏陡,导致堰面存在局部负压。为避免空化空蚀发生,建立了高重力坝溢流表孔的三维数值模型,采用RNG k-ε模型模... 高重力坝溢流表孔的堰面曲线是影响下泄水流水力特性及泄流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某溢流表孔原体型泄洪时,由于堰面曲线偏陡,导致堰面存在局部负压。为避免空化空蚀发生,建立了高重力坝溢流表孔的三维数值模型,采用RNG k-ε模型模拟紊流,通过VOF方法追踪自由液面。对高重力坝表孔泄洪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水工模型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拟定了3种WES曲线方程的优化方案,研究不同优化方案对表孔堰面负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堰面曲线变缓,堰面的负压区长度和负压值均减小,方案1的负压最小,虽泄流能力稍有降低,但均满足设计要求;而且,随着堰面变缓,曲线段流线更加平缓,相同断面处流速减小,临底流速梯度也随之减小,在相同水深处,掺气浓度增大。因此,选取方案1为最终优化体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重力坝 堰面曲线 水力特性 体型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滑坡涌浪叠加下高拱坝动力响应与损伤研究
3
作者 郭进军 周丕志 胡少伟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4,共7页
强震会大幅降低库区边坡稳定性,极易诱发滑坡地质灾害,地震及其诱发的滑坡涌浪荷载叠加极大威胁坝体安全。为探究地震-滑坡涌浪叠加下高拱坝动力响应与损伤演化,以某高拱坝为对象,构建分段坝体-地基有限元模型,确定地震-滑坡涌浪荷载计... 强震会大幅降低库区边坡稳定性,极易诱发滑坡地质灾害,地震及其诱发的滑坡涌浪荷载叠加极大威胁坝体安全。为探究地震-滑坡涌浪叠加下高拱坝动力响应与损伤演化,以某高拱坝为对象,构建分段坝体-地基有限元模型,确定地震-滑坡涌浪荷载计算模型,分析拱坝的模态变化规律、位移响应特征及损伤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动水附加质量使得拱坝湿模态频率显著降低,降幅为18%~23%,高阶振型变化显著。地震与涌浪叠加时,拱顶中点位移峰值R_(d)与地震峰值加速度、最大涌浪高度正相关,在地震峰值加速度由0.2g提升至0.6g时,R_(d)增幅达89.7%。不同工况下最大位移时刻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化。不同工况下坝体损伤程度差异较大,上游面损伤对涌浪高度变化敏感,在涌浪高度相差40 m时,上游面加权损伤面积比变化幅度达到27.1%;从工况一至工况三悬臂面加权损伤面积比从9.99%增至25.76%,坝体出现贯穿裂缝;损伤耗散能随荷载强度提高而急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涌浪耦合 高拱坝 动力响应 连续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八叉树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的高拱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4
作者 陈灯红 张心瀚 +3 位作者 刘云辉 胡昊文 刘云龙 梁羽翔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86-2599,2638,共15页
传统有限元法对大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进行建模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ABAQUS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与八叉树网格的结合,建立了一种考虑真实地形的高拱坝-不规则地... 传统有限元法对大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进行建模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ABAQUS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与八叉树网格的结合,建立了一种考虑真实地形的高拱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自动建模方法。利用构建的八叉树比例边界有限元法对某重力坝地震响应进行了数值验证。随后对NG5拱坝系统分别基于平整地基和不规则地基进行线弹性和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相较于简化的平整地基拱坝系统,不规则地基拱坝系统坝顶与坝底横河向相对位移以及第一主应力峰值变化较大,分别增加了73.5%和103.6%;考虑拱坝横缝以及材料非线性的情况下,坝顶与坝底横河向相对位移以及顺河向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分别增加了43.9%、32.0%和56.6%,同时边缝的法向开度增加尤为显著,增加了388.9%和381.8%,开度峰值增加了105%,在应力和损伤方面,第一主应力峰值增加了81.6%,损伤较大的区域也沿着坝体底部进行了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高拱坝 八叉树网格 非线性响应 不规则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坝高喷桩防渗墙抗压强度与渗透系数相关性及分布模型研究
5
作者 何金文 张诗瑶 +1 位作者 胡世燃 潘春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0,共8页
防渗墙的抗压强度与渗透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分布模型是影响土石坝防渗墙强度及大坝渗透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收集了9座土石坝高喷桩防渗墙检测数据,采用AIC准则识别抗压强度与渗透系数的最优边缘分布类型与构造相关联合分布模型的最优Co... 防渗墙的抗压强度与渗透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分布模型是影响土石坝防渗墙强度及大坝渗透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收集了9座土石坝高喷桩防渗墙检测数据,采用AIC准则识别抗压强度与渗透系数的最优边缘分布类型与构造相关联合分布模型的最优Copula函数,Bootstrap方法模拟识别结果的统计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主要服从威布尔分布,构造两参数相关非正态联合分布的最优Copula函数为Frank Copula,识别结果差异主要来源于防渗墙施工质量导致的频率分布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土石坝高喷桩防渗墙强度可靠度与坝体/坝基渗透稳定可靠度分析提供简单、有效的分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高喷桩防渗墙 联合分布模型 抗压强度 渗透系数 COPU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基础廊道环向结构缝设置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祖国 王占军 +1 位作者 潘家军 徐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1,共5页
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基础廊道环向结构缝作为坝基防渗的薄弱部位,其受力和变形均较复杂,是坝基廊道设计的关键技术难点。通过建立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研究了基础廊道环向结构缝不同分缝位置对大坝防渗体系应... 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基础廊道环向结构缝作为坝基防渗的薄弱部位,其受力和变形均较复杂,是坝基廊道设计的关键技术难点。通过建立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研究了基础廊道环向结构缝不同分缝位置对大坝防渗体系应力变形的影响,揭示了环向结构缝部位的应力变形性态,并据此提出了环向结构缝设置建议。研究表明:环向结构缝的不同分缝位置对坝体及其沥青混凝土心墙整体的应力变形基本无影响,对坝基防渗墙的变形极值没有影响,受端部支承效应影响,防渗墙两岸局部出现拉应力;随着嵌入岸坡岩体深度增加,坝基廊道嵌入端顺流向拉应力增加明显,坝轴向和竖直向拉应力仅略微变化,坝基廊道压应力逐渐减小;建议坝基廊道嵌入两岸山体一定深度(一般不少于2m),环向结构缝设置不少于2道“W”型结构铜止水,廊道与基岩之间宜设置弹性垫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土石坝 坝基廊道 环向结构缝 有限元分析 应力变形 设置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心墙堆石坝蓄水初期裂缝成因反演分析研究
7
作者 黄晓洪 焦修明 +2 位作者 王良 魏匡民 邓曌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5,共7页
坝体裂缝是现代土石坝工程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某心墙堆石坝坝体变形监测数据,采用有效应力法有限元反馈了坝体变形过程,采用倾度法预测了坝体裂缝范围和发展趋势.数值方法与实测资料相结合对坝体初期蓄水裂缝原因进行了研究分... 坝体裂缝是现代土石坝工程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某心墙堆石坝坝体变形监测数据,采用有效应力法有限元反馈了坝体变形过程,采用倾度法预测了坝体裂缝范围和发展趋势.数值方法与实测资料相结合对坝体初期蓄水裂缝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初期上游坝壳料的湿化、流变效应是引起坝体裂缝的主要因素,随着坝体后期变形发展,坝体裂缝有向心墙发展的趋势,并于运行3年后趋于稳定.为了保证大坝安全运行,建议加强监测并采取一定的裂缝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墙堆石坝 结构裂缝 有效应力法 工程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DEM的溃坝漫堤耦合模型及淹没区敏感性分析
8
作者 余再康 程井 +2 位作者 王俊珍 孔垂穗 晏卫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8,共9页
为更准确地模拟小型水库溃坝后下游淹没区演化过程,揭示溃坝漫堤耦合机理,依托贵州省DaYJ水库,开展库区及下游行洪区的数字高程及正射影像测量工作,构建了基于高精度DEM的溃坝漫堤耦合模型,并分析了漫堤研究区洪水水深、洪水流速及洪水... 为更准确地模拟小型水库溃坝后下游淹没区演化过程,揭示溃坝漫堤耦合机理,依托贵州省DaYJ水库,开展库区及下游行洪区的数字高程及正射影像测量工作,构建了基于高精度DEM的溃坝漫堤耦合模型,并分析了漫堤研究区洪水水深、洪水流速及洪水严重性对堤防高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与单溃坝模型相比,溃坝漫堤耦合模型能更真实地模拟下游淹没范围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堤防高度不超过1m时,洪水容易产生漫堤,堤防高度在1.5m左右时,堤防由漫堤向不漫堤过渡,堤防高度大于或等于1.7m时,完全不发生漫堤,洪水主要从堤防尽头绕堤淹没居民区;随着堤防高度的增加,洪水到达时间、0.3m水深出现时间和最大流速出现时间均发生延后,漫堤研究区的最大流速与最大洪水严重性整体有所降低并趋于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DEM 溃坝 洪水演进 漫堤 洪水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温度分量的高海拔混凝土坝位移监控模型
9
作者 苏荟 胡江 +1 位作者 李星 苏怀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为改善传统大坝位移监控模型应用于高海拔混凝土坝时,模型中温度分量拟合难度高且极易出现欠拟合现象的问题,在分析气温、辐射、库水温、保温层对坝体边界温度的影响,同时考虑外界温度在坝体内部传递时坝体位移呈现出的滞后效应的基础上... 为改善传统大坝位移监控模型应用于高海拔混凝土坝时,模型中温度分量拟合难度高且极易出现欠拟合现象的问题,在分析气温、辐射、库水温、保温层对坝体边界温度的影响,同时考虑外界温度在坝体内部传递时坝体位移呈现出的滞后效应的基础上,引入瑞利分布构造滞后函数,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滞后天数进行寻优,构建了改进温度分量的高海拔混凝土坝位移监控模型。以某高海拔混凝土重力坝为例,选取该坝两个不同位置处的测点对改进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型相比,改进模型的拟合精度高,预测效果好,适用于高海拔混凝土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高海拔 位移 监控模型 温度分量 欠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高土石坝随机动力分析研究
10
作者 李思瀚 庞锐 +1 位作者 周扬 徐斌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930,共12页
采用台湾集集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记录,建立随机脉冲型地震动模型,对古水250 m级实际工程面板坝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利用直接概率积分法对高土石坝的坝顶位移和坝坡滑移量进行随机动力分析及可靠度分析。研究表明,脉冲型地震动对高土石坝... 采用台湾集集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记录,建立随机脉冲型地震动模型,对古水250 m级实际工程面板坝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利用直接概率积分法对高土石坝的坝顶位移和坝坡滑移量进行随机动力分析及可靠度分析。研究表明,脉冲型地震动对高土石坝的竖向变形以及坝坡稳定有显著影响。研究了近断层高地震风险情况下的高土石坝,综合评价了高土石坝的地震安全性和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高土石坝 直接概率积分法 动力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混凝土高拱坝动力响应非线性分析
11
作者 祝玉珊 杨柱 +1 位作者 石立 柏俊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7-161,共5页
我国西部强震地区已建在建拟建多座混凝土高拱坝的地震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分析拱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拱坝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考虑地基辐射阻尼效应、横缝接触非线性和混凝土损伤非线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更符合真实性... 我国西部强震地区已建在建拟建多座混凝土高拱坝的地震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分析拱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拱坝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考虑地基辐射阻尼效应、横缝接触非线性和混凝土损伤非线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更符合真实性态的拱坝—地基—库水精细有限元模型,从坝体横缝开度、静动综合应力、坝体损伤状态及拱坝极限抗震能力等方面对某特高拱坝进行地震动力响应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坝体横缝开度相对较小,分布大体呈现“W”型;拱坝的应力分布符合一般拱坝的规律,在可控范围内;坝体损伤多发生在坝体拱冠梁中部高程部位及坝踵部位,应引起重视,总体而言该拱坝抗震性能较好。研究结果可为拱坝抗震设计和抗震安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高拱坝 地震 动力响应分析 有限元模型 坝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心墙堆石坝渗透破坏时变风险分析
12
作者 周福雄 赵勋礼 +3 位作者 刘宏伟 卢祥 裴亮 陈辰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7-173,184,共8页
高心墙堆石坝赋存地质与环境复杂,防渗结构渗透破坏引发的结构故障甚至溃坝现象时有发生,合理评估大坝渗透破坏风险十分关键。针对高心墙堆石坝渗透系数时变规律不清晰、渗透破坏时变风险模型刻画难度大的问题,基于有限元模拟和原观数据... 高心墙堆石坝赋存地质与环境复杂,防渗结构渗透破坏引发的结构故障甚至溃坝现象时有发生,合理评估大坝渗透破坏风险十分关键。针对高心墙堆石坝渗透系数时变规律不清晰、渗透破坏时变风险模型刻画难度大的问题,基于有限元模拟和原观数据,构建了高心墙堆石坝与地基渗透系数反演代理模型,提出了渗透系数的时变规律及表征函数;基于渗透系数时变规律和Monte-Carlo法,构建了高心墙堆石坝渗透破坏时变风险分析模型,并以瀑布沟大坝为案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瀑布沟大坝坝与地基渗透系数反演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4%,精度较高,且心墙与覆盖层的渗透系数均呈递增趋稳的时变规律;大坝渗透破坏时变可靠指标β在4.33~5.37之间,β值均大于目标可靠指标,表明该工程渗透破坏风险低,与工程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心墙堆石坝 渗透系数 反演 时变规律 渗透破坏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扎渡大坝心墙高孔隙水压力研究
13
作者 倪沙沙 张兆军 赵新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将直接影响高心墙坝前期的渗流安全,甚至引起心墙的水力劈裂。因此,以糯扎渡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为例,基于比奥理论和Duncan-Chang E-υ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该坝进行了固结计算,并与大坝孔隙水压力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 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将直接影响高心墙坝前期的渗流安全,甚至引起心墙的水力劈裂。因此,以糯扎渡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为例,基于比奥理论和Duncan-Chang E-υ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该坝进行了固结计算,并与大坝孔隙水压力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填筑期孔压实测值大于计算值,心墙填筑完成时,各测点孔压实测值均大于孔压计算值,相对误差范围约为9.3%~12.7%。而孔压消散速度的计算值大于实测值,导致大坝竣工后水库继续蓄水时,孔压实测值表现为逐渐增大,计算值却表现出逐渐减小的消散趋势。分析出现这一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当前有限元计算体积应变的预测精度不高,高坝心墙在不同高程处应力条件相差较大,使得有限元计算中心墙的固结参数无法准确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土石坝 比奥固结 有限元分析 孔隙水压力消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VDD的高心墙堆石坝监测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14
作者 黄会宝 陈蓉 +1 位作者 陈建康 罗冲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23,共6页
水库大坝作为具有防洪度汛、水力发电、农业灌溉等重要作用的超大型重要基础设施,一旦发生溃坝将会引发严重灾难,因此对其进行常态化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到测量环境、系统故障和监测对象异常影响,大坝监测数据中会出现各种异常数... 水库大坝作为具有防洪度汛、水力发电、农业灌溉等重要作用的超大型重要基础设施,一旦发生溃坝将会引发严重灾难,因此对其进行常态化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到测量环境、系统故障和监测对象异常影响,大坝监测数据中会出现各种异常数据,对这些异常监测数据进行检测有利于监测数据的有效分析并及时发现险情,保障水库大坝安全稳定运行。但现存的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大多只关注数据粗差等异常,忽略了数据缓变异常。因此本文基于深度支持向量描述(DSVDD)方法提出一种缓变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将大坝多维监测参数构建为多维参数样本,并构建自编码器网络利用DSVDD方法进行有效训练,将输入样本映射到紧凑的超球体中,以输入样本偏离超球体中心距离作为异常分数实现异常检测。为验证所提方法有效性,本文基于某高心墙堆石坝激光准直监测系统数据将所提方法与其他多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具有优异的数据异常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心墙堆石坝 多维监测数据 异常检测 DSVDD 缓变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大库陡深水域测深装备研究
15
作者 孙征安 李启涛 +2 位作者 孙振勇 陈绪刚 胥洪川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2,共7页
在三峡、金沙江下游等高坝大库陡深水域测深应用中,常规单波束测深仪受测船姿态、延迟效应、波束角效应等影响,水下测深精度降低。为提高高坝大库陡深水域的测深精度,提出了一种声惯式一体测深装备设计方案,通过内置姿态传感器和应用超... 在三峡、金沙江下游等高坝大库陡深水域测深应用中,常规单波束测深仪受测船姿态、延迟效应、波束角效应等影响,水下测深精度降低。为提高高坝大库陡深水域的测深精度,提出了一种声惯式一体测深装备设计方案,通过内置姿态传感器和应用超宽带换能器,将姿态传感器和单波束换能器一体化,解决了姿态补偿和时间同步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波束角效应的影响。在三峡、乌东德库区的近坝区开展了该测深装备的陡深水域测试研究,测试表明:各断面不同航次的吻合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内符合精度;在两个基准场上进行定点测试,水深测量相对偏差均为0.01%,定点高程中误差为0.11 m和0.07 m,满足SL 257-2017《水道观测规范》中对水深测量中误差的要求。研究成果可为高坝大库陡深水域水文泥沙监测技术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泥沙监测 高坝大库陡深水域 声惯式一体测深装备 姿态传感器 超宽带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混凝土坝位移监控模型前期温度因子的优化
16
作者 柴斌高 邹嘉鑫 +1 位作者 郑徐敏 王少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当前高混凝土坝位移监控模型未考虑温度敏感性,所有位移测点均采用相同的温度建模因子,且坝体温度和位移同属响应量,以温度为因子所建位移模型缺乏预测能力。对此,利用Shapley法确定各位移测点较敏感的温度测点,再结合基于滞后影响机理... 当前高混凝土坝位移监控模型未考虑温度敏感性,所有位移测点均采用相同的温度建模因子,且坝体温度和位移同属响应量,以温度为因子所建位移模型缺乏预测能力。对此,利用Shapley法确定各位移测点较敏感的温度测点,再结合基于滞后影响机理的高混凝土坝实测温度场分区及其因果预测模型,提出了以坝址气温和上游库水位为基础的前期温度因子构建方法,建立了考虑温度滞后性和敏感性的高混凝土坝位移因果预测模型。对锦屏一级拱坝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行性高,为前期气温和库水位选用总时段长度和分段间隔提供了定量依据。相较于谐波温度因子和传统前期分段平均温度因子,所建位移模型预测精度高、测点适应性好,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平均降低了24.9%、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混凝土坝 位移监控模型 滞后影响机理 温度敏感性 前期温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轴强度信息融合的特高拱坝整体安全性评价
17
作者 姓海涛 龚赐缘 +1 位作者 杨钟宇 池丽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60,共5页
由于特高拱坝的结构安全特性较为复杂,准确评估大坝安全性态十分重要。强度安全系数能够直观反映拱坝强度的安全程度,但不能确切表征坝体结构整体安全状态。为此,结合多轴强度准则研究坝体上下游坝面的典型应变测点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 由于特高拱坝的结构安全特性较为复杂,准确评估大坝安全性态十分重要。强度安全系数能够直观反映拱坝强度的安全程度,但不能确切表征坝体结构整体安全状态。为此,结合多轴强度准则研究坝体上下游坝面的典型应变测点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依据测点的安全系数对大坝整体安全的作用进行分类,采用反熵权法对各类别典型测点的安全系数进行信息融合,从而得到特高拱坝在不同运行条件的整体安全性态,并计算不同工况下的拱坝安全性态。以某特高拱坝为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反熵权法融合典型测点的多轴强度信息可以较好地评价特高拱坝的整体安全状况,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为大坝整体安全性能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拱坝 多轴强度安全系数 信息融合 安全评价 反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RFC坝施工越冬期温度应力控制
18
作者 陈德辉 王子轩 +2 位作者 杨霖 傅蜀燕 欧斌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7-504,共8页
针对高寒地区堆石混凝土(RFC)坝,尤其岸边坝段在施工越冬期存在温度及应力控制的问题,在传统保温方法基础上,提出基岩保温和过渡层解决方案,以减轻岸边坝段温度应力影响.以云南省某RFC坝为模型,利用MSC-Patran进行前处理,ABAQUS进行计... 针对高寒地区堆石混凝土(RFC)坝,尤其岸边坝段在施工越冬期存在温度及应力控制的问题,在传统保温方法基础上,提出基岩保温和过渡层解决方案,以减轻岸边坝段温度应力影响.以云南省某RFC坝为模型,利用MSC-Patran进行前处理,ABAQUS进行计算和后处理.采用顺序耦合法,考虑分仓浇筑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未保温时,坝体内外最大温差可达15.00℃,温度应力高达3.00 MPa,远超允许拉应力,存在破坏风险;实施保温措施后,坝体温度波动降低,内外温差控制在10.00℃左右,温度应力降至2.00 MPa以下;基岩保温措施进一步控制坝体边界温度及温度应力;引入过渡层后,内外温差下降至3.00℃左右,拉应力降低至1.00 MPa以下,显著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高寒RFC坝施工越冬期有必要实施温控措施,提出的新方法能优化RFC坝温度应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堆石混凝土坝 越冬期 温度应力控制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区堆石混凝土一体化厚层浇筑坝体温度研究
19
作者 夏勇 杨家琦 +2 位作者 赵恒 张喜龙 金峰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213,共12页
【目的】低水化热温升和施工速度快的堆石混凝土(Rock-Filled Concrete,RFC)筑坝技术契合了高寒区的筑坝需求,针对其在高寒区建设过程中的仓内温度变化情况进行现场监测可为其在高寒区的设计建设提供基础资料与参考依据。【方法】为研... 【目的】低水化热温升和施工速度快的堆石混凝土(Rock-Filled Concrete,RFC)筑坝技术契合了高寒区的筑坝需求,针对其在高寒区建设过程中的仓内温度变化情况进行现场监测可为其在高寒区的设计建设提供基础资料与参考依据。【方法】为研究高寒区RFC坝在一体化厚层浇筑下的坝体温度变化与分布规律,对叶巴滩二道坝(坝顶高程2730.0 m)的坝体温度展开了现场跟踪监测,累计在13个施工仓面内布设了83个温度测点。【结果】结果显示:抗冲耐磨层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的水化热温升均值为24.77℃,显著高于坝体RFC的10.94℃;当浇筑层厚增加0.5 m时,C25-RFC的水化热温升均值的变化幅度仅为0.02℃,而C30-SCC则从24.33℃增加到27.24℃,上升了近3.0℃;堆石内部测点(30 cm深)与堆石外部测点(5~15 cm)的入仓温度与水化热温升度数相差不大,且会随时间推移逐渐趋于一致。【结论】结果表明:(1)在高寒区抗冲耐磨一体化通仓厚层浇筑的情况下,坝体局部高温、高温度梯度区一般会分布在上下游抗冲耐磨层表面;(2)浇筑层厚的适当增加,对坝体RFC水化热温升幅度影响较小,但对抗冲耐磨层SCC的影响较大;(3)当混凝土标号和浇筑层厚一定时,抗冲耐磨层的水化热温升度数相对稳定,可通过调整入仓温度来使其峰值温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区 堆石混凝土 一体化厚层浇筑 坝体温度 抗冲耐磨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0 m级特高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顺坡向应力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芳 李国英 +1 位作者 米占宽 魏匡民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4,共7页
面板应力变形控制是建设250 m级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关键难题.大量工程实测案例和研究计算表明,特高面板坝压应力常处于较高水平,对于坝轴向应力来说,采用柔性缝降低压应力措施已被工程界普遍接受,然而,目前对于如何降低面板顺坡向... 面板应力变形控制是建设250 m级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关键难题.大量工程实测案例和研究计算表明,特高面板坝压应力常处于较高水平,对于坝轴向应力来说,采用柔性缝降低压应力措施已被工程界普遍接受,然而,目前对于如何降低面板顺坡向压应力尚缺少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以拟建的240 m级GS面板坝为研究对象,从特殊增模区布置、面板施工顺序、面板低高程柔性横缝、高压力区高强度混凝土材料等4个方面提出改善面板顺坡向应力的工程措施.文中通过三维有限元精细模拟方法分析了提出的顺坡向应力改善措施的效果,文中提出的措施可为250 m面板堆石坝面板应力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面板堆石坝 结构应力 工程措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