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采样率数字化变电站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玲 徐柏榆 +5 位作者 盛超 赵艳军 王昕 张涛 王新华 叶李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116,共7页
为解决目前数字化变电站中应用的数字式互感器和合并单元的采样特性无法满足高次谐波和电压暂态事件监测分析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具有512点/周波高采样率的数字化变电站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新型高采样率电子式互感器、合并... 为解决目前数字化变电站中应用的数字式互感器和合并单元的采样特性无法满足高次谐波和电压暂态事件监测分析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具有512点/周波高采样率的数字化变电站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新型高采样率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和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从过程层互感器层面解决采样率低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电子式互感器和传统互感器的同时接入、采样率提高后海量数据处理、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装置IEC61850建模、合并单元和数字式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全自动校准等问题。校准试验表明该系统满足电能质量监测功能和准确度标准要求,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高采样率 电能质量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基于ATM方式的ADSL宽带接入技术构建虚拟专用网络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昌盛 余冬梅 +1 位作者 王庆荣 朱昌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36-138,142,共4页
VPN的出现使企业通过Internet既安全又经济地传输私有的机密信息成为可能。而构架在公用网络之上的专用网的性能直接取决于宽带数据接入技术。对基于ATM方式的ADSL宽带接入技术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该种方式开展业务的特点 ,给出了一种基... VPN的出现使企业通过Internet既安全又经济地传输私有的机密信息成为可能。而构架在公用网络之上的专用网的性能直接取决于宽带数据接入技术。对基于ATM方式的ADSL宽带接入技术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该种方式开展业务的特点 ,给出了一种基于ATM方式的ADSL宽带接入技术来构建虚拟专网的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方式 ADSL 宽带接入技术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环路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SL 系统中基于信道辨识均衡器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楠 周筑 +1 位作者 韩声栋 郑志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6-90,共5页
介绍了DMT-HDSL系统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提出了针对DMT调制技术的一种基于信道辨识的自适应均衡方法,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是简单和有效的.
关键词 自适应均衡器 HDSL系统 信道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DSL接入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开荣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22期47-48,51,共3页
SHDSL是在单对双绞线上提供传输双向对称带宽数据的一种技术 ,目前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采用 16电平 TCPAM,与 ADSL ,HDSL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 SHDSL的结构、数据流程以及技术优势 ,然后分析了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单线对称高速数字用户线(SHDSL) 双向对称 宽带接入 AD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T 调制技术及其在 HDSL 系统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筑 韩声栋 郑志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01-105,共5页
详细讨论离散多音频技术的原理,以及在动态分配子信道比特数时能达到的信道容量;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实现DMT,简化了其实现的复杂性;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技术利用现存的双绞铜线对传输高数据率的多媒体信息,提出了一种用DMT技术... 详细讨论离散多音频技术的原理,以及在动态分配子信道比特数时能达到的信道容量;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实现DMT,简化了其实现的复杂性;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技术利用现存的双绞铜线对传输高数据率的多媒体信息,提出了一种用DMT技术实现HDSL的方案,并论证了与单载波系统相比能获得较高的传输数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多音频 HDSL系统 DMT调制 数字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现有双绞铜线实现高速数据通信的HDSL和ADSL技术
6
作者 温燕红 应海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32,共9页
本文详细论述了利用现有双绞铜线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最新技术HDSL和ADSL的发展概况、基本结构、关键技术和所能达到的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数字用户线 数据通信 HDSL AD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T在ADSL与VDSL线路上的仿真验证
7
作者 贺明妍 梁德群 陈召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非正交多重调制(Non-orthogonal Modulation Technique,NMT)是一种突破了正交限制的全新的调制方法,为了验证NMT的可行性,又为现在广泛采用的有线带宽接入方式ADSL和VDSL采用能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的新调制方法提供依据,在ADSL和VDSL线... 非正交多重调制(Non-orthogonal Modulation Technique,NMT)是一种突破了正交限制的全新的调制方法,为了验证NMT的可行性,又为现在广泛采用的有线带宽接入方式ADSL和VDSL采用能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的新调制方法提供依据,在ADSL和VDSL线路上与现有的离散多音调制(Discrete Multi-Tone,DMT)调制方法进行了对比计算机仿真的研究。文中在简略描述NMT和DMT的码元结构之后,着重介绍了NMT在工程应用上面对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最后给出了在同等条件下NMT与DMT的仿真实验对比结果,NMT的传输效率比DMT最少提高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重调制 离散多音调制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 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VD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环路
8
作者 唐余亮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6-58,共3页
本文在介绍HDSL(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环路)技术产生的背景基础上,着重论述了目前HDSL系统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及其特点。概述了现行有关标准及相应产品。
关键词 T1/E1 HDSL 比特率 编码 数字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多目标数字图像模拟器
9
作者 张维达 张甫恺 +1 位作者 邹悦 张秒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98,104,共5页
多目标跟踪是当前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为了验证多目标数字图像处理器的跟踪性能,设计了具有标准Camera Link协议数字图像输出能力的多目标数字图像模拟器。采用XC7K160T FPGA作为数字图像模拟器的核心逻辑控制单元,利用... 多目标跟踪是当前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为了验证多目标数字图像处理器的跟踪性能,设计了具有标准Camera Link协议数字图像输出能力的多目标数字图像模拟器。采用XC7K160T FPGA作为数字图像模拟器的核心逻辑控制单元,利用FPGA端的并行处理能力,生产多个伪随机数发生器,实现10个图像目标轨迹的随机独立规划。数字图像模拟器利用串并转换接口,将FPGA生成的数字图像转换为符合Camera Link协议标准的差分数字信号,数字图像的输出像素时钟提高至85 MHz,能够在1920×1080分辨率情况下,输出最高帧频400 Hz的8 bit位深灰度的数字图像。采用串口实时输出当前图像中目标的位置信息,用于检验后端数字图像处理器对目标提取的准确性以及处理延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数字图像源 高帧频 随机位序列生成器 Camera Link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SL系统设计中的自适应均衡方法
10
作者 王嘉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0-113,132,共5页
为在现有的铜线网上安全高效地传送宽带信息 ,研究了一种基于DMTHDSL系统的自适应均衡技术 。
关键词 自适应均衡 HDSL 系统设计 接入网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DSL系统上行信道的功率回馈方法
11
作者 卢官明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7-41,共5页
首先介绍了VDSL(甚高速率数字用户线)技术的应用驱动,接着描述了在VDSL系统上行传输方向上存在的"近 远"FEXT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几种上行信道功率回馈方法及实现机制,并对它们的性能和实现复杂性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甚高速率数字用户线 上行信道功率回馈 接入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np在ADSL2和VDSL2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洁 王勇 +1 位作者 陶晓玲 郭航舵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11-3814,3819,共5页
为验证基于重传的脉冲噪声保护方法G.inp的有效性,对交织方法和G.inp方法的原理进行研究,对G.inp方法进行建模,在主流的接入方式ADSL2(第二代非对称数字用户线)和VDSL2(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系统上对交织方法和G.inp方法进行对比... 为验证基于重传的脉冲噪声保护方法G.inp的有效性,对交织方法和G.inp方法的原理进行研究,对G.inp方法进行建模,在主流的接入方式ADSL2(第二代非对称数字用户线)和VDSL2(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系统上对交织方法和G.inp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G.inp方法具有更高的速率、更低的延时和更强的脉冲噪声保护能力,为G.inp方法在DSL系统上的普遍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噪声保护 重传 交织 第二代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带的上行功率回退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航舵 王勇 +1 位作者 陶晓玲 周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81-3384,共4页
针对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网络中存在的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带的上行功率回退算法。从1%最坏情况模型出发,推导出UPBO参数(α,β);根据环路不同频带的插损特性,独立估算用户线路的电气长度,实现远近用户发送信号功率谱... 针对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网络中存在的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带的上行功率回退算法。从1%最坏情况模型出发,推导出UPBO参数(α,β);根据环路不同频带的插损特性,独立估算用户线路的电气长度,实现远近用户发送信号功率谱密度的平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频带的上行功率回退算法能够有效改善和提高VDSL2系统传输性能及稳定性,即使环路中存在桥接抽头,仍然对数据速率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路 桥接抽头 串扰抑制 功率谱密度 上行功率回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用户环路传输技术的新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玲芬 成立新 陈显治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47-52,共6页
数字用户环路传输技术从80年代基于ISDN基本速率的数字用户线(DSI)技术到90年代的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和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应用也愈来愈广。本文首先概述了DSL传输技术,然... 数字用户环路传输技术从80年代基于ISDN基本速率的数字用户线(DSI)技术到90年代的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和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应用也愈来愈广。本文首先概述了DSL传输技术,然后重点论述了HDSL和ADSL的最新发展,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用户线 高比特率 不对称 用户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L系统最大信道容量时域均衡算法研究
15
作者 吴国伟 司锡才 栾心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6-69,共4页
ADSL系统中最大信道容量是时域均衡算法的最终目标,联合比特分配和时域均衡算法,提出一种最大信道容量时域均衡算法.通常比特分配与时域均衡是独立的,但比特分配中的一些信息对改进时域均衡的性能是有用的,如未用子信道的信息.通过前后... ADSL系统中最大信道容量是时域均衡算法的最终目标,联合比特分配和时域均衡算法,提出一种最大信道容量时域均衡算法.通常比特分配与时域均衡是独立的,但比特分配中的一些信息对改进时域均衡的性能是有用的,如未用子信道的信息.通过前后迭代的方法,将比特分配中有用信息与时域均衡设计联合起来,达到了最大化信道容量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可以达到99%以上的信道容量,是一种有效的实际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均衡 比特分配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通信卡超高数据速率解调解码电路的实现
16
作者 曾素馨 肖时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939-8943,共5页
早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标准规定13.56 MHz无线通信卡的数据速率最高到848 Kbps,在智能手机NFC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通信要求达到超高数据速率(very high bit rate,VHBR)。近场通信卡(proximity integra... 早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标准规定13.56 MHz无线通信卡的数据速率最高到848 Kbps,在智能手机NFC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通信要求达到超高数据速率(very high bit rate,VHBR)。近场通信卡(proximity integrated circuit card,PICC)接收电路数据速率提升的难点主要在于移幅键控法/移频键控法(amplitude-shift keying/phase-shift keying,ASK/PSK)接收器的设计,其在实际应用中受码间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功耗、电路复杂度等限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完整的低功耗PICC解调解码电路设计,包含高定时精度的全数字定时恢复电路。设计实现采用标准0.18μ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艺,实现了147 pJ/bit的能效,可应用于ASK 0.106~3.39 Mbps数据速率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幅键控法(ASK) 近场通信卡(PICC)接收器 超高数据速率(VHBR) 全数字定时恢复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