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A-HCA联合PLS回归模型的蚯蚓粪肥品质等级划分
1
作者 王孔檀 麦力文 +6 位作者 王定美 彭实亮 王熊飞 蒙赜 余小兰 林嘉聪 李勤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8-210,共13页
蚯蚓粪肥理化特性涉及指标多,如何从众多易检测的指标中筛选出能够反映蚯蚓粪肥特点的关键指标,进而用于构建评价模型,高效、快速地评价蚯蚓粪肥的品质等级,是蚯蚓粪肥应用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与难点。研究针对不同原料类型、不同蚯蚓... 蚯蚓粪肥理化特性涉及指标多,如何从众多易检测的指标中筛选出能够反映蚯蚓粪肥特点的关键指标,进而用于构建评价模型,高效、快速地评价蚯蚓粪肥的品质等级,是蚯蚓粪肥应用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与难点。研究针对不同原料类型、不同蚯蚓堆肥时间获得的蚯蚓粪肥,采用统计学与化学计量学对蚯蚓粪肥23个主要指标开展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筛选出了13个蚯蚓粪肥特异性指标。以13个关键指标为基础,首先,结合主成分分析(PCA)与分层聚类分析(HCA)对不同蚯蚓粪肥样品开展品质初级划分;其次,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判别分析(DA)对分级结果进行效果判定;最后,整体构建基于PLS模型的蚯蚓粪肥等级评价方法并开展验证分析。结果表明:PCA与HCA分析法可将蚯蚓粪肥划分为3个品质等级,通过PLS-DA判别该划分结果合理有效,形成了基于PLS蚯蚓粪肥等级评价模型:蚯蚓粪肥品质等级(Y)=3.0796+0.0026×TOC-0.1381×HS-0.1446×HA-0.1378×TN-0.1355×TP-0.1494×AK-0.1324×AN-0.1402×AP+0.0004×EOC+0.03985×ROC+0.07685×C/N-0.0049×Kos-0.1481×HI(TOC、HS、HA、TN、TP、AK、AN、AP、EOC、ROC、C/N、Kos、HI分别代表总有机碳、腐殖质碳、胡敏酸、总氮、总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效磷、易氧化有机碳、难氧化有机碳、碳氮比、氧化稳定系数、腐殖化指数),分级标准为:若Y在0.45~1.56之间,品质等级为一等品;Y在1.63~2.20之间,为二等品;Y在2.28~3.72之间,为三等品。变量权重值表明影响蚯蚓粪肥品质前5的关键指标顺序为HI>TN>HS>HA>AN。研究成功建立了一套“PCA+HCA+PLS”的蚯蚓粪肥品质评价方法,对蚯蚓粪肥分级应用与规范蚯蚓产业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肥 等级评价 主成分分析 分层聚类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菊不同部位中8种黄酮含量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孟 郭梦真 +6 位作者 邓晓颜 张博文 王小兰 刘通 张莉 郑晓珂 冯卫生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3,共6页
目的测定怀菊花、茎、叶中芹菜素、金合欢素、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香叶木素、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58批药材中各黄酮含量,再进行层... 目的测定怀菊花、茎、叶中芹菜素、金合欢素、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香叶木素、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58批药材中各黄酮含量,再进行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8种黄酮在各部位中均有检出,其含量存在差异,总体上依次为花>叶>茎,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差异性成分。结论怀菊花、茎、叶中均含有黄酮,在以前者为主原料的同时应加大后两者的开发利用,以期充分提高该药材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 部位 黄酮 含量测定 HPLC 层次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种酵母混菌乙醇发酵特性分析
3
作者 王媛 臧亚杰 +2 位作者 徐彬艳 杨学山 祝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3-102,共10页
为探究非酿酒酵母(non-Saccharomyces yeasts,NS)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多菌种混菌发酵对酿酒学参数和香气化合物的影响,本实验将本土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 为探究非酿酒酵母(non-Saccharomyces yeasts,NS)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多菌种混菌发酵对酿酒学参数和香气化合物的影响,本实验将本土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和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两两组合,分别与S.cerevisiae顺序接种于模拟葡萄汁,分析其发酵动力学和挥发性化合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S.cerevisiae纯种发酵(VW)相比,单一接种NS组(先接种T.delbrueckii再接种S.cerevisiae(TV)、先接种M.pulcherrima再接种S.cerevisiae(MV)和先接种H.uvarum再接种S.cerevisiae(HV))和双NS菌株共接种组(先同时接种T.delbrueckii和M.pulcherrima再接种S.cerevisiae(TMV)、先接种H.uvarum和M.pulcherrima再接种S.cerevisiae(HMV)和先接种H.uvarum和T.delbrueckii再接种S.cerevisiae(HTV))的乙醇体积分数均有所降低,甘油质量浓度明显增加,总酸质量浓度明显下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结果显示,单一接种NS组和双NS菌株共接种组的酯类、挥发性脂肪酸、羰基化合物和酚类质量浓度明显高于纯种发酵组,而且双NS菌株接种组中的异戊醇、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己酸乙酯和辛酸等挥发性化合物质量浓度较单一接种NS组明显增加,尤其是M.pulcherrima、H.uvarum组合后与S.cerevisiae顺序接种发酵酒样(HMV)的挥发性化合物质量浓度最高。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合香气物质气味活性值分析表明,HMV组酒样的香蕉、苹果和花香特征更加突出。综合分析可知,接种M.pulcherrima、H.uvarum和S.cerevisiae进行混菌发酵明显促进了模拟葡萄汁发酵香气化合物的积累,具有开发成优良多菌种发酵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酿酒酵母 模拟葡萄汁 混菌发酵 挥发性化合物 层次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本土非酿酒酵母菌株酿酒学特性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彬艳 张璇 +3 位作者 石琳 王媛 祝霞 杨学山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8-327,共10页
适应了产区风土条件的非酿酒酵母菌株,能够与酿酒酵母共接种发酵生成多元化的次级代谢产物,改变葡萄酒口感和香气特征。因此明确本土非酿酒酵母菌株的酿酒学特性差异,对定向调控葡萄酒风味品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研究以筛选自河西走... 适应了产区风土条件的非酿酒酵母菌株,能够与酿酒酵母共接种发酵生成多元化的次级代谢产物,改变葡萄酒口感和香气特征。因此明确本土非酿酒酵母菌株的酿酒学特性差异,对定向调控葡萄酒风味品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研究以筛选自河西走廊葡萄产区的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HX-1、HX-3,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HX-2、HX-4和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HX-6、HX-7为供试菌株,测定其生长曲线与酿酒因子耐受性后,分别接种于‘美乐’葡萄汁中进行纯种发酵,分析各菌株对酒样酿酒学参数及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种属的菌株生长曲线相似,对高质量浓度葡萄糖和SO_(2)均有较好的耐受性;但在不同培养温度、pH值及乙醇体积分数条件下,菌株之间具有明显差异。HX-1、HX-3、HX-6和HX-7菌株表现出良好的低温耐受性,HX-1、HX-2、HX-3和HX-4菌株在低pH值条件下能正常生长,HX-6、HX-7菌株的乙醇耐受性最强。纯种发酵试验显示,HX-6、HX-7菌株在‘美乐’葡萄汁中发酵能力强、乙醇和甘油生成量较高。其中HX-7菌株与正庚醇、异戊醇、乙酸异戊酯等挥发性化合物的生成强相关,HX-6菌株能有效增加葡萄酒中癸酸乙酯、辛酸乙酯等酯类化合物的含量。2株H.uvarum均显著(P<0.05)增加了葡萄酒中总酸与苹果酸含量,并有助于葡萄酒中C_(13)-降异戊二烯的生成;但HX-1菌株的还原糖利用率较差,酒精发酵在第8天停滞。HX-4菌株相对高产挥发酸,HX-2菌株能够显著增加葡萄酒中香茅醇、柠檬烯等品种香气化合物的含量。综合分析,本土T.delbrueckii和H.uvarum菌株在纯种发酵过程中的酿酒学参数及香气特征具有种内相似性,而M.pulcherrima的发酵特性呈现菌株依赖性。研究结果可为精准设计葡萄酒混菌酒精发酵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酿酒酵母 纯种发酵 挥发性化合物 层次聚类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邻域图划分的层次聚类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发鹏 冯骥 +1 位作者 杨德刚 陈仲尚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0-380,共11页
自然邻域图能自适应地识别不同形状、大小和维度的数据,但在面对密度不均匀且结构复杂的数据时,部分小簇无法被算法正确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然邻域图划分的层次聚类算法HC-PNNG。HC-PNNG算法首先利用自然邻居关系实现了... 自然邻域图能自适应地识别不同形状、大小和维度的数据,但在面对密度不均匀且结构复杂的数据时,部分小簇无法被算法正确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然邻域图划分的层次聚类算法HC-PNNG。HC-PNNG算法首先利用自然邻居关系实现了自然稀疏图的构建,随后利用基于自然稀疏图的图间相似度完成了自然稀疏图的层次化合并,进而实现了更具普适性的层次化聚类结果。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将HC-PNNG与最新的聚类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明显优于其他聚类算法,验证了HC-PNNG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层次聚类 自然邻域图 图划分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及因子分析的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特征及证候分类
6
作者 李闪闪 符宇 +6 位作者 王颖 魏丹丹 王婷 王菲 徐梦娇 金丽娜 燕树勋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5-983,共9页
目的:探索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通过综合聚类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 目的:探索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通过综合聚类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推测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证候。综合分析确定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证候分类。结果:共纳入621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94个症状。纳入分析频次≥41的55个症状构建隐结构模型,得到20个隐变量,综合聚类得到6种常见证候。将频率≥6%的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19个公因子,用公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推断出8个常见证候。综合2种分析方法和专业知识最终确定6种常见证候。结论:甲状腺相关眼病常见证候为肝胆湿热证、肝火旺盛证、肝郁气滞、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肾两虚证6种,可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辨证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隐结构模型 因子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综合聚类 证候 临床特征 辨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统计能量分析子系统自动识别方法研究
7
作者 陈强 丁勇军 +1 位作者 张大海 费庆国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5-1473,共9页
统计能量分析是研究结构高频动力学响应的常用方法,合理划分子系统是开展统计能量分析的关键基础。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模态能量密度和层次聚类分析的统计能量分析子系统自动识别方法。通过离散化有限元模型获取结构在高频段的模态能量密... 统计能量分析是研究结构高频动力学响应的常用方法,合理划分子系统是开展统计能量分析的关键基础。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模态能量密度和层次聚类分析的统计能量分析子系统自动识别方法。通过离散化有限元模型获取结构在高频段的模态能量密度,通过本征正交分解提取模态能量密度的主要特征;基于层次聚类算法分析不同单元间模态能量密度的相似程度,最终获得统计能量分析子系统最优数量及其对应单元。针对T型结构、工型结构、发动机燃烧室开展算例研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自动识别各部件间耦合关系、子系统数量及对应单元,高效精确地建立统计能量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能量分析 模态能量 子系统识别 层次聚类分析 本征正交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光复杂背景下基于MSER和HCA的树上绿色柑橘检测 被引量:15
8
作者 卢军 胡秀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6-201,共6页
基于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的树上绿色柑橘检测,能为果园管理者施肥、估产及采摘作业提供指导。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水果表面光照分布的分层轮廓分析(hierarchical Contour Analysis,HCA)算法实现了树上绿色柑橘的检测。彩色数码相机拍摄弱光... 基于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的树上绿色柑橘检测,能为果园管理者施肥、估产及采摘作业提供指导。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水果表面光照分布的分层轮廓分析(hierarchical Contour Analysis,HCA)算法实现了树上绿色柑橘的检测。彩色数码相机拍摄弱光下由闪光灯补光的树上柑橘场景彩色图像,基于水果表面的光照分布应用最大稳定极值区域(maximally stable extremal region,MSER)算法提取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然后建立感兴趣区域周围的分层轮廓图,并利用霍夫变换拟合每一级轮廓获得分层圆形目标,最后进行拟合圆嵌套分析得到绿色柑橘水果目标。所提算法在20张复杂的柑橘果园场景图像中进行了测试,最终的召回率达81.2%,查准率达到83.5%,单幅图像平均处理时间为3.70 s。该文所提出的基于光照分布的分层轮廓分析算法,不仅适用于绿色柑橘的检测,也可为其他树上绿色水果检测提供通用的框架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目标识别 算法 最大稳定极值区域 分层轮廓分析 霍夫变换 绿色柑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荔枝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及综合评价
9
作者 文英杰 刘海伦 +3 位作者 姜永华 史发超 欧良喜 严倩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43-352,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荔枝游离氨基酸的综合品质差异,以我国主栽的9个品种荔枝为研究对象,采用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氨基甲酸酯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20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并采用味道强度值、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 为研究不同品种荔枝游离氨基酸的综合品质差异,以我国主栽的9个品种荔枝为研究对象,采用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氨基甲酸酯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20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并采用味道强度值、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分离度良好,灵敏度高,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各品种荔枝均含有20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2390.59~4812.05 mg/kg,其中‘妃子笑’的含量最高。呈味特性表现为以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为主,其中Glu和Ala对荔枝的滋味有影响。不同品种荔枝氨基酸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74%,综合排名前3的品种依次是‘妃子笑’、‘灵山香荔’和‘糯米糍’。采用聚类分析将9个品种荔枝分为三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这些结果充分反映了不同品种荔枝间氨基酸的差异性,为我国丰富的荔枝种质资源的开发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游离氨基酸 柱前衍生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化聆听的服装品牌个性维度构建与量化
10
作者 章冰珏 宋琨 顾新荣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3,共12页
品牌个性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结合社会化聆听数据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服装品牌个性维度框架,并提出量化方法。本文通过采集社交媒体上消费者关于服装品牌的推文,运用文本分词和情感分析提取品牌核心词汇,并借助词嵌... 品牌个性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结合社会化聆听数据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服装品牌个性维度框架,并提出量化方法。本文通过采集社交媒体上消费者关于服装品牌的推文,运用文本分词和情感分析提取品牌核心词汇,并借助词嵌入与聚类方法筛选出品牌个性词汇并构建维度框架。最后,利用TF-IDF方法对不同品牌在个性维度上的表现进行量化分析。本文基于特质论构建涵盖5主维度、28子维度和176核心词汇的服装品牌个性维度,系统捕捉社交媒体语境下的品牌个性特征,同时验证了TF-IDF方法在品牌个性测量中的应用,可为品牌追踪与管理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个性 社会化聆听 自然语言处理 情感分析 词嵌入 GPT模型 零样本学习 层次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A-PCA法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川 顾蓓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9-51,共3页
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HCA,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和主成分分析方法(PCA,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有机结合而成的HCA-PCA法对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河流域的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将区域水环境质量按月份污染轻重进行分类,... 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HCA,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和主成分分析方法(PCA,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有机结合而成的HCA-PCA法对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河流域的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将区域水环境质量按月份污染轻重进行分类,确定了污染较重的月份是4月、6月和10月,再进一步明确该区域污染因子为石油类,并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聚类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来源浓香型白酒窖泥古菌群落结构分析
12
作者 马龙 燕伟 +3 位作者 王淑玉 林一心 尉军强 唐云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0,共6页
该研究以甘肃陇南(JH)、四川宜宾(LZ、YQ、XG)、四川成都(TC)地区浓香型白酒厂的窖泥样品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窖泥古菌菌群多样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探究不同地区酒厂窖泥古菌菌群的差异性。结果... 该研究以甘肃陇南(JH)、四川宜宾(LZ、YQ、XG)、四川成都(TC)地区浓香型白酒厂的窖泥样品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窖泥古菌菌群多样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探究不同地区酒厂窖泥古菌菌群的差异性。结果表明,5种窖泥样品的操作分类单元(OTUs)分布情况类似,其中,LZ窖泥样品的古菌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最高。在门水平上,5种窖泥样品中的绝对优势菌门均为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相对丰度均>99%)。在属水平上,共有的优势古菌属为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相对丰度均≥10%)。此外,样品TC和JH的优势古菌属还包括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相对丰度分别为18.90%、25.18%);样品LZ的优势古菌属还包括甲烷囊菌属(Methanoculleus)(相对丰度为34.25%)和拟甲烷球菌属(Methanomethylophilus)(相对丰度为18.87%)。PCA及HCA结果表明,样品JH、TC之间及样品XG、YQ之间的古菌菌群结构相似,样品LZ的古菌菌群结构与其余窖泥样品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泥 古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层次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物组学信息挖掘的WT-HCA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金梅 吴晓建 元英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83-1791,共9页
针对现有的代谢物组学信息挖掘方法存在的问题,尝试将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与无导式模式识别手段等级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相结合,整合小波分析在频域去噪及信息提取的能力和等级聚类分析客观性强的特... 针对现有的代谢物组学信息挖掘方法存在的问题,尝试将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与无导式模式识别手段等级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相结合,整合小波分析在频域去噪及信息提取的能力和等级聚类分析客观性强的特点,建立了小波变换-等级聚类分析(wavelet transform-hierarchical clusteringanalysis,WT-HCA)方法。以文献拟南芥代谢物组数据为例,考察了所建立方法提取代谢物组信息的能力。结果表明,WT-HCA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代谢物组信息。在系统默认距离定义方案下,WT-HCA方法能将亲本两类样品完全分开,而HCA方法基本不能将样品区分开;在另一种距离定义方案(样品间距离为欧氏距离,类间距离为离差平方和距离)下,WT-HCA方法将4类样品中的3类完全正确归类,总的分类正确率达到了93.75%,显著高于HCA所得到的84.375%的总体分类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物组学 模式识别 等级聚类分析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HCA模型的我国节水分区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晰元 郑锦涛 +4 位作者 周晓辉 马涛 郑皓 梁秀 王国庆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47,共11页
为因地制宜地推进我国节水工作,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基础单元,按照领域协同、统筹兼顾、区划完整、有效衔接的原则,从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用水特征、工业用水特征和生活用水特征5个方面选取14项指标,构建节水分... 为因地制宜地推进我国节水工作,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基础单元,按照领域协同、统筹兼顾、区划完整、有效衔接的原则,从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用水特征、工业用水特征和生活用水特征5个方面选取14项指标,构建节水分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相结合的方法,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成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6大节水分区。节水分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各分区间水资源、经济社会和分领域用水指标差异显著,水资源短缺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节约用水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分区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指标体系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结合HCA-PCA-BPNN实现塑料快递包装袋识别分类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壮 姜红 +1 位作者 罗鸿斌 金虹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8-144,共7页
X射线荧光光谱法与机器学习有机结合,建立现场塑料快递包装袋物证科学精准识别分类模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72个塑料快递包装袋样品无损检验,并依据光谱数据,利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对塑料快递包装袋初步分类。利用z-score标准化进行... X射线荧光光谱法与机器学习有机结合,建立现场塑料快递包装袋物证科学精准识别分类模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72个塑料快递包装袋样品无损检验,并依据光谱数据,利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对塑料快递包装袋初步分类。利用z-score标准化进行光谱预处理,并结合层次聚类、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HCA-PCA-BPNN)建立识别分类模型,确定最佳聚类类别。结果显示,72个样品聚为8类时,模型检验集预测判别正确率为97.9%,预测集预测判别正确率仅为72%,模型识别分类准确度较差;72个样品聚为3类时,模型检验集和预测集预测判别正确率均为100%,识别分类准确度较高,72个样品最佳聚类为3类。研究表明,X射线荧光光谱法结合HCA-PCA-BPNN可以为现场塑料快递包装袋物证无损且准确地识别分类提供一种方便可行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快递包装袋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层次聚类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计量学和指纹图谱的辽宁道地药材北五味子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兆丰 于艳 +5 位作者 韩宇 鞠成国 张诗宇 陈民 樊晖 鞠业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3,I0010,共6页
目的 采用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辽宁岫岩产北五味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柱温30℃,流速1 mL/min,流动相采用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对10批辽宁岫岩五味子基地生产的北五味子建立指纹图谱,运用聚类分析(hi... 目的 采用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辽宁岫岩产北五味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柱温30℃,流速1 mL/min,流动相采用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对10批辽宁岫岩五味子基地生产的北五味子建立指纹图谱,运用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 建立了岫岩产北五味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70^0.999,共标定了29个共有峰,指认了14个成分;HCA分析10批北五味子可分为2类;PCA共得到6个主要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5%;OPLS-DA表明五味子甲素、戈米辛G、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乙等11个成分可能是影响北五味子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结论 研究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质量评价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六神曲中24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运 王苗 +1 位作者 韩晓霞 李红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97-3905,共9页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六神曲中苦杏仁苷、咖啡酸、 1,3-O-二咖啡酰奎宁酸、甲基原儿茶酸、伞形花内酯、东莨菪内酯、阿魏酸、牡荆素、金丝桃苷、异槲皮素、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木犀草素C、槲皮素、芹菜素、异鼠...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六神曲中苦杏仁苷、咖啡酸、 1,3-O-二咖啡酰奎宁酸、甲基原儿茶酸、伞形花内酯、东莨菪内酯、阿魏酸、牡荆素、金丝桃苷、异槲皮素、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木犀草素C、槲皮素、芹菜素、异鼠李素、猫眼草酚D、异泽兰黄素、金腰乙素、蔓荆子黄素、滨蒿内酯、青蒿素B、洋艾素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Brownlee SPP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7μm);流动相水(含0.1%甲酸、 5 mmol/L乙酸铵)-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再进行层次聚类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差异成分。结果 2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50 0),平均加样回收率95.06%~102.41%,RSD 0.90%~2.67%,不同批次样品中其含量差异明显。成都、杭州企业样品可被区分开,苦杏仁苷、阿魏酸、异槲皮素、槲皮素、青蒿素B是主要差异成分。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可为六神曲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曲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UPLC-MS/MS 层次聚类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的河流岸带生态系统服务簇识别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慧 高雨慧 +3 位作者 周强 闫怀春 蔡晨茵 刘志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9,共8页
为识别河流岸带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结构,从河流岸带保护角度选取水资源保护、净化环境、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6项生态服务功能,基于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修正的当量因子法估算得到生态服... 为识别河流岸带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结构,从河流岸带保护角度选取水资源保护、净化环境、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6项生态服务功能,基于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修正的当量因子法估算得到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进行层次聚类分析识别河流岸带生态服务簇,并应用于太湖流域湖西区溧阳市县级河流——竹箦河作为实例研究。结果表明:(1)竹箦河河岸带6项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聚集性;(2)竹箦河河岸带可划分为5大类生态服务簇,分别为水源涵养型、绿色多元型、经济生态型、生态脆弱型以及耗水污染型;(3)各类服务簇的生态系统服务特点与空间布局分异明显,与岸带实际土地利用结构相协调,揭示了竹箦河河岸带生态服务功能普遍较薄弱的现状。研究结果可为竹箦河及类似平原地区骨干河流岸带功能区划分以及河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土地利用结构 生态系统服务簇 层次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宾斯基分形结构声散射特性与视觉偏好评价
19
作者 徐洪澎 谭令舸 +1 位作者 吴健梅 康健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29,共9页
声扩散界面设计应兼顾声学和美学需求。结合参数化设计方法,谢宾斯基分形的模块化结构具有灵活生成个性化界面的潜力。然而,针对分形结构声学特性与视觉效益尚缺乏综合的量化研究。根据谢宾斯基分形的构造规则提出了一种宽频的扩散结构... 声扩散界面设计应兼顾声学和美学需求。结合参数化设计方法,谢宾斯基分形的模块化结构具有灵活生成个性化界面的潜力。然而,针对分形结构声学特性与视觉效益尚缺乏综合的量化研究。根据谢宾斯基分形的构造规则提出了一种宽频的扩散结构设计方法,分别从声学性能与视觉偏好的角度,研究模块形状、模块高度和随机排布程度对性能的影响。采用边界元素法的数值仿真与实测验证,结合虚拟仿真技术的主观调查,以及多目标综合分析,探究分形设计要素的作用机制和最佳阈值范围。结果表明,与相同体量的传统二次残差扩散体相比,具有不同平面尺寸和高度模块的分形结构改善了扩散性能,特别是在1 kHz以下的中低频范围。此外,发现在室内使用中高复杂度(迭代3次)、低随机排布、谢宾斯基三角截锥分形结构,有助于提高居住者对环境的偏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宾斯基分形 声扩散体 扩散系数 视觉偏好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莽山浪畔湖国家重要湿地植物多样性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阳 罗健夫 +5 位作者 侯志勇 谢永宏 陈薇 黄鑫 曾静 于晓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40-5350,共11页
研究莽山高山湖泊湿地植物多样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湿地植物对环境变化下的适应策略,同时对保护当地湿地珍稀濒危物种具有重要价值。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典范对应分析(CC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30... 研究莽山高山湖泊湿地植物多样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湿地植物对环境变化下的适应策略,同时对保护当地湿地珍稀濒危物种具有重要价值。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典范对应分析(CC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30个植物群落样方进行分析,研究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土壤、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浪畔湖国家重要湿地植物群落可分为蕨状苔草+宽叶泽苔草群丛、雪白睡莲+莼菜群丛、水毛花+宽叶泽苔草群丛、莼菜+宽叶泽苔草群丛等4类。雪白睡莲+莼菜群丛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低,Simpson多样性指数最高,水毛花+宽叶泽苔草群丛与之相反。浪畔湖国家重要湿地植物多样性与土壤速效钾和水深呈极显著相关性,与水质氨氮呈显著相关性,水深和土壤速效钾是影响湿地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随水深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与水质氨氮浓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旨在揭示浪畔湖国家重要湿地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生态关系,为保护湿地珍稀物种及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湿地 群落多样性 环境因子 系统聚类 典范对应分析(CCA) Pearson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