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藏公路沿线流域冰湖变化与冰湖溃决洪水危险性评估
1
作者 常家豪 姚晓军 +4 位作者 王玉 段红玉 张聪 张圆 刘一丹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7-1469,共13页
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新藏公路(G219)是连接新疆和西藏的重要交通线,沿线途经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等众多山脉,这些区域冰湖广泛发育,公路易受潜在冰湖溃决洪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s,GLOFs)威胁。本文基于... 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新藏公路(G219)是连接新疆和西藏的重要交通线,沿线途经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等众多山脉,这些区域冰湖广泛发育,公路易受潜在冰湖溃决洪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s,GLOFs)威胁。本文基于Landsat ETM+和Sentinel-2 MSI遥感影像,采用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方法与人工目视解译法相结合的方式提取2000年和2022年新藏公路沿线流域冰湖边界数据,并对该区域冰湖时空演变特征、GLOF危险性及潜在受影响路段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1)2022年新藏公路沿线流域共有冰湖1412个,总面积达141.13 km^(2);20002022年期间,研究区内面积≥0.01 km^(2)的冰湖数量和面积均呈增长趋势,分别增加了98个(7.46%)和2.16 km^(2)(1.56%);海拔4500 m以下的冰湖数量和面积相对稳定,而海拔5000 m以上地区的冰湖数量和面积增加相对迅速。(2)对研究区内面积>0.1 km^(2)的70个冰碛湖进行GLOF危险性评估发现,具有极高、高、中和低危险性的冰碛湖分别有13、24、13和20个;新藏公路共有10处路段易受冰湖溃决洪水威胁,特别是R1(K514+210~K514+770)、R2(K793+190~K802+250)、R4(K1286+690~K1287+880)、R8(K1684+900~K1685+380)和R9(K1786+110~K1801+700),这些路段应加强上游冰湖动态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 冰湖溃决洪水 危险评估 遥感 新藏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卫星数据亚东河流域冰湖溃决灾害危险性分析
2
作者 朱登新 涂杰楠 +7 位作者 孙海冰 韩振傑 童立强 郭兆成 余江宽 阎书豪 贺鹏 朱俊杰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7,共12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冰川消退,导致冰湖迅速扩张,冰湖溃决灾害的威胁日趋严重,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亚东河流域分布着大量冰湖,1940年流域内穷比吓玛错溃决对下游40 km外的亚东县城造成严重影响,部分房屋倒塌,基础设...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冰川消退,导致冰湖迅速扩张,冰湖溃决灾害的威胁日趋严重,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亚东河流域分布着大量冰湖,1940年流域内穷比吓玛错溃决对下游40 km外的亚东县城造成严重影响,部分房屋倒塌,基础设施被毁,在该流域开展冰湖溃决危险性评价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冰湖溃决灾害的调查评价,基于高分卫星数据和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通过遥感解译获取冰川、冰湖、冰碛物等基础要素。结果表明亚东河流域共分布冰川28条,总面积为34.03 km^(2),共分布冰湖228个,总面积为7.79 km^(2),近30 a来呈冰川小幅退缩、冰湖小幅扩张的趋势。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结合遥感提取要素对区域冰湖的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得到区域危险性冰湖分布情况,评价结果表明亚东河流域共分布潜在危险冰湖15个,其中高危险性冰湖5个、中危险性冰湖8个、低危险性冰湖2个,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东北部和西北部高山区,为冰湖溃决灾害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溃决灾害 遥感 危险性评价 亚东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山北坡冰川湖变化及其溃决风险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满 陈亚宁 +2 位作者 方功焕 李玉朋 孙慧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8-1639,共12页
探究昆仑山北坡冰川湖时空变化及冰川湖溃决洪水(Glacier lake outburst flood,GLOF)风险评估对区域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计算平台分析昆仑山北坡冰川湖近30 a的变化特征和GLOF风险评估... 探究昆仑山北坡冰川湖时空变化及冰川湖溃决洪水(Glacier lake outburst flood,GLOF)风险评估对区域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计算平台分析昆仑山北坡冰川湖近30 a的变化特征和GLOF风险评估模型对当前的冰碛湖进行灾害与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1990—2023年昆仑山北坡冰川湖呈显著增长趋势,冰川湖的数量从1990年的248个增加到2023年的925个(增加了2.73倍),面积从1990年的14.99 km^(2)增加到2023年的54.83 km^(2)(增加了2.66倍),冰川湖在昆仑山北坡西部高海拔山区增加显著。(2)通过对2023年GLOF风险评估分析得出,灾害水平在叶尔羌河流域最高(约占47.2%),其次是和田河流域(约占15.7%)。风险水平较高是叶尔羌河流域(约占50.8%),叶尔羌河流域高风险冰川湖占整个昆仑山北坡高风险冰川湖的60.7%。(3)1990—2023年冰川湖的增长趋势与区域气候变化相关,山区降水增加和冰川积雪消融是冰川湖扩张的主要原因。开展冰川湖溃决洪水风险评估可为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下游地区防灾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湖 溃决洪水灾害 风险评估 昆仑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0年科西河流域冰川冰湖遥感监测
4
作者 邓毅 冀琴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3,97,共7页
科西河流域冰川和冰湖较为发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成为冰湖扩张的重要补给,同时会引发冰湖溃决洪水(GLOF)等自然灾害,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对该区域冰川冰湖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特征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 科西河流域冰川和冰湖较为发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成为冰湖扩张的重要补给,同时会引发冰湖溃决洪水(GLOF)等自然灾害,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对该区域冰川冰湖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特征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分析了1990—2020年科西河流域冰川冰湖面积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格点数据和GLOF事件,探究科西河流域冰川冰湖对气候变化响应及其与GLOF事件关系。结果表明:(1)1990—2020年科西河流域冰川面积呈加速退缩的趋势,近10年加速退缩趋势进一步加强。(2)科西河流域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4800~6800 m范围内,而在坡度上,主要分布在5°~20°。(3)1990—2020年科西河流域冰湖呈加速扩张的趋势,冰湖面积共扩张了26.09 km^(2),其中面积>0.25 km^(2)的冰湖扩张迅速;与冰川相连的冰湖面积扩张显著,面积增长率为49.39%。(4)1990—2020年科西河流域共11条冰湖发生溃决,溃决冰湖分布面积较小,介于0.02~0.7 km^(2)。(5)1990—2020年科西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呈波动增长趋势,降水增加不足以弥补温度引起的冰川退缩,致使科西河流域冰川加速退缩,冰湖加速扩张,冰湖溃决事件频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西河流域 冰川退缩 冰湖扩张 气候响应 冰湖溃决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堰塞湖风险处置研究现状与展望
5
作者 周招 杨启贵 +3 位作者 蔡耀军 卢建华 陈朝旭 张文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8,共10页
科学认知堰塞湖基本特征、高效评估堰塞湖风险以及提升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是缓和堰塞湖威胁和降低堰塞湖灾损的关键。从堰塞湖分布、成因、蓄水库容、生命周期以及堰塞湖灾害特点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堰塞湖基本特征,从定性、定量以及灾害... 科学认知堰塞湖基本特征、高效评估堰塞湖风险以及提升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是缓和堰塞湖威胁和降低堰塞湖灾损的关键。从堰塞湖分布、成因、蓄水库容、生命周期以及堰塞湖灾害特点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堰塞湖基本特征,从定性、定量以及灾害链角度系统总结了堰塞湖危险性评估方法,并结合堰塞湖溃决机理系统分析当前堰塞湖溃决应急监测困境、引流槽除险技术水平和疏通开挖机械设备现状。基于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凝炼堰塞湖应急处置研究未来应重点关注的5个问题:①堰塞体堆积形态分区机制;②强非恒定流输沙理论;③大尺度堰塞湖溃决模型试验;④堰塞湖应急处置专用机械设备研制;⑤堰塞湖溃决洪峰动态追踪。研究成果可为高风险堰塞湖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及区域防灾减灾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 溃决洪峰 风险评估 应急处置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GIS的朋曲流域冰川及冰湖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魏红 马金珠 +2 位作者 马明国 王建华 李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由于全球变暖,冰川正逐年退缩,随之引发的冰湖溃决洪水已不容忽视,但静态和孤立地研究冰湖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冰湖信息的需求,本文基于20世纪70年代的地形图数据和2000年以来的ASTER遥感影像数据,使用GIS手段矢量化朋曲流域20世纪70年代... 由于全球变暖,冰川正逐年退缩,随之引发的冰湖溃决洪水已不容忽视,但静态和孤立地研究冰湖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冰湖信息的需求,本文基于20世纪70年代的地形图数据和2000年以来的ASTER遥感影像数据,使用GIS手段矢量化朋曲流域20世纪70年代和近期的冰川及冰湖的空间分布,并进行编目。对于获得的空间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30年里该区冰川面积减少近9%,冰湖面积则增加了13%,在此基础上比较二者的联系和变化,识别出了24个可能发生溃决的冰湖,这为朋曲流域建立一套冰湖溃决预警系统提供依据;同时,对于研究其他类似地区的冰湖溃决现象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冰川编目 冰湖编目 冰湖溃决洪水 ASTER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山地灾害及其风险分析 被引量:65
7
作者 崔鹏 陈容 +1 位作者 向灵芝 苏凤环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基于青藏高原1930-2010年山地灾害实例,分析了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山地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冰湖溃决灾害增多,冰川泥石流趋于活跃,特大灾害出现频繁,灾害链生特征明显,表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延拓性,巨灾发生概率增大;... 基于青藏高原1930-2010年山地灾害实例,分析了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山地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冰湖溃决灾害增多,冰川泥石流趋于活跃,特大灾害出现频繁,灾害链生特征明显,表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延拓性,巨灾发生概率增大;在藏东南地区表现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构成了利于冰川类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波密县城位于两条泥石流危险区的建筑物占地面积由1988年0.014 km^2扩展到2012年1.004 km^2,人口与经济密集区与灾害高风险区重叠,加之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危险性增加,青藏高原灾害风险显著增大。上述结果提供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山地灾害影响的证据,初步阐述了其影响特征,有助于山地减灾和进一步认识气候变化对山地灾害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山地灾害 灾害风险 冰湖溃决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公路南线典型冰湖及其溃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6
8
作者 郭国和 程尊兰 +2 位作者 吴国雄 党超 刘晶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5,共6页
川藏公路南线(西藏境内)帕隆藏布流域内分布有大量的冰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冰川退缩,冰湖溃决及由此引发的其它次生灾害对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在前人研究和分析LandsatTM卫星遥感资料的基础上,再进行川藏... 川藏公路南线(西藏境内)帕隆藏布流域内分布有大量的冰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冰川退缩,冰湖溃决及由此引发的其它次生灾害对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在前人研究和分析LandsatTM卫星遥感资料的基础上,再进行川藏公路南线典型冰湖现场调查、访问、勘测,分析了典型冰湖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冰湖溃决的主导因素,重点探讨了典型冰湖的溢流状态、冰碛堤的稳定性、冰川的活动规律及其影响,最后得出川藏公路南线典型冰湖溃决的危险性评价,即光谢错溃决危险性较大,一旦溃决将给下游地区带来巨大的灾难;多依错溃决的危险性较小。基于危险性评价结果,建议米堆沟下游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轻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公路南线 冰湖 溃决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湖溃决灾害风险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世金 秦大河 任贾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5-742,共8页
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冰湖溃决灾害风险研究现状,结果显示,以往冰湖溃决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过多集中于冰湖溃决致灾诱因、特征,溃决危险性评价和溃决概率预测以及溃决洪峰流量及其演进模拟研究等自然风险方面,而承灾区经济社会系统脆弱性、暴... 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冰湖溃决灾害风险研究现状,结果显示,以往冰湖溃决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过多集中于冰湖溃决致灾诱因、特征,溃决危险性评价和溃决概率预测以及溃决洪峰流量及其演进模拟研究等自然风险方面,而承灾区经济社会系统脆弱性、暴露性和适应性风险研究却较为缺乏。因此,开展冰湖溃决灾害综合风险研究,不仅对冰湖溃决危险性评价意义重大,而且对于下游承灾区防灾减灾和预警体系建立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溃决 灾害风险 溃决洪水 溃决概率 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与SVM的冰湖溃决预测研究——以喜马拉雅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宙峰 贺相綦 王成武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0-228,共9页
冰湖溃决不仅对财产和基础设施具有破坏性,而且对当地居民也构成极大威胁。冰湖溃决的预测和风险评估对于预防和减轻灾害影响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一个冰湖溃决的预测模型,强调选取容易获得的预测因子。以喜马拉雅山地区的48个冰湖为样... 冰湖溃决不仅对财产和基础设施具有破坏性,而且对当地居民也构成极大威胁。冰湖溃决的预测和风险评估对于预防和减轻灾害影响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一个冰湖溃决的预测模型,强调选取容易获得的预测因子。以喜马拉雅山地区的48个冰湖为样本,使用地理探测器检测4个选定的预测因子:母冰川面积、冰舌坡度、冰湖面积和坝顶宽度。结果显示:冰舌坡度q值最大,为0.334 2。在交互作用检测器中,母冰川面积和冰舌坡度在交互作用后有最高的解释力,为0.684 4。这表明:与冰湖和冰碛坝相比,母冰川对冰湖状态的影响更大。在利用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构建的冰湖溃决预测模型中,验证集和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为83.33%和87.5%。研究为喜马拉雅地区未来的灾害管理提供了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溃决 地理探测器 喜马拉雅山地区 SVM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小流域措普沟山洪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华勇 蒋良文 +3 位作者 游勇 王科 张广泽 王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1-176,共6页
已有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风险评估主要针对暴雨或者冰川融水激发条件下的风险评估,而当高寒山区流域源头存在冰湖发育时,如何考虑冰湖对下游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以巴塘县措普沟及其支沟上游绒伊措冰湖为例,在分析冰... 已有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风险评估主要针对暴雨或者冰川融水激发条件下的风险评估,而当高寒山区流域源头存在冰湖发育时,如何考虑冰湖对下游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以巴塘县措普沟及其支沟上游绒伊措冰湖为例,在分析冰湖孕灾环境背景的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和详细的野外调查,获得了绒伊措冰湖几何参数与沟道断面特征参数;结合坝体结构与物质组成特征,分析了坝体结构的稳定性;依据措普流域水文计算成果,评估了山洪对拟建铁路的影响。研究表明:绒伊措冰湖坝体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坝体完整性好,在不考虑高烈度地震等极端条件下,绒伊措冰湖坝体稳定性较好,发生溃决的可能性较小,绒伊措冰湖对下游拟建铁路的影响小;在考虑P=1%设计频率暴雨与冰川融水情景下,措普流域山洪洪峰流量为448 m^3/s,桥位所处断面的平均流速2.75 m/s,水深4.62 m,与铁路梁底的高差为53.89 m,对铁路线路安全不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伊措冰湖 坝体稳定性 洪水灾害 风险分析 流速 水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冰湖溃决灾害隐患识别、发育规律及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汤明高 陈浩文 +2 位作者 赵欢乐 杨威 邓文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0-742,共13页
青藏高原是全球冰湖溃决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区域之一,冰湖溃决对人类及工程建设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以2015-2018年Landsat 8 OLI_TIRS等遥感影像及数据为基础,对青藏高原40000余条冰川10 km范围内且面积大于900 m^(2)的冰湖进行了遥感解译... 青藏高原是全球冰湖溃决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区域之一,冰湖溃决对人类及工程建设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以2015-2018年Landsat 8 OLI_TIRS等遥感影像及数据为基础,对青藏高原40000余条冰川10 km范围内且面积大于900 m^(2)的冰湖进行了遥感解译,分析了冰湖分布与发育特征,建立了冰湖溃决隐患的识别指标体系,利用突变级数法(CPM)对隐患点进行了危险性分级评价。结果表明:①青藏高原发育冰湖16481处,海拔分布在5000~5500 m之间的冰湖占总量的43.69%;面积集中在100~500 km^(2)之间的占总量的47.40%;行政分布上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有12664个,占总量的76.84%;流域上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流域,有8321个,占总量的50.49%。②识别出冰湖灾害隐患点369个,其中低危险点126个,中危险点177个,高危险点66个。③冰湖溃决隐患点面积多为0.1~0.2 km^(2);海拔主要分布在5000~5500 m之间;与母冰川距离大多小于100 m;冰碛坝宽度一般小于300 m,背水坡坡度大多小于50°;冰湖溃决隐患点的母冰川冰舌端坡度分布在10°~20°之间;绝大多数冰湖溃决的方向朝向北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湖溃决洪水 遥感解译 发育规律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气温和降雨量为指标的冰湖溃决预警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晶晶 马春 苏鹏程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共8页
冰湖溃决是冰川区突发的严重山地灾害之一。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普遍退缩,冰湖面积和溃决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冰湖溃决预警方法的研究对冰川地区防灾减灾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现提供了一种综合考虑气温与降雨条件影响的冰湖溃决预... 冰湖溃决是冰川区突发的严重山地灾害之一。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普遍退缩,冰湖面积和溃决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冰湖溃决预警方法的研究对冰川地区防灾减灾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现提供了一种综合考虑气温与降雨条件影响的冰湖溃决预警方法,选择预测日前期正积温逐日增长速度值与预测日前期30d累积降雨量作为气温和降雨的代表性指标,通过对2010年前发生的21例溃决事件统计,结合邻近21个气象台站的日均温和日降雨量资料分析,建立了冰湖溃决的预警警戒线和冰湖溃决预警系统流程。其后,选择2013年7月5日的然则日阿错冰湖溃决案例对建立的冰湖溃决预警系统进行验证,发现预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雨量 冰湖溃决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谷灾害链演化模式与风险防控对策 被引量:51
14
作者 崔鹏 郭剑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8,共14页
沟谷灾害链是近期才引起学界关注的灾害类型,也是川藏铁路交通廊道建设和运营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作者提出了沟谷灾害链的定义及组成要素,通过分析大量已发生沟谷灾害链事件,总结了沟谷灾害链的特性与类型,归纳出常见沟谷灾害链的演化模... 沟谷灾害链是近期才引起学界关注的灾害类型,也是川藏铁路交通廊道建设和运营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作者提出了沟谷灾害链的定义及组成要素,通过分析大量已发生沟谷灾害链事件,总结了沟谷灾害链的特性与类型,归纳出常见沟谷灾害链的演化模式,探讨了影响沟谷灾害链的关键物理过程,提出了沟谷灾害链的风险评估及防控对策思路,取得了以下结论:1)沟谷灾害链由潜在孕灾体、原生灾害、次生灾害(系列)和承灾体构成,具有时间相接、空间相连、因果关联、链式演进的典型特性;根据原生灾害类型可将沟谷灾害链分为滑坡灾害链、泥石流灾害链和冰湖灾害链3个大类和11个小类,这些演化模式可以通过3个关键过程(崩塌/滑坡-碎屑流/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堵江-堰塞湖、堰塞湖/冰湖溃决)组合得到。2)沟谷灾害链的形成包含两种模式:一是,原生灾害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在运动中发生改变而形成次生灾害;二是,原生灾害改变次生灾害体的形成条件进而诱发次生灾害。3)沟谷灾害链的风险评估要同时关注原生灾害的起动机制和次生灾害的链生机制,要强化潜在灾害链物源的准确识别,加强对灾种转化过程的科学认识,量化灾种转化机制和临界条件,构建灾害链全过程数值模拟评估方法,开展未来情景下沟谷灾害链的演进过程和风险评估。4)沟谷灾害链的防控研究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在提高对沟谷灾害链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沟谷灾害链早期识别、监测预警、模拟评估、应急处置、工程治理、应急避险和风险管理综合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灾害链 演化模式 灾害链风险 堰塞湖 溃决洪水 川藏交通廊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申姆错冰湖现状调查及溃决可能性分析
15
作者 李龙 牛建宗 +2 位作者 卜亚平 李鼎成 苟东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0,148,共5页
高海拔冰碛湖溃决灾害是青藏高原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着下游地区基础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区冰川普遍退缩、冰川融水增加、冰碛湖扩张迅速,且高海拔冰碛湖溃决可能性骤增。通过2017年实地... 高海拔冰碛湖溃决灾害是青藏高原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着下游地区基础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区冰川普遍退缩、冰川融水增加、冰碛湖扩张迅速,且高海拔冰碛湖溃决可能性骤增。通过2017年实地勘测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地形图、遥感影像和冰川编目数据,分析了申姆错冰湖的基本特征,采用冰湖溃决指标评价体系对其溃决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1) 1987~2016年,申姆错冰湖面积从0.96 km^(2)扩张为1.87 km^(2),水位上升3.16 m,湖冰厚度0.21 m,坝体存在不稳定因素且有溢流口,流域内自2000年以来气温、降水均呈增加(升高)趋势;(2)依据喜马拉雅山潜在危险冰湖筛选指标及其判别标准,申姆错冰湖为潜在危险冰碛湖。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防灾减灾及水资源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湖泊 溃决洪水 气候变化 申姆错冰湖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冰湖溃决灾害事件极端气候特征 被引量:12
16
作者 贾洋 崔鹏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5-404,共10页
以1960年以来西藏境内已有记载的27次冰湖溃决灾害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西藏国家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有效记录至今)日气温和日降雨数据,计算得到16个极端气温指数和6个极端降雨指数。通过主成分变换,提取综合极端气温指数和综合极端降... 以1960年以来西藏境内已有记载的27次冰湖溃决灾害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西藏国家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有效记录至今)日气温和日降雨数据,计算得到16个极端气温指数和6个极端降雨指数。通过主成分变换,提取综合极端气温指数和综合极端降雨指数,并进行历史(10年内对比)极端气候特征对比,获得冰湖溃决灾害发生当年及当月极端气候状态,结果表明西藏冰湖溃决灾害发生期(当年及当月)极端气候特征显著,反映极端气候状态对于激发西藏冰湖溃决灾害发生的重要贡献,具体表现为:(1)67%(18次)的冰湖溃决事件发生当年综合极端气温指数和综合极端降雨指数均大于前期50%年份的综合极端气候指数,其中,13次灾害发生当年极端气候异常水平超过前期70%年份;(2)已有灾害暴发月份记载的25次冰湖溃决事件中,19次冰湖溃决事件发生当月极端气候指数异常偏高,11次冰湖溃决事件发生当月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均大于75%往年同期综合极端气候指数;(3)部分灾害事件如扎日错(1981年6月)、龙纠错溃决(2000年8月)等,灾害发生当年极端气温状态低于往年,而暴发当月综合极端气温指数和综合极端降雨指数均大于历史同期水平,表现为加剧状态;(4)所有冰湖溃决灾害发生当月的综合极端气温指数均高于往年同期指数,表明短历时极端气温事件对高原冰湖溃决灾害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溃决洪水 极端气候 全球变暖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波密丹卡弄巴冰湖发育特征与潜在风险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建康 周路旭 +4 位作者 李元灵 黄海 杨东旭 张佳佳 赵万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80-2088,共9页
冰湖溃决是青藏高原的典型山地灾害之一,严重威胁川藏交通廊道的安全。开展沿线地区的冰湖灾害调查和溃决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十分必要。选取西藏波密的丹卡弄巴冰湖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工程地质类比、数... 冰湖溃决是青藏高原的典型山地灾害之一,严重威胁川藏交通廊道的安全。开展沿线地区的冰湖灾害调查和溃决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十分必要。选取西藏波密的丹卡弄巴冰湖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工程地质类比、数值模拟等方法,查明了冰湖、冰川积雪区、形成流通区、堆积区等分区流域的发育特征,提出了丹卡弄巴具有发生冰湖溃决和形成泥石流的条件,揭示了高位冰崩、冰川跃动、雪崩等是引发冰湖溃决的主要诱因类型,计算了终碛垄发生全溃的洪水流量曲线,模拟了泥石流在下游沟道的演进过程。结果显示,冰湖全溃条件下形成的泥石流将对堆积区28户85人造成淤埋的直接危害,还将挤占帕隆藏布河,造成主河偏流,对右岸沿河的川藏交通廊道及其附属设施等造成路基水毁的间接危害。对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冰湖发育区开展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进行初步探索,可供西藏国土空间风险管控、水利水电开发、冰湖景区选址等冰湖灾害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溃决 冰川灾害 泥石流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交通干线(林芝段)冰湖溃决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路旭 刘建康 陈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172,共11页
藏东南地区河流纵横,湖泊密集,在高山极高山地区分布有大量冰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湖溃决灾害已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川藏线的通行安全,因此,为冰湖的危险程度做出准确有效的评价至关重要,但是针对藏东南林芝段具体情况... 藏东南地区河流纵横,湖泊密集,在高山极高山地区分布有大量冰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湖溃决灾害已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川藏线的通行安全,因此,为冰湖的危险程度做出准确有效的评价至关重要,但是针对藏东南林芝段具体情况,传统的冰湖危险程度评价方法不够准确高效,本文在传统的评价方法基础之上应用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对研究区472个冰湖进行了判识,并作出危险性评价与分析,其中,评定出处于高度危险的冰湖有6个,危险程度为中的冰湖有10个,456冰湖危险程度均为低,分析GL09所在地区及其下游为高度危险区,多依隆巴、曲都隆巴、那琼隆巴、曲格隆巴及其下游为较危险区,其余冰湖危险程度为中的地区为相对安全地区,危险程度低的地区为安全地区,为全面评价与分析藏东南交通干线(林芝段)冰湖危险性,川藏铁路建设选址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隆藏布 冰湖溃决 冰碛湖 危险性评价 藏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0年那曲地区冰湖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雷鹏嗣 王伟财 张太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6-944,共9页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了青藏高原内部那曲地区冰湖和冰川1990、2000、2010及2020年4期边界数据,并分析近30年来该地区冰湖变化的特征与原因.结果表明:那曲地区现有冰湖255个,总面积(27.829±4.62)km^(2),冰...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了青藏高原内部那曲地区冰湖和冰川1990、2000、2010及2020年4期边界数据,并分析近30年来该地区冰湖变化的特征与原因.结果表明:那曲地区现有冰湖255个,总面积(27.829±4.62)km^(2),冰湖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其次是西南部;1990-2020年,研究区新增冰湖72个,面积增长6.14 km^(2);冰湖扩张趋势明显,具体表现为低海拔地区(≤4700 m)原有冰湖快速扩张,较高海拔地区(>5100~5700 m)新增冰湖集中出现;气温与降水是冰湖变化的关键因素,由于降水与气温分布及变化存在时空差异,冰湖变化呈现“南快北慢,逐期加快”的特征;冰湖与冰川的位置关系也会影响冰湖变化,离冰川位置越近,对冰湖发育越有利,同时与冰湖接触的冰川退缩速率相较于其余冰川有更大的退缩速率,但冰川与冰湖面积变化速率并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曲地区 LANDSAT 冰湖 冰川 冰湖溃决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冰湖溃决隐患研究——以希夏邦马峰东部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贺鹏 童立强 +2 位作者 郭兆成 涂杰楠 王根厚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7-264,共8页
地形起伏度作为反映斜坡地质敏感性的重要指标,对评价冰湖溃决隐患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藏南希夏邦马峰东部冰湖集中区,基于国产高分卫星数据及ASTER GDEM V3数据,在1∶5万比例尺下解译获取冰湖现状信息,优选均值变点法实现地形起伏度特... 地形起伏度作为反映斜坡地质敏感性的重要指标,对评价冰湖溃决隐患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藏南希夏邦马峰东部冰湖集中区,基于国产高分卫星数据及ASTER GDEM V3数据,在1∶5万比例尺下解译获取冰湖现状信息,优选均值变点法实现地形起伏度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性分析,实现冰湖溃决隐患评价分级。结果表明:①在1∶5万比例尺下地势起伏度的最佳采样单元为21×21(采样单元面积为0.39 km^(2)),研究区总体以小起伏山地为主;②冰湖起伏度特征可分为单一型、组合型及跨级型3类,对应溃决隐患等级依次升高;③全区1020处冰湖中,溃决隐患为低、中、高级别的数量分别占总体的97.35%,1.77%和0.88%,实地验证结果符合预期。研究揭示了以地形起伏度作为冰湖溃决隐患评价指标的现实意义,可为同类地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形起伏度 均值变点法 希夏邦马峰 冰湖溃决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