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direct writing and micro detonation of CL-20 based explosive ink containing O/W emulsion binder 被引量:6
1
作者 Zhan-xiong Xie Chong-wei An +4 位作者 Bao-yun Ye Jia-qing Mu Chun-yan Li Min-jie Li Song-jin Li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340-1348,共9页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DIW technology present an unprecedented prospect in energetic materials field and has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due to its relative simplicity and high flexibility of manufacturing.Herein,a n...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DIW technology present an unprecedented prospect in energetic materials field and has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due to its relative simplicity and high flexibility of manufacturing.Herein,a novel CL-20 based explosive ink formulation have been developed successfully for MEMS initiation systems via DIW technology.We designed PVA/GAP into an oil-in-water(O/W)emulsion,in the way that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PVA as water phase,the ethyl acetate solution of GAP as oil phase,the combination of Tween 80 and SDS as emulsifier,BPS as a curing agent of GAP.The ideal formulation with good shear-thinning rheology properties and clear gel point was prepared using only 10 wt%emulsion.The dual-cured network formed during the curing process made the printed sample have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The printed samples had satisfactory molding effect without cracks or fractures,the crystal form of CL-20 not changed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have improved.Deposition of explosive inks via DIW in micro-scale grooves had excellent detonation performances,which critical detonation size was 1×0.045 mm,detonation velocity was 7129 m/s and when the corner reaching 150°can still detonated stably.This study may open new avenues for developing binder systems in explosive ink for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writing explosive ink Emulsion binder system cl-20 based energetic composites Micron deto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CL-20/TNT共晶炸药的喷雾干燥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晶禹 李鹤群 +1 位作者 安崇伟 郭文建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3-1106,共4页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超细CL-20/TNT共晶炸药。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大小和形貌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是否形成共晶进行判定,并对其进行撞击安全性能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样品不是CL-20...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超细CL-20/TNT共晶炸药。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大小和形貌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是否形成共晶进行判定,并对其进行撞击安全性能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样品不是CL-20与TNT简单的混合,而是形成了超细CL-20/TNT共晶炸药,粒径小于1μm并团聚成1~10μm的微球;超细CL-20/TNT共晶炸药的熔点为132.32℃,热分解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分解放热峰温分别为218.98℃和253.15℃,特性落高为49.3 cm,比原料CL-20高36.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 2 4 6-三硝基甲苯(TNT) 共晶炸药 喷雾干燥 热分解 撞击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基含铝炸药组分微结构对其爆炸释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晓军 薛乐星 +2 位作者 曹芳洁 刘谦 李欣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8-613,共6页
为了改善铝粉在CL-20基含铝炸药中的反应动力学特性,利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CL-20/Al复合颗粒,实现了CL-20与Al在微结构上的紧密结合,通过直接法制备了由CL-20/Al复合颗粒构成的组分质量分数为85%CL-20/10%Al/5%黏结剂的含铝炸药,并与... 为了改善铝粉在CL-20基含铝炸药中的反应动力学特性,利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CL-20/Al复合颗粒,实现了CL-20与Al在微结构上的紧密结合,通过直接法制备了由CL-20/Al复合颗粒构成的组分质量分数为85%CL-20/10%Al/5%黏结剂的含铝炸药,并与常规法制备的相同组成的CL-20基含铝炸药进行了机械感度、爆热、爆炸罐试验和圆筒试验等结果的对比。结果表明,CL-20/Al复合颗粒会使含铝炸药的撞击感度略有提高,而摩擦感度不变,但总体上对机械感度影响不大;通过CL-20/Al在微结构上的复合,缩短了Al粉与爆轰产物之间的扩散距离,可以显著改善Al粉的反应动力学性能,提高Al粉在含铝炸药爆炸过程中的反应完全性,促使部分Al粉在爆轰区内参与反应,相比于常规法制备的相同组成的含铝炸药,可使含铝炸药的爆热从6787 J/g提高至6930 J/g,爆炸罐内爆炸场最高温度从544.3℃提高至661.2℃,格尼系数由2.88 mm/μs提高至3.10 mm/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cl-20含铝炸药 反应动力学 cl-20/Al复合颗粒 微结构 溶剂-非溶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P/CL-20基混合炸药药浆的流变性 被引量:8
4
作者 卫彦菊 王晶禹 +1 位作者 安崇伟 李鹤群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24-1129,共6页
采用粘度测试技术研究了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基混合炸药药浆的流变特性、挤注工艺温度和固化过程中温度与粘度的关系。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工艺温度对其混合炸药中CL-20的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炸药药... 采用粘度测试技术研究了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基混合炸药药浆的流变特性、挤注工艺温度和固化过程中温度与粘度的关系。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工艺温度对其混合炸药中CL-20的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炸药药浆为假塑性流体,80℃为最佳挤注工艺温度,固化后混合炸药中的CL-20仍为ε晶型。根据药浆的化学反应流变特性,在恒温条件下采用双阿伦尼乌斯方程建立的粘度模型为ηt=447.5329exp(25.20883/T)exp[0.02922exp(7.18748/T)t]。在20,40,60,80℃时,该模型的理论预测粘度与实验结果吻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混合炸药药浆 固化反应特性 流变特性 粘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L-20基混合炸药等静压装药工艺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陶俊 王晓峰 +3 位作者 陈松 韩仲熙 王彩玲 贾宪振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共4页
为确保炸药在等静压装药工艺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一种CL-20基混合炸药(GMD.15)的本质安全性及其与接触材质的相容性进行了分析;运用数值模拟、力学性能测试、热安全性能测试手段,重点分析了GMD-15等静压压制工艺过程中的受力安全性... 为确保炸药在等静压装药工艺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一种CL-20基混合炸药(GMD.15)的本质安全性及其与接触材质的相容性进行了分析;运用数值模拟、力学性能测试、热安全性能测试手段,重点分析了GMD-15等静压压制工艺过程中的受力安全性以及热安全性。数值模拟表明:140MPa条件下,等静压压制药柱的温升为7℃,小于普通模压(29℃);力学性能测试中以/〉5MPa/s的应力率对GMD-15药柱施加压应力,药柱没有发生爆炸或者燃烧:热安全性能测试中以1.5~2.0℃/min的升温速率对GMD.15药粉进行加热,190℃药粉方发生反应,将GMD.15药柱在108℃左右恒温3h,未发生反应。分析认为,等静压压制GMD-15工艺过程安全,不会导致炸药发生热爆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基混合炸药 工艺安全性 等静压 热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基炸药墨水直写沉积规律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毅 郑保辉 +6 位作者 李显寅 毛耀峰 曾鑫 罗观 吴奎先 聂福德 王敦举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38-744,共7页
直写技术具有安全、批量、精确图形化的优点,是含能微器件精密、高效装药成型未来发展的趋势。基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基炸药墨水,采用Ansys软件模拟和直写沉积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驱动压力、出口直径对挤出速率的影响。采... 直写技术具有安全、批量、精确图形化的优点,是含能微器件精密、高效装药成型未来发展的趋势。基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基炸药墨水,采用Ansys软件模拟和直写沉积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驱动压力、出口直径对挤出速率的影响。采用Matlab软件分析了直写沉积数据,运用插值分析法得到了有效的直写参数,建立了描述直写沉积规律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制备的CL-20基炸药墨水为非牛顿流体,黏度范围为10~350 Pa·s。当剪切力大于650 Pa时损耗模量逐渐大于储能模量。当驱动压力大于350 kPa时,CL-20基炸药墨水黏度变小,使得挤出速率变化率变大。当出口直径大于0.6 mm时,CL-20基炸药墨水挤出能量损失变小,使得挤出速率变化率变大。建立了直写参数关系式u_1=0.00047×d_1^(0.6516)×p^(1.5291),结果表明,驱动压力对挤出速率的影响大于出口直径对挤出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炸药墨水 沉积规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L-20改性双基推进剂的能量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金溪 王江宁 +1 位作者 宋秀铎 谢波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0,共4页
借助REAL软件,采用最小自由能法计算了含不同量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黑索今(RDX)、Al的改性双基推进剂的能量特性。研究了CL-20、RDX、Al含量变化对该推进剂能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L-20含量的提高,该推进剂的理论比冲... 借助REAL软件,采用最小自由能法计算了含不同量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黑索今(RDX)、Al的改性双基推进剂的能量特性。研究了CL-20、RDX、Al含量变化对该推进剂能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L-20含量的提高,该推进剂的理论比冲、燃烧温度、氧平衡和燃气平均分子量大幅度增加;在含CL-20改性双基推进剂中加入Al粉可进一步提高推进剂的能量,但Al粉含量应使体系氧平衡系数大于0.53,否则将降低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改性双基推进剂 能量特性 理论比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FOX-7基PBX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小东 张锡铭 +3 位作者 杨武 孙红燕 宋昌贵 王晶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87-593,I0005,共8页
为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安全性能,并保持其较高能量,以聚氨酯高聚物Estane为包覆剂,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为含能降感成分,利用水悬浮包覆法制备了三种不同配比的CL-20/FOX-7基高聚物粘结炸药。采用扫描电子显... 为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安全性能,并保持其较高能量,以聚氨酯高聚物Estane为包覆剂,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为含能降感成分,利用水悬浮包覆法制备了三种不同配比的CL-20/FOX-7基高聚物粘结炸药。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撞击感度测试仪以及摩擦感度测试仪对样品的形貌结构、晶型、热分解特性以及样品的机械感度进行测试分析,用电测法对三种配比高聚物粘结炸药(PBX)爆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CL-20/FOX-7基炸药颗粒包覆效果较好,且CL-20和FOX-7均未发生转晶。三种CL-20/FOX-7基PBX表观活化能比细化CL-20分别提高了17.12,32.87kJ·mol^-1和40.24kJ·mol^-1;活化焓(ΔH)较CL-20也明显提高;特性落高由细化CL-20的27.5cm分别提高到58.3,56.5,54.2cm。三种配比CL-20/FOX-7基PBX实测爆速分别为8474,8503,8577m·s^-1,与PBXN-5相当,但特性落高较PBXN-5提升了48.5%以上,炸药安全性能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1 1-二氨基-2 2-二硝基乙烯(FOX-7) 复合含能材料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热分解 钝感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空间内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基复合炸药能量释放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正 聂建新 +5 位作者 徐星 朱英中 刘攀 郭学永 闫石 张韬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为研究密闭空间内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基复合炸药爆炸能量释放特性,实验测试了药氧比为0.35~1.00炸药样品内爆产生的准静态压力。基于理想气体绝热模型和铝粒子气化燃烧方程,计算分析了不同药氧比样品爆炸的能量释放过程,应用... 为研究密闭空间内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基复合炸药爆炸能量释放特性,实验测试了药氧比为0.35~1.00炸药样品内爆产生的准静态压力。基于理想气体绝热模型和铝粒子气化燃烧方程,计算分析了不同药氧比样品爆炸的能量释放过程,应用非线性有限元AUTODYN软件模拟了不同药氧比炸药样品密闭空间内爆炸的作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药氧比的增加,复合炸药的准静态压力先升高后降低,在药氧比为0.83时准静态压力达到最大;复合炸药在20 ms内释放的能量随药氧比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密闭空间内炸药爆炸产生的准静态压力主要由一定时间内炸药实际释放的能量和能量释放的时间尺度共同决定;准静态压力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最大相对偏差为4.7%。研究成果可为先进温压战斗部用高能炸药配方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空间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基复合炸药 准静态压力 能量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on/PVA粘结剂乳液的设计及其在炸药油墨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千兵 安崇伟 +5 位作者 徐传豪 郭浩 王爽 刘斌 叶宝云 王晶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7,92,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悬浮型炸药油墨的成型效果,以26型氟橡胶(Viton)的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聚乙烯醇(PVA)的水溶液为水相,吐温-80(Tween-8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复合乳化剂,设计了一种"O/W"(水包油)型粘结剂乳液。采用SPSS数据... 为进一步提高悬浮型炸药油墨的成型效果,以26型氟橡胶(Viton)的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聚乙烯醇(PVA)的水溶液为水相,吐温-80(Tween-8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复合乳化剂,设计了一种"O/W"(水包油)型粘结剂乳液。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设计了L_(25)(5~6)正交实验,对乳液制备中各组分的含量和配制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分析优化后的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以乳液的静置稳定性为指标评价了乳液的稳定性。采用光学显微镜测试了乳液的微观结构。利用乳液作为粘结剂体系,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为主体炸药配制悬浮型炸药油墨,对炸药油墨进行了直写图案和晶型分析。结果表明,Tween-80/SDS质量比为1∶2、乳化剂(占乳液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2%、水相、油相的浓度比2∶1,搅拌时间为30 min、乳化温度为20℃、搅拌速度为350 r·min^(-1),较有利于维持粘结剂乳液的稳定,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制备的乳液粘合剂体系可以稳定约360 h。乳液分散相液滴的大小为20~120μm,分布较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配制的炸药油墨书写流畅、不堵塞直写针头且CL-20基炸药油墨复合物的晶型未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油墨 正交设计 Viton/PVA二元乳液型粘结体系 cl‐20基炸药油墨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