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DI制备过程中副产物水解氯生成机理实验研究
1
作者 毛建拥 葛纪军 +1 位作者 徐盼 毕荣山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84-392,共9页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主要通过己二胺与光气之间的光气化反应合成。在异氰酸酯产品中,水解氯的含量是衡量其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深入探讨HDI制备过程中副产物水解氯的...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主要通过己二胺与光气之间的光气化反应合成。在异氰酸酯产品中,水解氯的含量是衡量其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深入探讨HDI制备过程中副产物水解氯的生成机理,细致分析了氧气含量、加热时间以及过热温度等因素对水解氯种类及含量的具体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实验结果显示,胺溶液中氧气的存在对己二胺影响显著,氧气在胺受热过程中加速了水解氯的生成。因此,对胺溶液进行除氧预处理,可有效减少水解氯的生成量。同时,在确定己二胺的过热温度时,需在可接受的水解氯含量范围与避免设备堵塞现象之间进行合理权衡,力求在不引发设备堵塞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解氯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氧气 反应时间 过热温度 水解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P包覆对超细RDX微观结构和界面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翔 刘巧娥 +1 位作者 菅晓霞 韩佩瑶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4,共6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GAP(聚叠氮缩水甘油醚)和N100(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为原料,在RDX(环三亚甲基三硝胺,又名黑索金)表面反应形成网状结构的GAP基聚合物包覆层,用FTIR、SEM、XRD、DSC、TG、接触角测试对样品进行结构形貌、热性能和...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GAP(聚叠氮缩水甘油醚)和N100(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为原料,在RDX(环三亚甲基三硝胺,又名黑索金)表面反应形成网状结构的GAP基聚合物包覆层,用FTIR、SEM、XRD、DSC、TG、接触角测试对样品进行结构形貌、热性能和表面性能考察。结果表明:GAP成功包覆在RDX表面,且未改变其晶型;适量(10%,质量分数)的GAP包覆RDX后热分解峰温提升3.3℃,失质量速率下降,热稳定性有效提高;GAP与RDX的界面结合强度提升了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包覆 黑索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I缩二脲多异氰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11
3
作者 沈慧芳 涂伟萍 陈焕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17-1020,共4页
The synthetic reaction of HDI biuret polyisocyanate was monitored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The best reaction process wa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percent age of HDI biuret, and the influence of operati... The synthetic reaction of HDI biuret polyisocyanate was monitored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The best reaction process wa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percent age of HDI biuret, and the influence of operation conditions on product was also analys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thod of using steam with hexamethylene diisocyanate (HDI) monomer is the best process.Reaction temperature is controlled at 120?℃ and reaction time is controlled at about 7 h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法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hdi缩二脲多异氰酸酯 合成 脂肪簇聚氨酯涂料 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I缩二脲聚氨酯固化剂合成与残余HDI的分离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孝勇 陈薇 郭祀远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45-46,49,共3页
采用喷雾法合成了HDI缩二脲,采用短程蒸馏脱除残留在HDI缩二脲中的游离HDI单体,成功地制得了颜色浅、黏度低的HDI缩二脲多异氰酸酯样品,测试样品的黏度56 s、—NCO含量21.4%、HDI残留量0.4%。探讨了反应合成机理,反应温度最好不低于90... 采用喷雾法合成了HDI缩二脲,采用短程蒸馏脱除残留在HDI缩二脲中的游离HDI单体,成功地制得了颜色浅、黏度低的HDI缩二脲多异氰酸酯样品,测试样品的黏度56 s、—NCO含量21.4%、HDI残留量0.4%。探讨了反应合成机理,反应温度最好不低于90℃、不高于140℃;n(HDI)∶n(H2O)的值越大,合成的产物越趋于理想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 hdi缩二脲 短程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B/TDI、HDI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金平 陈建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93-497,共5页
对端羟基聚丁二烯/甲苯二异氰酸酯,端羟基聚丁二烯/己二异氰酸酯甲苯溶液体系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研究,用基团分析方法计算了相应体系的活化能,并对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的体系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对上述体系有强的催... 对端羟基聚丁二烯/甲苯二异氰酸酯,端羟基聚丁二烯/己二异氰酸酯甲苯溶液体系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研究,用基团分析方法计算了相应体系的活化能,并对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的体系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对上述体系有强的催化作用,使体系的活化能降低,反应速度加快。对于对端羟基聚丁二烯/甲苯二异氰酸酯体系,无催化剂时前后期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9.1kJ/mol、37.4kJ/mol,有催化剂时前后期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5.0kJ/mol、29.9kJ/mol。而对于端羟基聚丁二烯/己二异氰酸酯催化剂体系,前后期反应活化能基本一致,为32.1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PB TDI hdi 反应动力学 聚氨酯 反应挤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I/SiO_2与HMDS/HDI/SiO_2有机无机杂化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林金斌 刘畅 +1 位作者 陈洪龄 费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7,共6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HEBM)对SiO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SiO2与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HDI/SiO2有机无机杂化颗粒。采用红外光谱(FT-IR)、静态接触角(CA)、滴定法、热分析(TG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粒度分... 采用高能球磨法(HEBM)对SiO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SiO2与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HDI/SiO2有机无机杂化颗粒。采用红外光谱(FT-IR)、静态接触角(CA)、滴定法、热分析(TG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粒度分布对制备的颗粒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HDI在SiO2颗粒表面的接枝密度随着改性剂与颗粒的质量比的提高相应增大,且HDI在颗粒表面的饱和接枝密度为2.14个/nm2(滴定法)。HDI与HMDS在SiO2颗粒表面成功接枝,并形成了有机包覆层,HDI和HDMS在颗粒表面的接枝密度分别为2.33个/nm2与1.79个/nm2(热分析法)。HMDS/HDI/SiO2改性颗粒具有很强的疏水能力,与水的接触角达143°。改性后的2种杂化颗粒相对于纯的SiO2颗粒,在非极性溶剂中都表现出更为优越的分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表面改性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六甲基二硅胺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交联壳聚糖与三甲基-烯氯化铵接枝共聚物/聚丙烯腈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瑞华 陈国华 +1 位作者 孙红伟 高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8-312,共5页
以壳聚糖与三甲基-烯氯化铵共聚物的水溶液为铸膜液,涂敷在聚丙烯腈超滤膜上,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壳聚糖与三甲基一烯基氯化铵共聚物复合阳离子型纳滤膜。着重讨论了交联剂浓度、交联时间、干燥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采用... 以壳聚糖与三甲基-烯氯化铵共聚物的水溶液为铸膜液,涂敷在聚丙烯腈超滤膜上,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壳聚糖与三甲基一烯基氯化铵共聚物复合阳离子型纳滤膜。着重讨论了交联剂浓度、交联时间、干燥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确定了最佳的制膜条件:以0.75%(质量分数)的壳聚糖与三甲基-烯氯化铵共聚物水溶液为铸膜液,在50℃下干燥2h。在乙醇、HDI的质量比为50∶0.32交联体系中,50℃水浴浸泡交联21h,50℃下热处30min。通过电镜扫描对膜结构进行观察。膜的截留分子量大约为900Da。并且,对该复合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别探索了操作压力、料液浓度、料液类型等因素与膜性能的关系。在20℃,流速为30L/h,操作压力为1.2MPa时,对2000mg/L MgCl2、NaCl、MgSO4、CaCl2、Na2SO4、KCl、K2SO4的截留率分别为95.6%、66.4%、80.8%、95.4%、30.7%、53.7%、23.8%;通量分别为6.73、7.35、6.43、6.73、6.12、6.12、6.43L/(h.m-2)。对不同类型无机盐的截留顺序为MgCl2≈CaCl2>MgSO4>NaCl>KCl>Na2SO4>K2SO4,呈现阳离子型复合纳滤膜的截留特征。流动电位曲线进一步说明了该复合膜的荷正电性,其电压渗系数β为6.8mV/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与三甲基-烯基氯化铵共聚物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阳离子型复合纳滤膜 膜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甲酸酯裂解制HDI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大雷 黄振荣 +2 位作者 黄宇嘉 邓剑如 晁自胜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59,共4页
由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HDU)裂解合成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为一复合反应体系。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该反应体系的反应热、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计算数据与文献值及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计算结果可靠,对实验室... 由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HDU)裂解合成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为一复合反应体系。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该反应体系的反应热、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计算数据与文献值及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计算结果可靠,对实验室研究及工业化生产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亚甲基-1 6-二异氰酸酯 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 hdi 平衡常数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I与聚丁二醇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裴玉新 王庆瑞 魏柳荷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4-40,共7页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聚丁二醇(PTMG)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为催化剂、于环已酮中反应生成脂肪族聚氨酯的反应动力学,求出了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并确定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关键词 二异氰酸酯 聚丁二醇 反应动力学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光气法制备HDI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喆 王庆印 王公应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98,共5页
对非光气法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的各种技术路线进行综述。重点对氨基甲酸酯热解制备HDI的工艺、催化剂、溶剂及添加剂等进行详细评述,并对HDI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 六亚甲基-1 6-二异氰酸酯(hdi) 催化剂 热分解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素型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全校 崔永岩 +1 位作者 杨淑蕙 李树才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2,共3页
利用木素和两种二异氰酸酯合成了聚氨酯 ,对其热性能、力学性能、膨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羟丙基化改性将木素变为聚酯 -醚多元醇 ,可与二异氰酸酯合成木素聚氨酯 ;异氰酸酯基与羟基配比对用TDI与HDI合成的聚氨酯性能影响不同。
关键词 木素 甲苯二异氰酸酯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聚氨酯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亲性氧化石墨烯的合成及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宁 张琦 +6 位作者 张庆庆 宋琴 齐琳 王龙 唐明亮 靳刚 程国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4,共5页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MDI)为偶联剂,通过与氧化石墨烯(GO)中的羧基或羟基反应,形成酰胺键或氨基甲酸酯键活化GO,然后与TWEEN 80中的羟基反应,将双亲性TWEEN分子偶联于GO表面,制备了双亲性GO.所制备的TWEEN 80接枝GO在水、氯仿和己烷...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MDI)为偶联剂,通过与氧化石墨烯(GO)中的羧基或羟基反应,形成酰胺键或氨基甲酸酯键活化GO,然后与TWEEN 80中的羟基反应,将双亲性TWEEN分子偶联于GO表面,制备了双亲性GO.所制备的TWEEN 80接枝GO在水、氯仿和己烷等溶剂中均可稳定分散.以PC12及HeLa细胞为细胞模型,考察TWEEN 80接枝GO所制薄膜的细胞毒性,形态学观察及细胞活性检测(Calcein AM&EthD-1荧光染色及MTT检测)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性氧化石墨烯 生物相容性 TWEEN 80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合成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被引量:14
13
作者 凡美莲 邓剑如 +1 位作者 陈浪 张名凯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2-975,共4页
利用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HDU-B)热分解反应清洁合成了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通过对HDU-B热分解反应机理的分析和反复实验,自行设计了热分解反应装置,并利用此装置考察了在一定的压力下,反应温度、作为热载体的惰性高... 利用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HDU-B)热分解反应清洁合成了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通过对HDU-B热分解反应机理的分析和反复实验,自行设计了热分解反应装置,并利用此装置考察了在一定的压力下,反应温度、作为热载体的惰性高沸点溶剂、催化剂等对HDU-B热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惰性高沸点溶剂为环烷油,适宜的催化剂有锌、铝和氧化锌及它们之间组合的双组分催化剂。实验还发现,具有弱酸性的Lewis酸金属氧化物和锌对HDU-B热分解反应具有一定的正协同作用。最佳反应条件为:采用锌和氧化锌双组分催化剂,反应温度250℃,真空度0.094MPa,反应时间15min。在此条件下,HDI的收率为8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 1 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氧化锌 热分解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碳酸二甲酯合成异氰酸酯 被引量:13
14
作者 史芸 张广林 +1 位作者 王胜平 马新宾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8-656,共9页
异氰酸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是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碳酸二甲酯法合成异氰酸酯是采用碳酸二甲酯(DMC)代替光气与胺类发生甲氧羰基化反应合成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再分解生成异氰酸酯的工艺方法。该法具有无毒、无污染、原子经... 异氰酸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是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碳酸二甲酯法合成异氰酸酯是采用碳酸二甲酯(DMC)代替光气与胺类发生甲氧羰基化反应合成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再分解生成异氰酸酯的工艺方法。该法具有无毒、无污染、原子经济性高的优点,符合绿色化工的发展趋势,是一条极具发展前景的非光气法合成异氰酸酯的工艺路线。笔者着重介绍了利用碳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几种重要异氰酸酯的工艺研究与技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酸酯 碳酸二甲酯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2 4-甲苯二异氰酸酯 1 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沸点溶剂加压催化热解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 被引量:7
15
作者 覃宁波 李会泉 +3 位作者 曹妍 黄科林 李新涛 廖丹葵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41-1147,共7页
以低沸点氯苯为溶剂,在加压条件下进行了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C)液相催化热解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的研究;通过TG-DTG技术对HDC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筛选了催化剂,优化了工艺条件,并通过原位FTIR技术推测了HDC的... 以低沸点氯苯为溶剂,在加压条件下进行了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C)液相催化热解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的研究;通过TG-DTG技术对HDC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筛选了催化剂,优化了工艺条件,并通过原位FTIR技术推测了HDC的催化热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HDC热解制备HDI分两步完成;优化的反应条件为:采用Co2O3催化剂、反应温度230℃、HDC含量为溶剂质量的2.5%、催化剂用量为HDC质量的5%、N2流量为600 mL/min、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HDC的转化率可达100%、HDI收率可达83%左右。机理研究推测:Co2O3催化剂是通过进攻HDC的氨基甲酸甲酯基团上的C=O双键,最终使酯基断裂形成异氰酸根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亚甲基-1 6-二异氰酸酯 六亚甲基-1 6-二氨基甲酸甲酯 低沸点溶剂 氯苯 催化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可逆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一林 卢珣 +1 位作者 王巍巍 蒋智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共8页
为探究本征型自修复聚氨酯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平衡其自修复效率与强度之间的矛盾,采用六亚乙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作交联剂,4,4-二氨基二苯二硫醚(AFD)作扩链剂,将可逆双硫键引入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中。研究发现:制备的自修复聚... 为探究本征型自修复聚氨酯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平衡其自修复效率与强度之间的矛盾,采用六亚乙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作交联剂,4,4-二氨基二苯二硫醚(AFD)作扩链剂,将可逆双硫键引入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中。研究发现:制备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拉伸强度可达7.7MPa,在60℃,修复时间为24h的条件下,基于拉伸强度的自修复效率高达97.4%;而普通不含有双硫键(只含氢键作用)的弹性体拉伸强度为9.3MPa,在同等条件下的自修复效率为58.0%,表明双硫键的存在使得弹性体自修复效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67.9%。制备的弹性体具有多次自修复能力,其二次自修复效率为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二氨基二苯二硫醚 六亚乙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聚氨酯 本征型自修复 拉伸强度 热可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醋酸纤维素与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游天彪 谭英 +1 位作者 唐青 胡艾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6-348,共3页
以1,6-己二异氰酸酯(HD I)作交联剂,聚乙二醇(PEG)与二醋酸纤维素(CDA)接枝得二醋酸纤维素-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用正交试验法L27(133)研究了PEG分子量、CDA与PEG的配比、HD I的用量、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接枝反... 以1,6-己二异氰酸酯(HD I)作交联剂,聚乙二醇(PEG)与二醋酸纤维素(CDA)接枝得二醋酸纤维素-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用正交试验法L27(133)研究了PEG分子量、CDA与PEG的配比、HD I的用量、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接枝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PEG分子量200,n[NCO]∶n[OH]=4∶4,m(PEG)∶m(CDA)=5.0∶3.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10%,反应时间为1.5 h。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二醋酸纤维素与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接枝率为253.3%。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FT-IR测试技术得到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醋酸纤维素-聚乙二醇 接枝共聚物 己二异氰酸酯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线磷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静美 唐文伟 冯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81-83,共3页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包含剧毒农药克线磷的聚脲微胶囊悬浮剂。研究了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粒径大小、初期包封率及对红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包含剧毒农药克线磷的聚脲微胶囊悬浮剂。研究了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粒径大小、初期包封率及对红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二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微胶囊在BX51显微镜下的形貌近似圆形,粒径约10μm。液相色谱分析表明,微胶囊初期包封率高于90%。与乳油相比,微胶囊化后的克线磷对红背桂根结线虫仍有较好的活性,且持效期延长,表明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微胶囊具有一定的缓释性,可延长其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线磷 微胶囊 界面聚合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根结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接枝共聚水性硝化纤维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苏秀霞 张蓉 +1 位作者 张婧 贺生卓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3-399,共7页
以硝化纤维(NC)、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EPA)、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主要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制备了聚丙烯酸接枝共聚水性硝化纤维(PWNC)乳液,并进一步制成PWNC涂膜。采用FTIR、表面水接触角测量仪、TEM、TGA和Zeta电位测试了P... 以硝化纤维(NC)、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EPA)、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主要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制备了聚丙烯酸接枝共聚水性硝化纤维(PWNC)乳液,并进一步制成PWNC涂膜。采用FTIR、表面水接触角测量仪、TEM、TGA和Zeta电位测试了PWNC涂膜的化学结构、疏水性、胶粒形态、耐热性以及PWNC乳液的粒径大小;考察了AA与HEPA物质的量比、偶氮二异丁腈(AIBN)质量分数、HDI用量、单体聚合温度对PWNC乳液和涂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A)∶n(HEPA)=3∶1,AIBN质量分数为0.8%、HDI 5.05 g、聚合温度为80℃时,乳液胶粒呈球形,具有核壳结构。乳液粒子平均粒径和分散系数分别是52 nm和0.021;涂膜接触角增加至118.9°,相比于NC涂膜,PWNC涂膜具有优异的耐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硝化纤维 接枝共聚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核壳结构 耐水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链剂用量对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栗方星 左榘 +3 位作者 张宝龙 罗家忠 韩卫荣 黄家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3-37,共5页
本文采用聚四亚甲基醚二元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进行逐步聚合反应,再分别用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胺等扩链剂合成聚氨酯。小角激光散射的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扩链剂用量范围内,产物为亚微观无定形结构,且当扩链剂减少到... 本文采用聚四亚甲基醚二元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进行逐步聚合反应,再分别用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胺等扩链剂合成聚氨酯。小角激光散射的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扩链剂用量范围内,产物为亚微观无定形结构,且当扩链剂减少到一定程度之后向球晶演变。溶解测定结果表明,本文中的聚氨酯为具有不同支化程度的可溶性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扩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