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细晶WC基体对WC-Co非均匀结构显微组织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白英龙 吴冲浒 +2 位作者 杨霞 徐猛 果世驹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9-97,共9页
本文研究了粗晶WC基体与细晶WC基体对WC-8Co合金的非均匀结构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粗晶WC为基体,细晶WC添加量35%以上时,形成粗、细WC晶粒尺寸分别为7.0~8.0μm、2.0~2.5μm的非均匀结构显微组织。细晶WC为基体,粗晶WC添加量为45... 本文研究了粗晶WC基体与细晶WC基体对WC-8Co合金的非均匀结构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粗晶WC为基体,细晶WC添加量35%以上时,形成粗、细WC晶粒尺寸分别为7.0~8.0μm、2.0~2.5μm的非均匀结构显微组织。细晶WC为基体,粗晶WC添加量为45%时,形成粗、细WC晶粒尺寸分别为6.0~7.0μm、0.4~0.5μm的非均匀结构显微组织。在合适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可获得粗、细晶分别为8.0~9.0μm、2.0~3.0μm的非均匀结构的合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结构 硬质合金 显微组织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钻采工具用硬质合金性能的新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正富 彭金辉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8,153,共8页
评述了近20年来,改善钻采工具用WC-Co硬质合金性能的主要技术方法。这些方法基本是围绕着同时提高合金的耐磨性和韧性、或者提高其中之一而不严重损害另一指标来进行的。其中,梯度硬质合金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硬度与韧性的基本矛盾... 评述了近20年来,改善钻采工具用WC-Co硬质合金性能的主要技术方法。这些方法基本是围绕着同时提高合金的耐磨性和韧性、或者提高其中之一而不严重损害另一指标来进行的。其中,梯度硬质合金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硬度与韧性的基本矛盾,效果较明显,但要求严格控制工艺参数。通过显微组织功能化设计得到的非均匀结构合金(DC合金),在改善断裂韧度、而不严重损害耐磨性方面具有最好的效果。粗晶低Co合金,由于采用高温碳化的粗颗粒WC,并且适当降低Co含量、以及严格控制杂质含量,提高了合金的导热性和韧性、减小了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因而改善了合金抗热疲劳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并且,对耐磨性无明显损害。添加金刚石颗粒则能显著提高合金的耐磨性,在添加量不大时,对合金的韧性无显著损害。通过在粘结相中添加合金元素,或控制成分和工艺使粘结相中析出弥散第二相,则能使合金强韧性和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这些技术方法由于改善效果和成本的差异,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硬质合金 梯度结构 非均匀结构 粗晶粒 金刚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钌对WC-Co硬质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时凯华 昝秀颀 +1 位作者 舒军 廖军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84,共6页
探讨了添加钌对WC-Co硬质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钌对WC-Co硬质合金中WC晶粒生长和平均晶粒度的影响明显。随着钌含量的增加,合金中WC晶粒异常长大现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WC的平均晶粒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WC晶粒生长取向并... 探讨了添加钌对WC-Co硬质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钌对WC-Co硬质合金中WC晶粒生长和平均晶粒度的影响明显。随着钌含量的增加,合金中WC晶粒异常长大现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WC的平均晶粒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WC晶粒生长取向并未出现明显的倾向性。钌元素在WC-Co硬质合金中主要固溶于Co相,且钌晶粒在烧结后明显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硬质合金 添加钌 微观组织 晶粒度 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i比对WC-Fe-Ni硬质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稳稳 罗兵辉 +1 位作者 高阳 柏振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98-1807,共10页
在1450℃下低压烧结制备5种不同Fe/Ni比(质量比)的WC-Fe-Ni硬质合金,通过SEM、TEM、XRD、力学性能测试和电化学测试研究Fe/Ni比对硬质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Fe/Ni比增大,晶粒尺寸先下降后上升;Fe/Ni比为3:1时,合金晶... 在1450℃下低压烧结制备5种不同Fe/Ni比(质量比)的WC-Fe-Ni硬质合金,通过SEM、TEM、XRD、力学性能测试和电化学测试研究Fe/Ni比对硬质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Fe/Ni比增大,晶粒尺寸先下降后上升;Fe/Ni比为3:1时,合金晶粒尺寸最小,为1.24μm;合金抗弯强度变化趋势和晶粒尺寸变化呈反比;硬度不断提高,断裂韧性变化与烧结致密度变化均保持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Fe/Ni比为3:1时,合金断裂方式主要为沿晶断裂,在Fe/Ni比不等于3:1时会出现较多穿晶断裂;合金耐酸性溶液腐蚀能力不断变差。当Fe/Ni比为3:1时,合金的综合性能最好,其硬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腐蚀电流密度分别达到934HV、3047MPa、23.3 MPa?m^(1/2)、3.98×10^(-5) 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Fe-Ni硬质合金 Fe/Ni比 WC晶粒大小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烧结制备WC-6Co硬质合金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开远 全利铭 +4 位作者 何颖晗 袁源 何朗 袁志 刘来君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86,共7页
以平均粒径约300 nm的复合粉为原料,采用高温高压烧结法在不同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下制备了WC-6Co硬质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制备工艺对WC-6Co硬质合金晶体结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 以平均粒径约300 nm的复合粉为原料,采用高温高压烧结法在不同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下制备了WC-6Co硬质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制备工艺对WC-6Co硬质合金晶体结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烧结过程液相Co的流动性、WC颗粒重排和晶粒尺寸对合金密度、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起决定性作用。综合考虑合金性能,优化高温高压烧结工艺条件为6 GPa压强、1 400℃温度和15 min保温时间。该烧结工艺制得的合金显微组织均匀细小,维氏硬度达2 100 HV10,断裂韧性达16.81 MPa·m^(1/2),均优于SPS、热压烧结制备的WC-6Co硬质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WC-6Co 高温高压烧结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备工艺生产的VC对WC-Co类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任达平 唐琛 +1 位作者 彭建财 孙晓燕 《工具技术》 2013年第9期47-49,共3页
采用不同工艺方法制备VC,在相同制备条件下制备相同成分WC-Co类硬质合金,结果表明添加新工艺制备的碳化钒(VC-X)制备的合金得到的晶粒度更细,性能更好。
关键词 硬质合金 晶粒度 微观形貌 机械性能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层富立方相超细晶梯度硬质合金微观结构
7
作者 陈健 黄怿平 +4 位作者 朱睿 周莉 邓欣 伍尚华 刘炳耀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通过富氮气氛烧结WC‒10TiC‒0.5VC‒0.5Cr_(2)C_(3)‒12Co和WC‒12Co硬质合金,研究梯度结构和均匀结构硬质合金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断面的微观形貌,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分析合金物相组成,并对合金表面和... 通过富氮气氛烧结WC‒10TiC‒0.5VC‒0.5Cr_(2)C_(3)‒12Co和WC‒12Co硬质合金,研究梯度结构和均匀结构硬质合金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断面的微观形貌,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分析合金物相组成,并对合金表面和芯部的硬度与断裂韧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均匀结构的WC‒12Co硬质合金不同,WC‒10TiC‒0.5VC‒0.5Cr_(2)C_(3)‒12Co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表层富含立方相TiCN,该表层的厚度大约为12μm,表层下方是富钴粗晶过渡层。WC‒10TiC‒0.5VC‒0.5Cr_(2)C_(3)‒12Co硬质合金具有表面硬度高、芯部断裂韧性高、WC晶粒细小及分布均匀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梯度结构 微观组织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