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甘学启 秦启荣 +1 位作者 姜懿洋 宋文燕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4期1-7,共7页
储层非均质性是储层岩石的基本属性之一,它严重制约和影响油气储层的储渗性能和油气藏开发的效果,是储层(尤其是火山岩储层)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研究HC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孔隙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认为:石炭系... 储层非均质性是储层岩石的基本属性之一,它严重制约和影响油气储层的储渗性能和油气藏开发的效果,是储层(尤其是火山岩储层)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研究HC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孔隙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认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火山岩岩石结构、岩石的矿物成份以及孔隙结构都对储层的孔隙非均质性有影响;而储层的层内和平面非均质性则主要表现在储层岩石、储层孔隙度以及渗透率在剖面和平面上分布的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储层 火山岩 hc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西南部火山岩相和火山机构特征及其分布控制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郝国丽 蒋迪娅 +3 位作者 许风光 张昊 金艳 刘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51-1967,共17页
为了进一步掌握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西南部火山岩发育模式和分布控制因素,本次研究基于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火山岩研究区块及周边各项资料,首先通过薄片鉴定结合测井识别了火山岩岩性和岩相特征,然后采用井震结合研究了火山机构特征,再利... 为了进一步掌握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西南部火山岩发育模式和分布控制因素,本次研究基于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火山岩研究区块及周边各项资料,首先通过薄片鉴定结合测井识别了火山岩岩性和岩相特征,然后采用井震结合研究了火山机构特征,再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火山岩成因。结果表明:恩平凹陷西南侧发育以玄武岩为主的火山岩,通过钻井资料,判别火山岩岩性4种,分别为玻质碎屑岩、块状玄武岩、杏仁体玄武岩和火山隐爆角砾岩;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可划分为2相4亚相,分别为火山通道相隐爆角砾岩亚相,喷溢相板状熔岩流亚相、辫状熔岩流亚相和玻质碎屑岩亚相;依据沉积岩沉积界面识别4个喷发期次,并按期次划分了火山口—近火山口、近源、中源和远源4个相带;火山岩储层复杂,火山口—近火山口—近源相物性较好;不同期次玄武质岩浆由同源幔源岩浆经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岩浆房位于下地壳,经历了强烈的地壳同化混染作用。对于分布控制因素,本次研究根据地震资料,识别了研究区两期活动断裂,珠江组沉积期呈NEE-NE向断裂,韩江组沉积期至今主要为NWW-NW向断裂;认为其岩浆来源与深部断裂有关,NW向的左旋走滑分量使火山机构相带走向向左有微弱旋转,且从带状逐渐过渡为反S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恩平凹陷 阳江—一统断裂带 火山岩相 火山机构 地球化学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地球物理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殷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0645-10658,共14页
准噶尔盆地西缘红车断裂带火山岩油气藏资源丰富,储量规模巨大,具有满带含油的特点。然而火山岩油藏受构造、相带、岩性控制,断裂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致使优质储层难以识别。首先,基于岩石薄片、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研... 准噶尔盆地西缘红车断裂带火山岩油气藏资源丰富,储量规模巨大,具有满带含油的特点。然而火山岩油藏受构造、相带、岩性控制,断裂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致使优质储层难以识别。首先,基于岩石薄片、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石炭系发育的优势岩性以及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运用多参数分布交会法建立了自然伽马-密度、密度-电阻率/自然伽马、电阻率-自然伽马/密度的岩性识别组合图版,确定优势岩性特征,进而对目的层段的岩性进行了有效识别。然后,通过地震相、测井相、岩性特征及试油结果等资料的分析,明确研究区火山岩相、储盖组合和油藏分布规律。根据地震反射结构和反射构型特征,识别研究区典型的地震相特征;在岩石物理和敏感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发挥地震纹理属性和瞬时相位余弦属性在岩性体刻画、边界分析方面的优势,以及地震波形相控反演在提高储层识别垂向分辨率的同时,兼顾了横向预测的能力,综合运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波形相控反演和沿层切片技术,通过对地震平-剖面成果与井上有利储层的分析,最终确定优势储层的发育和空间分布范围,为落实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火山岩储层油气优势聚集带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车断裂带 火山岩储层 岩性识别 地震响应特征 多属性分析 波形相控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越迁 陈中红 +5 位作者 唐勇 查明 孔玉华 江汝锋 张勇 江祖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4-765,共12页
为深入剖析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储层特殊性,寻找优质储层,对该区火山岩岩芯样品、普通薄片、铸体薄片、荧光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进行分析,探索火山岩风化壳孔缝基本特征和成因。研究结果认为:该火山岩储层孔缝类... 为深入剖析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储层特殊性,寻找优质储层,对该区火山岩岩芯样品、普通薄片、铸体薄片、荧光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进行分析,探索火山岩风化壳孔缝基本特征和成因。研究结果认为:该火山岩储层孔缝类型和特征多样化,以次生溶孔、裂缝为主,为低孔特低渗储层;熔岩脆性大,构造裂缝较发育,熔岩层旋回顶部原生气孔发育;近断裂和风化壳顶面更易形成次生孔缝带。储集空间组合方式复杂,主要划分为裂缝—气孔、裂缝—颗粒间孔、裂缝—斑晶溶孔、裂缝—基质溶孔4种类型。后期的风化淋滤作用、构造破裂作用和溶蚀作用使风化壳的储集性能得到改善,而热液蚀变充填作用和胶结充填作用则对储层产生了破坏。油气聚集受断裂和不整合面的控制,可形成断裂控制的断阶式断块油气藏和不整合面控制的大型地层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风化壳储层 石炭系 克—百断裂带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甘学启 姜懿洋 +1 位作者 秦启荣 宋文燕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5-47,137,共3页
红车断裂带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随着油气勘探进程的加快,近几年在石炭系火山岩中不断有油气发现。本文从储层岩石学及储集性能等方面对该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认为研究区储层岩石主要为火山... 红车断裂带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随着油气勘探进程的加快,近几年在石炭系火山岩中不断有油气发现。本文从储层岩石学及储集性能等方面对该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认为研究区储层岩石主要为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和次生裂缝;孔隙性最好的是火山角砾岩和砂砾岩,渗透性最好的是凝灰岩;储层岩石的含油气级别较低,绝大部分为不含油,储层绝大部分为干层或水层,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储层有油气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车断裂带 石炭系 储层特征 火山岩油藏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序约束下的火山岩储层地震反演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黄玉 白晓寅 +1 位作者 郭璇 谭开俊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6期89-92,共4页
火山岩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的油气藏类型,由于其储层岩性、岩相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地质、地震条件极为复杂,使得火山岩有效储层在平面展布、埋深、厚度和物性变化规律方面成为勘探的难点,而常规地震反演技术又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 火山岩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的油气藏类型,由于其储层岩性、岩相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地质、地震条件极为复杂,使得火山岩有效储层在平面展布、埋深、厚度和物性变化规律方面成为勘探的难点,而常规地震反演技术又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该文针对上述难点,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火山岩油藏为例,对其优质储层特征进行了精细分析,建立了该区的火山岩层序序列,并在此层序格架约束下利用多属性地震反演技术预测了目标区火山岩优质储层的展布规律。最终,在研究区预测有利储层面积达57.4km2,积极推动了该区火山岩的油气勘探,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反演 火山岩层序 火山岩油气藏 红车断裂带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石炭系内幕型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藏规律 被引量:16
7
作者 潘虹 李晓山 +2 位作者 钱川川 宋俊强 罗官幸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75,122,I0005,I0006,共17页
基于测井、实验、试油等资料,根据生油岩、储盖组合、输导体系、圈闭等油藏关键要素的配置,分析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石炭系内幕型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内幕型火山岩储层发育于石炭系顶界800 m以下,内... 基于测井、实验、试油等资料,根据生油岩、储盖组合、输导体系、圈闭等油藏关键要素的配置,分析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石炭系内幕型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内幕型火山岩储层发育于石炭系顶界800 m以下,内幕储层有利岩性主要为凝灰岩和安山岩,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火山爆发间歇期沉降的粉砂质凝灰岩为良好的盖层,输导体系为克百断裂及次生断裂,在逆冲推覆构造作用下,形成的构造—岩性圈闭为油气提供良好的富集条件。克百断裂带石炭系内幕型火山岩于玛湖凹陷二叠系烃源岩生成油气,沿油源断裂运移,在火山岩内幕构造—岩性圈闭聚集成藏,形成新生古储的近源成藏模式。该结果为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石炭系深层内幕型油藏勘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型火山岩 风化壳 储层特征 油源对比 成藏规律 石炭系 克百断裂带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质量控制因素 被引量:9
8
作者 赵耀 潘虹 +5 位作者 骆飞飞 李亮 李丹杨 谢宗瑞 卢东连 张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9-1140,共12页
石炭系火山岩是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主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但目前对于火山岩储层特征及质量主控因素尚不明确,制约了下一步的勘探和开发部署。基于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火山岩储层的岩性进行精细划分,识... 石炭系火山岩是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主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但目前对于火山岩储层特征及质量主控因素尚不明确,制约了下一步的勘探和开发部署。基于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火山岩储层的岩性进行精细划分,识别储集空间类型并揭示其质量控制因素,以期为有利目标优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研究区火山岩储层以火山角砾岩、凝灰质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玄武岩和安山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和微裂缝为主,储层孔隙度平均为9.69%,渗透率平均为0.24×10^(-3)μm^(2),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石炭系火山角砾岩储集物性最好,而安山岩和玄武岩次之。储层物性受火山岩岩性、岩相、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共同控制,岩相控制了岩性的类型及分布,从物质成分上根本控制了压实作用及后期溶蚀作用的进行,从而主要控制了储层质量;风化淋滤作用、溶蚀作用及断裂活动可以形成裂缝-溶蚀孔体系,大大改善了储层质量;而压实作用和充填作用使得原生孔隙大量减少,储层物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 火山岩储层 石炭系 红车断裂带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石炭系内幕储层测井岩性识别 被引量:18
9
作者 靳军 王剑 +4 位作者 杨召 刘金 季汉成 贾海波 张晓刚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5-92,共8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内幕储层火山岩岩性复杂,常规测井解释难以满足岩性精细识别的要求。在岩石分类及命名的基础上,采用"先成分识别、后结构区分"层次分解思路,通过常规测井系列构建参数M[(Δtf-Δt)/(...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内幕储层火山岩岩性复杂,常规测井解释难以满足岩性精细识别的要求。在岩石分类及命名的基础上,采用"先成分识别、后结构区分"层次分解思路,通过常规测井系列构建参数M[(Δtf-Δt)/(ρb-ρf)]与N[(φNf-φN)/(ρb-ρf)]及其和GR,Rt/Rxo相互之间的交会图版,并辅以成像测井(FMI),对该区石炭系内幕储层进行了测井岩性综合识别。结果发现,N-GR交会图可有效区分火山岩与沉积岩;N-M交会图可识别基性与中性火山岩;GR-Rt/Rxo交会图结合成像测井图版可进一步区分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与次火山岩。通过18口井的岩心薄片鉴定检验,符合率为89%。从而建立了克—百断裂带石炭系内幕储层火山岩岩性识别技术流程,这对加大火山岩油藏勘探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储层 测井识别 石炭系 克-百断裂带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5断裂带储集体地震反射与产能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瞿长 赵锐 +2 位作者 李慧莉 孔强夫 邓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4,共7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是当前超深层碳酸盐岩勘探领域的热点,沿顺北5断裂带部署的多口钻井揭示出缝洞型储集体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且不同钻井产能差异性大。基于钻井靶点的地震、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等,利用井震标定的手段,分析该地区储...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是当前超深层碳酸盐岩勘探领域的热点,沿顺北5断裂带部署的多口钻井揭示出缝洞型储集体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且不同钻井产能差异性大。基于钻井靶点的地震、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等,利用井震标定的手段,分析该地区储集体地震反射与产能特征,探讨井轨迹对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区内储集体发育有2类地质模式:①断面加优势缝洞型,钻井靶点为依附于断面的强烈密集破碎体系,裂缝密度向断面明显增加,产量高;②远离断面加优势缝洞型,钻井靶点多夹持于2个远距离断面之间,地层破碎程度较弱,产量低。该研究明确了断面与其控制的优势缝洞是工区钻井高产的保障,可为今后钻井部署与井轨迹调整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储集体 地震反射特征 塔里木盆地 非均质性 顺北5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分析及储层识别 被引量:9
11
作者 殷文 冯程 +5 位作者 周发鑫 冯梓岩 孙廷彬 高志伟 蒲钰龙 周隶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61,共12页
结合录井岩屑、测井曲线和薄片资料,分析不同岩性测井响应特征,利用多参数分布交会法建立组合岩性识别图版,明确优势岩性特征。基于岩心刻度测井思路和火山岩储层特征,对研究区石炭系储层岩性、岩相进行精细划分,识别火山岩相特征。结... 结合录井岩屑、测井曲线和薄片资料,分析不同岩性测井响应特征,利用多参数分布交会法建立组合岩性识别图版,明确优势岩性特征。基于岩心刻度测井思路和火山岩储层特征,对研究区石炭系储层岩性、岩相进行精细划分,识别火山岩相特征。结合研究区储盖条件及地震反射结构和构型,分析火山机构特征及油气藏分布规律。运用地震多属性分析和沿层切片技术,并通过对地震平-剖面成果与井上有利储层的对比验证,进而确定优势储层的空间展布。结果表明:密度-电阻率/自然伽马交会图能够较好地区分玄武岩、安山岩和火山角砾岩,电阻率-自然伽马/密度交会图能够较好地区分火山角砾岩、安山岩和凝灰岩;火山喷发的凝灰岩和间断期的火山沉积岩形成良好的盖层,溢流相的安山岩/玄武岩和爆发相的火山角砾岩形成良好的储集层;综合运用地震纹理和瞬时相位余弦属性及沿层切片技术能够较好地刻画有利储层分布范围;研究区火山岩油气藏是受岩性和火山机构共同控制的非均质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车断裂带 火山岩储层 岩性识别 岩相特征 储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断裂破碎带储层的“双等时”格架约束地震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相文 但光箭 +4 位作者 李景叶 刘永雷 金梦 王春阳 马文高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8-1181,共14页
面向超深层(8000~9500 m)断裂破碎带非均质储层的勘探,有效揭示断裂破碎带内部非均质储层特征有着重要意义。当前的储层反演技术方法通常采用等时沉积格架约束,无法体现断裂破碎体系空间展布的特征。为此,提出面向断裂破碎带储层的“双... 面向超深层(8000~9500 m)断裂破碎带非均质储层的勘探,有效揭示断裂破碎带内部非均质储层特征有着重要意义。当前的储层反演技术方法通常采用等时沉积格架约束,无法体现断裂破碎体系空间展布的特征。为此,提出面向断裂破碎带储层的“双等时”格架约束地震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地震资料分析并提取断裂破碎非均质信息,再构建地层等时沉积和断裂活动等时破碎的“双等时”格架,利用此格架约束反演过程,实现地质研究成果与地震反演迭代计算的有机融合,最终获取断控储层预测结果,实现超深层复杂断控储层的定量预测。模型正演结果表明,断裂破碎带内部储层的识别率达到98.1%,与常规稀疏脉冲反演结果相比增加了87.05%。实际应用表明,所提的“双等时”格架约束地震预测方法在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某区块取得明显应用效果,支持钻井成功率在95%以上,高效井比例达到75%。该方法在相似地质条件区块可有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破碎带 “双等时”格架约束迭代反演 非均质储层 碳酸盐岩 超深层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规测井曲线的火山岩裂缝预测:以渤海湾盆地渤南地区中生界为例
13
作者 邵志远 何杰 +4 位作者 廖远涛 佟殿君 任建业 陈文强 王华 《地质科技通报》 2025年第5期82-94,共13页
构造成因裂缝对改善深层火山岩潜山储层物性和提高油气产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其非均质性较强,需要对断裂带不同部位的裂缝发育密度进行精细刻画。实际生产中由于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获取成本较高,因此引入基于常规测井曲线计算的综合裂... 构造成因裂缝对改善深层火山岩潜山储层物性和提高油气产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其非均质性较强,需要对断裂带不同部位的裂缝发育密度进行精细刻画。实际生产中由于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获取成本较高,因此引入基于常规测井曲线计算的综合裂缝指数,据此划分断裂带内部结构,定量识别裂缝发育密度,为火山岩裂缝型储层勘探提供依据。通过声波时差(AC)、中子孔隙度(CN)、密度(DEN)、井径(CAL)、深侧向电阻率(RD)、浅侧向电阻率(RS)和微侧向电阻率(RMLL)7种测井参数,构建了渤海湾盆地渤南地区中生界火山岩综合裂缝指数(CFI)模型;利用累计CFI曲线斜率变化定量划分了裂缝发育密集段边界,将断裂带内部分别划分为断核、损伤带和围岩,裂缝在损伤带内发育密度最大,其次为围岩,在断核内几乎不发育。研究区中生界火山岩中7种常见测井曲线在裂缝发育带中分别表现为AC、CN和CAL值增大,DEN、RD、RS和RMLL值减小的响应特征,CFI值在裂缝发育位置出现明显上升。结合成像测井和岩心资料表明,CFI曲线高值区与裂缝发育段呈对应关系。结合地震解释确定断核后,可以明确损伤带及围岩分布范围并进一步对渤南地区中生界火山岩中的裂缝进行有效预测。基于测井曲线计算的CFI模型能有效量化火山岩裂缝发育强度,定位裂缝发育密集带的井下空间位置,通过累计CFI曲线可实现断裂带内部结构的有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储层 渤海湾盆地 综合裂缝指数 测井曲线 裂缝带 损伤带 断核 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