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级加载蠕变模型的参数快速标定方法
1
作者 朱丙龙 闫宏业 +3 位作者 毕宗琦 刘晓贺 王瑜鑫 董添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9,共8页
蠕变是冻土区铁路路基变形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常通过分级加载蠕变试验来研究冻土蠕变特性。通过曲线拟合方法标定蠕变模型参数前,常需要将冻土分级加载蠕变试验数据通过“陈氏法”转化为分别加载蠕变试验数据,转化过程较为繁琐。以时... 蠕变是冻土区铁路路基变形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常通过分级加载蠕变试验来研究冻土蠕变特性。通过曲线拟合方法标定蠕变模型参数前,常需要将冻土分级加载蠕变试验数据通过“陈氏法”转化为分别加载蠕变试验数据,转化过程较为繁琐。以时间硬化蠕变(Time Hardening Creep,THC)模型为例,对THC模型公式执行与“陈氏法”相逆的操作,推导出了THC模型的分级加载形式。基于此分级加载蠕变模型公式,可直接利用分级加载单轴蠕变试验数据,通过曲线拟合快速标定参数。另外,提供了不同时间单位和应力单位下THC模型参数的变换关系,无需曲线拟合,根据时间和应力单位变化前的参数即可直接标定单位变化后的变换参数。在-0.5、-2.0℃条件下对粗粒土进行了分级加载单轴蠕变试验,基于分级加载THC模型标定了参数,并用拟合参数和变换参数预测了经“陈氏法”转化后的分别加载数据,两种参数预测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9。提出的分级加载THC模型和不同单位下的参数变换关系简化了参数标定流程,实现了参数的快速标定,为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工程的设计和数值模拟提供了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蠕变模型 理论分析 冻土 时间硬化 分级加载 分别加载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型磁通切换电机特性分析的时步有限元模型
2
作者 杜巍 吴玉磊 +1 位作者 闻程 马增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5-32,共8页
针对直线型双边磁通切换永磁电机(DLFSPM)结构相对复杂,现阶段运行特性研究不充分的问题,以时步有限元为工具,建立了一种研究DLFSPM运行特性的场路耦合分析模型。阐述了DLFSPM电动运行原理,并推导出ABC坐标系下的运行特性方程。为解决... 针对直线型双边磁通切换永磁电机(DLFSPM)结构相对复杂,现阶段运行特性研究不充分的问题,以时步有限元为工具,建立了一种研究DLFSPM运行特性的场路耦合分析模型。阐述了DLFSPM电动运行原理,并推导出ABC坐标系下的运行特性方程。为解决直线电机仿真环境下的开域处理问题,建立圆弧形电机仿真拓扑,以一台额定输出电磁推力为400 N的DLFSPM样机为例,得到可以同时考虑DLFSPM内部磁场和外电路特性的场路耦合时步有限元模型。最后,利用该时步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其空载特性和力角特性,仿真与实测的相关对比曲线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进一步验证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型双边磁通切换永磁电机(DLFSPM) 场路耦合 运行原理 时步有限元分析模型 空载特性 力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流变的一种新力学模型 被引量:98
3
作者 陈沅江 潘长良 +1 位作者 曹平 王文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9-214,共6页
软岩在低应力水平下表现为弹性和粘弹性;在较高的应力水平下表现为弹性、塑性和粘弹性;在高应力水平下表现为弹性、塑性、粘弹性和粘塑性。为了对其进行全面描述,首先,提出了两种非线性元件-蠕变体和裂隙塑性体,并将它们和描述衰减蠕变... 软岩在低应力水平下表现为弹性和粘弹性;在较高的应力水平下表现为弹性、塑性和粘弹性;在高应力水平下表现为弹性、塑性、粘弹性和粘塑性。为了对其进行全面描述,首先,提出了两种非线性元件-蠕变体和裂隙塑性体,并将它们和描述衰减蠕变特性的开尔文体及描述瞬弹性的虎克体相结合,得到了一种新的复合流变力学模型。然后,通过其采用的软岩蠕变的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试验证明,该模型可很好地描述软岩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特性特别是裂隙闭合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的特性,可在工程实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流变模型 蠕变 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 力学试验 力学模型 塑性 粘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微网小信号稳定性动态建模分析 被引量:43
4
作者 张建华 苏玲 +2 位作者 刘若溪 王利 陈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97-102,共6页
现有微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中,通常忽略网络和负荷的实际动态特性且对分布式电源逆变器采用理想建模,导致分析结果产生一定误差。为更准确分析微网和大容量逆变器的动态性能,建立了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微网的小信号动态模型,主要包括2个子模... 现有微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中,通常忽略网络和负荷的实际动态特性且对分布式电源逆变器采用理想建模,导致分析结果产生一定误差。为更准确分析微网和大容量逆变器的动态性能,建立了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微网的小信号动态模型,主要包括2个子模型:网络及负荷小信号动态子模型和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逆变器的小信号动态子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有功负荷增加20%情况下的阶跃响应,并运用PSCAD/EMTDC软件对相同运行状态进行了仿真,两者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应用该模型时,通过计算其特征值便可直观分析微网的小信号稳定性,在进一步对特征值进行敏感度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主低频特征值的状态变量。该模型的建立可为控制器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且有助于提高微网小信号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信号稳定性 微网 动态模型 网络及负荷模型 逆变器模型 阶跃响应分析 敏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循环荷载下土工格室加筋路堤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高昂 张孟喜 +1 位作者 刘芳 梁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13-2221,共9页
目前对土工格室加筋路堤研究主要集中在静载条件下,动载条件下研究的比较少。为研究分级循环荷载下土工格室加筋路堤的力学性能,采用USTX-2000的动力加载装置进行加载,对土工格室加筋路堤在不同加筋层数、格室高度、格室焊距等工况下进... 目前对土工格室加筋路堤研究主要集中在静载条件下,动载条件下研究的比较少。为研究分级循环荷载下土工格室加筋路堤的力学性能,采用USTX-2000的动力加载装置进行加载,对土工格室加筋路堤在不同加筋层数、格室高度、格室焊距等工况下进行一系列模型试验。对分级循环荷载下路堤的竖向变形和坡面法向变形进行研究,并与固定振幅循环荷载及静载作用下的路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加载方案路堤力学性能的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室加筋能显著提高路堤承受分级循环荷载的能力和减小竖向累积沉降量,在加筋间距一定的情况下,两层及以上加筋效果比单层加筋效果更显著,格室高度增大和格室焊距减小均可不同程度提高路堤承受分级循环荷载能力并减小竖向累积沉降量;加筋可减小路堤分级循环荷载下的坡面法向变形,格室高度增大和格室焊距减小在分级循环荷载幅值相同时均能减小坡顶和坡中处的法向累积变形;分级循环荷载作用下,当振次≥8 000或幅值≥80 k Pa时,路堤竖向累积沉降量超过固定振幅循环荷载,当振次≥9 000或振幅≥90 k Pa时,路堤坡顶法向累积变形超过固定振幅循环荷载;分级循环荷载作用下,路堤竖向和坡面法向累积变形均大于静载,加筋可有效减小分级循环荷载和静载作用下坡面法向累积变形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循环荷载 土工格室 模型试验 沉降 法向累积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加卸载下节理软岩流变试验及模型 被引量:28
6
作者 赵延林 曹平 +2 位作者 陈沅江 李江腾 袁海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8-753,共6页
采用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方式,对金川有色金属公司Ⅲ矿区软弱节理矿岩进行蠕变试验,按瞬时弹性应变、滞后黏弹性应变、瞬时塑性应变与黏塑性应变对流变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软弱节理矿岩的黏弹塑性变形特性;引入2种非线性元件——裂... 采用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方式,对金川有色金属公司Ⅲ矿区软弱节理矿岩进行蠕变试验,按瞬时弹性应变、滞后黏弹性应变、瞬时塑性应变与黏塑性应变对流变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软弱节理矿岩的黏弹塑性变形特性;引入2种非线性元件——裂隙闭合体和非线性牛顿体,并将它们和描述衰减蠕变特性的开尔文体及描述瞬弹性的虎克体相结合,得到了一种新的复合元件流变模型,以研究复杂条件下节理软岩的黏弹塑性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元件流变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节理软岩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特性,特别是裂隙闭合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的特性,金川Ⅲ矿区矿岩蠕变试验曲线与理论曲线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加卸载 节理软岩 流变模型 黏弹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空调的综合电力负荷建模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陈谦 陆杨文 +7 位作者 孙建波 蔡敏 黄文英 李大虎 方朝雄 赵红嘎 李淼 鞠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59-762,共4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空调负荷在负荷成分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对电网电压稳定有着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为了分析夏季含有大量空调区域的负荷特性,给出了含有空调的综合电力负荷建模的方法。对于其中的空调负荷比例这一重要参数,提出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空调负荷在负荷成分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对电网电压稳定有着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为了分析夏季含有大量空调区域的负荷特性,给出了含有空调的综合电力负荷建模的方法。对于其中的空调负荷比例这一重要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分区,按照负荷节点类型计算空调负荷比例的实用化方法。通过单台空调实验,分别用纯电动机模型和电动机综合负荷模型辨识空调负荷参数,拟合其动态响应。结果表明,空调负荷在正常干扰时,不能够采用纯电动机模型描述,而应该采用综合电动机负荷模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综合负荷模型 空调负荷 空调负荷比例 正常干扰 建模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双芯移相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最大级电压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高飞 刘欣 +6 位作者 王利桐 李博 赵晓春 梁贵书 李金忠 郭锐 遇心如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10-2119,共10页
移相变压器可实现电网潮流的灵活控制,其负荷情况复杂多变且负载电流的大小与负载侧电压的相位差变化较大,有载分接开关作为移向变压器相位调节的关键组件,其档位调节过程中所需开断的级电压大小与负载条件密切相关。该文基于对称双芯... 移相变压器可实现电网潮流的灵活控制,其负荷情况复杂多变且负载电流的大小与负载侧电压的相位差变化较大,有载分接开关作为移向变压器相位调节的关键组件,其档位调节过程中所需开断的级电压大小与负载条件密切相关。该文基于对称双芯移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结合负载条件下有载分接开关级电压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包括负载电流的大小、负载电压与负载电流的相位差以及移相变压器做超前与滞后调节在内的不同负荷条件对级电压大小的影响,得出了励磁变压器二次侧电压的变化规律,提出最大级电压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与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最大级电压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芯移相变压器 有载分接开关 最大级电压 负载条件 等效模型 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瞬态响应能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景亮 陈超 +1 位作者 王均山 郑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69-1373,1380,共6页
针对惯量负载下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的瞬态特性及变化规律,建立了描述超声电机响应特性的动力学模型,从动力传递机理的角度分析了超声电机的转速阶跃响应特性。通过试验分析评估了阶跃幅值和惯量负载的变化对阶跃响应时间的影响,给出了... 针对惯量负载下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的瞬态特性及变化规律,建立了描述超声电机响应特性的动力学模型,从动力传递机理的角度分析了超声电机的转速阶跃响应特性。通过试验分析评估了阶跃幅值和惯量负载的变化对阶跃响应时间的影响,给出了带惯量负载下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阶跃响应的瞬态特性,验证了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在给定环境下应用的瞬态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机 动力学模型 惯量负载 阶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燃气负荷的短期预测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树刚 王继红 +1 位作者 端木琳 孙海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107,共4页
城市燃气负荷的短期预测对保证城市供气的相对稳定尤为重要。为此,通过对各类气象因子与燃气日负荷间的相关性分析,以有效温度为主导因素,结合大连地区温度分布规律,推导出燃气日负荷预测模型与月负荷预测模型间的关系,建立了不同预测... 城市燃气负荷的短期预测对保证城市供气的相对稳定尤为重要。为此,通过对各类气象因子与燃气日负荷间的相关性分析,以有效温度为主导因素,结合大连地区温度分布规律,推导出燃气日负荷预测模型与月负荷预测模型间的关系,建立了不同预测步长下基于双曲正弦函数的燃气负荷短期预测模型,计算出日负荷预测模型在最不利工况下(传统节日集中的月份)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均方百分比误差(RMSPE)值分别为3.67%和5.03%,月负荷预测模型的MAPE和RMSPE值分别为1.02%和1.32%,均小于10%,日负荷预测模型与月负荷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均达到较高精确度。利用该转换关系不但能够实现预测模型预测步长的改变,而且所获得的模型预测效果也较理想。对于不同的城市,只要根据该地区气象及燃气负荷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型参数值,利用该预测方法即可实现不同预测步长下燃气负荷的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 负荷 短期预测 有效温度 模型 预测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加载条件下红砂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文健 龚囱 +2 位作者 刘勇锋 赵奎 李海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39,共6页
岩石的蠕变性质是引起工程岩体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进行分级加载蠕变试验,分析了红砂岩在不同加载应力条件下的蠕变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加载应力条件下,试件等速蠕变阶段应变速率与加载应力呈指数函数关系,并且当加载应力大... 岩石的蠕变性质是引起工程岩体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进行分级加载蠕变试验,分析了红砂岩在不同加载应力条件下的蠕变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加载应力条件下,试件等速蠕变阶段应变速率与加载应力呈指数函数关系,并且当加载应力大于损伤强度σcd时,径向等速蠕变阶段应变速率大于轴向;同时,试件在破坏过程中存在加速蠕变阶段不明显的现象。根据蠕变破坏过程中黏滞系数的变化特点,将理想黏塑性体中的黏滞系数定义为时间的负指数函数,建立了一个非定常西原蠕变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反映红砂岩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蠕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岩 损伤强度 分级加载 蠕变 非定常西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片抛光机压力加载系统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文宏 周海军 +3 位作者 宋闯 程城远 徐乐俊 袁巨龙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171-173,187,共4页
在晶体薄片的双面抛光加工中,实现抛光压力的精确、多模式控制对获得晶片高平面度和无损伤、超平滑的加工质量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步进电机的压力加载系统。在简述压力加载系统组成及原理的基础上,对该压力加载系统进行了整... 在晶体薄片的双面抛光加工中,实现抛光压力的精确、多模式控制对获得晶片高平面度和无损伤、超平滑的加工质量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步进电机的压力加载系统。在简述压力加载系统组成及原理的基础上,对该压力加载系统进行了整体数学建模,并通过Simulink对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对石英晶片进行了加工实验。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所设计的抛光压力加载系统可以较好地实现抛光压力的动态加载及平稳保持,并获得了平滑的晶片抛光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电机 压力加载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板结构桩-板-土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肖宏 冯雁 龚小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81-87,共7页
为了明确桩板结构桩-板-土体相互作用机制,基于推导的相似理论,制作了桩板结构在2种跨度、有无板下土体支承等不同条件下的竖向分级加载试验和水平加载试验,系统研究了桩板结构桩-板-土相互作用力学特性。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板-土相... 为了明确桩板结构桩-板-土体相互作用机制,基于推导的相似理论,制作了桩板结构在2种跨度、有无板下土体支承等不同条件下的竖向分级加载试验和水平加载试验,系统研究了桩板结构桩-板-土相互作用力学特性。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板-土相互作用对桩板结构的受力影响明显。当不考虑板下土体支承作用时,板的位移、应力、桩的受力、板-土接触压力等都会明显增大,且跨度越大,影响越明显。表明目前在工程设计时不考虑板下土体的支承作用进行设计,偏于保守。因此,建议桩板结构在设计时应考虑板下路基土体的支承作用。(2)在横向荷载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明显,其主要作用区域在桩的上部1/2范围内。同时试验表明,板的跨度对桩-土相互作用影响较小,但对板的横向位移影响较大,且桩板结构的跨度越大,在横向力作用下,板的弯拉应力也越大。因此,建议在进行桩板结构跨度设计时,应检算横向荷载作用下板的拉应力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板结构 桩-板-土相互作用 模型试验 竖向分级加载 水平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江地区典型淤泥质粉质黏土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超 戴国亮 +2 位作者 龚维明 茅燕兵 秦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47-52,共6页
基于黏土常规三轴蠕变试验成果,研究了望江地区淤泥质粉质黏土的非线性蠕变力学特性,分析了其轴向蠕变规律。蠕变试验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进行,利用线性法和"陈氏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淤泥质粉质黏土在不同应力状态下... 基于黏土常规三轴蠕变试验成果,研究了望江地区淤泥质粉质黏土的非线性蠕变力学特性,分析了其轴向蠕变规律。蠕变试验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进行,利用线性法和"陈氏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淤泥质粉质黏土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蠕变试验曲线,发现"陈氏法"比线性法更适合处理非线性流变材料的蠕变试验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到该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应力-应变等时曲线,根据该曲线的变化规律,采用Singh-Mitchell模型对该淤泥质粉质黏土的蠕变曲线进行拟合,确定模型参数,建立了适用于望江地区淤泥质粉质黏土的非线性蠕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蠕变试验 淤泥质粉质黏土 分级加载 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恒功率负载的DC/DC变换器阶跃响应过程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建华 张方华 +1 位作者 龚春英 朱成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7-11,共5页
由于恒功率负载负阻抗输入特性,Buck直直变换器带恒功率负载与阻性负载阶跃负载响应过程不同,且带恒功率负载时不能保证系统性能不受影响。并基于平均大信号模型,借助相平面法,针对恒功率负载以及阻性负载,详细分析了平均电流控制Buck... 由于恒功率负载负阻抗输入特性,Buck直直变换器带恒功率负载与阻性负载阶跃负载响应过程不同,且带恒功率负载时不能保证系统性能不受影响。并基于平均大信号模型,借助相平面法,针对恒功率负载以及阻性负载,详细分析了平均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两种情形下的阶跃响应动态过程。分析表明,变换器带恒功率负载阶跃响应过程存在2类4种类型。通过限制阶跃负载所导致的电压跌落的大小可以确保变换器级联后阶跃负载动态性能不受影响。具体可以通过增大源变换器电感电流限流值及提高其电流环带宽实现。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大信号模型 相平面法 恒功率负载 阶跃负载响应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uncan-Chang模型的地基沉降分层总和分析方法探讨 被引量:24
16
作者 曹文贵 邓湘君 张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3-649,共7页
地基沉降分析方法是土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在地基沉降变形力学机理研究基础上,首先考虑埋深或初始地应力即先期固结应力对地基土变形模量的影响,并将其区分为初始地应力的体积应力和偏应力影响两部分,引进分级加载思想,建立出不同... 地基沉降分析方法是土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在地基沉降变形力学机理研究基础上,首先考虑埋深或初始地应力即先期固结应力对地基土变形模量的影响,并将其区分为初始地应力的体积应力和偏应力影响两部分,引进分级加载思想,建立出不同埋深地基土变形模量的确定方法;其次,将地基沉降区分为附加体积应力和附加偏应力引起的沉降两部分,建立出地基沉降分析计算模型;然后,考虑地基变形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引进增量分析方法、虎克定律和Duncan-Chang模型,建立出附加体积应力和附加偏应力引起的地基压缩层变形的分析方法,并利用地基沉降分层总和法分析原理,建立出基于Duncan-Chang模型的地基沉降分析新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反映初始地应力和附加应力对地基土变形模量的影响,而且,可避免地基土压缩试验曲线和地基静载试验曲线的使用;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与分析,并与实测沉降值和现有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了该方法可以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沉降 分层总和法 Duncan—Chang模型 分级加载 体积应力 偏应力 变形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加载下岩土流变的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飞 赵法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87-1190,共4页
针对分级加载下用线性叠加原理来描述岩土非线性流变存在的问题,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代替传统数学力学方法,建立了分级加载下岩土流变的神经网络模型,并且对具体岩石的蠕变试验曲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岩土的非线... 针对分级加载下用线性叠加原理来描述岩土非线性流变存在的问题,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代替传统数学力学方法,建立了分级加载下岩土流变的神经网络模型,并且对具体岩石的蠕变试验曲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岩土的非线性流变,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为研究岩土的流变特性特别是分级加载下岩土的非线性流变特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 分级加载 非线性 神经网络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加卸载下深部岩石流变实验及模型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娜 曹平 +1 位作者 衣永亮 张向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65-3471,共7页
以金川有色金属公司Ⅱ矿区深部岩石为研究对象,实验采用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方式进行,根据蠕变实验所得的曲线,按照可恢复的瞬时弹性应变、滞后黏弹性应变、不可恢复的瞬时塑性应变与黏塑性应变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深部岩石的黏弹塑性的变... 以金川有色金属公司Ⅱ矿区深部岩石为研究对象,实验采用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方式进行,根据蠕变实验所得的曲线,按照可恢复的瞬时弹性应变、滞后黏弹性应变、不可恢复的瞬时塑性应变与黏塑性应变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深部岩石的黏弹塑性的变形特性。在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对比后,引入改进的西原正夫模型来研究该深部岩石的黏弹塑性的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西原正夫模型的理论曲线与岩石实验所得的蠕变曲线能较好地吻合,说明该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金川Ⅱ矿区深部岩石的蠕变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加卸载 深部岩石 黏弹塑性 改进的西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动态负荷模型电压阶跃检测和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立地 何昕 朴在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79-2483,共5页
如何确定渐变电压信号等效阶跃点位置和采取合理的信号预处理方法对通用动态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有重要影响。针对动态负荷建模试验的需要,利用等效电压阶跃来代替电压渐变信号,把聚类分析引入等效电压阶跃点检测中。在一定时间区间内考虑... 如何确定渐变电压信号等效阶跃点位置和采取合理的信号预处理方法对通用动态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有重要影响。针对动态负荷建模试验的需要,利用等效电压阶跃来代替电压渐变信号,把聚类分析引入等效电压阶跃点检测中。在一定时间区间内考虑电压数值的分布特性,结合小波去噪进行负荷信号预处理,基于MATLAB平台,借助GUI(图形用户界面)开发手段,实现了通用动态有功负荷模型的参数辨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实现经均值滤波和小波去噪处理后的渐变电压信号的阶跃点检测;利用bior3.7小波4层分解去噪的信号进行参数辨识,结果稳定性最好。该方法适用于由于手动改变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等引起的电压渐变条件下具有功率恢复特性的负荷建模和离线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动态负荷模型:电压等效阶跃点 聚类 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颗粒轻质混合土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洪梅 刘汉龙 刘金元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2-406,共5页
利用双联高压固结仪,采用分级加载和分别加载方式,对新型填土材料EPS颗粒轻质混合土的蠕变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压缩蠕变本构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EPS颗粒轻质混合土呈现衰减蠕变特性,不出现急剧流动阶段;压力越大... 利用双联高压固结仪,采用分级加载和分别加载方式,对新型填土材料EPS颗粒轻质混合土的蠕变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压缩蠕变本构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EPS颗粒轻质混合土呈现衰减蠕变特性,不出现急剧流动阶段;压力越大,达到蠕变稳定的时间越长.由蠕变本构关系式计算的蠕变变形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这种蠕变本构关系式总体上能够反映这种新型填土材料的蠕变特性,可应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颗粒轻质混合土 分别加载 分级加载 陈氏叠加法 高压蠕变仪 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