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4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of upper limit position of bedding separation overlying a coal roadway within an extra-thick coal seam 被引量:5
1
作者 YAN Hong ZHANG Ji-xiong +2 位作者 LI Lin-yue FENG Rui-min LI Tian-t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448-460,共13页
Fail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round a roadway induced by roof separation is one major type of underground roof-fall accidents.This failure can especially be commonly-seen in a bottom-driven roadway within an extra-... Fail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round a roadway induced by roof separation is one major type of underground roof-fall accidents.This failure can especially be commonly-seen in a bottom-driven roadway within an extra-thick coal seam("bottom-driven roadway"is used throughout for ease of reference),containing weak partings in their roof coal seams.To determine the upper limit position of the roof interlayer separation is the primary premise for roof control.In this study,a mechan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interlayer separation overlying a bottom-driven roadway within an extra-thick coal seam was established and used to deduce the vertical stress,and length,of the elastic,and plastic zones in the rock strata above the wall of the roadway as well as the formulae for calculating the deflec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rock strata under bearing stress.Also,an approach was proposed,calculating the stratum load,deflection,and limiting span of the upper limit position of the interlayer separation in a thick coal seam.Based on the key strata control theory and its influence of bedding separation,a set of methods judging the upper limit position of the roof interlayer separation were constructed.In addition,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and field monitoring for the upper limit position of interlayer separation were conducted in a typical roadway.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se two methods are consistent,indicating that the methods proposed ar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roof control in a thick coal s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thick coal seam bedding separation coal roadway roof fall mechan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COAL DRY BENEFICIATION WITH AIR-DENSE MEDIUM FLUIDIZED BED
2
作者 Wei Lubin (Department of Minera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8年第2期27-30,共4页
The mechanism of beneficiation with air dense fluidized bed has been theoretically studied in the paper. Focusing attention on the misplacing resources in separation process, the misplacing effects are divided into t... The mechanism of beneficiation with air dense fluidized bed has been theoretically studied in the paper. Focusing attention on the misplacing resources in separation process, the misplacing effects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called respectively as misplacing effect of viscosity and misplacing effect of motion. The proposed separation theory can reasonably explain the results of separation in different fluidization states.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pilot and commercial plants showed that the air dense medium fluidized bed is a high efficiency dry cleaning technique.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fluidized bed density is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variation of fine coal content in fluidized bed and can be controlled in expected range through measurement of fluidized bed density and adjusting of split flow rate. With air dense medium fluidized bed, various coals of size 50—6 mm can be efficiently beneficiated. The separation density can be adjusted between 1.2—2.2 g/cm 3, and the probable error E p value is about 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BENEFICIATION air DENSE medium fluidized BED separa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V Load Separation Motion with Constraint of Anchor Chain
3
作者 邵成 宋保维 +2 位作者 杜晓旭 王鹏 李家旺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Motion equations of 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load separation with the constraint of anchor chain is derived.Based on proper engineering assumptions for anchor chain,system viewpoint is used to found the moti... Motion equations of 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load separation with the constraint of anchor chain is derived.Based on proper engineering assumptions for anchor chain,system viewpoint is used to found the motion equations,and the D'Alembert principle is used to eliminate the constraint force of anchor chain.Based on the equations,the motion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to a certain AUV,which reflects the actual condition,and is used for the reference of resrarching AUV load separation motion with the constraint of anchor ch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水下机器人 分离运动 锚链 运动负荷 运动方程 AUV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锰矿成矿过程中铁锰分离与富锰矿形成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连昌 李文君 +5 位作者 董志国 李文 徐一帆 高炳宇 王长乐 朱明田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100,共16页
沉积型锰矿和沉积(变质)型铁矿在地球历史上具有明显的时控特征,前者集中形成于古元古代、新元古代和显生宙,后者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大氧化事件之前和新元古代;在空间上可表现为数百公里至上千公里的铁、锰分离。铁、锰分离的控制因素... 沉积型锰矿和沉积(变质)型铁矿在地球历史上具有明显的时控特征,前者集中形成于古元古代、新元古代和显生宙,后者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大氧化事件之前和新元古代;在空间上可表现为数百公里至上千公里的铁、锰分离。铁、锰分离的控制因素主要包括:①锰与铁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不同,如在pH>7.78时锰单独沉积,pH值在6.5~8.0之间铁、锰可同时沉淀,pH<7.78铁则单独沉淀;②原始含铁、锰物质溶解度的差异引起铁、锰浸出率的不同;③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④早期黄铁矿在缺氧还原条件下的优先沉淀;⑤来自陆源的可溶性Fe2+和Mn2+在海水介质中,由于胶体或有机颗粒吸附和自身氧化作用能力的不同。综合研究表明铁锰分离是锰沉积成矿的必经过程,不同沉积锰矿床的铁、锰分离程度(Mn/Fe值)差异较大,海洋环境中的铁、锰分离和富锰成矿过程主要受控于次氧化条件下铁的优先氧化或缺氧硫化条件下黄铁矿的大量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Fe比值 铁锰分离 富锰矿床 沉积成矿机制 沉积锰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式铁矿的矿床模型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桂青 朱乔乔 +5 位作者 高宝龙 吴昌雄 吴晓林 李伟 毛景文 梅燕雄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84,共18页
富铁矿是中国大宗紧缺的战略性矿产,鄂东南矿集区“大冶式”铁矿是中国富铁矿的主要类型之一,前人对其成矿规律和找矿勘查技术做过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提出“大冶式”铁矿为广义矽卡岩型矿床,但成岩成矿事件格架、矽卡岩铜矿与... 富铁矿是中国大宗紧缺的战略性矿产,鄂东南矿集区“大冶式”铁矿是中国富铁矿的主要类型之一,前人对其成矿规律和找矿勘查技术做过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提出“大冶式”铁矿为广义矽卡岩型矿床,但成岩成矿事件格架、矽卡岩铜矿与铁矿成矿差异、矿床组合模型和隐伏矿找矿有效技术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笔者全面整理分析20余年的地质和物探等资料,确定大冶式铁矿存在两期成岩成矿事件:早期矽卡岩铜铁矿床和成铜岩体,晚期矽卡岩铁矿和成铁岩体。早期成铜岩体和晚期成铁岩体在岩石组合、源区性质、地幔贡献比例方面存在明显不同,矽卡岩铜铁矿床含矿岩浆的地幔物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矽卡岩铁矿床。大型矽卡岩铁矿所需的硫主要来源于膏盐层,膏盐矿物中的硫在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参与成矿作用,膏盐层参与矽卡岩铁矿床成矿作用的比例大于矽卡岩铜铁矿床。在此基础上,文章建立了“大冶式”铁矿的矿床组合模型,提出幔源组分和膏盐层参与成矿比例的不同,是造成矽卡岩铜铁矿与铁矿成矿差异的主要原因。创建两套隐伏“大冶式”铁矿的有效找矿技术组合,分别为1∶5万~1∶1万高精度航磁+1∶2000地面高磁+井中磁测+可控音频大地电磁、可控音频大地电磁+广域电磁法+微动探测+多元素原生晕,建立了找矿模型,拓宽了鄂东南地区“大冶式”铁矿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式”铁矿 铜铁共生分离机制 膏盐成矿 矿床模型 找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6E卫星连接与分离机构设计与验证
6
作者 孙国鹏 刘学 +4 位作者 柳翠翠 乔心全 方耀鹏 王敏 潘宇倩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针对亚太6E卫星构型特点,提出了一种“包带+分离弹簧”式星间连接与分离机构方案。设计了分离插头和星间包带的收纳装置,有效消除了分离插头和星间包带分离后对独立推进舱姿态的干扰。开展了分离动力学多因素敏感度分析,识别出影响分离... 针对亚太6E卫星构型特点,提出了一种“包带+分离弹簧”式星间连接与分离机构方案。设计了分离插头和星间包带的收纳装置,有效消除了分离插头和星间包带分离后对独立推进舱姿态的干扰。开展了分离动力学多因素敏感度分析,识别出影响分离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基于连接与分离机构的使用环境和工况,制定和实施了三级地面试验验证方案。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亚太6E卫星连接与分离机构的设计、分析和验证方法合理正确,对后续类似星间分离机构的研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电推平台 机构 分离 设计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YOLOv8s的多场景火灾迹象检测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崔克彬 耿佳昌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7,共15页
针对目前烟火场景检测中,光照变化、烟火动态性、复杂背景、目标过小等干扰因素导致的火灾迹象目标误检和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YOLOv8s改进模型EE-YOLOv8s。设计MBConv-Block卷积模块融入YOLOv8的Backbone部分,实现EfficientNetEasy特征... 针对目前烟火场景检测中,光照变化、烟火动态性、复杂背景、目标过小等干扰因素导致的火灾迹象目标误检和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YOLOv8s改进模型EE-YOLOv8s。设计MBConv-Block卷积模块融入YOLOv8的Backbone部分,实现EfficientNetEasy特征提取网络,保证模型轻量化的同时,优化图像特征提取;引入大型可分离核注意力机制LSKA改进SPPELAN模块,将空间金字塔部分改进为SPP_LSKA_ELAN,充分捕获大范围内的空间细节信息,在复杂多变的火灾场景中提取更全面的特征,从而区分目标与相似物体的差异;Neck部分引入可变形卷积DCN和跨空间高效多尺度注意力EMA,实现C2f_DCN_EMA可变形卷积校准模块,增强对烟火目标边缘轮廓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特征的融合与校准,突出目标特征;在Head部分增设携带有轻量级、无参注意力机制SimAM的小目标检测头,并重新规划检测头通道数,加强多尺寸目标表征能力的同时,降低冗余以提高参数有效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EE-YOLOv8s网络模型相较于原模型,其参数量减少了13.6%,准确率提升了6.8%,召回率提升了7.3%,mAP提升了5.4%,保证检测速度的同时,提升了火灾迹象目标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火目标检测 EfficientNetEasy主干网络 大型可分离核注意力机制 可变形卷积校准模块 小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膜的层间调控策略及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亚利 韩乐 +2 位作者 康晓荣 刘亚君 荆肇乾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2-961,共10页
水中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膜分离是最简单有效的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技术之一。近年来,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因其独特的“手风琴”结构及灵活的层间可控性,已被用于构建高性能MXene膜。通过理化手段精确调... 水中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膜分离是最简单有效的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技术之一。近年来,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因其独特的“手风琴”结构及灵活的层间可控性,已被用于构建高性能MXene膜。通过理化手段精确调控和优化设计层间通道,可进一步提升MXene膜的渗透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该文首先概括了MXene膜的结构特性及其演替历程;然后,重点阐述了插层、交联、自组装和表面修饰等层间调控策略,总结了MXene膜对有机染料和抗生素等典型污染物的分离效果和去除机制;最后,在归纳当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MXene膜在水处理领域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应从高性能膜开发、实际工程应用、规模化制造和计算机模拟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MXene膜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膜 调控策略 染料 抗生素 分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Gemini型离子液体破乳剂的合成及其破乳性能研究
9
作者 刘玉国 闫永赞 +3 位作者 郭波 马兆菲 米远祝 颜学敏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68,共7页
以PEG400和十八烷基二乙醇胺为原料,采用简单的两步法合成了一种Gemini型离子液体破乳剂PE-CL,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E-CL浓度、破乳温度、乳液pH值对破乳性能的影响,基于动... 以PEG400和十八烷基二乙醇胺为原料,采用简单的两步法合成了一种Gemini型离子液体破乳剂PE-CL,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E-CL浓度、破乳温度、乳液pH值对破乳性能的影响,基于动态界面张力、Zeta电位、三相接触角、聚结时间、光学偏光显微镜等探讨了PE-CL的界面行为及其在W/O型乳液中的破乳机理。结果表明,当PE-CL浓度为500 mg·L^(-1)、破乳温度为45℃、破乳时间为3 h时,PE-CL的破乳效率接近100.0%,且水相清澈,油水界面整齐。PE-CL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和界面张力降低能力,通过与油水界面沥青质的竞争吸附,破坏界面膜引发水滴聚结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界面活性 W/O型乳液 破乳机理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分支卷积结合细节增强的图像去雾
10
作者 翟凤文 朱玉彤 金静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针对雾天环境下图像去雾过程中出现的细节丢失、颜色失真、对比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分支卷积结合细节增强的图像去雾网络DBDENet(double branch convolution combined with detail enhanced image de-fogging network),此网络包... 针对雾天环境下图像去雾过程中出现的细节丢失、颜色失真、对比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分支卷积结合细节增强的图像去雾网络DBDENet(double branch convolution combined with detail enhanced image de-fogging network),此网络包含图像去雾模块和细节增强模块两部分。在图像去雾模块中,设计了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和差分卷积的双分支卷积块DBConv(double branch convolution),并将其与U-Net网络相结合,有效减轻了图像去雾过程中的细节丢失问题;将由通道注意力机制和像素注意力机制组合成的ATT(Attenion)块引入到图像去雾模块中,提高了模块的特征提取能力,抑制了与当前任务不相关的特征,进一步减轻了去雾过程中颜色失真和对比度下降问题。在细节增强模块中,将经过图像去雾模块后的图像输入到细节增强模块中进一步恢复图像的细节信息,使图像更趋近于真实域中的图像。图像去雾模块与细节增强模块相结合提升了网络的泛化能力,使其在有雾数据集中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实验在公开数据集ITS、Haze4K与公开真实数据集IHAZE上进行,在定量客观分析比较中,平均峰值信噪比和平均结构相似性的数值分别达到了39.69 dB和0.994,相较于对比网络模型中的最优算法有一定提升。在主观视觉分析中,经过DBDENet网络去雾后的图像在细节、颜色、对比度等方面相较与所提对比算法更接近于真实无雾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卷积 深度可分离卷积 图像去雾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轻量级遥感图像语义分割
11
作者 马飞 张森峰 +1 位作者 杨飞霞 徐光宪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38,66,共7页
遥感图像语义分割在环境变化监测、汽车辅助驾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遥感图像在语义对象层面表现出较大的类内变化和较小的类间差异,导致分割模型精度受限且耗费计算资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轻量级遥... 遥感图像语义分割在环境变化监测、汽车辅助驾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遥感图像在语义对象层面表现出较大的类内变化和较小的类间差异,导致分割模型精度受限且耗费计算资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轻量级遥感图像语义分割方法。首先,引入权重自适应的多头自注意力,在全局范围内对远距离像素关联性建模,获取丰富的上下文信息;其次,构建堆叠的深度可分离卷积层,以低计算复杂度减少空间细节信息的丢失;此外利用线性注意力机制设计特征聚合模块,对全局情景信息与空间细节信息进行融合。经过在Vaihingen和Potsdam数据集上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分割总体准确率分别高达92.6%和92.1%,GFLOPs仅为11.5,不仅有效提升了分割精度,而且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语义分割 深度学习 深度可分离卷积 线性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D-YOLOv8的输电线路故障目标检测
12
作者 马旭 王锐 +6 位作者 邓军 常驰 郝帅 李添麒 刘峥岐 李国亮 赵晴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2,共10页
针对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过程中待检测目标受复杂背景干扰、故障目标部分遮挡以及目标多尺度造成传统算法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SD-YOLOv8的输电线路故障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以YOLOv8网络作为基础框架,并在其主干网络中引入... 针对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过程中待检测目标受复杂背景干扰、故障目标部分遮挡以及目标多尺度造成传统算法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SD-YOLOv8的输电线路故障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以YOLOv8网络作为基础框架,并在其主干网络中引入空间金字塔池化将不同尺度特征进行融合;然后,在检测网络头部中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并将其与交叉卷积连接模块结合,实现对部分遮挡目标的准确检测;此外,设计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模块对不同层级特征进行加权融合,提高复杂背景下故障目标特征信息提取能力;最后,利用某电力巡检部门近5年的巡检数据对所提出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4种经典对比算法,所提方法在对12种故障类型检测效果的综合指标最好,平均检测精度为94.7%,召回率为93.0%。与此同时,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对于分辨率为1280×720的图像检测速度为45帧/s,为输电线路的智能巡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 多尺度检测 通道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深度可分离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作用下取向硅钢片的改进损耗分离模型
13
作者 李慧奇 廖峪茹 +2 位作者 马光 杨光 张枫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97-3106,共10页
传统的损耗分离模型未考虑机械应力对损耗特性的影响,当取向硅钢片受到沿轧制方向的拉应力或压应力时,传统损耗分离模型存在较大误差。该文对机械应力下取向硅钢片的损耗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工频正弦激励及低频激励下不同拉、压... 传统的损耗分离模型未考虑机械应力对损耗特性的影响,当取向硅钢片受到沿轧制方向的拉应力或压应力时,传统损耗分离模型存在较大误差。该文对机械应力下取向硅钢片的损耗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工频正弦激励及低频激励下不同拉、压应力对取向硅钢片损耗构成的影响规律,并从磁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基于传统的损耗分离模型、应力下取向硅钢片的损耗特性,根据取向硅钢片的剩余损耗参数、磁滞能量损耗的应力相关性,给出一种考虑应力作用下剩余损耗和磁滞能量损耗的修正方法,得到计及机械应力作用下改进的取向硅钢片的损耗分离模型。应用该文改进后的损耗分离模型对不同激励、不同型号的取向硅钢片的损耗构成进行了计算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损耗分离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耗分离模型 机械应力 取向硅钢片 剩余损耗 磁滞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E-BIT的无人机高速公路护栏损坏检测
14
作者 王洋 郭杜杜 帅洪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29,共7页
针对现有方法对无人机高速公路护栏损坏检测存在边缘信息提取效果差、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化检测模型DDE-BIT。首先,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优化主干网络Resnet18,减少模型的参数数量,降低计算成本;然后,在主干网络... 针对现有方法对无人机高速公路护栏损坏检测存在边缘信息提取效果差、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化检测模型DDE-BIT。首先,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优化主干网络Resnet18,减少模型的参数数量,降低计算成本;然后,在主干网络输出部分引入ECA注意力模块,在仅增加少量参数的情况下提高模型的跨通道信息捕捉能力;最后,通过跳跃连接方式对BIT双时空图像转换器的输出特征进行堆叠,提高模型的上下文信息理解能力。以采集的无人机高速公路护栏损坏图像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DDE-BIT模型的交并比和F1分数分别为90.99%、95.28%,相较于原始模型分别提高了2.71%、1.51%,能够有效地提取护栏损坏的边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栏损坏检测 无人机 ECA注意力机制 深度可分离卷积 图像处理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4-Tiny的交通标志图像识别算法研究
15
作者 孙海明 付世超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170,190,共8页
为实现无人驾驶汽车对交通标志的精准识别,提出基于改进YOLOv4-Tiny的交通标志图像识别算法YOLO-slim。在原算法中加入卷积注意力网络并在特征金字塔网络中引入浅层特征,提高算法对不同层间特征信息的利用率。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标... 为实现无人驾驶汽车对交通标志的精准识别,提出基于改进YOLOv4-Tiny的交通标志图像识别算法YOLO-slim。在原算法中加入卷积注意力网络并在特征金字塔网络中引入浅层特征,提高算法对不同层间特征信息的利用率。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标准卷积减少网络参数量压缩模型权重文件。在模型训练中使用Focus loss损失函数平衡难易样本。实验结果表明,YOLO-slim的平均准确率为94.41%,权重文件为4.49 MB,检测速度为8.0 ms。改进后的算法准确率更高、权重文件更小,更适合部署在车载计算单元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志 算法 注意力机制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PP修复腐蚀与脱节钢筋混凝土管道的接头力学行为
16
作者 方宏远 初佳军 +3 位作者 李斌 张富鑫 王念念 杜雪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4-850,共17页
钢筋混凝土管道(RCP)接头问题是引发管道失效的主要诱因.采用原位固化法(CIPP)技术可有效修复接头病害,但修复后复合结构的协载特性尚不明确.为此,开展了CIPP-RCP接头复合结构三边加载试验,分析了内衬壁厚、腐蚀宽度、顶部腐蚀深度和脱... 钢筋混凝土管道(RCP)接头问题是引发管道失效的主要诱因.采用原位固化法(CIPP)技术可有效修复接头病害,但修复后复合结构的协载特性尚不明确.为此,开展了CIPP-RCP接头复合结构三边加载试验,分析了内衬壁厚、腐蚀宽度、顶部腐蚀深度和脱节长度对接头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和内衬应变的影响规律.基于双线性牵引-分离响应的黏结单元,建立了复合结构三维数值模型,探讨了各因素对CIPP内衬von Mises应力的影响,并基于模拟结果推导了内衬最大von Mises应力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复合结构失效过程分为线性增长、屈服强化、波动下降和稳定下降4个阶段,达到屈服荷载后接头顶部和底部内壁率先开裂.内衬壁厚从4 mm增至16 mm时,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分别增长31.8%和80.3%.顶部腐蚀深度小于保护层厚度时,腐蚀宽度扩大对复合结构的屈服荷载影响可以忽略,极限荷载与腐蚀宽度呈正相关;顶部腐蚀深度大于保护层厚度时,复合结构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骤降.脱节长度小于10 cm时,CIPP可有效恢复原RCP接头的极限荷载;脱节长度大于10 cm时,修复效果减弱.内衬应变发展呈线性缓慢增长和非线性快速增长两个阶段.内衬壁厚与腐蚀宽度越大,内衬越稳定;顶部腐蚀深度与脱节长度越大,内衬越易屈服.推导的内衬最大von Mises应力预测方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固化法 钢筋混凝土管道 腐蚀 脱节 复合结构 三边加载试验 接头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竞争审查快速通过机制建构研究
17
作者 孟雁北 彭雨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共12页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起草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具体政策措施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需要关注的是,当政策措施可能只具有微小甚至没有竞争损害风险...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起草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具体政策措施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需要关注的是,当政策措施可能只具有微小甚至没有竞争损害风险时,绝对统一的公平竞争审查程序就并非完全必要,且会影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效率。建议我国尝试探索在公平竞争审查程序中引入快速通过机制,以便让那些只有微小可忽略不计甚至没有竞争损害风险的政策措施能够高效率通过公平竞争审查。为防范被滥用,公平竞争审查快速通过机制的建构应当秉承实质不损害竞争、确定性和严格限制原则,在现阶段可将微小额财政补贴类政策措施作为快速通过机制的适用条件,并建立审查留痕机制和相关责任机制予以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竞争审查 繁简分流 快速通过机制 微小额财政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软盘毯状苗分离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语轩 毛欣 +2 位作者 衣淑娟 陶桂香 田永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前,水稻种植环节中育秧环节与移栽环节之间的水稻苗盘分离环节的机械化程度相较于其他环节较为薄弱。为提高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水稻毯状苗与塑料软盘分离的机械装置,主要由输送机构、分离机构、扶... 目前,水稻种植环节中育秧环节与移栽环节之间的水稻苗盘分离环节的机械化程度相较于其他环节较为薄弱。为提高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水稻毯状苗与塑料软盘分离的机械装置,主要由输送机构、分离机构、扶苗机构、集苗机构、动力系统和机架组成。对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分析确定各个机构的结构参数。以分离率、茎叶损伤率、基质损伤率为试验指标进行苗盘分离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软盘毯状苗分离机作业效果较好,分离成功率在95%以上,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茎叶损伤率及基质损伤率均在3%以下,保证后续水稻毯状苗移栽工作的顺利进行,较小的茎叶损伤与基质损伤也保证了后续水稻生长过程中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满足水稻育秧农艺要求和水稻工厂化技术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毯状苗 分离机 机械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动态场景高动态范围成像的局部熵引导的双分支网络
19
作者 黄颖 李昌盛 +1 位作者 彭慧 刘苏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3,共10页
针对基于多张曝光图像序列的高动态范围(HDR)成像任务在相机抖动或拍摄主体移动时出现运动伪影以及曝光失真的问题,提出一个用于动态场景HDR成像的局部熵引导的双分支网络。首先,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分离出输入图像的低频光照相关信... 针对基于多张曝光图像序列的高动态范围(HDR)成像任务在相机抖动或拍摄主体移动时出现运动伪影以及曝光失真的问题,提出一个用于动态场景HDR成像的局部熵引导的双分支网络。首先,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分离出输入图像的低频光照相关信息以及高频运动相关信息,以便于网络有针对性地处理曝光以及主体移动;其次,对于低频光照相关信息分支,设计一个利用图像局部熵计算注意力的模块来引导网络减少细节不足的曝光特征的提取;对于高频运动相关信息分支,引入一个轻量级的特征对齐模块来进行场景的一致性对齐,从而减少运动特征的提取;最后,结合通道注意力构建时域自注意力模块,从而加强曝光图像序列在时间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进一步提高结果质量。在公开数据集Kalantari、Sen、Tursun上进行评估。在Kalantar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最新的一些方法对比,所提网络以PSNR-l为42.20 dB的成绩取得第一,SSIM-l为0.988 9的成绩取得第三。结合其余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可知,所提网络可以有效减少曝光失真以及运动伪影,并生成细节多、视觉效果佳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范围成像 局部熵 注意力机制 离散小波变换 图像信息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轰击型有源像素传感器的瞄准镜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司龙 胡健钏 +4 位作者 孙爱平 李训牛 曹新飞 董江涛 陈洁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8,共11页
为了实现低照度探测,基于北方夜视股份有限公司电子轰击型有源像素传感器(electron bombarded active pixel sensor,EBAPS)设计一款昼夜兼容光电瞄准镜。首先分析EBAPS传感器的成像特性,结合传感器昼夜分模式分焦面的特点,选择折射式初... 为了实现低照度探测,基于北方夜视股份有限公司电子轰击型有源像素传感器(electron bombarded active pixel sensor,EBAPS)设计一款昼夜兼容光电瞄准镜。首先分析EBAPS传感器的成像特性,结合传感器昼夜分模式分焦面的特点,选择折射式初始结构,以机械调焦的方式满足器件分焦面成像要求。利用CODEV光学设计软件对EBAPS物镜光学系统进行像质优化,并通过调整部分镜组位置实现昼夜模式焦面分离0.3 mm,物镜视场角10°×8.2°,F数1.3,光谱范围450~1000 nm,清晰成像范围5 m~无穷远。同时设计一款视度调节范围为±5D的目镜,搭配OLED微型显示器,光电瞄准镜整机在10-3lx照度空间下满足对直立行走的人有不小于300 m的识别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APS 低照度 机械调焦 分离焦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