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吲哚氰绿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评估肝癌切除术患者肝储备功能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吴晓峰 李相成 +6 位作者 张峰 孔连宝 孙倍成 李东华 陆森 殷爱红 王学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84-1787,共4页
目的:探讨结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评估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82例,评估腹水并检... 目的:探讨结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评估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82例,评估腹水并检测吲哚氰绿15 min储留率(ICGR-15)及总胆红素,探讨东京大学肝胆胰外科建立的一个基于上述三个变量的决策树评估肝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结果:本组病例中通过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的82例患者,严格遵照东京大学肝胆胰外科制定的结合吲哚氰绿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行肝部分切除术后无重大并发症及再次手术,所有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肝功能衰竭及手术后死亡,术后均安全出院。结论:结合吲哚氰绿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能够准确评估肝部分切除患者的肝储备功能状况,对避免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肝部分切除术 吲哚氰绿清除试验 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G-R15的肝细胞型肝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列线图临床预测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思成 周大臣 +3 位作者 侯辉 贺良 万得晨 喻宗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93-1598,共6页
目的基于ICG-R15建立肝细胞性肝癌(HCC)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列线图(Nomogram)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治性肝切除术的219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s回归筛选出PHLF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PHLF发生的Nomogram模... 目的基于ICG-R15建立肝细胞性肝癌(HCC)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列线图(Nomogram)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治性肝切除术的219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s回归筛选出PHLF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PHLF发生的Nomogram模型,并与传统模型比较,检验其预测效能。结果在本研究中,ICG-R15(OR=1.07,P<0.05)、PLT(OR=0.99,P<0.05)、INR(OR=1.50,P<0.05)、HBV-DNA>1000IU(OR=2.26,P<0.05)、AFP>400ng/L(OR=2.60,P<0.05)、开放手术(OR=0.26,P<0.05)为PHLF发生的危险因素。以这些因子建立了Nomogram预测模型,并通过ROC与DCA分析发现该模型预测效能及临床价值较传统模型更佳。结论成功基于ICG-R15建立肝细胞性肝癌PHLF的Nomogram临床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型肝癌 吲哚菁绿 肝功能衰竭 列线图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排泄试验评估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国岩 荚卫东 +5 位作者 许戈良 李建生 马金良 葛勇胜 余继海 王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9-551,共3页
回顾性分析46例采用吲哚菁绿排泄试验(ICG)对术中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评估价值。术中阻断第一肝门23例(阻断组),未阻断第一肝门23例(未阻断组)。术前及术中各检测1次ICG,计算术中与术前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的差值(ΔR15),记录术... 回顾性分析46例采用吲哚菁绿排泄试验(ICG)对术中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评估价值。术中阻断第一肝门23例(阻断组),未阻断第一肝门23例(未阻断组)。术前及术中各检测1次ICG,计算术中与术前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的差值(ΔR15),记录术前及术后肝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未阻断组ΔR15显著低于阻断组(P<0.01),两组术后同时间点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作为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有效方法,采用术中与术前ΔR15能有效的评估H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排泄试验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部分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