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用于血红蛋白分析及其稳定性
1
作者 张国鹏 陈洁梅 潘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74-2177,共4页
基于随机性、相似性和稳定性,通过定标集、预测集、检验集的建模过程,采用可见-近红外(NIR)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建立人类溶血液样品的血红蛋白(Hb)的分析模型。将全谱扫描区(400—249 8 nm)分成可见区(400—780nm)、短波近红外... 基于随机性、相似性和稳定性,通过定标集、预测集、检验集的建模过程,采用可见-近红外(NIR)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建立人类溶血液样品的血红蛋白(Hb)的分析模型。将全谱扫描区(400—249 8 nm)分成可见区(400—780nm)、短波近红外区(780—110 0 nm)、长波近红外区(1100—249 8 nm)、可见-短波近红外区(400-1100 nm)、全近红外区(780—249 8 nm)。经过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可见-短波近红外区达到了最好的模型效果和稳定性,最优PLS因子数为7,检验的预测均方根误差(V-SEP)和预测相关系数(V-RP)分别为4.42 g.L-1、0.967,达到了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液 血红蛋白 可见-短波近红外 偏最小二乘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