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量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HRG漂移补偿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巍 魏博深 +2 位作者 陈刚 唐明浩 戴劼峰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2-509,共8页
针对半球谐振陀螺(HRG)漂移传统分步标定补偿方法存在的补偿精度低与耗时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量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HRG漂移补偿方法。根据HRG误差模型分析了分步标定补偿方法的局限性,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HRG漂移补偿... 针对半球谐振陀螺(HRG)漂移传统分步标定补偿方法存在的补偿精度低与耗时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量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HRG漂移补偿方法。根据HRG误差模型分析了分步标定补偿方法的局限性,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HRG漂移补偿模型,并引入动量算法,提升BP神经网络训练效率,利用三只自研的HRG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陀螺精度,同时简化标定和补偿流程,提高陀螺漂移补偿工作效率,相比现有分步标定补偿法,陀螺精度提升36.1%,标定补偿效率提升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BP神经网络 陀螺漂移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惠更斯电桥的HRG谐振子精密装配方法
2
作者 王建青 王小旭 +3 位作者 吴辽 东永红 何晓霞 薛藤元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5,106,共8页
针对半球谐振陀螺(HRG)装配间隙不对称导致检测回路增益不一致,从而引起全角模式下陀螺附加漂移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惠更斯电桥的间隙检测模型,给出了模型下最佳电路匹配参数。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谐振子装配间隙调整装置,并利用这一装置实... 针对半球谐振陀螺(HRG)装配间隙不对称导致检测回路增益不一致,从而引起全角模式下陀螺附加漂移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惠更斯电桥的间隙检测模型,给出了模型下最佳电路匹配参数。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谐振子装配间隙调整装置,并利用这一装置实现了间隙不对称性控制精度优于0.1μm,间隙均匀性优于0.9%,较传统的电容测量仪间隙调整方法均匀性提升了80.4%。装配方案改进前后陀螺样机全角标定实验表明,改进后陀螺输出角速率周向波动误差得到了抑制,陀螺输出零偏稳定性1 s平滑和100 s平滑分别提升71.7%和58.7%,所提谐振子精密装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装配精度和陀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增益不一致 惠更斯电桥 装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分解与分类建模的HRG稳定期预测
3
作者 李新三 李灿 +2 位作者 沈强 汪立新 王海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29-3738,共10页
为准确预测半球谐振陀螺(HRG)输出稳定期,提出基于信号分解与分类建模的稳定期预测方法。针对HRG高可靠、长期稳定特点引起的样本变化规律不明显问题,使用具有频率显微镜能力的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算法对输出进行分解,得到不同... 为准确预测半球谐振陀螺(HRG)输出稳定期,提出基于信号分解与分类建模的稳定期预测方法。针对HRG高可靠、长期稳定特点引起的样本变化规律不明显问题,使用具有频率显微镜能力的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算法对输出进行分解,得到不同频率尺度的信号分量;采用增广Dickey-Fuller(ADF)检验方法对分量信号进行平稳性检验,对于平稳分量建立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预测模型,对于非平稳分量建立熵-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模型。在时间对齐后,分量信号重构得到陀螺输出预测模型。设计陀螺输出稳定标准,给定基于输出预测的稳定期预测流程。经实验验证,组合模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29%,比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误差减小了1个数量级,比熵-RBF神经网络模型误差减小了约1倍,验证了信号分解与分类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与高精度。基于陀螺预测输出对陀螺稳定期进行预测,得到了实验陀螺输出稳定期约为3.95年的结论,与实际应用中相一致,说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稳定期预测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分类建模 熵-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化微型半球陀螺技术研究
4
作者 魏琦 周斌 +3 位作者 张益楠 杨峰 王涵 林丙涛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2-627,共6页
针对微型半球陀螺测控电路的小型化使用需求,通过高精度载波调制与Σ-Δ模数转换技术实现高精度电容检测,通过多级Σ-Δ调制和动态权重平均技术实现高精度力反馈,采用CPU结合硬件加速器实现闭环控制、正交误差抑制、温度补偿的软件算法... 针对微型半球陀螺测控电路的小型化使用需求,通过高精度载波调制与Σ-Δ模数转换技术实现高精度电容检测,通过多级Σ-Δ调制和动态权重平均技术实现高精度力反馈,采用CPU结合硬件加速器实现闭环控制、正交误差抑制、温度补偿的软件算法,解决了微型半球陀螺高精度、集成化、小型化测控难题,研制出了高精度的微型半球陀螺力反馈测控应用特定集成电路(ASIC)。在室温条件下,对采用该ASIC的微型半球陀螺进行了性能测试,实测陀螺零偏稳定性达到0.06(°)/h,量程为±5(°)/s,带宽为5 Hz。较传统的分立测控电路,陀螺的SWaP性能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半球陀螺 力反馈 测控技术 A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球谐振陀螺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5
作者 卜继军 方海斌 +4 位作者 雷霆 杨峰 周闯 方仲祺 谭品恒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9-621,共13页
半球谐振陀螺(HRG)具备高精度、高可靠、长寿命等优点,产品已在海、陆、空、天各领域成功应用,相关制造、控制等技术成为振动陀螺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但高精度、工程化HRG的研制依然面临较大技术挑战。结合多年研究基础,首先从理论基础... 半球谐振陀螺(HRG)具备高精度、高可靠、长寿命等优点,产品已在海、陆、空、天各领域成功应用,相关制造、控制等技术成为振动陀螺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但高精度、工程化HRG的研制依然面临较大技术挑战。结合多年研究基础,首先从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等方面,对HRG的动力学模型、结构设计、材料与工艺、控制及误差补偿等技术的现阶段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讨论,总结了陀螺制造过程误差辨识及控制方法,提出了性能提升方案。然后介绍了国内外HRG典型产品的性能指标及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HRG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动力学模型 误差机理 控制技术及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球谐振陀螺通道误差影响分析与全温补偿方法
6
作者 赵丙权 高方旭 +3 位作者 张勇刚 张海峰 李世杨 周彤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7-614,共8页
为了减小半球谐振陀螺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增益误差、相位误差、非线性误差等通道误差与陀螺零偏的耦合,提升陀螺全温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对通道误差补偿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增益误差、相位误差、非线性误差等通道误差对陀螺... 为了减小半球谐振陀螺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增益误差、相位误差、非线性误差等通道误差与陀螺零偏的耦合,提升陀螺全温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对通道误差补偿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增益误差、相位误差、非线性误差等通道误差对陀螺输出的影响机理,其次,建立了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补偿模型。最后通过实验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辨识并补偿了耦合在陀螺阻尼不均中的通道误差,零偏在全温过程中的变化量减小,非线性得到改善,陀螺的全温精度由0.1132(°)/h提升至0.0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全角模式 通道误差 零偏稳定性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半球谐振子亚表面损伤层在腐蚀中的演化分析
7
作者 贺海平 杨彬彬 +2 位作者 彭凯 周倩 刘建琼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4-651,共8页
亚表面损伤层是半球谐振子最主要的振动损耗来源,为评价损伤深度并揭示损伤层在腐蚀过程中的演化特征规律,利用差动腐蚀法处理石英玻璃样品的亚表面损伤层。通过对腐蚀过程中的检测数据进行拓展分析和修正,能较准确地评价亚表面损伤层... 亚表面损伤层是半球谐振子最主要的振动损耗来源,为评价损伤深度并揭示损伤层在腐蚀过程中的演化特征规律,利用差动腐蚀法处理石英玻璃样品的亚表面损伤层。通过对腐蚀过程中的检测数据进行拓展分析和修正,能较准确地评价亚表面损伤层深度。采用共聚焦扫描的方法记录了腐蚀过程中样品表面形貌的演化全过程。结果显示样品的缺陷形态与所提理论模型较为吻合,样品的损伤层演化趋势相同,但具体形貌和损伤深度却有较大差异,其演化规律受到加工条件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玻璃 半球谐振子 亚表面损伤 BOE 形貌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半球谐振陀螺电极间隙高精度检测与调整方法
8
作者 王大志 胡鑫 +3 位作者 李义康 刘犇 王曦 梁世文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微半球谐振陀螺的电极间隙一致性直接影响陀螺的输出性能,为满足陀螺的高精度间隙调整,利用静电电容检测的方法对电极间隙进行表征,并通过精密位移调节陀螺电极间隙。构建了陀螺装配误差模型,仿真分析装配误差对周向静电电容的影响,设... 微半球谐振陀螺的电极间隙一致性直接影响陀螺的输出性能,为满足陀螺的高精度间隙调整,利用静电电容检测的方法对电极间隙进行表征,并通过精密位移调节陀螺电极间隙。构建了陀螺装配误差模型,仿真分析装配误差对周向静电电容的影响,设计开发了高精度多通道电容同步检测电路,测量精度误差<1.8%,重复测试偏差<6%,实现了静电电容的高精度测量。搭建了高精度陀螺装配实验平台,基于采集的周向电容,微调电极间隙,降低周向电容的离散程度。最终完成陀螺高精度装配与固定。实验结果表明,陀螺周向间隙误差≤5.6%,周向静电电容标准差为14.47fF,离散系数为5.5%,装配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半球谐振陀螺 静电电容 间隙调整 多通道电容同步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球谐振陀螺噪声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挺 方海斌 +1 位作者 卜继军 雷霆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499,共4页
半球谐振陀螺在航天器姿态控制领域应用广泛。针对航天器对陀螺噪声的要求,采用Allan方差分析了半球谐振陀螺的噪声组成,并与光纤陀螺、MEMS陀螺进行了对比。Allan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半球谐振陀螺的噪声以量化噪声为主,角度随机游走的成... 半球谐振陀螺在航天器姿态控制领域应用广泛。针对航天器对陀螺噪声的要求,采用Allan方差分析了半球谐振陀螺的噪声组成,并与光纤陀螺、MEMS陀螺进行了对比。Allan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半球谐振陀螺的噪声以量化噪声为主,角度随机游走的成分很少,而光纤陀螺和MEMS陀螺的噪声由角度随机游走组成,基本无量化噪声。因此,降低半球谐振陀螺的噪声应从降低量化噪声入手。通过调整电路参数降低了陀螺噪声,证实了措施的有效性,同时为进一步降低半球谐振陀螺噪声指明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噪声 ALLAN方差 量化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应用的两件套半球谐振陀螺仪研制及在轨验证
10
作者 王琪伟 李建朋 +3 位作者 马昆 王晶 蒋效雄 方海滨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3-721,共9页
面向未来空间应用需求,研制了小型化两件套半球谐振陀螺仪。区别于目前空间应用的三件套结构,两件套半球谐振陀螺将半球谐振器检测和激励电极合二为一,在降低体积重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装配难度以及装配误差对陀螺精度的影响。基于力平... 面向未来空间应用需求,研制了小型化两件套半球谐振陀螺仪。区别于目前空间应用的三件套结构,两件套半球谐振陀螺将半球谐振器检测和激励电极合二为一,在降低体积重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装配难度以及装配误差对陀螺精度的影响。基于力平衡模式的数字控制电路实现了空间应用对于陀螺仪低噪声的需要。元器件抗辐照设计技术在保证产品在轨可靠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硬件成本。研制的小型化半球谐振陀螺仪顺利通过环境实验,实现了零偏稳定性优于0.005(°)/h、角随机游走优于0.001(°)√h、测量精度优于1.9×10^(-4)(°)/s等技术指标。产品用于控制分系统姿态测量,于2023年7月入轨服役,截至目前陀螺仪的角速度输出与遥测数据正常、产品工作状态良好,这也是目前国内可见公开报道的两件套半球谐振陀螺的首次空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平衡模式 两件套 半球谐振陀螺仪 空间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G四位置谐振子振幅检测方法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灿 汪立新 +2 位作者 黄松涛 田颖 陈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3-86,共4页
为了减小谐振子偏心对力反馈模式下半球谐振陀螺输出的影响,设计了3种振幅检测的方案。基于半球谐振子径向运动方程,解算出了陀螺输出的表达式;推导出谐振子偏心情况下,3种振幅检测方案测得的振幅;根据这些振幅,得出了相应检测方案下的... 为了减小谐振子偏心对力反馈模式下半球谐振陀螺输出的影响,设计了3种振幅检测的方案。基于半球谐振子径向运动方程,解算出了陀螺输出的表达式;推导出谐振子偏心情况下,3种振幅检测方案测得的振幅;根据这些振幅,得出了相应检测方案下的陀螺输出;通过仿真计算了每种方案的输出相对误差。从结果看出,第3种检测方案极大地减小了谐振子偏心对半球陀螺输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反馈模式 半球谐振陀螺 谐振子偏心 振幅检测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用半球谐振陀螺姿态敏感器设计与抗辐照研究
12
作者 王涵 方海斌 +3 位作者 周强 彭凯 雷霆 苏鹤鸣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643,共7页
基于三件套结构的半球谐振陀螺开展星用姿态敏感器的研制。采用FPGA“一拖三”的数字控制电路结构和力平衡控制模式对空间正交的3轴陀螺进行控制,完成角速度测量,实现了零偏稳定性优于0.003(°)/h,陀螺输出噪声<1.3×10^(-4)... 基于三件套结构的半球谐振陀螺开展星用姿态敏感器的研制。采用FPGA“一拖三”的数字控制电路结构和力平衡控制模式对空间正交的3轴陀螺进行控制,完成角速度测量,实现了零偏稳定性优于0.003(°)/h,陀螺输出噪声<1.3×10^(-4)(°)/s,标度因数非线性度<20×10^(-6)的技术指标。针对空间粒子的辐照损伤问题,进行了姿态敏感器电路结构和系统控制的抗辐射加固设计,并通过辐照试验完成了对姿态敏感器抗辐照性能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姿态敏感器 力平衡 总剂量 单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球谐振陀螺标度因数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张挺 方海斌 +1 位作者 卜继军 李建朋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1,共4页
标度因数的稳定性对半球谐振陀螺的测量精度有很大的影响。为提升半球谐振陀螺的标度因数稳定性,讨论了半球谐振陀螺标度因数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电路增益、温度和电荷迁移对标度因数的影响。经理论分析及测试数据表明,温度变化会影响电... 标度因数的稳定性对半球谐振陀螺的测量精度有很大的影响。为提升半球谐振陀螺的标度因数稳定性,讨论了半球谐振陀螺标度因数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电路增益、温度和电荷迁移对标度因数的影响。经理论分析及测试数据表明,温度变化会影响电路增益及谐振频率,进而影响标度因数,半球谐振陀螺的标度因数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电荷迁移对标度因数同样具有显著影响,其进行及恢复过程均非常缓慢,且难以进行建模补偿。通过电极优化设计,可将标度因数的变化量降低几十倍,大幅提升了标度因数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标度因数稳定性 电路增益 温度 电荷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球谐振陀螺热稳态过程的解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万良 宋效才 +3 位作者 李绍良 成宇翔 杨浩 夏昕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1,共8页
针对半球谐振陀螺零位容易受到温度影响出现漂移,会影响陀螺测量精度和启动时间的问题,分析了半球谐振陀螺的内外热源造成的半球谐振子温度变化的热过程。首先,分析了半球谐振陀螺传热学机理,建立了陀螺的传热学模型,得到了谐振子温度... 针对半球谐振陀螺零位容易受到温度影响出现漂移,会影响陀螺测量精度和启动时间的问题,分析了半球谐振陀螺的内外热源造成的半球谐振子温度变化的热过程。首先,分析了半球谐振陀螺传热学机理,建立了陀螺的传热学模型,得到了谐振子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特性;其次,利用COMSOL软件对建立的陀螺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传热学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模型一致;最后,通过陀螺的温度以及上电启动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和仿真的正确性,得到半球谐振陀螺的热稳态时间主要与陀螺结构参数有关,通过改变结构属性参数,可以减小陀螺的热稳态时间,最终改善陀螺的测量精度以及上电启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零位温度漂移 热过程 上电启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lan方差斜率的半球谐振陀螺电路噪声辨识
15
作者 夏昕 江文杰 +2 位作者 杨浩 宋效才 赵万良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5-621,共7页
电路噪声是影响半球谐振陀螺精度水平的重要因素,为实现电路噪声的快速定位,提出了基于Allan方差斜率的半球谐振陀螺电路噪声辨识方法。首先推导了简化的电路噪声闭环传递函数并建立仿真模型,然后推导各项噪声功率谱密度和Allan方差斜... 电路噪声是影响半球谐振陀螺精度水平的重要因素,为实现电路噪声的快速定位,提出了基于Allan方差斜率的半球谐振陀螺电路噪声辨识方法。首先推导了简化的电路噪声闭环传递函数并建立仿真模型,然后推导各项噪声功率谱密度和Allan方差斜率的对应关系,最终得到Allan方差斜率-1和-1/2分别对应检测噪声和驱动噪声的结论。对半球谐振陀螺电路的实测噪声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各电路模块噪声理论值的比较,确定电容电压转换电路(CV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ADC电路)是半球谐振陀螺的主要噪声来源,与Allan方差斜率辨识的结果相符,验证了所提噪声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AN方差 半球谐振陀螺 电路噪声 噪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玻璃性能对半球陀螺谐振子的影响
16
作者 艾毅智 谭品恒 +2 位作者 徐思宇 孙赵荣 张楠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2-656,共5页
聚焦石英玻璃在半球陀螺谐振子上的应用,分析了石英玻璃主要性能对半球陀螺谐振子的影响。通过对石英玻璃的杂质含量、气泡条纹等网格缺陷、弹性模量、羟基浓度等性能参数进行差异分析,揭示了材料特性与加工工艺、谐振子关键指标Q值和... 聚焦石英玻璃在半球陀螺谐振子上的应用,分析了石英玻璃主要性能对半球陀螺谐振子的影响。通过对石英玻璃的杂质含量、气泡条纹等网格缺陷、弹性模量、羟基浓度等性能参数进行差异分析,揭示了材料特性与加工工艺、谐振子关键指标Q值和频率裂解的关联性。对其主要性能参数分别开展控制变量实验,实测结果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理论影响分析。研究结果为高精度半球陀螺谐振子的石英玻璃材料选择提供了参考,同时提出了未来石英玻璃在惯性器件领域中的应用发展方向及行业标准制定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玻璃 半球陀螺谐振子 材料缺陷 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球形声学共振腔的光声光谱气体传感系统研究
17
作者 王高旋 丁志华 高晓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8-615,共8页
声学共振腔是光声吸收光谱技术的重要器件,相比于传统使用的圆柱形声学共振腔,球形声学共振腔具有体积小、品质因数高、更易提高气体吸收路径等优点。为进一步减小声学共振腔体积,实现微型化声学共振腔,本文首次报道了一种基于半球形声... 声学共振腔是光声吸收光谱技术的重要器件,相比于传统使用的圆柱形声学共振腔,球形声学共振腔具有体积小、品质因数高、更易提高气体吸收路径等优点。为进一步减小声学共振腔体积,实现微型化声学共振腔,本文首次报道了一种基于半球形声学共振腔的光声光谱气体传感系统,该半球形声学共振腔半径为15 mm,容积为7.07 mL。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测试验证,测量出半球形声学共振腔的频率响应曲线,进一步确定了半球形声学共振腔的最佳工作频率和麦克风位置。为进一步提高光声光谱气体传感系统性能,通过增大声学共振腔的光线入射口尺寸,与多通池相耦合在一起,进一步增加气体吸收路径。多通池由两个反射镜构成,反射镜直径为25.4 mm,曲率半径为100 mm,距离20 cm,反射镜面上反射光斑为单线点模式,最终通过使用多通池提高了6倍的甲烷光声吸收信号幅值和4倍的甲醛光声吸收信号幅值。通过使用多麦克风方法,将光声光谱信号幅值提升了4倍。最终,光声光谱仪器耦合了发射波长位于1653和3640 nm的两个可调谐激光器,两个激光器通过不同位置入射至声学共振腔中,实现了甲烷和甲醛两种气体的测量,检测灵敏度为2.11×10^(-6)(20 s)和0.71×10^(-6)(20 s)。通过测量不同甲烷浓度下光声信号校准了光声光谱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光声信号与气体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使用Allan标准差方法评估光声光谱系统在长时间工作下的仪器稳定性,在仪器最佳积分时间660 s,甲烷检测灵敏度提升至0.4×10^(-6)。半球形声学共振腔由于其良好的光源适用性、体积小等特点,在光声光谱气体传感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光谱 半球形声学共振腔 气体传感 甲烷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Ⅲ的半球谐振陀螺的频率裂解补偿
18
作者 高忠峰 李平华 +2 位作者 乔琦 廖嘉洛 庄须叶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6,共11页
半球谐振陀螺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一种振动陀螺。对于半球谐振陀螺,在制造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工艺缺陷会导致谐振子的质量、刚度、品质因数、密度、弹性模量、阻尼等参数周向分布不均匀,产生频率裂解现象,使得主、次振动存在误差耦合。... 半球谐振陀螺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一种振动陀螺。对于半球谐振陀螺,在制造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工艺缺陷会导致谐振子的质量、刚度、品质因数、密度、弹性模量、阻尼等参数周向分布不均匀,产生频率裂解现象,使得主、次振动存在误差耦合。传统的频率分裂补偿方法会导致半球谐振陀螺的品质因数降低,且存在补偿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平衡补偿方案,通过对不同的电极施加静电力改变谐振子的刚度,实现对频率裂解的补偿,并结合NSGA-Ⅲ多目标优化算法对补偿参数进行了优化,首次将静电修调方案对谐振子本身性能的影响、功耗问题以及该方案所能提供的频率裂解补偿值同时进行考虑,以实现针对半球谐振陀螺频率裂解的最优补偿。经过验证,该方法针对不同的谐振子和频率裂解在所选参数下能够给出最优的补偿方案,频率分裂补偿值提高了50.2%,补偿电压的需求分别降低6.3%和56.3%,补偿精度高于0.5 m Hz;补偿后谐振子的检测误差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固有频率仅降低2.3%。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陀螺仪的动态性能,为半球谐振陀螺的频率裂解的最优化补偿提供了一种参考,且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杯型、环形等哥氏陀螺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NSGA-Ⅲ 频率裂解补偿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球陀螺装配误差对电容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段杰 杨浩 +3 位作者 苏定宁 赵思晗 于鑫海 赵万良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2-636,共5页
半球谐振陀螺是一种高精度的陀螺仪,谐振子和电极基座是其关键结构件。半球谐振陀螺的装配电容均匀性是影响陀螺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已有的半球谐振陀螺装配误差影响机理研究中,尚未建立装配误差与电容信号的定量关系模型,故建立了... 半球谐振陀螺是一种高精度的陀螺仪,谐振子和电极基座是其关键结构件。半球谐振陀螺的装配电容均匀性是影响陀螺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已有的半球谐振陀螺装配误差影响机理研究中,尚未建立装配误差与电容信号的定量关系模型,故建立了非理想位姿下的半球谐振陀螺装配误差与电容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利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装配位姿误差与电容之间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装配位姿误差对电容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对谐振子与电极基座的装配工艺改进、装配精度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装配误差 电容模型 有限元仿真模型 位姿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小波变换在HRG动态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战辉 汪立新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32,共4页
为减少动态环境下半球谐振陀螺输出信号噪声,提高惯导系统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小波变换(LWT)的滤波算法。将信号经小波变换提升算法进行尺度分解后,对低频小波系数进行前向线性预测(FLP)滤波,进一步去除低频干扰,提取有用信号,高频... 为减少动态环境下半球谐振陀螺输出信号噪声,提高惯导系统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小波变换(LWT)的滤波算法。将信号经小波变换提升算法进行尺度分解后,对低频小波系数进行前向线性预测(FLP)滤波,进一步去除低频干扰,提取有用信号,高频小波系数直接置零或按照一定阈值规则处理,显著提高了重构信号的精度,去除了陀螺噪声。详细对比了新算法、卡尔曼滤波算法和FLP滤波算法,并分析了三者的去噪效果。仿真结果和实际试验数据表明:新算法能有效抑制动态环境下半球谐振陀螺输出噪声,标准差为卡尔曼滤波算法的一半,运算时间缩短了30%;该滤波算法不但速度快,精度高,而且计算量小,抗干扰性好,滤波后可以有效跟踪有用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提升小波变换 前向线性预测滤波 融合算法 动态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