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惠州前汛期暖区暴雨环流分型及其环境参量统计分析
1
作者
付智龙
姜帅
+5 位作者
李国平
陈芳丽
黄楚贤
骆蓉
张秋明
梁惠龙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83,共11页
利用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ERA5再分析数据对2003—2022年4—6月惠州前汛期暖区暴雨个例进行挑选和环流分型,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暖区暴雨发生时的平均环流场和环境场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果:2003—2022年惠州前汛期共发生48次暖区暴雨,...
利用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ERA5再分析数据对2003—2022年4—6月惠州前汛期暖区暴雨个例进行挑选和环流分型,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暖区暴雨发生时的平均环流场和环境场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果:2003—2022年惠州前汛期共发生48次暖区暴雨,可以分为切变型(第一类)、短波槽+低空急流型(第二类)和副热带高压外围+低空急流入口型(第三类)。进一步对比各类暖区暴雨的平均环流场发现,在500 hPa上除第二类暴雨受到短波槽影响外,其余两类暴雨惠州地区都处于西风气流、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气流的控制之下;在低层,第二、三类暴雨惠州附近都出现了双低空急流(西南低空急流和边界层低空急流),而第一类暴雨只在925 hPa珠江口以南出现了边界层低空急流。环境场特征分析表明,ERA5再分析资料计算的环境参量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适用性,第二、三类暴雨整体上水汽和能量条件优于第一类暴雨,但对于动力条件而言,第一类暴雨的垂直风切变则明显高于第二、三类暴雨,同时第一类暴雨的静力不稳定度也要高于其余两类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环流型
环境参量
双低空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密云水库流域性暴雨的短期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德山
邵明轩
+3 位作者
穆启占
张宝荣
刘明华
刘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1-66,共6页
为了探索密云水库流域性暴雨的预报,着眼于影响暴雨的天气系统,从数值预报的解释应用入手,试验制作了密云水库流域性暴雨预报方法。通过整理1970—1993年24年间水库流域内20个水文站雨量资料,分析45个暴雨天气样本与历史天气形势和数值...
为了探索密云水库流域性暴雨的预报,着眼于影响暴雨的天气系统,从数值预报的解释应用入手,试验制作了密云水库流域性暴雨预报方法。通过整理1970—1993年24年间水库流域内20个水文站雨量资料,分析45个暴雨天气样本与历史天气形势和数值预报产品的关系,筛选出预报指标和预报因子,使用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方法,根据天气环流形势的分型,分别组建了6、7、8月每个月份的未来24小时暴雨天气预报方程。预报检验表明该预报方法是可信的,同时也表明客观划分环流型、筛选预报因子、恰当确定暴雨标准等是预报方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流域性
数值预报产品释用
暴雨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1—2018年安徽暖季短时强降水及其环流背景统计特征
被引量:
13
3
作者
吴照宪
罗亚丽
+1 位作者
刘希
程东兵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3-978,共16页
采用2011—2018年5—8月逐10 min的地面稠密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安徽省小时强降水(hourly heavy rainfall,HHR)事件在入梅前期、梅雨期、出梅后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大别山至皖南山区西南部一带是HHR事件的易发区域,安徽...
采用2011—2018年5—8月逐10 min的地面稠密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安徽省小时强降水(hourly heavy rainfall,HHR)事件在入梅前期、梅雨期、出梅后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大别山至皖南山区西南部一带是HHR事件的易发区域,安徽省西南、东北地区HHR事件对暖季总降水贡献高达30%~40%。入梅前期,安徽省HHR事件日的发生频次低,雨强较弱;梅雨期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出梅后期雨强较大,持续时间短。按第99百分位阈值,60%以上极端持续时间(≥360 min)和极端累计雨量(≥138.0 mm)HHR事件出现在梅雨期,而60%以上极端10 min雨强(≥25.0 mm)HHR事件出现在出梅后期。梅雨期,HHR事件频次在凌晨06时和午后17时出现峰值;出梅后期,呈现明显的午后16时单峰结构。根据旋转T模式主成分客观分析法,将安徽省梅雨期HHR事件划分为低涡/切变型或锋面型(SP2型)和西北低槽型(SP1型);出梅后期则为南方低压或台风低压型(SP6型)和西北低槽型(SP1型)。其中,梅雨期SP2型HHR事件主要发生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及其过渡地带,是梅雨期HHR事件的主要贡献者;而SP1型HHR事件主要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及安徽东北部等山区较易发生。出梅后期,SP1型HHR事件呈现北多南少特点,而SP6型在大别山和皖南山区有较明显的HHR事件发生,是出梅后期HHR事件的主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暖季
小时强降水事件
客观天气分型
统计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惠州前汛期暖区暴雨环流分型及其环境参量统计分析
1
作者
付智龙
姜帅
李国平
陈芳丽
黄楚贤
骆蓉
张秋明
梁惠龙
机构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气象局
广东省惠州市气象局
广东省惠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8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5002、42075013)
广东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RMC2021M23、GRMC2022M29、GRMC2024Q27)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ERA5再分析数据对2003—2022年4—6月惠州前汛期暖区暴雨个例进行挑选和环流分型,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暖区暴雨发生时的平均环流场和环境场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果:2003—2022年惠州前汛期共发生48次暖区暴雨,可以分为切变型(第一类)、短波槽+低空急流型(第二类)和副热带高压外围+低空急流入口型(第三类)。进一步对比各类暖区暴雨的平均环流场发现,在500 hPa上除第二类暴雨受到短波槽影响外,其余两类暴雨惠州地区都处于西风气流、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气流的控制之下;在低层,第二、三类暴雨惠州附近都出现了双低空急流(西南低空急流和边界层低空急流),而第一类暴雨只在925 hPa珠江口以南出现了边界层低空急流。环境场特征分析表明,ERA5再分析资料计算的环境参量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适用性,第二、三类暴雨整体上水汽和能量条件优于第一类暴雨,但对于动力条件而言,第一类暴雨的垂直风切变则明显高于第二、三类暴雨,同时第一类暴雨的静力不稳定度也要高于其余两类暴雨。
关键词
暖区暴雨
环流型
环境参量
双低空急流
Keywords
warm-sector
heavy
rainfall
synoptic
circulation pattern
ambient parameters
double low-level jet
分类号
P44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5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密云水库流域性暴雨的短期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德山
邵明轩
穆启占
张宝荣
刘明华
刘明
机构
北京市专业气象台
国家气象中心
北京市密云县气象局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1-66,共6页
文摘
为了探索密云水库流域性暴雨的预报,着眼于影响暴雨的天气系统,从数值预报的解释应用入手,试验制作了密云水库流域性暴雨预报方法。通过整理1970—1993年24年间水库流域内20个水文站雨量资料,分析45个暴雨天气样本与历史天气形势和数值预报产品的关系,筛选出预报指标和预报因子,使用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方法,根据天气环流形势的分型,分别组建了6、7、8月每个月份的未来24小时暴雨天气预报方程。预报检验表明该预报方法是可信的,同时也表明客观划分环流型、筛选预报因子、恰当确定暴雨标准等是预报方法的关键。
关键词
密云水库流域性
数值预报产品释用
暴雨预报
Keywords
heavy rainfall nwf output synoptic patterns
分类号
P457.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1—2018年安徽暖季短时强降水及其环流背景统计特征
被引量:
13
3
作者
吴照宪
罗亚丽
刘希
程东兵
机构
安徽省池州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3-978,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050)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20-059)
江苏省气象学会青年科研基金(KQ202006)共同资助。
文摘
采用2011—2018年5—8月逐10 min的地面稠密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安徽省小时强降水(hourly heavy rainfall,HHR)事件在入梅前期、梅雨期、出梅后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大别山至皖南山区西南部一带是HHR事件的易发区域,安徽省西南、东北地区HHR事件对暖季总降水贡献高达30%~40%。入梅前期,安徽省HHR事件日的发生频次低,雨强较弱;梅雨期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出梅后期雨强较大,持续时间短。按第99百分位阈值,60%以上极端持续时间(≥360 min)和极端累计雨量(≥138.0 mm)HHR事件出现在梅雨期,而60%以上极端10 min雨强(≥25.0 mm)HHR事件出现在出梅后期。梅雨期,HHR事件频次在凌晨06时和午后17时出现峰值;出梅后期,呈现明显的午后16时单峰结构。根据旋转T模式主成分客观分析法,将安徽省梅雨期HHR事件划分为低涡/切变型或锋面型(SP2型)和西北低槽型(SP1型);出梅后期则为南方低压或台风低压型(SP6型)和西北低槽型(SP1型)。其中,梅雨期SP2型HHR事件主要发生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及其过渡地带,是梅雨期HHR事件的主要贡献者;而SP1型HHR事件主要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及安徽东北部等山区较易发生。出梅后期,SP1型HHR事件呈现北多南少特点,而SP6型在大别山和皖南山区有较明显的HHR事件发生,是出梅后期HHR事件的主要贡献者。
关键词
安徽
暖季
小时强降水事件
客观天气分型
统计特征
Keywords
Anhui Province
warm season
hourly
heavy
rainfall
(HHR)event
objective classification of
synoptic
pattern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惠州前汛期暖区暴雨环流分型及其环境参量统计分析
付智龙
姜帅
李国平
陈芳丽
黄楚贤
骆蓉
张秋明
梁惠龙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密云水库流域性暴雨的短期预报方法研究
张德山
邵明轩
穆启占
张宝荣
刘明华
刘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11—2018年安徽暖季短时强降水及其环流背景统计特征
吴照宪
罗亚丽
刘希
程东兵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