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扬子陆块西缘寒武系砂岩的物源分析:对古地理位置重建和构造背景的指示 |
张英利
贾晓彤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
|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中侏罗统物源分析——来自重矿物、元素地球化学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的证据 |
呼其图
关平
王大华
李世恩
肖永军
张驰
白璐
张济华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3
|
珠江流域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示踪意义 |
向绪洪
邵磊
乔培军
赵梦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6
|
|
|
4
|
重矿物资料在沉积物物源分析中的应用——以涠西南凹陷古近系流三段下亚段为例 |
操应长
宋玲
王健
李俊良
刘明全
方勇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1
|
|
|
5
|
物源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泰一段地层为例 |
徐田武
宋海强
况昊
王英民
陈莉琼
齐立新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7
|
|
|
6
|
柴达木盆地古近系路乐河组重矿物特征与物源分析 |
付玲
关平
赵为永
王牧
张英
卢静文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2
|
|
|
7
|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 |
魏斌
魏红红
陈全红
赵虹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9
|
|
|
8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沉积期物源分析及母岩类型研究 |
张才利
张雷
陈调胜
张艳
杨亚娟
黄静
贺静
李慧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5
|
|
|
9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三叠世物源分析 |
朱宗良
李文厚
李克永
陈全红
郭艳琴
袁珍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0
|
|
|
10
|
辽东湾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组合分布及其对物源和沉积物扩散的指示意义 |
王利波
李军
赵京涛
窦衍光
胡邦琦
孙荣涛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
|
11
|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二段物源分析 |
刘群明
王丽娟
饶良玉
王国亭
叶国
刘毅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
12
|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物源区分析 |
郑荣才
王昌勇
李虹
雷光明
谢春红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07 |
43
|
|
|
13
|
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
赵红格
刘池洋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15
|
|
|
14
|
台湾山溪性小河流碎屑重矿物组成及其示踪意义 |
邓凯
杨守业
王中波
李超
毕磊
张永斌
刘祖乾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
15
|
黑龙江东部大三江盆地群城子河组和穆棱组时期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 |
张云鹏
任建业
侯艳平
王珊
杨承志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
16
|
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长4+5储层物源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王洪建
吴小斌
孙卫
张志国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08 |
20
|
|
|
17
|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直罗组物源分析及其铀成矿意义 |
张龙
吴柏林
刘池洋
雷开宇
侯惠群
孙莉
寸小妮
王建强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8
|
|
|
18
|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十屋地区营城组物源体系探讨 |
操应长
周磊
张玉明
陈孔全
谢正霞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
19
|
上扬子会泽地区早三叠世飞仙关组砂岩物源特征:来自重矿物铬尖晶石和碎屑锆石的限定 |
张英利
王宗起
王刚
李谦
林健飞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
20
|
西藏仁布地区上三叠统重矿物组合与物源分析 |
曾庆高
李祥辉
夏斌
徐文礼
尼玛次仁
普琼
李君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