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育苗基质搅拌装置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1
作者 陈志强 《福建农机》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为提高育苗基质的搅拌效率,设计了一种新型育苗基质搅拌装置。确定了搅拌机的搅拌桶容量、搅拌器形状、附属装置及电机型号,利用EDEM颗粒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比人工搅拌和搅拌机搅拌的搅拌效果。结果表明:搅拌机搅拌育苗基质的均匀程度更高... 为提高育苗基质的搅拌效率,设计了一种新型育苗基质搅拌装置。确定了搅拌机的搅拌桶容量、搅拌器形状、附属装置及电机型号,利用EDEM颗粒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比人工搅拌和搅拌机搅拌的搅拌效果。结果表明:搅拌机搅拌育苗基质的均匀程度更高,效果更好,搅拌时长到3 s时,搅拌机内的颗粒已经明显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基质搅拌机 结构设计 EDEM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风冷电子设备的热仿真与热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红 吕倩 韩宁 《电讯技术》 2008年第7期109-112,共4页
以典型强迫风冷电子设备为例,通过将热测试的试验数据与电子设备结构优化设计支撑软件热分析子系统仿真出的结果相比较,进一步验证电子设备结构优化设计支撑软件热分析模块的分析精度,检验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可靠性,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可... 以典型强迫风冷电子设备为例,通过将热测试的试验数据与电子设备结构优化设计支撑软件热分析子系统仿真出的结果相比较,进一步验证电子设备结构优化设计支撑软件热分析模块的分析精度,检验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可靠性,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可参考的资料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设备 结构设计 强迫风冷 热仿真 热测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粘度两相流静态混合器混合均匀度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勐 雷鹏 董永亨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36-1539,共4页
在常见类型混合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粘度两相流静态混合器。基于Fluent软件分析了预混单元对整体混合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混合单元数量和流体入口速度对混合均匀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带预混单元混合器的混合效果好于不带混... 在常见类型混合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粘度两相流静态混合器。基于Fluent软件分析了预混单元对整体混合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混合单元数量和流体入口速度对混合均匀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带预混单元混合器的混合效果好于不带混合单元的,还表明当混合单元数量为3时能在不同的入口速度下获得理想的混合效果。在此基础上,根据质点的速度场和流场分布状态,分析并说明了杂乱的速度和流线分布是获得良好混合效果的根本原因。同时,通过仿真分析了粘度对混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混合器的混合均匀度随着液体粘度的增大而提高,还表明该混合器对中、低粘度的液体也有良好的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混合器 混合均匀度 预混 混合单元数目 入口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掺稀混合器混合机理与结构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彭世金 邱成松 +1 位作者 彭云 黄志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3-186,共4页
稠油掺稀降粘开采时,存在稠油与稀油混合不均匀的问题,而混合器是目前掺稀降粘工艺中提高混合效果的主要工具。首先分析了掺稀降粘机理和混合机理,因此,要提高掺稀混合效果,就需要在掺稀管柱中增加混合元件。针对目前存在的几种混合器,... 稠油掺稀降粘开采时,存在稠油与稀油混合不均匀的问题,而混合器是目前掺稀降粘工艺中提高混合效果的主要工具。首先分析了掺稀降粘机理和混合机理,因此,要提高掺稀混合效果,就需要在掺稀管柱中增加混合元件。针对目前存在的几种混合器,根据有无自由旋转的叶轮分为静态混合器和动态混合器,而静态混合器容易造成流道堵塞,混合效果受流体流速影响较大等问题,现有动态混合器存在旋转动力不足,搅拌效果不好等问题。新型混合器设计有旋转动力叶轮和搅拌叶轮,旋转动力叶轮在流体的冲击下旋转提供动力,搅拌叶轮在旋转动力叶轮的带动下主动旋转。通过仿真对比分析发现,从速度迹线和稀油体积分数分布曲线来看,新型混合器比自动旋转动态混合器有更强的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掺稀 混合器 结构设计 混合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冷喷油杆隔热套高度对混合扩压器性能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友宏 周开福 牛俊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9-1106,共8页
针对一种带气冷喷油杆的混合扩压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组建立了流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气冷喷油杆的隔热套高度对一体化混合扩压器流场、流阻特性和混合特性的气动热力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隔热套高度对混合扩压器热混合效... 针对一种带气冷喷油杆的混合扩压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组建立了流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气冷喷油杆的隔热套高度对一体化混合扩压器流场、流阻特性和混合特性的气动热力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隔热套高度对混合扩压器热混合效率影响不大,总体变化范围小于0.008;随着隔热套高度的增加,静压恢复系数逐渐减小,流阻系数和压力损失系数逐渐增大;在混合扩压器出口截面处,总压恢复系数随隔热套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小,且总体变化范围较小,由0.991 1减小到0.990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冷喷油杆 隔热套高度 混合扩压器 流阻特性 混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段壁面冲击发散冷却效率的实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曹俊 杨卫华 +2 位作者 石蕊 郝旭生 宋双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9-484,共6页
为了研究回流燃烧室弯曲段采用冲击发散冷却结构形式对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设计了多种不同几何尺寸的计算模型,采用试验方式分别对其冷却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吹风比对冷却效率影响显著,随着吹风比的增大冷却效率升高... 为了研究回流燃烧室弯曲段采用冲击发散冷却结构形式对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设计了多种不同几何尺寸的计算模型,采用试验方式分别对其冷却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吹风比对冷却效率影响显著,随着吹风比的增大冷却效率升高。沿整个弯曲段冷却效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是变化幅度很小。(2)弯曲段冲击发散冷却结构发散孔倾角对冷却效率影响很大,冷却效率随着发散孔倾角的减小而增大。(3)发散孔纵向间距小的发散孔板冷却效率高于纵向间距大的发散孔板的冷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燃烧室 结构设计 传热 冷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管侧向对流式气液混合器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3
7
作者 战永平 罗明良 +2 位作者 吴军 付春丽 马宇奔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0-114,120,共6页
气液混合器是保障室内用空气、水成功模拟气、油生产过程中流型的关键设备。本文理论分析了空气与水的混合,对比研究了常用的三类混合器的结构和混合方式,基于井筒油气两相流实验教学装置的特点,运用三维绘图软件UG NX,设计了一种多孔... 气液混合器是保障室内用空气、水成功模拟气、油生产过程中流型的关键设备。本文理论分析了空气与水的混合,对比研究了常用的三类混合器的结构和混合方式,基于井筒油气两相流实验教学装置的特点,运用三维绘图软件UG NX,设计了一种多孔喷管和四通在同一中轴线的同心管侧向对流式混合器,利用求取气泡最大比表面积的方法,获得最优的结构参数,利用高速摄像机开展流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混合器结构简单、混合面积达6 152 mm^2,气泡最大比表面达0.94 mm^2/mm^3,在0~250 L/h气体流量范围内可获得稳定的泡流,在300~800 L/h气体流量范围内可获得稳定的段塞流,方便学生操作和进行流型学习;利用气泡最大比表面积法优化气液混合器结构是可行和可靠的,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流型 混合器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掺稀井下混合器结构设计与混合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邱成松 黄志强 +1 位作者 彭云 李琴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64,共5页
针对稠油掺稀降黏开采过程中稠油与稀油混合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混合器,采用一个涡轮式叶轮和折叶式叶轮组合的方式,并且通过键与轴连接,两个叶轮一起联动。采用FLUENT 6DOF模型,对混合器的混合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从叶轮旋转... 针对稠油掺稀降黏开采过程中稠油与稀油混合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混合器,采用一个涡轮式叶轮和折叶式叶轮组合的方式,并且通过键与轴连接,两个叶轮一起联动。采用FLUENT 6DOF模型,对混合器的混合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从叶轮旋转速度、稀油体积分数、涡旋性3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型混合器虽然旋转速度有所下降,但是稀油分布更加均匀,具有更强的涡旋速度,说明新型混合器比现有混合器具有更好的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掺稀 混合器 结构设计 力学分析 混合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尺度热沉结构对非均匀高热流密度芯片的降温效能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晨光 邵宝东 +1 位作者 王丽凤 杨洋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39-1345,1425,1426,共9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直槽道和圆形局部加密微针肋结构在相同入口压力下,均匀与非均匀热源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低雷诺数流动,在所取压力工况下,直槽道传热效率均弱于微柱群柱状热沉;对于均布热源,顺排微柱热沉的...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直槽道和圆形局部加密微针肋结构在相同入口压力下,均匀与非均匀热源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低雷诺数流动,在所取压力工况下,直槽道传热效率均弱于微柱群柱状热沉;对于均布热源,顺排微柱热沉的传热性能较好;对于集中热源,热源附近进行局部加密的顺排微柱群传热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寸热沉 集中热源 微针肋 数值模拟 流固耦合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船用柴油机活塞多腔振荡冷却的强化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兆文 周冬 +3 位作者 梁刚 周培 徐明焘 成晓北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7-376,共10页
活塞是内燃机中热负荷和机械负荷最大的零部件之一,为了确保内燃机活塞的可靠性和寿命,大型船用柴油机往往采用振荡强化传热的方式进行活塞的冷却.为了理解振荡冷却的强化机制,首先进行了活塞冷却油腔壁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分析,分解出常... 活塞是内燃机中热负荷和机械负荷最大的零部件之一,为了确保内燃机活塞的可靠性和寿命,大型船用柴油机往往采用振荡强化传热的方式进行活塞的冷却.为了理解振荡冷却的强化机制,首先进行了活塞冷却油腔壁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分析,分解出常规流动换热分量、振荡强化换热分量和射流冲刷换热分量,并具体分析了振荡强化换热分量、射流冲刷换热分量和常规流动换热分量的分布特征.随后,基于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活塞振荡腔不同结构参数对活塞内、外冷却油腔填充率和壁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为后续的活塞振荡冷却能力优化提供了方向.最后,针对原型活塞中内冷却油腔冷却能力不够的问题,进行了活塞振荡腔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船用柴油机 活塞 振荡冷却 壁面对流换热系数 双腔结构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炼机转子自蒸发循环冷却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琳 谢林生 陈小洪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2年第4期27-29,共3页
提出一种新型高效自蒸发循环旋转热管冷却技术来冷却连续混炼机的转子 ,并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自蒸发循环旋转热管冷却技术冷却连续混炼机的转子 ,具有高效的导热性、良好的表面均温性、无泄露、节水等优点。同时试... 提出一种新型高效自蒸发循环旋转热管冷却技术来冷却连续混炼机的转子 ,并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自蒸发循环旋转热管冷却技术冷却连续混炼机的转子 ,具有高效的导热性、良好的表面均温性、无泄露、节水等优点。同时试验也表明 :充液比 (V+)、工作温度 (tv)、转速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加工 研究 连续混炼机 转子 自蒸发循环 旋转热管 冷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微通道液冷板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健 蒋宏邦 +1 位作者 王辉 马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针对电子设备工作时局部温度过高问题,提出了翅柱与流道相结合的结构设计。分别将平行四边形翅柱、沙漏型翅柱、双层平行四边形翅柱内置于流道中,保证相同的流道截面积、冷却液进口流量与温度,借助仿真软件ICEPAK分别对这三种液冷板的... 针对电子设备工作时局部温度过高问题,提出了翅柱与流道相结合的结构设计。分别将平行四边形翅柱、沙漏型翅柱、双层平行四边形翅柱内置于流道中,保证相同的流道截面积、冷却液进口流量与温度,借助仿真软件ICEPAK分别对这三种液冷板的散热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利用试验来加以验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三种优化后的冷板散热性能都优于常规通道冷板。其中,平行四边形翅柱冷板散热性能最差;双层平行四边形翅柱冷板散热性能最好,但流阻较大;沙漏型翅柱冷板散热性能适中,流阻明显小于前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设备 结构设计 液冷板 翅柱 ICEPAK 散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流型态模拟用气液混合器设计与实验研究
13
作者 战永平 罗明良 +1 位作者 付春丽 马宇奔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8-82,共5页
在理论分析空气与水的混合以及对常用气液混合器结构和混合方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三维绘图软件UG NX,设计四通与多孔喷管组成的同心管结构,采用气泡最大比表面积+二维流体体积(2D-VOF)组合计算方法,优化多孔喷管参数,研制出一种可... 在理论分析空气与水的混合以及对常用气液混合器结构和混合方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三维绘图软件UG NX,设计四通与多孔喷管组成的同心管结构,采用气泡最大比表面积+二维流体体积(2D-VOF)组合计算方法,优化多孔喷管参数,研制出一种可模拟稳定泡流的新型气液混合器,并利用高速摄像机分析该混合器流型模拟效果。结果表明:该混合器在0~250 L/h气体流量下可获得稳定的泡流型态;气体流量增大至300 L/h时,实现泡流到段塞流转变,气体流量增大至800 L/h时,实现段塞流到过渡流转变,不影响其他流型模拟,提升了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型 气液混合器 结构设计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式热泵机组结构优化设计及散热性能研究
14
作者 赵嵩颖 王冬冬 +1 位作者 陈永 陈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11-2418,共8页
基于ANSYS ICEM软件对风冷式热泵机组进行物理建模和网格划分,在常规制冷工况下利用Fluent软件对运行机组进行温度场及速度场仿真模拟。分析其散热过程,并结合实验监测的方式进行研究。针对夏季高温风冷式热泵机组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基于ANSYS ICEM软件对风冷式热泵机组进行物理建模和网格划分,在常规制冷工况下利用Fluent软件对运行机组进行温度场及速度场仿真模拟。分析其散热过程,并结合实验监测的方式进行研究。针对夏季高温风冷式热泵机组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辅助散热系统并进行结构优化,通过水帘预冷与雾化喷淋装置强化换热过程,提高散热效率、减少散热死区,并通过实验测试不同辅助装置对机组散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辅助散热系统可有效提高机组散热效率。相同室外空气状态下,综合散热性能、蒸发效率以及经济性方面,雾化喷淋装置相比水帘预冷装置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式热泵机组 结构优化设计 散热性能 水帘预冷装置 雾化喷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ylov子空间的微混合器宏模型设计与仿真
15
作者 陈雪叶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07-1209,共3页
获得宏模型是微混合器设计与仿真的关键。将Navier-Stokes方程和对流扩散方程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离散化处理,应用Krylov子空间的Arnoldi过程对得到的微分-代数方程组降阶处理,提取出宏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经过降阶处理得到的宏模型保证了... 获得宏模型是微混合器设计与仿真的关键。将Navier-Stokes方程和对流扩散方程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离散化处理,应用Krylov子空间的Arnoldi过程对得到的微分-代数方程组降阶处理,提取出宏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经过降阶处理得到的宏模型保证了微混合器的输出精度,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混合器 宏模型 KRYLOV子空间 Arnold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水流量测量仪的混合器设计及仿真研究
16
作者 吴征 张瑞萍 +1 位作者 刘彤 崔之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59,116,共4页
为了保证油气水流量测量的精度,研制了一种不占用中心通道的静态混合器,仿真和试验表明,在产生很小压差的情况下,混合器可以达到良好的混合效果,为油气水流量精确测量提供了有效的均相方法.
关键词 油气水流量仪 混合器 结构设计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制粒圆筒的改进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东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1,共3页
对混料制粒圆筒的筒体结构、驱动装置、喷淋装置、设备基础等进行改进设计,提高了混料和制粒效果,设备作业率提高0.2%以上,维修费用大幅降低。
关键词 混料圆筒 制粒圆筒 改进设计 筒体结构 驱动装置 喷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混合机结构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新民 张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35,共4页
讨论了热混机、冷混机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分析了热混机桨叶倾角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新型冷混机结构。
关键词 塑料混合机 热混机 冷混机 结构设计 浆叶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水冷式磁流变制动器性能及温升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前 胡国良 +2 位作者 赵金鹏 喻理梵 李刚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6-142,共7页
针对现有磁流变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内部温度急剧升高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具有水冷散热功能的车用磁流变制动器,该制动器设有4副制动片,提高了磁场利用率,显著增强了制动器输出力矩,并在制动器内部设有多条冷却流道,对制动过程中产... 针对现有磁流变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内部温度急剧升高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具有水冷散热功能的车用磁流变制动器,该制动器设有4副制动片,提高了磁场利用率,显著增强了制动器输出力矩,并在制动器内部设有多条冷却流道,对制动过程中产生的温升效应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阐述了车用水冷式磁流变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制动器输出力矩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制动器进行电磁场仿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各工作面的磁感应强度分布规律,并对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器进行热流耦合仿真,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升效应。结果表明,当外加电流为1 A时,所设计的磁流变制动器输出总力矩可达240 N·m,并且水冷散热结构对制动器整体温升效应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制动器 水冷散热 结构设计 热流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底部鼓风式冷却塔的传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云 胡光忠 +1 位作者 高一飞 纪博凯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7-413,共7页
针对传统机械抽风式冷却塔散热效果差、维修不便、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运用多目标优化方法,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底部鼓风式冷却塔,并以其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冷却塔散热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气-液两相流传热理论,建立冷却塔内部循环水传... 针对传统机械抽风式冷却塔散热效果差、维修不便、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运用多目标优化方法,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底部鼓风式冷却塔,并以其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冷却塔散热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气-液两相流传热理论,建立冷却塔内部循环水传热计算模型,得到了冷却塔内部流体的温度分布图、迹线图。分析比较了抽风式冷却塔与鼓风式冷却塔的散热效果,结果表明新型鼓风逆流式冷却塔散热效果更好、塔身更低、更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同时研究了不同的进风温度对冷却塔冷却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满足设计条件的临界进风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结构设计 数值模拟 传热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