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3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luminum holding furnace with fluid-solid coupled heat transfer 被引量:9
1
作者 周乃君 周善红 +1 位作者 张家奇 潘青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389-1394,共6页
To predict three-dimensiona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molten aluminum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side an industrial aluminum holding furnace,a fluid-solid coupled method was presented.The fluid-solid coupled mat... To predict three-dimensiona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molten aluminum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side an industrial aluminum holding furnace,a fluid-solid coupled method was presented.The fluid-solid coupled mathematics models of aluminum holding furnace in the premixed combustion processing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mass conservation,moment conservation,momentum conservation,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hemistry species conservation.Computational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test data of the typical condition.The maximum combustion temperature is 1 850 K.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molten aluminum is 1 158 K,and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about 240 K.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creases 0.3 ℃ while the temperature of combustion air increases 1 ℃.The optimal excess air ratio is 1.25-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holding furnace COMBUSTION heat transfer fluid-solid coupled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heat loss for water-cooled furnace roller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勇 李家栋 +3 位作者 刘宇佳 侯帅 王昭东 王国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2158-2164,共7页
A heat transfer model of furnace roller cooling proces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analysis of furnace roller's structure. The complicated model was solved with iteration planning algorithm based on Newton search. The ... A heat transfer model of furnace roller cooling proces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analysis of furnace roller's structure. The complicated model was solved with iteration planning algorithm based on Newton search. The model is proved logical and credible by comparing calculated results and measured data.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flow velocity,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furnace temperature and roller cross section temperature, outlet water temperature, water temperature rise, cooling water heat absorption was studied. The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mainly as follows: l)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ris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flow velocity, but it has small relationship with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2) In order to get little water scale,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should be controlled below 30 ℃. 3) The cooling water flow velocity should be greater than critical velocity. The critical velocity is 0.07 m/s and water flow velocity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 0.4-0.8 m/s. Within this velocity range, water cooling efficiency is high and water temperature rise is little. If cooling water velocity increases again, heat loss will increase, leading to energy wa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rnace roller water-cooled furnace heat loss OPTIMIZATION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n Joule heating of double-loop channel induction furnaces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涛 周孑民 +1 位作者 熊家政 李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5期851-856,共6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Joule heating power,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FEM)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Joule heating power in the channels of double-loop inductor. The simulat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Joule heating power,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FEM)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Joule heating power in the channels of double-loop inductor. The simulat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from low load trials for a 400 kW inductor. The results,such as power factor and Joule heating power,show reasonable correlation with experimental data,and Joule heating rate reaches the maximum at the corners and the minimum at the centre of the cross-section area. With increasing 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iron core,length of coils,current frequency and resistivity of metal melt,the power factor and Joule heating power change. It is concluded that current frequency,the resistivity and length of the coil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power factor and Joule heating power,whereas 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the magnetic core show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channel induction furnace Joule heating power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furnace temperature and non-uniform heat flux density on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of newly designed carbon containing pellet
4
作者 LI Nan WANG Feng PAN Liang-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96-312,共17页
In this study,innovative ellipsoid pellet with craters on its surface was designed,and the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was compared with ellipsoid(without craters)and sphere pellets.In addition,furnace temperature and un... In this study,innovative ellipsoid pellet with craters on its surface was designed,and the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was compared with ellipsoid(without craters)and sphere pellets.In addition,furnace temperature and uneven heat flux density effects on the pellet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were also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ellipsoid pelle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pherical pellet on metallization ratio.However,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n-uniform heat flow,the ellipsoid pellet final metallization rate and zinc removal rate were lower.Although the heat transfer effect of ellipsoid pellet with craters was not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metallization rate and zinc removal rate were found improved,which will have a cumulative effect on the pellets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in rotary hearth furnace.Under varying furnace temperature conditions,the pellet temperatu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stant furnace temperature.After 1200 s,pellet F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o 123.6%,metallization rate and zinc removal rate increased to 113.7%and 102.2%,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arbon-containing pellet design used in rotary hearth furn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ry hearth furnaces carbon containing pellets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athemat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协同与能量平衡的供热机组快速变负荷控制策略
5
作者 王玮 徐颖 +4 位作者 谢欣言 蔚伟 胡勇 杨健 曾德良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8-886,共9页
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对供热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调节性能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热协同与能量平衡的供热机组快速变负荷控制策略。首先,将供热抽汽调节作为机组发电负荷的主调节回路;进一步,将电热负荷转换信号引入汽机主控,设计了汽... 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对供热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调节性能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热协同与能量平衡的供热机组快速变负荷控制策略。首先,将供热抽汽调节作为机组发电负荷的主调节回路;进一步,将电热负荷转换信号引入汽机主控,设计了汽机侧电热能量一体化响应回路;最后,设计了锅炉侧精准能量平衡回路。以某300 MW机组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协调控制策略可使机组初期的变负荷速率达到额定负荷的5.3%/min,整体变负荷速率达到额定负荷的2.6%/min,机组的AGC综合性能指标相较于传统协调控制策略提升2.2倍;同时,机组热负荷的偏离度小于0.15%,可有效保证供热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包炉 供热机组 能量平衡 电热协同 变负荷 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S的热连轧系统加热炉延时温度优化控制
6
作者 郝智红 刘锦宏 李华德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1-1277,共7页
热连轧过程中的加热炉系统具有大惯性和大滞后的特点。为了提高加热炉的温度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综合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具有延时的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 热连轧过程中的加热炉系统具有大惯性和大滞后的特点。为了提高加热炉的温度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综合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具有延时的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温度控制系统模型。然后,通过引入一个转移参数来构造修正后的状态方程,进而计算出中立型延时系统的控制器参数,并提出了基于CPS的延时优化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最后,将所提控制策略应用在某钢铁厂的步进加热炉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提升了温度控制的智能化程度,实现了更精确的加热过程,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加热效率,减少了能源浪费。该控制策略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控制 中立型延时系统 热连轧 加热炉 信息物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组外部加热技术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文楠 周飞 +2 位作者 徐晓斌 陈星 沈俊杰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91,共11页
由于锂离子电池在低温工作时,其功率特性和循环寿命衰减显著,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时间,因此研究锂离子电池的低温热管理系统尤为重要。综述了低温下锂离子电池组外部加热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加热速率、温度均匀性以及能耗等角度,比较分析... 由于锂离子电池在低温工作时,其功率特性和循环寿命衰减显著,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时间,因此研究锂离子电池的低温热管理系统尤为重要。综述了低温下锂离子电池组外部加热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加热速率、温度均匀性以及能耗等角度,比较分析了基于空气、液体和热泵的非接触式加热和基于相变材料、电热元件的接触式加热的优缺点。针对电池低温加热效果评价标准的片面性,提出了改进方法。讨论了主动式和被动式保温策略的应用特性,并基于电池系统的不同层级,概述了被动式保温策略的具体应用。展望了锂离子电池低温加热技术和保温策略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热管理 低温加热 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精馏炉双级式列管换热器的设计与数值模拟优化
8
作者 李泽方 闫红杰 +4 位作者 黄正宗 陈录 曾平生 周萍 刘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2-2054,共13页
为解决锌精馏炉砖砌室换热器漏风、串气引起的燃烧效率低、换热室余热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重构换热器内流体相对位置和空间布置,设计一种高换热效率、易清灰的新型双级式列管换热器,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换热器烟道结构进行优化研究,利... 为解决锌精馏炉砖砌室换热器漏风、串气引起的燃烧效率低、换热室余热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重构换热器内流体相对位置和空间布置,设计一种高换热效率、易清灰的新型双级式列管换热器,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换热器烟道结构进行优化研究,利用综合性能指标等获得烟道优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双级式列管换热器可有效提升换热室密封性,从而提升换热效率,预热空气温度可提高37.6℃;缩短换热管与换热器北墙距离或在换热器顶部增加导流板,换热器综合性能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法炼锌 塔式锌精馏炉 余热回收 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双层膜日光温室保温通风控制系统设计
9
作者 李晓凯 塔娜 +3 位作者 闫彩霞 甄琦 郭梦杰 王伟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188,共7页
根据寒冷干旱地区双层膜日光温室环境监控实际需求,设计一套基于PLC的温室保温及通风控制系统。利用通信模块完成多路不同类型变送器隔离485信号的并行采集,解决PLC轮询多设备的延时和干扰问题,实现对温室内外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等环... 根据寒冷干旱地区双层膜日光温室环境监控实际需求,设计一套基于PLC的温室保温及通风控制系统。利用通信模块完成多路不同类型变送器隔离485信号的并行采集,解决PLC轮询多设备的延时和干扰问题,实现对温室内外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等环境因子的实时监测。利用远程模块的4G上网功能,在确保通信数据传输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对温室环境的云端监控,远程上传/下载PLC及触摸屏程序、在线监控与调试设备。将双层膜日光温室的保温及通风人工管理方法转化设计为PLC梯形图程序,使系统能够通过PLC自动控制设备对温室进行保温和通风。最后对系统的远程控制功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设备响应10次,丢包0次,故障率为0%,平均响应延时64 ms。设备能够按照控制逻辑正常运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控制系统 保温 通风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制件燃气热处理炉的炉内温度均匀性
10
作者 吴奕滨 龚俊杰 +2 位作者 沈星 韦源源 周明海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9,共8页
在热处理航空制件的过程中,热处理炉温度的均匀性对其质量与性能具有直接影响.以大尺寸燃气热处理炉为研究对象,先采用热电偶测试测得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指标,然后基于热处理炉的具体尺寸和运行参数,采用Fluent软件... 在热处理航空制件的过程中,热处理炉温度的均匀性对其质量与性能具有直接影响.以大尺寸燃气热处理炉为研究对象,先采用热电偶测试测得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指标,然后基于热处理炉的具体尺寸和运行参数,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热处理炉全场的温度分布情况,最后通过调节烧嘴与壁面的夹角,对典型工况下全场温度的均匀性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航空制件燃气热处理炉的上层温度在各保温时刻较为稳定,且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热处理炉各段炉温的均匀性均得到明显改善;温度场的仿真模拟值与现场实测值相差较小,该有限元模型较为可靠.本研究结果可为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的改进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均匀性 燃气热处理炉 温度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钢电弧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设计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毅 杜文亚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1,共5页
文章结合某钢铁企业110 t/h炼钢电弧炉烟气余热回收工程实例,介绍了一种炼钢电弧炉烟气余热回收的技术方案,讨论了系统燃烧沉降室、微过热卧式蓄热器、余热锅炉受热面等关键设备的设计,并进行了特性分析。对工程余热回收效果及经济性进... 文章结合某钢铁企业110 t/h炼钢电弧炉烟气余热回收工程实例,介绍了一种炼钢电弧炉烟气余热回收的技术方案,讨论了系统燃烧沉降室、微过热卧式蓄热器、余热锅炉受热面等关键设备的设计,并进行了特性分析。对工程余热回收效果及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该系统余热回收量约为119.61 GJ/h,年减少CO_(2)排放约0.5万t,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后续各企业开展电弧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炉 余热回收 燃烧沉降室 蓄热器 受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秆芯隔热保温包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杨青峰 赵红 +4 位作者 马涣佳 张括 李明东 周天 郑永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共8页
目的为提高汉麻秆芯的利用率,减少生物质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汉麻秆芯为原材料,玻化微珠复配做保温填充物,水泥充当胶凝剂,制备一种环保抗压的包装保温材料。方法分析汉麻秆芯和玻化微珠的不同复配掺量,对复合材料保温性能、抗压... 目的为提高汉麻秆芯的利用率,减少生物质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汉麻秆芯为原材料,玻化微珠复配做保温填充物,水泥充当胶凝剂,制备一种环保抗压的包装保温材料。方法分析汉麻秆芯和玻化微珠的不同复配掺量,对复合材料保温性能、抗压性能、吸水性能和干密度的影响,在最优配比下对比未掺入秆芯的复合材料。结果保温性能提高60.6%,干密度降低52%,吸水率提高18.4%,同时满足抗压强度等级MU3.5。在此最优配比基础上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对汉麻秆芯进行处理,并分析微观结构的SEM图。用NaOH质量分数为4%的溶液处理汉麻秆芯,掺入质量分数为20%的汉麻秆芯与7%的玻化微珠复配,抗压能力提升至5.9 MPa,导热系数下降至0.1243 W/(m·K),在满足抗压的基础上保温性能最优。结论汉麻复合材料可为包装防护提供一种新型生物质保温填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秆芯 包装填充材料 轻质保温 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加热炉内燃烧与炉管内流动的耦合传热及热偏差优化
13
作者 廖飞龙 严祯荣 +6 位作者 王莉 王化南 刘岑凡 李涛 钟布依 李爽爽 霍元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87-1398,共12页
为了解决管式加热炉内烟气温度与管侧工质温度偏差,提高设备的热效率和燃烧安全运行,优化加热炉内燃烧和管侧工质流动的耦合传热,建立了管式加热炉内燃烧与炉管侧工质流动的耦合传热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有利于恰当描述和预测炉内烟气热... 为了解决管式加热炉内烟气温度与管侧工质温度偏差,提高设备的热效率和燃烧安全运行,优化加热炉内燃烧和管侧工质流动的耦合传热,建立了管式加热炉内燃烧与炉管侧工质流动的耦合传热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有利于恰当描述和预测炉内烟气热偏差、炉管壁温热偏差和管侧工质热偏差。研究表明:管式加热炉底部燃烧器对称布置时,燃烧器布置半径较小,有利于炉内形成的集中火焰结构,减少烟气流动偏斜;在炉内辐射炉管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燃烧器布置半径增加,烟气热偏差和炉管壁热偏差增大;加氢进料管式加热炉燃烧器布置半径为450 mm,较原设计(布置半径为550 mm)更有利于减少炉内和管壁热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传热 管式加热炉 热偏差 燃烧器布置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泡对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陶瓷电熔炉熔化性能影响模拟研究
14
作者 许红梅 曲晓锐 +3 位作者 李立峰 赵庆彬 牛晨晨 徐凯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06-2319,共14页
在核废料玻璃固化领域,焦耳加热陶瓷电熔炉(JHCM)因工艺成熟、处理量大且易于远程操作的特点,被广泛用于高放废液(HLLW)处理。本研究借助GFM玻璃熔窑模型,分析某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陶瓷电熔炉在不同鼓泡速率和不同鼓泡位置下的运行状态,... 在核废料玻璃固化领域,焦耳加热陶瓷电熔炉(JHCM)因工艺成熟、处理量大且易于远程操作的特点,被广泛用于高放废液(HLLW)处理。本研究借助GFM玻璃熔窑模型,分析某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陶瓷电熔炉在不同鼓泡速率和不同鼓泡位置下的运行状态,获得熔池各物理场分布信息,并评估鼓泡速率和鼓泡位置对熔炉传质传热和配合料熔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鼓泡速率增大,冷帽底部平均温度稍有上升,底部冲刷速度增大;鼓泡管位置下移可扩大流场循环范围,改善炉内温度分布均匀性。本研究通过仿真模拟不同鼓泡工艺对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陶瓷电熔炉熔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高效核废料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液 玻璃固化 焦耳加热陶瓷电熔炉 鼓泡 熔化速率 玻璃熔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冲渣水余热制冷制热技术及应用
15
作者 匡胜严 张奔 +2 位作者 高思琪 王家辉 张旭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5,61,共6页
高炉冲渣水余热丰富,但具有腐蚀性,且温度波动大、易结垢。简要阐述了两种冲渣水余热利用技术及其应用效果:①冲渣水换热式制冷制热技术,该技术将冲渣水余热经专用换热器转换为洁净热水,解决设备腐蚀及堵塞等问题,为实现稳定运行,系统... 高炉冲渣水余热丰富,但具有腐蚀性,且温度波动大、易结垢。简要阐述了两种冲渣水余热利用技术及其应用效果:①冲渣水换热式制冷制热技术,该技术将冲渣水余热经专用换热器转换为洁净热水,解决设备腐蚀及堵塞等问题,为实现稳定运行,系统中配置补热设施,具有设备少、控制简单、可利用温差大、投资低等特点,适用于较清洁的冲渣水;②冲渣水闪蒸式制冷制热技术,该技术利用闪蒸罐将冲渣水转换为清洁的低压乏汽,系统较复杂、可利用温差小、控制要求高、投资大,适用于温度较高、水质恶劣的冲渣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冲渣水 余热利用 换热器 闪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SVR模型的步进式加热炉炉温预测
16
作者 牛佳丽 刘丕亮 +1 位作者 崔桂梅 任春妮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71,共8页
加热炉炉温的预测和温度控制,对提高钢坯质量、节能降耗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加热炉炉温预测精度低等问题,从数据驱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相结合的炉温预测模型(SSA-SVR)。通过将该预测模型与其... 加热炉炉温的预测和温度控制,对提高钢坯质量、节能降耗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加热炉炉温预测精度低等问题,从数据驱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相结合的炉温预测模型(SSA-SVR)。通过将该预测模型与其他5个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SA-SVR模型的均方误差(MSE)指标最小、拟合优度(r^(2))最高,且相较于SVR模型的精度有了显著提高,均方误差指标明显得到降低,拟合优度提高0.0283。可为提高加热炉炉温温度控制精度提供有力支持,为钢坯轧制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麻雀搜索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 炉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防护热箱法井干式墙体传热系数研究
17
作者 赵东霞 姚利宏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35,共4页
加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是减少建筑能耗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作为现代装配式建筑,井干式木结构建筑的节能关键在于其外墙的保温隔热性。对井干式外墙墙体构件进行设计,并采用防护热箱法测试其热工性能。经测试,井干式墙体试件的传... 加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是减少建筑能耗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作为现代装配式建筑,井干式木结构建筑的节能关键在于其外墙的保温隔热性。对井干式外墙墙体构件进行设计,并采用防护热箱法测试其热工性能。经测试,井干式墙体试件的传热系数为0.809 W/(m^(2)·K),复合墙体的导热系数为0.11 W/(m^(2)·K)。将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相对误差在4%。结果表明:井干式墙体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相关要求,可在南方地区外墙建造直接应用,在绝大多数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及温和地区也可直接作为围护结构外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热箱法 井干式 墙体 传热系数 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钢2号高炉整体浇注修复及生产效果
18
作者 彭建华 张宏 李志辉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1,17,共6页
梅钢2号高炉炉役后期,东、西铁口区域,局部最高热流强度达到110MJ/(m^(2)·h),炉腹、炉腰区域热电偶温度异常升高,个别达到700℃以上,且水温差处于高位,局部达到5℃。停炉后经过破损调查,决定炉缸保留强度尚可、轮廓分明、体系完整... 梅钢2号高炉炉役后期,东、西铁口区域,局部最高热流强度达到110MJ/(m^(2)·h),炉腹、炉腰区域热电偶温度异常升高,个别达到700℃以上,且水温差处于高位,局部达到5℃。停炉后经过破损调查,决定炉缸保留强度尚可、轮廓分明、体系完整的炭砖进行整体浇注修复,累计用料273t、耗时133h;炉腹、炉腰进行冷却壁挂管及浇注修复,累计用料106t、耗时72h。2号高炉开炉后稳定运行,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提升,铁口区域最大热流强度仅73MJ/(m^(2)·h),炉缸侧壁温度稳定在150℃左右;炉腹、炉腰冷却壁温度稳定,水温差降低至1.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整体浇注 铸铁冷却壁 挂管修复 热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物降解膜在烤烟种植中的适应性及其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9
作者 谢世爽 吴亮 +4 位作者 黄峰 荣鑫 湛玉舟 李旭娟 许向彬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4,共5页
通过田间铺膜试验和实验室分析,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16SrDNA高通量测序,研究了全生物降解膜在贵州典型气候下的降解周期,降解过程对烟草生育期及土壤微生物菌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膜在贵州典... 通过田间铺膜试验和实验室分析,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16SrDNA高通量测序,研究了全生物降解膜在贵州典型气候下的降解周期,降解过程对烟草生育期及土壤微生物菌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膜在贵州典型气候下烤烟中的使用周期为80天,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和保温保湿效果。生物降解膜降解后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丰度,在门水平上,为变形菌(Proteobacteria)、芽单胞菌(Gemmatimonadota)、放线菌(Actinobac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酸杆菌(Acid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疣微菌(Verrucomicrobiota)和厚壁菌(Firmicutes),在属水平上,增加了链霉菌属、溶杆菌属、硝化螺菌属、黄色土源菌等有益菌的种类和数量,这将有助于土壤碳固存,及氮、碳、磷素的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膜 烟草 降解性能 保温保湿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体截面形状对真空烧结炉温度场的影响
20
作者 王寒寒 景来兴 李建昌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298,共6页
加热体是真空烧结炉的核心部件,其几何截面形状直接影响真空烧结炉内温度分布,而炉温均匀性是衡量烧结炉性能的关键指标。文章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圆形、圆环形、菱形、正方形、半圆形、矩形及其不同组合截面等12种加热体形状对真空烧结... 加热体是真空烧结炉的核心部件,其几何截面形状直接影响真空烧结炉内温度分布,而炉温均匀性是衡量烧结炉性能的关键指标。文章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圆形、圆环形、菱形、正方形、半圆形、矩形及其不同组合截面等12种加热体形状对真空烧结炉温度分布规律的影响。通过加热体与工件微元面间的几何关系构建烧结炉内传热模型,研究了不同截面形状加热体的辐射特性。结果表明空载条件下,矩形和圆形组合的截面形状加热体烧结炉内均温区面积最大,而矩形加热体炉内均温区面积最小,二者相比相差16%。而负载状态下,菱形截面加热体烧结炉相较于菱形和圆形组合截面烧结炉内工件最大温差降低了30.18℃,炉温均匀性提高了23%。研究可为真空烧结炉加热体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烧结炉 加热体截面形状 有限元仿真 炉温均匀性 均温区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